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扩散期(糖尿病扩散到血液还能治吗)
它是“顽症”,一沾上就会蔓延全身!
某天突然发现
手指的夹缝中出现了
小块状白斑
揣着惴惴不安的心
以最快速度冲进医院
医生却告诉说
这并不是季节性脱皮
你可能是患上了白癜风
白癜风顾名思义,就像一阵风,若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将会于以野火之势在一定时间内扩散到全身……
01
白癜风是很难治的?
“在临床上,我们接触的病人对白癜风这种存在很多误区,”博润白癜风医院童学娅介绍说。
“为了消除这些误区,在面对病人与家属的时候,我们医生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将病情发生的原因、病情现状、若不干预会造成的将这些告知他们。”
“经常都听到病人讲,反正白癜风是治不好的,现在出现了一些白斑在衣服遮盖的地方,大可不必去管它,反正又不痛不痒。”童雪娅边说这话边不住地摇摇头。
(童学娅医生正在看诊)
她表示说,“作为医生,在听到病人这样说的时候,也会马上坚定的告诉病人说,你不要去相信道听途说,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其实,白癜风是有可能治好的。”
但是,白癜风却有着这样的特性,治疗的起效慢,并且治疗的周期较长。
02
白癜风发病原因是什么?
白癜风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皮肤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贫血等都有可能伴发白癜风;因其表皮黑色素细胞机能亢进;
因微量元素缺乏和比例失调;因外伤包括创伤、手术、搔抓等可诱发白癜风;因日光暴晒;
因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衡;或因心理负担过重,也可能是诱发白癜风。
03
白癜风有哪些表现?
根据白斑的形态、部位、范围及治疗反应,白癜风分为五种:
局限型
单发或成群集性白斑,大小不一,局限于某一部位。
散发型
散在、多发性的白斑,往往对称分布,白斑总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50%。
泛发型
多由散发性发展而来,白斑多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而累及体表面积的50%以上,有时仅残留小片岛屿状正常肤色。
肢端型
白斑初发于人体的肢端,如面部、手足、指趾等部位,少数可伴发躯体的泛发性白斑。
节段型
白斑为一片或数片,沿某一皮神经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走向分布,一般为单侧。
04
如何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病因复杂,受到不同病因、诱因引起的,临床治疗方案各不相同,医生接诊治疗当中,还受到不同病人地域、心理、药物敏感度、家庭条件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
“作为规范治疗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病人个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博润白癜风医院医师喻明江说道,“在以前临床上千遍一律的治疗方式,常常会引发各种问题。如白癜风病人治疗白癜风不确诊、不分型、不找病因盲目进行治疗,只知道自己患上了白癜风病见药就用,有的病人出现了无效、抗药性、大面积的扩展、药物过敏等等不良反应,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还有很多病人患病后不找专家进行系统的治疗,而是到处乱治甚至找一些庸医、偏方、非正规药品等等,用一种药物无效再换一种药物,连续不断的进行治疗,导致误诊、误治。
“另有一些病人不是稳定期白癜风也进行植皮手术,术后出现了大面积的扩展,由于破伤所致的白癜风病人也进行植皮手术,疤痕皮肤也进行手术导致术后面部出现了大量的疤痕。还有的白癜风病人是过敏体质也乱用药,从而导致全身性过敏。”
所以临床规范化诊疗流程中,强调治疗方案个性化,白癜风病因相对复杂,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或单种药物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且疗程较长,痊愈率很低,而复发率高。
由此看来,必须以中西医结合的理念,运用药物、中医类诊疗、光疗以及现代外科诊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有机结合,针对具体病情定制不同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方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05
大面积白斑的 革新技术
——“recell分离治疗术”
“‘recell’细胞移植技术最初在用在因外在烧伤病人的身上,目前沿用给白癜风的病人进行治疗。”据博润白癜风医院主任医师林永祥介绍称。
2012年,北京协和医院联同博润白癜风医院引进该技术。
该技术是首先从病人正常皮肤取一片薄的皮片,用Recell一次性独立自体细胞搜集器制成的活细胞悬液培养,促成黑素细胞体外再生,从而“上喷”在创面,从而达到黑素细胞的恢复,迅速使皮肤的正常色素沉着,治疗部位能快速愈合不留瘢痕。
据目前已使用该疗法的病人临床效果显示,目前运用的最大面积可达320平方厘米。
(黑色素细胞自体体外再生技术治疗示意图)
2015年使用“recell”细胞移植技术博润白癜风医院的第一例病人,据了解,这位病人当时的发病时间已经比较长了,白斑的覆盖面积已经高达全身皮肤的52%,若是采用常规手术需要做四五次才能做完,而且会耽误很多时间,并耗费大量的精力。
通过采用这个新技术,突破了自体表皮移植方法一次性治疗面积受限、面积较大的需多次治疗的局限,病人的痛苦很小,耽误的时间也比较短。
06
白癜风术后如何防复发?
