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股神(糖尿病股神经病变的解剖依据)
- 1、71岁“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曾辞去“铁饭碗”,从2万炒到2000万
- 2、台湾股神每年花20泡妞,潇洒快活一辈子,去世后留给儿子26亿负债
- 3、甘李药业是林园口中的好公司,他每天使用糖尿病的药物,很舒服
71岁“第一股民”杨百万去世!曾辞去“铁饭碗”,从2万炒到2000万
炒股票的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
“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
如今这句话里的“杨百万”走了!
有“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资深股民杨怀定于2021年6月13日凌晨因病在沪去世,享年71岁。
据新华社报道,
数月前,
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杨怀定
因并发症入院抢救,
6月13日凌晨去世。
“他生前说,自己已经轰轰烈烈活得很精彩了,离开时不想打扰大家。”
其子杨钰琦说,“作为晚辈,也希望遵照父亲意愿,让他安静离开。”
“杨百万”是上海滩一代传奇股民,
他去世的消息传来,
依然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与留言~
“杨百万”的经典语录:
股市中要做坚定的“滑头”
不少网友为“杨百万”总结了他留下的投资金句:
▌看大势者赚大钱,看小势者赚小钱,看错市的要赔钱。
▌股市不相信眼泪,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股市中不比谁赚得多,而要比谁活得更长、更潇洒。
▌我不是股神,我不是股评家,我是标标准准的散户。做散户不可悲,但千万不要做散户中的傻户。
▌股市诀窍就四个字:抄底逃顶;股市就两个字:赢、输。
▌股市中不能做“死多头”,也不能做“死空头”,要做坚定的“滑头”;低吸高抛、抄底逃顶,见好就收,落袋为安乃真英雄。
▌不经过熊市的股民,不是一个成熟的股民。
▌我最多不会持有超过3只股票。每个时期都是这样,选择3只股,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有的散户持有十几只,结果一跌,跑都来不及。
▌“不倒”秘诀:信奉“落袋为安”,不把钱全投进股市。
▌炒股,最好不要定什么不现实的目标,脚踏实地才是取胜之道。
▌股市中,不要惧怕被石头绊倒,但一定不要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曾是中国股市风云人物
拥有多个“第一”头衔
提起杨百万,很多老股民都耳熟能详。从小小的仓库保管员,成为A股市场的超级大户,他的故事被认为是A股最醒目的“传奇”之一。
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
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
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
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交税政策;
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
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
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
1998年,他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而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死了,请把我的骨灰撒到各个证券交易所门口”,可见其对股市“爱得深沉”。
第一桶金:
买卖国库券 2万元到100万元
1988年杨怀定从上海铁合金厂辞职。在家待业阶段,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中国要开放国库券买卖的消息,认为这是一个投资机会。
1988年4月21日,上海开放国库券买卖。杨怀定一大早赶到网点,以开盘价104元买了两万元年利率15%的3年期国库券,当天下午涨到112元。于是他赶紧卖掉,一天赚了800元,相当于在工厂工作时一年的工资。
尝到甜头的杨怀定,靠着2万多元本钱,频繁去合肥低价买入国库券,再回上海高价卖出,每出去一趟能有几千元进账。他的本金快速膨胀,不久就到了100万元级别,人送外号“杨百万”。
上海滩第一代股民:
曾在两周时间内,股票翻了4倍
一年后,杨怀定开始转战股票。
早上8点起床,听电台财经新闻,9点15打开电脑看行情,11点半到1点午饭休息,1点到3点看行情,3点以后看电脑资讯,5点看晚报,5点50看中央台财经报道,8点看书,10点复盘,每天花在股市的时间不少于8小时。这是杨怀定做股票之后的每日例行安排。
杨怀定曾透露,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的第一天,他一个人独揽了交易量的一半。
第一次大手笔买入的股票是上海老八股之一的“电真空”,共计3000股,跌到91元时,杨怀定买入。半年后股票开始暴涨,涨到800元,杨怀定将其卖出。
此后电真空下跌,他再次买进500股,等股价涨到500多元他又卖了。
他卖出后电真空又跌回到370多元,而他在370多元时再次分批买进,电真空股价后来涨到2500元。
这一波堪称“神操作”啊!
