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护士宣教糖尿病(护士宣教糖尿病的目的)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2024年度湖南优化护理服务典型案例⑨|“互联网 ”赋能,绘就糖友自我管理新篇章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贺咏梅 实习生 黄杨雨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慢病防控及管理任重道远。如何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创新运用互联网 技术,从多途径、多手段、多维度宣教,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成效显著。

自实施“互联网 技术”行动以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医院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达1480人;医院糖餐订购率从20%增加到78%;参加小组座谈宣教人数从11%到86%。患者经济负担有效减轻,人均住院费用由10005元降低到7196元,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广泛点赞。

宣教+评估,控糖不迷路

医院成立健康宣教小组,由内分泌科护士长、医生、营养师、药师、伤口修复师、责任护士组成。护士长负责协调工作及管理实施;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营养师给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提供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治疗;药师给予用药咨询及用药指导;伤口修复师给患者做好糖足的危害及预防宣传;责任护士按照宣教执行单对住院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宣教,宣教方式包括发放健康宣教资料、一对一宣教、健康宣教小视频等,多方式宣教便于患者自主选择、反复观看;多频次宣教让患者牢记血糖管理知识,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如何使宣教知识更加个性化?护士将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录入Excel表格、制作成二维码,患者线上填写。该量表用于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情况,由5个维度共20个项目组成,各条目基于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评分,量表信度高。利用该量表检测患者自我效能以及健康宣教的成果,并根据结果调整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

智能监控 多元管理,管理无烦忧

在这所医院里,一个高效运转的智能检测系统正在为患者的健康管理保驾护航。智能血糖监测系统由智能血糖测试系统和糖尿病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该系统可实现患者信息智能识别、血糖监测数据便捷智能化采集存储、科室内及多科室同步、异常提醒、异常处理一站式管理,优化医院糖尿病诊疗流程,全面提升糖尿病管理质量,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并降低患者经济负担,让患者能够更加安心、放心地接受治疗。

给患者手机安装MMC(国际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患者端。MMC有什么特别之处?MMC的管家APP24小时陪伴患者,定期推送全国知名专家课程,还可以自动上传患者院内外数据、专家线上答疑、随访预约、无缝对接院内外会诊、一站式完成并发症的筛查。患者能够更便捷找到医生,得到及时专业指导。确保糖尿病并发症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结局。

医护人员可通过短信提醒、公众号推送、APP推送以及AI外呼等方式进行线上问诊与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用药反应、病情变化及自我管理能力,持续跟踪患者疗效,准确发现患者的危害健康行为,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教育方式和教育频次,加强医患互动,增加医患粘度,促进患者行为规范。

医护组建并邀请患者加入病友微信群,固定医护人员在群中对患者的疑惑进行解答,定期推送健康教育视频,鼓励患者在群里分享自我管理的经验。随时随地健康知识推送,用来提醒、督促患者控糖管糖,加强同伴教育,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从而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糖尿病的护理与控制

【来源:智慧生活报】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因此,科学的护理与控制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饮食、运动、药物和心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糖尿病的护理与控制方法。

一、饮食护理

1. 控制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身营养状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合理搭配膳食结构。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以低糖、低盐、低脂为主,确保营养均衡且清淡;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进食。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速度,提高饱腹感。糖尿病患者应多吃芹菜、菠菜、白菜、苦瓜、黄瓜等蔬菜,以及苹果、猕猴桃等低糖水果。

3.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糖尿病患者避免或少吃含糖饮料、甜食、肥肉、油炸等高糖高脂食物,以减少血糖波动和肥胖风险。

二、运动护理

1. 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和糖分。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和打太极等。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分散在每周的5天内进行。

2. 注意运动时间与安全: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一小时,此时血糖水平较高,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同时,运动时要避免空腹,以防低血糖发生。建议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以备不时之需。

三、药物护理

1. 严格遵医嘱用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从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标,以评估药物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2. 注意药物副作用:糖尿病患者注意观察药物使用后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选择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学习正确的注射方法,并注意轮换注射部位,避免皮肤硬结和感染。

四、心理护理

1. 保持积极心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需保持平和的心态,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 应对焦虑与压力:糖尿病患者常面临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学会调节情绪,适当放松身心,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参加糖尿病教育课程、加入病友交流群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缓解焦虑情绪。

总之,糖尿病的护理与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家人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合理的用药和积极的心态,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焦亚蠓 河北省霸州市中医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科普宣教|认识糖尿病 我们在行动

2022年11月14日是第16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保护明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4亿,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的第三大健康杀手,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与糖尿病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相比,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很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糖尿病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足。

为此,西安市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紧锣密鼓安排了“教育”的一系列讲座活动。

胰岛素的正确注射----张丽护士

彩红步道---解甜甜护士

血糖监测---井敏护士

饮食的诱惑---路玥护士

糖尿病药物解读---张薇副主任

在“世糖日”当天上午,科室举办了糖尿病义诊活动,通过免费发放糖尿病知识手册,测血糖及为患者提供咨询,宣传糖尿病知识,让大家认识糖尿病危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下午,在刘萍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教活动,孙加鑫医师为在院患者进行了一场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的患教,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糖尿病,并且教给患者早期识别信号及高危人群辨别。

护士长司璐带领大家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亲身体验,了解什么是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告诉糖友们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要学会从饮食、运动、治疗、监测及随访等方面管理好自己,把健康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宣教过程中设立了很多问题,糖友们都非常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文:内分泌科 孙加鑫

图:内分泌科 孙加鑫

编辑:宣传科 李伟华

审核:宣传科 宫浩翔

部分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