白癜风在治疗后5年黑色素存活率取决于病人生活状态、黑色素细胞活性和酪氨酸酶等作用,白癜风5年复发率大约是20%。
早期白癜风治疗只累及皮肤小部分范围,白癜风治愈后5年黑色素存活率可达95%以上,中期治疗者,5年黑色素存活率约80%。
如此可见白癜风存在较大术后复发危险,病人需随时警惕白癜风复发情况。
临床除治愈状态外,应保持有效的预后管理措施,防止白癜风复发,坚持抗复发治疗。
鉴于白癜风病种易复发的特殊性质,每年春天在白癜风易发季节,愈后3年春季继续到医院采取控制治疗。
同时,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做好预防,比如避免过度的日晒,在紫外线强的室外,注意做好防晒。
避免过度搔抓,诱发复发刺激。一定要保持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饮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双休约专家 前20名援助会诊费用
10月28日——10月29日,特邀原四川省皮肤病性病研究所副所长林昭春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陈明岭,与博润白癜风医院40余祛白专家团联合亲诊,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抓住深秋,一举“除白”!
戳我报名
电话报名:(028)6998 2575
活动内容:
1、 前20位患者援助专家会诊费
2、 报名即免专家挂号费
会诊对象:
久治不愈白癜风患者
白斑反复发作患者
白斑扩散的患者
白斑减缓发展的患者
未确诊白斑患者
ID:scmingyi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内容合作,请致电:028-86780845
本文记者:杨乔
图片来源:123RF
本文编辑:杨乔
喝止咳糖浆提神?吃糖尿病药减肥?谨防药物滥用伤害青少年
*本文为《半月谈》2022年第24期内容
18岁的小岩就读于东北某中专院校,在小岩同学中,流行购买一种止咳糖浆。“我有些失眠,买了这个药。”小岩说,有的同学没有失眠,也会买来喝。
小岩反映的情况在部分青少年群体中并不鲜见。少数青少年出于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使用某些依赖性药物,有的甚至将止咳糖浆当做提神饮料,严重威胁自己的身心健康安全。
药物滥用有蔓延趋势
“某些止咳糖浆含有微量的可待因、麻黄碱成分,可刺激中枢神经,起到镇静、镇痛效果,主要用于镇咳,但大量、长期服用容易导致成瘾性和依赖性。”沈阳北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张敬一说,这几年,来医院购买这类药物的年轻人数量呈增长趋势,尤其以高中生、大学生居多。她曾见过一名高三患者,书包里装着10余瓶250毫升的止咳糖浆,一直把糖浆当提神饮料喝。
北京高新医院戒毒治疗科主任徐杰说,2017年科室收治某止咳糖浆成瘾患者50多人,2018年达100多人,2021年突破400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病例是出于非医疗目的滥用,一年复用率高达89%。2021年,在一起公益诉讼案调查中,浙江省湖州市检察机关在全市范围内追踪到89名滥用某止咳糖浆人员。
“目前,在物质成瘾门诊就诊的病人中,30%~40%有抑郁、焦虑情绪问题,而抑郁、焦虑病人中有50%左右存在物质滥用的情况,包括药物滥用。若抗抑郁药物和某些止咳糖浆混用,可能出现对身体不可逆的伤害,并引发更严重病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科副主任医师孙继军表示,除了止咳、止痛药物,一种原本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也被部分青少年用作减肥药。
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刘浩说,临床上收治的有药物依赖的青少年病人,往往在生活中遭遇困境,如家庭关系不顺、校园及社会关系不健康等,精神上较为沮丧、抑郁、焦虑,故转而依赖药物。另外,青少年群体易彼此效仿,个别人的药物滥用行为,容易扩散开来。
“青少年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一旦对部分药物形成依赖,临床上会表现出抑郁、焦躁、出现幻觉等不同方式的精神症状,还会降低青少年食欲、睡眠等方面的基本生理诉求,导致营养不良、发育减缓,身心方面则呈现反应速度降低、记忆力减退、人格改变等问题。”刘浩说,药物滥用导致的急性中毒,甚至可能危及青少年生命。
处方药管理存在漏洞
目前,我国已列管121种麻醉药品、154种精神药品和174种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相关药品被严格监管。不过,部分止咳、止痛类药物目前未列入监管范围,故而青少年群体有条件大量购买。
2021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某止咳糖浆由非处方药转换为处方药。然而,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处方药管理仍存在漏洞,有青少年通过线下或网上药店无处方大量购入该药。
小岩说,自己患有慢性肺炎,常需要在网上购买抗生素,一买就是一大箱,每次购买并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只需要填写本人的身份证号,登记病史即可。
半月谈记者在网络售药平台咨询如何购买100盒某止咳糖浆,客服表示,购买这类药品需要登记,每次下单5盒,连续20次购买即可。记者又来到沈阳市浑南区某药店,指名购买几种处方药时,营业员只要求做登记,并没有问是否持有医院或大夫开的处方。
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王鹤秋表示,对于医用药品滥用现象的掌握,除依靠执法机关发现外,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疗机构的上报数据,但现在不少青少年隐瞒病情,根本不去医院看病,同时家庭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据此估计,实际的药物滥用情况可能重于医疗机构所掌握的数据。
解决药物滥用,还需“管药” “化人”
受访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国的药物滥用监测体系,通过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等基层“哨点”,关注潜在的新毒品和滥用药物。
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时杰认为,具有精神活性的医疗用药品,从上市起便应加强多层次监管,及时发现滥用情况,同时基于当前普遍利用互联网交易的现状,加强网络监管。
对于处方药网络销售,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通过处方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不得提供处方药购买的相关服务,同时要求落实药品经营主体和第三方销售平台的相关责任。
孙继军建议,建立更完善的实时、高效、覆盖线上线下的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全面监测和重点人群监测齐头并进,实时发现掌握新滥用物质及其程度,尽快加以管制。
多位参与青少年药物滥用救治的一线医生和专业人士还呼吁,应当把防治药物滥用的核心放在“人”而不是“药”,扭转青少年陷入精神痛苦却被忽视的困境。