杨怀定回忆早期股民生涯。图源:新华社
1992年,A股遭遇自开市以来的最大熊市。上证指数跌至400多点时,杨怀定认为指数已见底马上进去抄底,后股指又跌至300点左右,他被套牢。
杨怀定后来接受采访时回忆称:“就在我最绝望的那一天,我跟我太太讲,我还有20万现金,不买股票了,你放着,不知道哪一天会涨了。”
等到1994年,杨怀定从报纸上敏锐觉察到政府即将出台救市政策,又立刻将股票资金账户中最后的2万元投入股市。
果不其然,第二天证监会就宣布了三大救市政策,此后股市一骑绝尘,从300多点暴涨至1500点,仅用两周时间,他手中股票就翻了4倍。
善用资金
被称为“平民金融家”
成为早期股市闻名遐迩的散户大王后,杨怀定还过了一段“倒爷”生涯。
早期骑自行车去炒股的杨怀定,1992年买了一辆夏利车,成为上海少数拥有“Z”字牌照的私家车主。后来,他把“Z”字车牌卖了20万元,买了辆7万多元的小车,上的还是浙江牌照,这么一倒腾又赚了13万。
1993年,杨怀定以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的价格,买下了上海闸北两套房子,后来以每平方米7000元的价格卖出。2002年,又用炒股获利购买三室二厅新房,当初单价只有每平方米4900元,如今价格起码翻了30倍。
图源:北晚新视觉
淡出公众视线后
依然生活在股票世界里
2013年时,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起当年的2万块本钱,今天我股市的2000万,资产增加了1千倍,钱够用就好,养老也可以不靠国家、靠自己了,除了抽根烟、喝个茶,没有什么奢侈的爱好。”
功成身退后的杨百万,依然生活在股票的世界里,他不仅创立公司,和儿子一起开发“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还经常受邀到各地介绍其投资经验和操作策略。
学历不高的他还出版了多本专著,
在《要做股市赢家》一书的序言中,
杨怀定写道:
“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
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
“股市已成为我的生命,
股民爱什么?阳线!
所以我的孙子就叫杨线,
小名叫涨停板。”
杨百万曾这样表示。
杨怀定说,“我还是想对新入市的股民说,在入市前一定要先学习,最好观察一两个牛熊市循环后再入市,我每次出去讲课,第一点总是强调学习,学金融知识,学技术方法。
千万不能有一夜暴富的想法,一定要抱着投资的心态。进入这个市场,是来享受经济成长的。反过来讲,有这种觉悟的人越多,证券市场就越健康。”
回顾杨怀定的职业生涯,
曾数次逃顶成功,备受股民尊敬,
也曾因力挺中石油股票等引发争议。
如今随着“杨百万”的去世,
“中国第一股民”的传奇已画上句号。
但他敢于“吃螃蟹”的精神,
依然鼓舞着这个时代的小散投资者们!
【田小鱼综合编辑】
素材来源:@纵向新闻 @封面新闻 @红星新闻,评论来自各路微博网友,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台湾股神每年花20泡妞,潇洒快活一辈子,去世后留给儿子26亿负债
他被称之为“台湾三大丑男之首”,可偏偏他有钱又有势,生前围绕在身边的美女数都数不完,就连林青霞和钟楚红这样的女星都和他传出过绯闻。
花边新闻无数,整日莺莺燕燕,嫉妒他的人可以从中国排到法国,可不管有多少家财,也经不住肆意的挥霍。
风水轮流转,晚年时他因为身体多个器官衰竭,最终带着痛苦离开了人世,还留下了一堆烂摊子给自己的儿子,他就是台湾股神黄任中,他的人生比电影故事还要精彩。
黄任中出生于1940年,他的父亲是国民党的司法部长黄少谷,年幼时黄任中跟随父亲来到了台湾。
年轻时的黄任中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不仅在纽约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还与美国做起了生意。
黄任中旗下的公司在台湾当地的出口商中排名第七,其供应的相机零件曾一度达到了全世界的70%。
事业的迅速膨胀,让黄任中扩大了自己赚钱的领域,金融、房地产、股票等等都有黄任中的身影,尤其是股市让他一战成名。
当时黄任中以每股17.5元的价格,买进了2500万股远东航空公司的股票,11年后他又以225元的天价卖出,一来一回就赚了56亿。
所以黄任中被台湾誉为“股市神话”“股市名人”虽然黄任中很低调,从未承认自己的这些名声,可了解行情的人都知道,黄任中就是“超级大金主”。
然而,人一旦出现了骄傲的心理,就容易迷失自己,当时年仅45岁的黄任中就向众人宣布,他要提前退休,并开始享乐。
自此,那个生意场上的精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只知道纵情声色的黄任中。
作为上个世纪的台湾名人,45岁的黄任中曾明确的向媒体表示过,自己这一辈子有四大爱好“美女、美酒、跑车、豪宅”。
