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治糖尿病(栗子适合糖尿病人吃吗)
秋季就要吃它!小小一颗,补脾健胃、强筋健骨,好吃不贵
俗话说,“八月的梨枣,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又到吃板栗的时节了,您是不是也馋了?
板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不仅口感好,对健康也大有裨益~
1
小栗子,有大营养
1
补充维C,合成胶原蛋白
板栗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而维C能促进胶原合成,因此具有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正常工作的作用,还能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2
强化肠道
板栗中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并帮助排出代谢产物,从而强化肠道功能。
3
补充营养
板栗中含有多种身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适量食用,能够帮助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4
健脾益气补肾
中医认为:栗子生吃容易腻膈滞胃,不易消化。但熟栗子色黄,主入脾胃;气香,醒悦脾胃;味甘,补养脾胃。其又有“肾之果”的美名,下行入肾经,能帮助改善肾虚。但要补肾,板栗要熟吃,不宜生吃。
2
吃栗子,有讲究
1
控制用量
正常人板栗吃多了也容易堆积在脾胃中,不易被脾胃运输转化,所以要控制吃板栗的量。
无论生食、熟食千万不要多吃,每天5~10粒就足够了。吃时要细细嚼碎,待口感无渣时再一点一点咽下去。
提醒:吃栗子的同时,注意减少主食的摄入。
2
注意时间
栗子有高碳水、高淀粉的特点,建议放在两餐中间食用;或者把栗子添加进饭菜中,以免饭后当成零食,摄入过量。
3
特殊人群要慎食
①板栗中糖类丰富,糖尿病患者要慎食,控制好量;
②板栗不易消化,消化不良、大便稀溏的人要少吃;
③产妇、小儿、老人也不宜多吃栗子;
④风湿病患者可以食用板栗,但是要注意适量。
3
一选、二剥、三储存
1
板栗的挑选
一看,外形有自然的光泽,底座毛绒较多的一般为新鲜的栗子。
二捏,捏的时候感觉到很坚实就说明果仁儿比较饱满;如果捏的时候感觉空说明里面的果仁儿比较干瘪,可能存放的时间比较久了。
三摇,如果能听到声音,同样也说明里面的种仁已经干瘪,质量也不是很好了。
2
板栗剥皮
买来的板栗想要好剥皮,可以先把板栗放到热水里浸泡,然后再放到冰箱里冻一冻,经过热胀冷缩后,板栗比较容易打开,里面的内果皮也可以这样处理。
3
板栗的储存
新鲜的板栗容易发霉变质,很难贮存。潮了以后容易出芽;干了以后皮会瘪,还容易生虫。可以将买回来的新鲜板栗可以先晾一晾,然后密封保存在冰箱,或者把板栗埋在沙子里,这样也可以保存很久。
4
花样吃栗子,美味享不停
板栗烧鸡
板栗烧鸡,是一道中国传统名菜,属东北菜、川菜、湘菜、赣菜等。菜品具有鸡肉鲜滑、板栗香甜、汁浓醇厚、色泽红亮、美观大方的特点。
板栗猪尾巴
板栗烧猪尾巴,色泽红润,猪尾巴吸满了汤汁,味厚香醇,软糯可口,轻轻一吮就脱骨。板栗和猪尾一起煮制后,粉糯细密,香甜适口。一节猪尾,一口板栗,口齿生香!
益气养血栗子粥
如果是牙口不好的人,可以把栗子熬成粥,一道板栗红枣粥,既能补肾健脾,又能益气养血,驱除外寒,尤其适合阳气不足的人食用。
作者:饭小二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它是“秋果之王”,每天吃几粒,腰好、肾好、腿脚灵活
俗话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又到了一年一度收获收获板栗的时节。
栗子被称为“秋果之果”,还是秋季名副其实的长寿果!
秋天吃它,腰好、肾好、腿脚好
关于栗子还有一个故事,唐朝士兵大战几天几夜,饿着肚子追击,浑身上下早已经腰酸腿软,腿脚无力。
所幸得到当地人的指点,把山上的一种土特产采摘了下来食用。没想到不但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士兵们还觉得全身上下充满了用不完的力气。这种土特产就是栗子!
