鸭腿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鸭腿吗)
三高喝肥胖的秘密就藏在沙县小吃的鸭腿饭里,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用。
今天我家那口子带福娃去奶奶家,福大夫一个人在家,结果懒虫上身,不打算做饭了,决定在小区门口的沙县小吃解决午饭。
我点了一份鸭腿饭。你还真别说,沙县小吃还是蛮注意搭配的。这份饭里面有一根大鸭腿,一个卤蛋,一块豆干,一点土豆丝,一点切碎的白菜,一点很咸的咸菜,还有一大盘子米饭。
按照老习惯我先吃了几口白菜和土豆丝,可惜数量太少。然后啃了半根鸭腿,然后开始吃米饭。说实话,味道很赞但是偏咸。
吃到七分饱,除了咸菜,鸭腿饭的配菜全部吃完了,但是米饭还剩一大半。我停下来喝口水漱漱嘴,因为时间充裕,打算坐着休息几分钟再走。就这几分钟的时间我发现了三高和肥胖的秘密。
在我旁边的桌上,是两位做生意的,和老板很熟,应该是旁边店铺的店主。一位比较胖,另一位看着不胖,但是肚子明显凸出来了。一个人点的是和我一样的鸭腿饭,还有一个人点的是肥肠饭,还单点了一份鸡汤。他们聊得很开心,吃得也很开心,彻底光盘了。
我看了一下自己剩下的米饭,估计还有四两的样子,自己大约吃了二两。也就是说,他们每人吃了六两米饭。再加上其它配菜和鸡汤,我估计这一顿饭吃进去1000大卡。而且,他们还让老板浇了很多卤鸭腿的卤汁,虽说味道不错,可是很咸。
更重要的是,除了过多的热量和盐,这一餐的营养很不均衡。过多的精制主食,过少的蔬菜,过多的饱和脂肪(我吃鸭腿会去皮,他们是全吃掉了,更不要说肥肠了),如果运动不够的话,吃这样的伙食很容易肥胖,也容易得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过多的盐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
像他们这样吃饭的人很多。我后面的六个人应该是地铁工地的工人,体力劳动者,饭量很大。有吃套餐饭的,有吃面的,无一例外要求老板多加点米饭和面条。也无一例外都浇了卤汁,咸菜也吃掉了。他们都不胖,劳动强度应该很大。但是过咸的饮食习惯也会引起高血压。
我前面是一个年轻白领,应该才入职不久,点的是咖喱饭,配菜很少,只有一点土豆丝,一点点鸡丁,和一个卤蛋,但是咖喱饭至少六七两。咖喱饭的热量可要比白米饭高多了。这顿饭的营养失衡更加厉害,碳水化合物比例过多,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通通严重不足。长期吃这样的饮食,不出十年就会有高血脂、脂肪肝,到中年之后,高血压跑不掉,糖尿病的可能也很大。
正常人体日常需要的营养都有什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这些营养素需要达到一个理性的比例,总热量还要能保持理性的体重,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得三高和肥胖的概率,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但是大部分老百姓显然对饮食营养不是很重视,对他们来说,吃饱还要吃好才重要。有些人是因为缺乏营养常识,有些人是因为无所谓,结果就是成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得惊人。
在咱们国家,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过亿,还有至少两三亿的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人数超过4亿。肥胖和超重超过30%,如果算上体重正常体脂超标的隐形肥胖,就更加多了。
这么多的三高和肥胖,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中国营养学会天天念叨均衡饮食,可是建议的饮食模式有几个人做到了?做不到就意味着得慢性病和肥胖的风险大幅度增加。爱自己,就请科学饮食。
我是@福爸聊营养,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关注我呗,这里有不少实用有趣的营养健康知识。
得了糖尿病只能吃素?这3种肉可以适当吃,告别“全素宴”