可以说是妥妥的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板,可偏偏黄任中还真的有这个实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尽管被当时知名的台湾作家称之为“台湾三大丑男之首”可黄任中最不缺的就是美女的青睐。
黄任中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但当代的婚姻法对于他来说似乎就是摆设,丝毫不能限制他花心的本性。
会玩的黄任中把身边的女人分为了三个类别“女朋友”“女弟子”“干女儿”具体有多少人,可能连黄任中自己都数不清楚了。
对于每一位女性朋友,黄任中都会依据她们的经济条件以及性格,然后送出豪宅、豪车、奢侈品等等,“钞能力”在此刻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据媒体报道,黄任中一年要花费20亿台币来泡妞,其中不乏有当红女星,林青霞、钟楚红等在黄任中的口中都是“关系非常密切”的好朋友。
最被人诟病的,就是黄任中家里的豪华大床,可以同时躺下十个人,而黄任中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可以真正的做到“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不知如今有多少明星都是因为“男女关系”最终“塌房”,黄任中做到了天生情种,却没有一个女人说他不好。
就连黄任中的妻子明知丈夫在外声名狼藉,回到家后还能容忍对方,继续与他生活下去,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陈宝莲的去世,彻底把黄任中推上了风口浪尖。
2002年,香港艳星陈宝莲在上海跳楼自尽,只留下了儿子煌炜,可此时孩子的父亲是谁却成了人们心中最好奇的事情,而与陈宝莲传出过绯闻的黄任中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黄任中陈宝莲相识于一场饭局,初次见面,风流成性的黄任中就被陈宝莲吸引了,身材出众、长相又好的陈宝莲,一颦一笑都在牵动着黄任中的心,这让他觉得自己身边的美女都失去了颜色。
于是不久之后,黄任中就认陈宝莲为“契女”也就是养女的意思,希望陈宝莲来香港发展,并帮助她摆脱艳星的称号。
就这样,二人的绯闻就此传开,因为陈宝莲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黄任中的爱意,并经常在黄家与黄任中的与朋友们争宠。
最后不知为何,黄任中与这名养女断绝了关系,但黄任中可能没想到,陈宝莲的精神状况出现了问题,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在陈宝莲的遗书中还给黄任中写道“宝莲去了,你好好保重”这无疑让黄任中在舆论中越陷越深。
尽管黄任中如何辩解,说他与陈宝莲从未发生过关系,可又有谁会相信呢,最后黄任中只说,如果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那么他可以帮助抚养孩子,这可能也是黄任中唯一“翻车”的一次经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人会一直一帆风顺,潇洒快活了一辈子的黄任中,他的晚年过得要多凄惨就有多凄惨。
每日纵情声色,黄任中的身体终于负担不起出现了问题,五十多岁时,黄任中就被查出身体有一堆毛病。
糖尿病、心脏病、肾衰竭等等,毛病都找上了黄任中,直到最后他甚至已经离不开病床了,后来黄任中又被查出患有后天性血友病,尽管全身大换血,但身体依旧没有好转,可黄任中就像是霉运缠身,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找上了门来。
1996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黄任中的股票和资产都被套牢,曾经的台湾股神,一下子变成了负债几十亿。
最终在经济与病魔的双重折磨下,黄任中在2004年去世,只活了63岁,值得一提的是,黄任中在去世时,他曾经的那些女性朋友一个都没有在身边。
更让人无语的是,黄任中去世时还给儿子留下了26亿的负债,2012年,黄家还登上了台湾“欠税王”的大名单并且排名第二,整个家族光是税款就拖欠了49亿。
树倒猢狲散,黄任中的晚年生活过的并不舒服,年轻时优秀的他并没有把握机会,而是选择了堕落下去。
可有些人认为,起码黄任中在辉煌时享受过了,这就够了,人走了钱没花完这多难受,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
扬子晚报网:女星与干爹秘事:陈宝莲与黄任中同床50次
华商韬略:往日股市神话欠债离世,曾与林青霞邓丽君交往
甘李药业是林园口中的好公司,他每天使用糖尿病的药物,很舒服
年前,甘李药业的股价从每股63元被打压到32元,结果第二天就强势涨停,一口气窜到了40元以上,很有可能有大资金进场,因为甘李药业已经彻底出现反转!
