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白山药(糖尿病人可以吃白山药吗?)
冬季进补话山药
【来源:大连日报】
〚周正国〛
自古以来,山药就是药食同源,能够益寿延年的佳品。其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中医的经典药学名著《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记载其:“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著名的滋补类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薯蓣丸”等均重用山药,可见其滋补之力不容小觑。
冬季进补前吃点儿山药,补益脾胃,补中益气,更有利于补品的吸收。那么你知道冬季吃山药的好处具体有哪些吗?一起来看看“山药”的五大功效。
扶正不恋邪
山药作用缓和,入脾肺肾经,为三焦平补药。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不寒不燥,补而不滞,为一味平补脾胃之药。重要的是它扶正而不会恋邪,在病邪存在之时也可采用。如山药与牛蒡子共用,一补一清,清补合法,故宣肺气、清肺热、健脾胃、祛痰止咳的力量增强。特别适合冬季感冒、肺部感染后期的身体调理,发挥山药的扶正气而不恋邪、祛病邪而不伤正的效用。
滋阴清虚热
山药补阴而有清虚热的作用,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说:“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其色白入肺,味甘入脾。现代药理研究山药含有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健脾益胃
山药具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的作用。《药品化义》记载山药:“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惰嗜卧,四肢困倦。又取其甘则补阳,以能补中益气,温养肌肉,为肺脾二脏要药。”现代药理研究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延年益寿
《得配本草》记载山药有补虚益损的功能,清代医家陈修园具体解释山药的功能,说它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而脾统血,主四肢,脾血足则不饥,四肢轻捷;肺主气,肺气充则轻身,气为之倍增;又因其质地稠黏,能补肾填精,精足则强阴,延年益寿。根据山东省农科院对山药的化验结果显示,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山药中含有16种。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山药具有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所含胆碱和卵磷脂有助于提高人的记忆力,常食之可健身强体、延缓衰老。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管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强壮养颜
山药含有能大量供给人体多种糖蛋白质的混合物黏液蛋白质,能增加黏膜与皮肤的润滑度,减少皮下脂肪蓄积,是很好的美容食品,可以单味服用,也可在复方中应用,山药粥、山药酒、六味地黄饮、滋肾生肝饮等,均有强壮筋骨,养颜健身的作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糖尿病患者,吃山药到底是降糖还是升糖?和您聊一聊
山药这样的食物,应该都比较熟悉,到了季节之后,就开始大量的出现,无论是早市,夜市都能看到摆摊叫卖的场景,经常会用它来炒菜,烧汤等,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价值也比较高。
但就这样的食物,却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碰触的,担心吃了之后会影响到体内的血糖,那么糖尿病患者,吃山药是降血糖还是升血糖呢?本文来解释一下。
糖尿病患者,吃山药到底是降糖还是升糖?
对于山药这样的食物,其实如果避开淀粉不谈的话,其实里面含有的四糖苷键,是一种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成分,能够起到延缓山药在体内的消化吸收作用,而且它还有很强的饱腹感,血糖也能够更加的稳定。
而且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发现,山药具有很好的保护体内胰岛素的功能,延缓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食物。
因此,糖尿病患者吃山药其实是有很好的降血糖的效果的,但如果认为降血糖效果好,就开始每天大量食用,那也是不利于血糖的稳定的。主要是因为山药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一旦食用量过多,就会超出人体正常吸收范围,反而还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建议每天保证2到3两左右来代替米饭,对于血糖的控制是很有好处的,一旦超过3两的话,那么血糖就很难稳定下来,而且还会升高,平时还要注意适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日常的饮食中难免要小心一点,一旦食用不当,很有可能就会造成血糖的升高,要想血糖更加的稳定,在饮食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件事。
01
少吃多餐
糖尿病患者平时经常会感觉到饥饿,而每次又不能吃得太饱,容易造成血糖的不稳,因此平时尽量采取少吃多餐的方式,每次保证七分饱左右,而且加餐的食物尽量一水果蔬菜为主,避免一些主食,能够帮助血糖更加的稳定。
02
及时补充维生素C
平时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及时补充维生素C,因为它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能够对于血糖升高之后引发的动脉血管的破裂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另外还能减少斑块的形成,而这种物质也可以从日常的果蔬里面摄取,比如猕猴挑、樱桃、西红柿、苹果等等。