饮食是控制血糖的一环,患者心中的那杆秤不停在“荤素”之间摇摆,想吃肉,不敢,天天吃素,没劲,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大家可以先不要纠结这件事,你可以先想一个问题,那就是天天吃素能不能降血糖,若是吃素能降血糖,那你再吃不迟。
你可能犯了一个错误,长期吃素不能降血糖
如果你的血糖是正常的,坚持吃素或许能预防血糖升高,但是你现在已经确诊糖尿病,此时坚持吃素或许有害无益。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素菜中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很少,长期偏食会导致营养素不均,出现缺铁或缺蛋白质的情况,身体也会随之出现异常症状。
素食确实对人体有益,但是不宜长期吃素,若是体内的营养失去平衡,对胰岛来说也会增加负担,最后导致糖分代谢困难。而且,全素并不像你想得那样无辜,有的人虽然没有吃肉,可是血糖还是升高了,因为有的蔬菜爱吸油,若是在烹饪的时候加入了很多食用油,还是会影响血糖和脂肪水平。再比如说有的患者爱吃精制碳水,它对控制血糖也是不利的,即便再怎么控制吃肉,血糖也很难降下来。
患者周先生案例:
周先生确诊糖尿病已有一年,刚开始他和大家的想法一样,觉得控制血糖很坚持,只要自己忍住不吃肉就行了,结果血糖还是控制得不理想。医生询问后发现,原来周先生每次吃的素菜都是茄子、土豆、白萝卜、素鸡干等食物,而且他烹饪食材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倒入的油比较多,还喜欢加豆瓣酱。这类蔬菜爱吸油,一口下去油脂比肥猪油还多,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每天“全素宴”,但是血糖依旧降不下来。
得了糖尿病只能吃素?另一位患者照样吃肉,血糖也很平稳,她是怎么做到的?
患者姚女士案例:
患者姚女士针对饮食特意咨询了医生,她牢记医生说的一句话:“营养要均衡、要清淡”,如何才能均衡又清淡呢?她查找了很多资料,最后总结出三点经验。
每天都吃肉,但是以鱼肉、虾肉为主
水产品的特点是脂肪低,肥胖的人、健身的人、血糖高的人都可以吃,而且它们的蛋白质比较丰富,对身体非常好,比如说草鱼:蛋白质含量16.6克,鲤鱼:蛋白质含量17.6克,黑鱼:蛋白质含量18.5克,河虾:蛋白质含量16.4克。它们的价格相对便宜,购买方便,适合日常食用,就算隔一天吃一次,姚女士也会觉得心疼。
鸡肉、鸭肉也吃,但是从来不油炸
购买的时候可以选择体型小、身材瘦的禽类,肉质更嫩,脂肪更少。姚女士从来不用油炸鸡肉、鸭腿,因为她知道摄入过多的脂肪对控制血糖不利,姚女士喜欢吃炒鸡丁,或者用它们煲汤喝,并且在吃的时候还会把皮去掉。
猪肉、牛肉、羊肉可以偶尔吃,要选择瘦肉
猪肉作为消耗量最大的肉类,一天不吃能忍得住,但是一个月不吃很难忍住,其实这三种肉也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吃,控制好摄入量和频率是可以吃的。姚女士以前特别爱吃五花肉,自从血糖飙升后她就改掉了饮食习惯,每次专挑瘦猪肉吃,而且还会和其他蔬菜搭配,尽量少放油和盐,炒出来特别香。但是她很节制,一天食用量不会超过75克,稍微过个瘾就不再吃了。
周先生和姚女士一个降糖失败一个降糖成功,区别就在于饮食的选择上,周先生以为坚持吃素就能降下来,殊不知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血糖水平,而姚女士看起来什么都肉,但是她很聪明,知道吃什么、不吃什么,很好地控制了血糖水平,所以,光吃素或光吃肉都不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均衡饮食。
提醒各位糖友,如果你经常吃素,要关注自己是否缺乏某些营养,就算不吃肉,也要学会从其他食物中获取,例如牛奶、鸡蛋、谷物、坚果、豆浆等。如果你喜欢吃肉,那就要学习姚女士,少煎炸、少放油、不吃皮。
看完文章,相信各位糖友已经不纠结了,得了糖尿病不是非吃素不可,肉也是能吃的,别再傻傻坚持“全素宴”了,肉吃好了,照样有利于均衡营养控制血糖,如果还是不知道怎么吃,可以咨询医生制定饮食方案,或能帮助你更好地降糖。