中国股神林园,顶级的资本大佬,一流的股票玩家,他身家千亿,可是他也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
股神林园,在一次投资分享会上,说起自己的投资方向和选股逻辑时,他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持仓标的说了出来,随后,他哈哈一笑说道:“我今年已经有60岁了,像我这个年龄的大多数人,每天都会服用药物,有的人是高血压,有的人是糖尿病,而我就有糖尿病,每天都要靠药物提高自身循环系统的正常畅通,一天不服药,就会感到不得劲儿”!
林园继续说道:“我目前持有的股票基本都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相关的股票,我认为这三大病的公司,就像当年的五粮液和茅台,未来能涨百倍!”。
目前,50岁以上的人群,好多人饱受着糖尿病的折磨,苦不堪言!
林园说:“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了糖尿病之后各种的并发症。糖尿病本身是不会致人死亡的,而那些并发症才是致人死亡的罪魁祸首,因此,人们为了保命,就要长时间的维持药物的供给,药物用上之后就会感到浑身舒服,一旦药物供应不上,最先出现问题的就是脚..........”
听着林园对糖尿病症状的叙述以及他对持有治疗糖尿病药物股票的信心,我开始关注起“甘李药业”这家上市公司。
甘李药业这家上市公司无疑是国内在治疗糖尿病细分领域中的龙头行业,我认为现在可以入手了!
甘李药业于2020年6月份上市,发行价格为每股63元左右,发行时的市盈率在23倍左右,上市的第一天就以每股91元的价格开盘,随后便开启了连续十三个涨停板的暴涨模式,在短短的半个月内,股价就被炒到了每股286元的高价,市盈率一度接近80倍。可是盈利的平均增长率不足30%的业绩是支撑不起如此高的市盈率的,于是,股价在暴涨到每股286元左右之后,便开始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甘李药业的股价从2020年的7月份,开启了下跌模式,这一跌就是漫长的两年半。截止到2022年的10月份,甘李药业的股价跌到了每股30元左右,从最高点的每股286元到每股30元,甘李药业用两年半的时间,跌去了近90%的价格空间。(从每股90元涨到286元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从286元跌到30元耗时两年半,这正向股神林园所说的那样:“股票的上涨时间只有5%的时间甚至更少,剩余的95%的时间不是下跌就是横盘”)。
当甘李药业的股价跌到每股30元的时候,展开了一波反弹行情,在反弹的过程中,甘李药业的股价从每股30元的涨到了每股63元,股价出现了翻倍行情,可是,反弹行情转瞬即逝,随即股价在大盘整体下跌的情况下,开始急转直下,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股价又从每股63元跌到了32元左右。
当股价再次回到30元附近的时候,我开始心有所动,开始分析是什么力量让它的股价出现一波反弹并翻倍的行情?股价再次回到每股30元左右是该观望还是买进?
带着这些问题,我翻看了甘李药业的基本面情况是否出现变化,请大家看以下几组数据:
- 2020年中报归属净利润3.076亿元,同比增长14.92%,基本每股收益0.59元;
- 2020年三季报归属净利润6.862亿元,同比增长3.74%,基本每股收益1.28元;
- 2020年年报归属净利润12.31亿元,同比增长5.43%,基本每股收益2.31元;
- 2021年一季报归属净利润1.901亿元,同比增长54.39%,基本每股收益0.34元;
- 2021年中报归属净利润3.728亿元,同比增长21.17%,基本每股收益0.66元;
- 2021年三季报归属净利润8.714亿元,同比增长26.99%,基本每股收益1.55元;
- 2021年年报归属净利润14.53亿元,同比增长18.04%,基本每股收益2.59元;
- 2022年一季报归属净利润1.133亿元,同比下降40.39%,基本每股收益0.2元;
- 2022年中报归属净利润-1.976亿元,同比下降153.01%,基本每股收益-0.35元;
- 2022年三季报归属净利润-4.138亿元,同比下降147.49%,基本每股收益-0.74元;
- 2022年年报归属净利润-4.395亿元,同比下降130.25%,基本每股收益-0.78元;
- 2023年一季报归属净利润4922万元,同比下降56.55%,基本每股收益0.09元;
- 2023年中报归属净利润1.342亿元,同比增长167.89%,基本每股收益0.24元;
- 2023年三季报归属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164.40%,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前不久甘李药业发布2023年度的业绩预告称,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净利润为2.9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165.98%~179.63%。
从以上数据来分析,甘李药业这家公司已经走出黑暗并且迈向光明,在经过药品集采和医药反腐的阵痛之后,该公司以价换量,实现了大幅盈利的积极现状,从2023年的第二季度开始,甘李药业的盈利情况,呈现出上市以来增长率首次超过150%的优秀现象,并且这种优秀的业绩一直保持了三个季度,由此可见,该公司彻底摆脱了集采导致大幅降价并严重影响业绩的困境,这一点从股价30元反弹到63元实现翻倍行情的现实状况就能反映出来,同时从侧面反映出了,已经有好多的聪明资金悄悄进场甘李药业。
年前,甘李药业的股价在大盘的打压下,从每股63元被打回了每股32元左右,可是刚到32元,次日,该股便以涨停的强势现象冲击到了40元附近,不少投资者看到这种情况有点摸不着头脑了,这个位置是继续等待啊还是开始进场呢?