孙继军表示,药物依赖戒断大约需要一个月,但心理戒断则需要两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这期间若受各类因素诱发,可能再次依赖,故需要巩固心理治疗。
王鹤秋指出,药物依赖治疗的高难度与高成本,让药物滥用“防大于治”成为普遍共识。时杰认为,未来要在一些“成瘾高危人群”陷入难以挽回的“第一口”之前,实现早发现、早干预,这种早期介入需要技术机构牵头,形成联动机制,在公安、司法、卫健等部门间形成合力。
另外,业内人士呼吁提升公众对药物滥用危害的认识,减少非必需购买和使用。刘浩建议,滥用的药品比毒品范围广,药监部门对如何更好地向青少年开展预防宣传,还需要找到合适的路径及方法。
半月谈记者:黄筱 邓楠 武江民 张逸飞
来源: 半月谈
慢阻肺、糖尿病竟然是姐妹病?糖尿病患者约10%合并有慢阻肺病
不久前,河南省郑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五科程哲主任接诊一位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入院的患者,在酸中毒纠正清醒后很快合并出现了真菌感染,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患者紧接着出现二型呼吸衰竭……
程哲主任介绍,一般来说,对于重症肺炎的患者呼衰多是一型衰竭,很少会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出现二型呼衰更多见于慢阻肺病患者。在后续肺功能检查之后,患者同时诊断了糖尿病、慢阻肺病。
作为两种常见慢性病,糖尿病患者约10%合并有慢阻肺病,共病情况值得重视程哲主任介绍,慢阻肺病和糖尿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吸烟。除了我们熟悉的,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吸烟可以通过氧化应激,使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以及产生的炎性反应使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这就需要身体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来维持血糖的稳定。
烟草中的尼古丁也可直接损害胰岛细胞和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影响血糖的控制,吸烟还可以通过改变体脂分布,引起腹部肥胖,从而导致糖尿病。此外,吸烟还可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让糖尿病病人更容易产生动脉粥样硬化。
有数据显示,糖尿病病人约10%合并慢阻肺,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6%,而肺功能正常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肺组织是糖尿病损害的靶器官之一,即使是血糖控制良好的共病患者,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期也可能会出现血糖失调。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网以及肺的高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很容易出现微血管损伤和非酶糖基化,会对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被称为“姐妹病”,慢阻肺病和糖尿病是如何互相影响的?除了抽烟这个共同的危险因素,程哲主任介绍,随着近些年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被证实,不仅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它更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身体里的炎症因子也会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炎症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那作为一种以全身慢性炎性反应为特征的肺疾病,慢阻肺病肺部的局部炎症扩散到外周血液循环中可导致全身性炎症,也恐是参与新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再者,目前糖皮质激素作为抗炎药物在慢阻肺病患者中广泛应用,除了长期的吸入药物,一些急性加重的慢阻肺病患者还需要口服激素或全身静脉点滴治疗,这些多少都会干扰患者的代谢,成为一种引起新发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此外,慢阻肺病存在的缺氧、免疫损伤等病理生理改变都会参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程哲主任也补充,对于慢阻肺病患者最担心的就是感染引起急性加重,而糖尿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引起免疫细胞功能缺陷,特别容易合并感染。这也就导致了慢阻肺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呼吸道更易受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困难症状加重,进一步促使患者肺功能下降,影响其疾病预后。
血糖控制不好,感染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慢阻肺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该如何长期管理?程哲主任介绍,作为两种全球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目前其相关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血糖的控制非常关键。血糖升高,患者会更容易感染,一旦因为感染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就需要短期内全身用一些激素,那使用激素后,患者的血糖就会更加难以控制,如此,非常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一旦确诊慢阻肺病合并糖尿病,持续监测慢阻肺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血压等代谢情况应成为慢阻肺病患者长期管理的一部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慢阻肺病患者应该合理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相关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肺功能进一步受损。
作为一种慢性病,大多数患者在住院期间,都能接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病情也相对稳定,真正要面临的挑战在出院以后,如何做好病情的监控,常见的疑惑又哪里寻求解答……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找到我们的同名公众号,加入慢阻肺病患者交流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这里将成为慢阻肺病患者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