晋代陶弘景也在《神农本草经集注》、《名医别录》中记载,病人平时腿脚无力、风湿病、腰腿疼痛,吃点栗子手脚就会有力气。
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美誉,具有重要的保健价值。其果实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粉质细腻,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健脾胃
《本草纲目》认为“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栗治肾虚,腰腿无力,能通肾益气,厚肠胃也。”
板栗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补肾
唐代孙思邈称栗子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明代李时珍也曾记载:“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旦吃十多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秋季吃栗子,补肾壮腰、活血止痛的效果最好。
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这种栗子才补肾!栗子也有不同种类,南北之分,专家归纳了一句话“南栗补肾,北栗健脾”。
- 南方产的栗子个头大,淀粉含量较高,补肾效果更强;
- 而北方产的小栗子,含糖量高,健脾作用更强;
无论是哪种栗子,在购买的时候都应尽量避开陈年栗子,通过“一看,二捏,三摇”的方法,可以很快分别陈栗子和新栗子。
看: 有自然光泽,底座毛绒的多;
捏: 捏一捏比较坚实的,质地更好更饱满;
摇: 摇一摇有声音的,说明种仁已经干瘪了。
栗子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也可以和其它食材搭配,做成菜品、粥品来食用。
在专家看来,板栗烧鸡这道美食,就很好的发挥了栗子温补的功效。如果是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可以把栗子熬成粥,既能补肾健脾,又能益气养血,尤其适合阳气不足的人食用。
食材:粳米100克 栗子200克 桂圆肉15克 大枣10粒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放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栗子去外壳,冷水浸泡3小时,大枣掰开去核。
2、粳米、栗子用1000ml的水,旺火烧制沸腾。
3、煮制45分钟后,加入桂圆、大枣煮10分钟,浓稠即可。
功效:桂圆肉补气养血,大枣补血,适合秋冬脾胃虚弱、肾气不足、血虚,腰膝酸软、睡眠不踏实的人群。
栗子虽好,这几类人不建议吃
1、栗子是属于坚果类,虽然不像核桃、榛子、杏仁等那么富含油脂,但它所含的淀粉是很高的。
所以,糖尿病人进食过多的板栗会影响血糖的稳定,糖尿病人进食板栗的时候需要慎重对待。
2、栗子不宜吃的过多,每人每天吃不超过10颗。
3、发霉变质的栗子千万不能吃,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入秋后板栗飘香,不仅美味,吃栗子健脾胃、补肾、壮筋骨,但是栗子千万不能多吃,还有糖尿病人也要注意哦!
你家已经吃上栗子了吗?
你最喜欢哪种吃法呢?
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糖友吃对吃好 控糖不纠结
本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国际上,在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糖尿病发病率都在上升。这种疾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9000万。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护理工作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糖尿病三一照护门诊,护士是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的重要成员,护士们的优质工作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
糖尿病三一照护门诊史瑞华主管护士表示,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最为密切的慢性病,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排在首位的营养治疗是引发血糖波动最为普遍的因素。针对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主食及水果的饮食问题,三一照护门诊的教育护士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科学饮食方略。
每日饮食遵循“拳头”原则
首选中低升糖指数升糖负荷食物