依我看,当前的位置应该不错,具有加大的赚钱空间。
甘李药业未来潜力分析:
市场增量:
由于糖尿病是治不好的,需要终身服药,是成瘾性(大家可以看看林园对成瘾性的视频)。所以市场永远是增量市场,未来增量会加速,因为以下原因
1. 中国老龄化社会后,II型糖尿病人总人数逐年增多。
2. 中国目前的糖尿病人1.4亿人,仅2%使用胰岛素,而美国使用率达30%,市场潜力巨大。
3. 随着2022年集采后,糖尿病费用从一年4000-5000降低到1000多点,医保有覆盖了,未来使用的起的人大幅增加。
4. 目前三代胰岛素正在替代二代胰岛素,甘李主是国内唯一的主要的三代。其他厂家是落后的二代。三代替代带来的增量巨大。
5. 目前新的糖尿病病人国家优先推荐国产替代,未来甘李会抢占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的份额。
6. 公司正在加大研发其他产品,并且产品都在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场取得销售容许。
7. 四代胰岛素正在加紧临床试验
国内胰岛素龙头企业甘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关于在研药品GZR4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国家药监局同意其开展临床试验。GZR4是在研的每周皮下注射给药一次的超长效胰岛素周制剂,适应症为糖尿病,注册分类为1类创新型治疗用生物制品。
8. GZR18的研发进入中美同时进入临床二期,适用于II型糖尿病人,市场前景巨大,可以直接与司美格鲁肽竞争。
甘李药业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GZR18正在中国开展Ⅱ期临床试验,于近日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GZR18是甘李药业自主研发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正在开展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肥胖及超 重体重管理的Ib/IIa期临床试验。目前,甘李药业在GZR18项目中累计投入研发费用7182万元人民币。
估值分析:
由于粘性的消费医药,随着社会老龄化每年都有增量市场,应该给予高的估值,23年65倍左右,24年以后50倍估值。参考如下
1. 从股权激励以及业绩分析看未来三到五年都是翻倍的增长,
2 参考成熟市场,体量在数万亿的诺和诺德,赛诺菲和礼来,都是在40-50倍左右。
3. 23年和22年比较,有个反转的概念,第二季度开始每个季度同比都大增长。所以给予更高的估值65倍。
未来三年利润与市值估算:(或许有点夸张,但是趋势没有变)
2022年第三个季度销售增长35.8%,但由于价格大跌,营收18亿,(12.37 5.63(补差))全年24亿左右,这个是集采大降价过后的,毛利润是78%。由于价格下降,销售量带来大幅上涨,初步估计23年有35%的销量增长,价格不变的情况下,32.4亿营收。平均毛利润75%(集采 非集采)。 毛利润24.3亿,每年的费用大概20亿左右(研发,管理,销售,税务等参考往年财务数据)。所以净利润4.3亿。24年10亿。25年 18亿。 这个正好也能从 股权激励的利润上推算得到验证。
由于老板定增3000万股,股本5.96亿。
23年市值估价到 65*4.3= 280亿 股价:46.9
24年市值估价到 50*10= 500亿 股价:83.9
25年市值估价到 50*18= 900亿 股价:150
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先学习!本文观点纯属个人主观臆断,本文所有的观点仅限于话题讨论,不提供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和投资行为的建议指导,如有根据本文观点进行投资的买卖行为,请盈亏自负!本文作者概不负责!
感谢各位朋友的欣赏,在投资分析的道路上,我有幸结识了一路支持我的粉丝朋友们和广大的投资者朋友,你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要看与谁为伴,我用跨越山海的一路相伴,希望得到您用金钱的称赞。
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您,请您打赏作者吧(文章页面的右上角有三个点,点开后可以自行打赏),毕竟码字不易,原创更加不易,请您不吝金钱的赞赏也支持和鼓励一下我,有了您的支持和赞赏,我便有了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再次感谢大家。祝大家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