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黄立(糖尿病能吃黄)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济医附院专家提醒眼科检查全年龄段有必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郭纪轩易 雪通讯员高爽

6月6日,第26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丁建光介绍,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部疾病,危害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生活中电子产品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全社会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全年龄段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全年龄段保护眼健康

定期视力检查有必要

众所周知,儿童近视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且父母近视的度数越高,遗传的可能性就越大。丁建光坦言,预防近视等眼科疾病,首先就要从新生儿眼科检查做起。幼儿时期是人体视觉发育的敏感阶段,一旦在此期间发生眼病,则可能给儿童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是终生视力残疾。

和成人不同,新生儿从出生正常情况下是远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逐渐发育,才会逐渐达到正视状态。新生儿或者儿童的屈光状态如果是正视,说明有近视发展的倾向,过早的近视或高度远视均易导致弱视。由于年幼儿童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很多眼病在发现时,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矫治期,因此幼儿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同样,对于青年以及中老年人来说,定期视力检查是对“眼底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最好的手段。眼底病是指发生在眼底部位的病变,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而是发生在眼底所有疾病的总称。眼底的病变主要包括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变性、黄斑裂孔等。眼底病发病率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对视力造成严重威胁,是致盲性眼病之一。

目前济医附院眼科已将眼底病筛查列为常规检查必不可少的一项。“眼底病也是糖尿病的征兆之一,许多患者都是先感觉眼睛不适,检查出眼底病后才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丁建光介绍,由于眼底病是随患病时间增加而逐渐加重的,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重度近视人群来说,眼底病常常会“隐藏”起来。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例,刚开始基本没有症状,等到发现视力下降时,视网膜病变往往已经很严重,最后不但致盲,有时还会因为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疼痛剧烈。

主题活动惠民众

优质资源下基层

眼睛的健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细心呵护,真心关注,为此,在第26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济医附院眼科发挥自身优势,为群众带来了一节线上科普讲座。眼科黄立教授作为主讲人,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眼部不适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升广大群众科学、合理用眼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意识。同时济医附院还联合其他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全国“爱眼日”义诊活动,向前来咨询的群众宣传爱眼护眼的重要性和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用眼、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等知识,解答各类疑难眼病问题。

近年来,济医附院眼科迅速发展,科室以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努力开拓创新。科室下设白内障组、眼底病组、斜弱视组、青光眼组、泪器病组、角膜病组、眼眶及整形组、屈光组等8个亚学科,已形成一支具有高水平学术队伍、专业齐全、设备先进的诊疗和科研体系。承担多项省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获省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今年4月,为规范和创新济宁市眼科疾病诊疗模式,“济医附院眼科专科联盟”正式成立,成员单位涵盖济宁市及周边地区80余家医院,建立了集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分级诊疗多维一体的眼科诊疗交流平台,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守护更多群众的眼健康,还患者清晰“视”界。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助力糖尿病诊断!上海科学家公开发表“重磅”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细胞代谢光遗传学技术前沿科学研究基地赵玉政教授、杨弋教授以及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王从容主任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发表题为“Ultrasensitive sensors reveal the spatiotemporal landscape of lactate metabolism in physiology and disease”的技术长文,报道一种高性能的乳酸监测成像新技术。

该技术实现了在活细胞、亚细胞和在体水平对乳酸代谢的原位、实时、定量动态追踪,并在乳酸空间分布、调控网络、药物筛选、临床诊断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乳酸是重要的能量燃料、合成砌块和信号分子,是具有多种关键作用的代谢“明星”,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面向活细胞和在体的、高时空分辨的乳酸代谢监测新技术。遗传编码的荧光探针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神兵利器。

聚焦细胞代谢监测国际前沿领域,研究团队已针对细胞内关键辅酶NAD(H)、NADPH以及乳酸等,研发了系列高性能代谢荧光探针以及“高通量”与“全景式”活细胞代谢监测分析方法,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多个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标杆。此次,研究团队基于理性设计和定向进化等策略,获得高特异、高响应、超灵敏的乳酸荧光探针FiLa,并且在监测分析的分辨率、准确度、便捷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谓是能量代谢分析技术领域的重磅研究

高性能乳酸检测技术助力药物筛选和疾病快速诊断‍

总体来说,该研究不但发展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乳酸代谢监测技术,解决了关于乳酸代谢的长期争议,引出一系列前沿研究问题,并且为生命现象解析、疾病机制探索、创新药物发现、糖尿病等疾病快速诊断等生命医学领域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工具,助力人民生命健康。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后李写、王傲雪、邹叶君、李婷,博士研究生黄立、陈伟才,以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张宜男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的徐凌燕研究员为本研究的主要完成者。华东理工大学赵玉政教授、杨弋教授和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王从容为通讯作者,华东理工大学为本文的第一通讯单位。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细胞代谢光遗传学技术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上海市科委等科研项目资助。

赵玉政,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细胞代谢监测与成像新技术开发,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衰老及相关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即时诊断与创新药物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曾获教育部CJ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荣誉。

