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糖尿病(72岁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值)
我72岁,患糖尿病18年,血糖稳定,我总结了4个要点!建议收藏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接触过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患者,也看到很多糖友在控糖的道路上,从一开始的迷茫,贴上“糖”的标签,到慢慢学着去接纳和面对,在不断的摸索和亲身体会中,最终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控糖方法。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让李老师以自己的角度给我们讲述一下她的“控糖”故事!
我的糖龄是18岁,刚开始确诊糖尿病的那两年,我对“测血糖”非常排斥,感觉好像被血糖给绑架了,那个时候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天天盯着数据,要么就不管不顾,导致血糖波动大,我个人的心情也很受影响。
现在血糖控制稳定下来了,我觉得跟我的心情转变有很大关系,我化忐忑为乐观,我觉得这是老天给我的提示:让我注意身体,只要细心呵护,开开心心得比啥都强。
作为一个老糖友,开始也走了不少弯路,刚开始我这不敢吃那不敢吃,郁闷得很,可即使这样,我的血糖还是迟迟降不下来。
后来,我开始做出了调整,首先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定时定量吃饭,比如饭后去走路不能马上睡觉等。我改变原来的饮食构成,更接近素食才能控制住血糖。我发现吃了荤菜,或者是菜里油大了,血糖就特别难控制。但我还是会每天喝牛奶吃鸡蛋,我还会吃水果,嘴馋,但量上要控制。然后会测个血糖。
我还会定期去体检,监控心脏和神经,防止并发症发生,也方便及时调整运动饮食计划。
肥胖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加重肥胖;而肥胖加重胰岛素抵抗,又要求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这就是恶性循环。
我很早以前就有胰岛素抵抗,喜欢吃甜食还有糕点这些,导致体重超标,肥胖不仅加重了胰岛素抵抗,也加重了我的“控糖”难度,情绪上也很难过!
我下定决心减重之后,积极配合营养师给我的方案,一年半的时间里,体重逐步由肥胖到正常,人也越来越自信了,胰岛素抵抗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建议那些超重的糖友们,一定要减脂,身体状况会改善很多的。
4,早上“手指操”,晚上泡热水脚每天早上起来,我都有做“手指操”的小习惯(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再用手干梳头,干梳头有助于活血化瘀,增加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平时一边看电视,一边泡脚,不能用太热的水,泡15-20分钟左右。每天都如此。在漫长的患糖生涯里,能做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因为我明白,最大的危险其实是对糖尿病的忽视。如果放任自己,采取“随他去吧,该吃吃该喝喝”的态度,损伤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健康,还会带来家庭负担。
你们患糖尿病几年了?评论区一起交流一下!
1,3年以内
2,3~10年
3,10年以上
云南首例死亡病例为72岁男性 患有糖尿病等疾病
中新网昆明2月19日电 (陈静)记者19日从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当日0时至12时,该省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死亡患者为72岁男性,云南玉溪人,是2020年2月1月确诊的第96例病例。
1月31日,该名患者因发热伴畏寒、咳嗽,至玉溪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后隔离观察,2月1日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功能II级、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脑梗塞后遗症期、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感染继发血小板减少可能”收治入院隔离治疗。
住院期间经多方治疗,患者反复发热,喘息逐渐加重,复查胸部CT见肺部病灶迅速增多,病情渐由普通型进展为重型。
2月18日13时左右,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喘息加重,出现休克,22时30分左右突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呼吸支持、心肺复苏等积极抢救,自主呼吸心律未恢复,抢救无效于2月19日0时04分临床死亡。
目前,全省有确诊病例112例,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其中危重1例,重症10例。现有疑似病例55例。截至2月19日12时,全省累计确诊病例173例(已治愈出院60例)。(完)
责编:罗甜
云南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72岁男性,患糖尿病等疾病
【云南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72岁男性,患糖尿病等疾病】记者19日从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当日0时至12时,该省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死亡患者为72岁男性,云南玉溪人。1月31日,该名患者因发热伴畏寒、咳嗽,至玉溪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后隔离观察,2月1日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功能II级、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形成、高甘油三酯血症、脑梗塞后遗症期、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感染继发血小板减少可能”收治入院隔离治疗。住院期间经多方治疗,患者反复发热,喘息逐渐加重,复查胸部CT见肺部病灶迅速增多,病情渐由普通型进展为重型。2月18日13时左右,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喘息加重,出现休克,22时30分左右突现呼吸心跳骤停。经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呼吸支持、心肺复苏等积极抢救,自主呼吸心律未恢复,抢救无效于2月19日0时04分临床死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