03
食物细嚼慢咽
平时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速度太快,因为速度太快,很有可能会导致消化吸收负担加重,从而会对血糖会有一定的影响,而食物在细嚼慢咽的时候,不仅营养物质能够充分的吸收,而且在咀嚼的过程中还会让人有吃饱的感觉,对于降血糖也有很好的帮助。
04
餐前吃点坚果
如果想要吃得好,血糖更加的稳定,在每次吃饭之前可以适当的吃点坚果,会让人有很强的饱腹感,那么正餐的量就会相对减少,而且坚果里面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改善体内胰岛素的水平,有利于控制餐后的血糖,建议每次一把最好。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血糖的稳定,平时在吃的上面还要多加的注意,以免血糖不降反升。
糖尿病与山药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离不了柴米油盐,小小餐桌上也暗藏玄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餐桌上的“降糖小能手”——山药。
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宿根蔓草植物山药的块根,又名白苕、土薯、大薯、薯药,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 87 种保健食品原料之一。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降血糖等功效,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言其“主伤中补虚赢,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 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本草纲目》 云:“山药性温味甘、无毒、健脾胃、益肺肾、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
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山药主要药理成分包括山药多糖、维生素、山药碱、多巴胺、儿茶酚胺、山药素、无机元素等。
山药多糖是山药降低血糖的主要功能成分之一,研究表明,山药提取物对禁食大鼠和兔有降血糖作用,能控制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提示山药多糖对四氧嘧啶所致的大鼠胰岛 β 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C 肽是胰岛素原 α 链、β 链之间的连接肽,在胰岛β细胞中,1分子胰岛素原裂解为1分子胰岛素及1分子C 肽,然后二者以等克分子分泌进入门静脉,由于 C 肽几乎不被肝脏摄取,C 肽的血液含量能准确反映胰岛功能。山药多糖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提高大鼠耐糖量,C 肽值也相应升高。由此证明山药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受损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有关。
山药的主要成分是薯蓣皂苷(如下图所示),皂苷具有抗炎、降低胆固醇、降血糖和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其降糖机制归纳起来主要有7个环节:(1)促进胰岛素分泌;(2)拮抗升糖激素;(3)促进外周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利用;(4)促进糖原合成或抑制糖原分解;(5)增加胰岛素受体或提高其亲和力,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6)防止脂质过氧化;(7)改善微循环。
研究表明,山药通过调节患者血糖水平,可对蛋白质、脂肪等发挥协同调节作用,从而发挥调节血脂作用,降低患者高血脂危险因素。研究人员在肥胖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给予山药长期食疗,能有效降低血管、皮下脂肪沉积,改善微循环,预防动脉过早硬化,保持弹性。山药亦有利于糖尿病肠病患者肠道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与胰岛素合用还能通过神经-激素-免疫网络调节增强周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因此,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中配合山药长期食疗,能提高对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改善胰岛功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烹饪与食用方法:生山药 100 克,生南瓜 200 克,陈小米 100 克,枸杞子 30 克,莲子 10 克。上方加水 1500 毫升,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煎熬 30 分钟成粥,分 3 次于早中晚餐时服用。山药南瓜粥每日煮一份,3 个月为 1 疗程。
中医认为,糖尿病病机特点为阴虚燥热,随着病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致气阴两伤。实际上,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长则数年,短则数月,已出现气阴两伤表现。山药南瓜粥中,山药益气养阴、补脾益肾;南瓜补中益气;陈小米性凉、味甘、咸,具有清虚热、补虚损、健脾胃、清胃热等功效,主治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小儿消化不良、口干烦渴等症,还有滋阴液、养肾气的功效,可治消渴口干、腰膝酸软、止泄痢、利小便,小米为碱性食物,因此糖尿病等血中酸度太高不能食用酸性谷物的人,食用小米不会有不适;枸杞子滋补肝肾、养阴润肺;莲子益肾固精、养心安神、止烦渴。由于随三餐服用,口味良好,易于被患者接受,而且自然抑制了患者的进食量。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