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护胃(糖尿病人养胃食谱大全)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养脾护胃,注重“春捂”——糖尿病人群春季保健指南

今天,我们继续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的王莹主治医师和张晓天主任医师,带来慢病重点人群春日保健指南第二篇。

来源: 健康上海12320

节后,糖友巧用“加减乘除”法,清肠更护胃~

指导专家

魏 玮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崔 军 北京电力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

经过一整个春节的折腾和重压,不仅是血糖,糖友的胃是不是也已经“承受不来”?

小编为您带来节后肠胃“加减乘除法,给胃减减负!

加:燕麦和木耳

糖友们春节期间吃多了,不仅是血糖波动,肠道负担比较大,需要适当清清肠,燕麦和木耳是不错的选择。

燕麦能滑肠通便,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润肠作用,用燕麦来熬粥是最常见的吃法。但是一定要注意食用的量哦!

还有就是木耳,它被称为“素食中的荤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木耳中含有丰富的黏性菌类多糖,经常食用木耳也可以起到清肠的功效。注意:糖肾患者尽量不要吃木耳。

减:油腻食物

“每逢过节胖三斤”是人们在节假日的真实生活写照,假期里面没有了工作、学习的压力,运动少了,懒觉多了,欢乐多了,吃的油腻了。专家建议,节后饮食最后以清淡为主,尽量做到饮食清淡少油腻。

油炸会把低脂肪的粮食、薯类、蔬菜等统统改造成脂肪含量20%以上甚至超过30%的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经常食用油炸食物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能量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肥胖的危险。关键问题是,大量的油会造成糖友的血糖升高。

这个时候,做饭要尽量少放点油和盐,如果让口味一下子变淡比较难,可用一些替代的,比如适当增加酸味物质。

乘:凉拌马齿苋

中国人吃饭讲究“排场”,新春家宴更是如此,盘子摞盘子、碗挨碗,十余道菜品,有肉有菜、有热有凉。

节后,糖友的餐桌上不妨加道凉拌马齿苋。马齿苋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之效,还能控血糖,将其凉拌食用,能起到一定的防治肠道疾病的作用。

除:改掉臭毛病

春节过后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免不了推杯换盏。专家提醒,在吃海鲜时最好别饮用啤酒,容易引起痛风、肾结石等病症。

改掉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的坏毛病,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按时测血糖。还要改掉热“剩饭菜”的习惯,尽量每顿都吃新作的。

节后除了放下酒杯,还要注意不要走极端,一下子吃得太素或者太少也不好。这些都属于节后的一些臭毛病,都得改改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①健康时报网2017年2月3日《节后给胃减减负》,②2017年12月26日《女性更易患糖尿病》,③2018年2月11日《过年吃多、吃急了…怎么办?赶紧收藏这个护胃妙方》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值班主任:胡亚男 本期编辑:李颖超

养脾护胃,注重“春捂”——糖尿病人群春季保健指南→

春季保健指南

糖尿病人群在春季应重视养护脾胃,少吃酸性食物,可吃白扁豆、甘蓝、菠菜、春笋、香椿叶、山药等来补益脾胃。同时,要严格控制高热、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等食物的摄入量

日常做到平衡膳食,吃低盐、低热能和低脂肪食物,限制淀粉的摄入量,可将部分主食如精米、白面改为粗粮,如荞麦、玉米、小米等。

远离烟酒和各种甜食,控制肥甘厚腻食物的摄入,如动物油脂、动物内脏、油炸煎烤之品等。多吃富含粗纤维食物,对糖尿病人群的养生非常重要

糖尿病人群在春季应尤为注意预防感冒,天气未完全变暖,不宜过早穿着单薄,要注重“春捂”

“春捂”的重点在人的背部、腹部和脚底,有助于固护脾胃之气,避免腹泻、胃痛等

注意衣物增减有度的同时,还需多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春天多出门锻炼,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的锻炼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并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应对可能出现的低血糖。

编辑:叶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