“临床上有很多病人误认为吃了药打了胰岛素就可以随意吃喝了,也有的病人不了解食物的营养作用什么都不敢吃,这些都导致血糖严重波动,有的血糖居高不下,如何科学吃喝已是糖尿病患者教育中占比最高的内容,也是患者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史瑞华说,“糖尿病患者需要均衡的营养摄入,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主食、肉蛋奶、蔬菜、水果都合理进食,把握好量和种类,才能为血糖平稳奠定营养基础。”如何把握每日进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手掌法则是简单实用的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每日主食两拳,水果一拳,肉类两掌心,蔬菜一大捧。
每日主食大约是两拳,建议粗细搭配,由于主食影响血糖程度高,具体量要咨询营养师或照护师;每日进食肉类约为两个掌心大小,厚度相当于小指厚度。鸡蛋一个,牛奶250毫升左右。每天食用油最多不要超过三勺。优先选用纯瘦猪肉、牛羊肉、鱼虾等。尿酸高的糖友不吃动物内脏、肉汤和海鲜。肉、蛋、奶是优质蛋白每天要摄入。血脂偏高的糖友鸡蛋每周四个,牛奶选低脂或脱脂奶;每日进食蔬菜的量大约是双手掌心并拢的一大捧。进食低碳水蔬菜,如卷心菜、菠菜、油菜、白菜等。深绿色、红色、橘红色、紫色等深色蔬菜要占一半。每日水果一拳,建议糖友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酌情选用低糖水果,在两餐之间食用。
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方面,史瑞华建议糖友不仅要关注食物的含糖量,更要关注关注升糖指数(GI)和升糖负荷(GL)。升糖负荷(GL)指的是吃不同数量的一种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升糖指数只是血糖升高的速度值,而决定日常能吃多少的,还要看升糖负荷。选择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属于“中低”等级的食物,血糖不容易升高。
主食是升糖第一“元凶”
科学烹调粗细搭配血糖不蹿升
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升糖的第一大“元凶”,但是主食却不能不吃。那么糖友该如何吃主食呢?通常纤维素含量、蛋白质脂肪含量越高的食物升糖指数低,煮的越烂、温度越高、食物越精细,升糖指数越高。因此糖友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烹调搭配主食。
米饭 精制白米饭升糖指数90,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蒸米饭时,白米中夹杂糙米、小米、黑米、燕麦、荞麦、玉米、红小豆、绿豆、扁豆、芸豆、莲子、薏米等,可以降低米饭的升糖指数。吃米饭时细嚼慢咽,同时搭配蔬菜一起吃,可以延缓血糖升高的速度。
馒头 馒头的升糖指数比较高,全麦馒头可以延缓血糖上升速度。自己做馒头最好选用中、高筋面粉,和面时放入荞麦粉、马铃薯粉等杂粮薯类粉。吃馒头不搭配粥。
面条 选择中筋粉、高筋粉制成的面条,所含蛋白质较多。购买挂面还需选择含“钠”低的挂面。面条不能煮得太烂,吃面条一定要控制量,并搭配蔬菜。
各类饼 外面买的饼,一般都含有比较多的油,建议糖友自己做。选择中筋粉或高筋粉,少放油,可以加入适量的蔬菜,如胡萝卜碎、洋葱碎等。
粥 粥对于糖友来说,并不推荐。粥煮的越烂,升糖指数越高。如果非常想喝粥,就要在粥中加入各类杂豆、瘦肉丁、鱼片、蔬菜等,还要注意不要喝太烫的粥,温度太高也会使食物的升糖指数变高。
馅类主食 包子、饺子、馄饨、馅饼等带馅儿的主食,做馅儿时尽可能少肉多菜、少放油盐,最好选择素馅。虽然有馅料,也要搭配着蔬菜一起吃。
除了这些“经典主食”,还有一些淀粉含量比较高的菜也要算作主食,比如土豆、红薯、紫薯、山药、芋头、莲藕、南瓜;粉条、粉丝、藕粉等;绿豆、红豆、芸豆、干豌豆、鹰嘴豆等;莲子、栗子、芡实等,吃了它们,要相应减少主食量。另外,土豆丝 米饭、 馒头(或花卷或各类饼) 粥、 炒藕片、炒山药 蒸红薯,这样的主食搭配不适合糖友。还要提醒的是主食要粗细搭配,切不可只吃粗粮。
选水果不以甜度为标准
餐后血糖控制好可在两餐间吃
糖友对于吃水果存在两个主要误区。一是甜的水果一定不能吃,不甜的水果则可以多吃一点。其实主观感知上的甜并不能作为含糖量多少的依据,比如火龙果基本没有甜味,但含糖量却和苹果相差无几。二是升糖指数高的水果一点也不能碰。升糖指数只影响该种食物吃下去后的血糖升速度而非血糖升高总量,还要结合升糖负荷来综合判断。
史瑞华建议糖友们把水果作为加餐中的一种来看待,达到少食多餐和避免低血糖的目的。当餐后血糖水平较好(低于10mmol/L)时,可以在两餐之间吃总量为15g碳水化合物的水果作为加餐。如果血糖值高、波动大,那就不要吃了。
15g碳水体现在不同的水果上分别是多少量?西瓜约两小块;荔枝约7个,樱桃约8至9个,猕猴桃约1个,柑橘类约1个半;梨约少半个;巨峰葡萄约8到10个;玫瑰香葡萄约25至30个;冬枣约2至3个;火龙果约小半个;水蜜桃约半个;苹果约小半个;香蕉约半根。其中荔枝属于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都高的水果,西瓜升糖指数高但升糖负荷低,其余水果升糖指数和升糖负荷都较低,樱桃两项指标最低,其次是水蜜桃。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单一水果食用量,千万不要吃了两块西瓜,再去吃7个荔枝,摄入的碳水就超了。另外,糖友要掌握好同种水果,熟透的果实升糖指数要高于刚刚成熟的果实。对于有减肥需求的人群,则要格外关注每种水果碳水含量,以上水果中冬枣碳水含量最高,达到30%。
相关链接
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