吃了一顿沙县小吃的鸭腿饭,我发现了三高和肥胖的秘密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用。
今天我家那口子带福娃去奶奶家,福大夫一个人在家,结果懒虫上身,不打算做饭了,决定在小区门口的沙县小吃解决午饭。
我点了一份鸭腿饭。你还真别说,沙县小吃还是蛮注意搭配的。这份饭里面有一根大鸭腿,一个卤蛋,一块豆干,一点土豆丝,一点切碎的白菜,一点很咸的咸菜,还有一大盘子米饭。
按照老习惯我先吃了几口白菜和土豆丝,可惜数量太少。然后啃了半根鸭腿,然后开始吃米饭。说实话,味道很赞但是偏咸。
吃到七分饱,除了咸菜,鸭腿饭的配菜全部吃完了,但是米饭还剩一大半。我停下来喝口水漱漱嘴,因为时间充裕,打算坐着休息几分钟再走。就这几分钟的时间我发现了三高和肥胖的秘密。
在我旁边的桌上,是两位做生意的,和老板很熟,应该是旁边店铺的店主。一位比较胖,另一位看着不胖,但是肚子明显凸出来了。一个人点的是和我一样的鸭腿饭,还有一个人点的是肥肠饭,还单点了一份鸡汤。他们聊得很开心,吃得也很开心,彻底光盘了。
我看了一下自己剩下的米饭,估计还有四两的样子,自己大约吃了二两。也就是说,他们每人吃了六两米饭。再加上其它配菜和鸡汤,我估计这一顿饭吃进去1000大卡。而且,他们还让老板浇了很多卤鸭腿的卤汁,虽说味道不错,可是很咸。
更重要的是,除了过多的热量和盐,这一餐的营养很不均衡。过多的精制主食,过少的蔬菜,过多的饱和脂肪(我吃鸭腿会去皮,他们是全吃掉了,更不要说肥肠了),如果运动不够的话,吃这样的伙食很容易肥胖,也容易得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过多的盐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
像他们这样吃饭的人很多。我后面的六个人应该是地铁工地的工人,体力劳动者,饭量很大。有吃套餐饭的,有吃面的,无一例外要求老板多加点米饭和面条。也无一例外都浇了卤汁,咸菜也吃掉了。他们都不胖,劳动强度应该很大。但是过咸的饮食习惯也会引起高血压。
我前面是一个年轻白领,应该才入职不久,点的是咖喱饭,配菜很少,只有一点土豆丝,一点点鸡丁,和一个卤蛋,但是咖喱饭至少六七两。咖喱饭的热量可要比白米饭高多了。这顿饭的营养失衡更加厉害,碳水化合物比例过多,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通通严重不足。长期吃这样的饮食,不出十年就会有高血脂、脂肪肝,到中年之后,高血压跑不掉,糖尿病的可能也很大。
正常人体日常需要的营养都有什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这些营养素需要达到一个理性的比例,总热量还要能保持理性的体重,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得三高和肥胖的概率,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但是大部分老百姓显然对饮食营养不是很重视,对他们来说,吃饱还要吃好才重要。有些人是因为缺乏营养常识,有些人是因为无所谓,结果就是成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高得惊人。
在咱们国家,每4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过亿,还有至少两三亿的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人数超过4亿。肥胖和超重超过30%,如果算上体重正常体脂超标的隐形肥胖,就更加多了。
这么多的三高和肥胖,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中国营养学会天天念叨均衡饮食,可是建议的饮食模式有几个人做到了?做不到就意味着得慢性病和肥胖的风险大幅度增加。爱自己,就请科学饮食。
我是@福爸聊营养,执业医师,专注研究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余年。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关注我呗,这里有不少实用有趣的营养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