杨弋,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对象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与光遗传学技术控制与监测细胞内分子过程的前沿技术;癌症及代谢类疾病药理及药物筛选技术;蛋白质特异性标记、翻译后修饰的鉴定、与细胞内原位成像;蛋白质药物生产技术。入选多个国家、教育部及上海市人才计划与荣誉称号。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科研平台完善、实力雄厚,下设药物科学系、制药工程系、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GMP研究中心以及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部门,研究内容涵盖了化学药物、基因药物、农药和制药工程四个领域,截至今年4月已获得新药临床批件2张,新药转让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4项。

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也是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关键。华理药学院拥有一批杰出的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现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家级重点人才13人、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40人。

未来,期待华东理工大学产出更多高质量、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关注“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华东理工大学官网、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新药设计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招生、谈百草

衡水青年黄立府令人佩服无偿献血3次获全国金奖

【摘要】中国网中国视窗3月11日电(张东振 张瑞超)衡水青年黄立府坚持10年无偿献血,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3次为他颁发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人们见了他,都竖起大拇指,夸这小伙子不简单,令人佩服。据衡水市中心血站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无偿献血到现在,黄立府已献全血200毫升,血小板93人份,合全血37400毫升。

衡水青年黄立府令人佩服无偿献血3次获全国金奖

衡水青年黄立府令人佩服无偿献血3次获全国金奖

衡水青年黄立府令人佩服无偿献血3次获全国金奖

衡水青年黄立府令人佩服无偿献血3次获全国金奖

中国网中国视窗3月11日电(张东振 张瑞超)衡水青年黄立府坚持10年无偿献血,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3次为他颁发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人们见了他,都竖起大拇指,夸这小伙子不简单,令人佩服。据衡水市中心血站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无偿献血到现在,黄立府已献全血200毫升,血小板93人份,合全血37400毫升。

今日采访黄立府。他说,无偿献血救人生命不计较个人得失。黄立府今年37岁,原籍武邑县龙店乡黄家口村,衡水机电学校毕业,多年自主创业,现在他已建起了自己的灯光照明公司,效益不错。谈起他无偿献血的事儿,他腼腆的笑笑说,无偿献血救人生命,作为一个年轻人责无旁贷。一天,黄立府带领工人到一家建筑工地施工,刚到工地,突然接到血站打来的紧急电话,说有几个患者急需b型血。黄立府匆匆安排了一下,就去献血小板,等他回来一看,由于走的匆忙,没交代好,施工管道弄错了,他没怨天尤人,立即拆掉重做,算起损失,达到3000多元。直到现在,职工们还在讲老板献了一次血,丢了3000元的故事。当记者提起此事,黄立府说,无偿献血救人救命,不能记着个人得失。他和记者讲起了郭明义,说郭明义前两年到衡水来过,也听过他的事迹报告。郭明义,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鞍钢矿业公司模范共产党员、鞍钢精神文明建设标兵、鞍山市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誉为“雷锋传人”。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用6万毫升鲜血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黄立府说,自己十年坚持无偿献血,遇到心情不好或者不高兴的时候,就想想郭明义,人家能做到咱也能做到啊。

黄立府不仅自己带头献血,还动员别人一起献血。黄立府说,无偿献血是全民的事业,动员更多的人去无偿献血,才能保证血库充裕,为人们的健康做贡献。黄立府常年到处施工,东奔西走,不管走到哪里,他就把无偿献血的好处和政策法规宣传到哪里。在故城县,他有几个生意上的伙伴,一起吃饭的时候,几个伙伴都肚大脖粗胖乎乎的,他说,别看现在年轻,一上年纪,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都会找来。大家说有什么好办吗?黄立府说,我就有好办法,他现身说法,你们看看我,肚子不大,身体不胖,血压血脂血糖正常,身体倍儿棒,关键的两点,一是坚持常年无偿献血,二是常年坚持锻炼身体。伙伴们听了他的话,看了他的精神状态都服了。从此,每次到衡水中心血站献血,几个人都傍着黄立府一块儿去。黄立府就是用现身说法,带动了一伙人主动去无偿献血。

长期坚持无偿献血,黄立府从心里感谢党的好政策。他说,十年前,爱人怀孕到了预产期,得了妊高症,浑身浮肿,胎儿要做剖腹产。医院要他自己联系准备全血600毫升,血小板2人份,价格达2000多元。事后,衡水中心血站按政策解决了他200毫升血的费用。记者问,你全血就准备了600毫升,怎么才解决了200毫升啊,黄立府说,当时我就无偿捐献了200毫升血。他说,政策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不尽义务,光享受权利,那不可能。只有尽了义务,才能享受权利。当然,十年后的今天,我和我的直系亲属再用血,按政策规定,就得全部解决了。再说,无偿献血,有益健康,救人生命,功德无量。黄立府表示不仅要把无偿献血的事业继续做下去,把宣传无偿献血,带动更多的人去献血的事儿也要继续做下去,为衡水人民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