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糖晚期(糖尿病晚期病人的症状)

老王健康Talk 0
文章目录:

“糖魔”糖尿病,一旦发现多为晚期?出现3个症状,要及时就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糖尿病,仿佛每个人都懂得它,但又好像没有几个人真心了解它。

人们总是听到“糖尿病”就下意识地想到了“血糖高”,但如果要问它对身体造成的真实威胁,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说得清楚。

其实,糖尿病的“魔爪”早已悄然伸向了身体的各个角落,而真正能察觉它并采取行动的人,少之又少。就算发现了,常常都已经是晚期,问题严重时,一切就已经晚了。

“糖魔”,就像是藏匿在你体内的隐形杀手。它不像感冒那样让你突然发烧流鼻涕,或者像高血压那样容易通过一些常规检查就能发现。

它非常“狡猾”,往往在你不经意之间悄悄侵蚀着你的身体,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怎么坐着就不舒服,走路就气喘,甚至尿频得不像话。

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才会开始慌了,跑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哎呀,自己得了糖尿病!

但糖尿病并不是“突然”就来了。它的前兆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悄悄在体内埋下了伏笔,问题的根源常常是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比如,天天吃高糖、高脂肪的食品,习惯性地熬夜,缺乏运动等等,都是糖尿病的“催化剂”。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肥胖者或者不运动的人才会患上糖尿病。

事实上,很多“苗条”的人也会突然被这个“糖魔”找到上门,而问题的发生时常让人措手不及。

有一点大家要记住,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慢性”的过程。

你可能一直都没感觉到什么不对劲,直到某一天,症状开始变得明显,但这个时候常常是糖尿病已经进入了“晚期”,

也就是所谓的“并发症”阶段,眼睛、肾脏、神经、心脏等器官可能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可能出现截肢、失明、心梗等严重后果。

那么,糖尿病的前兆究竟有哪些呢?很多人都会说:“嗨,我就是爱吃点甜的,不至于那么严重吧。”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糖尿病的前期症状常常并不明显。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症状就像是“身体的小抱怨”,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如果这些“抱怨”持续出现,尤其是持续时间较长,警惕一下,可能就是糖尿病在向你伸出“魔爪”。

1. 尿频与口渴不止

糖尿病的第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尿频和口渴。这两者常常是糖尿病患者的“招牌”症状。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去厕所的次数剧增,而且每次都想喝水,喝完了又马上渴了,那就要警觉了。

血糖过高时,肾脏就会“忙不过来”,大量的糖分会被排泄到尿液中,导致尿量增多。同时,糖分的排出带走了水分,身体会因此变得特别口渴,想不停地喝水。

科学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液的排出量在1.5至2.0升左右,而糖尿病患者的尿量往往超过2.5升,甚至达到3升以上。

而为了弥补水分的流失,糖尿病患者通常会频繁地口渴,喝水的频率也非常高。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控制血糖,患者的身体将会越来越虚弱,甚至出现脱水等严重问题。

2. 体重减轻与疲倦乏力

糖尿病的另一个典型症状是体重突然下降。

看上去这个现象似乎让人觉得“减肥有道”,但实际上,它是因为体内的糖分无法被充分吸收,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开始消耗身体的脂肪和肌肉,从而使体重骤然下降。

更糟糕的是,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感到异常疲倦。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就是熬夜太多,身体有点累。”

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明明没怎么熬夜,甚至睡了很长时间,仍然感觉像是跑了十公里马拉松一样累,那就要警惕了。

这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能量供给问题,使得身体处于长期的“能量短缺”状态,结果让你时刻感到乏力。

根据一项研究数据,大约60%的糖尿病患者在初期都会感到异常疲劳,甚至是连上楼梯、走一段路的体力都明显下降。

即使休息之后,依然感觉身体疲倦,工作效率低,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的质量。

3. 视力模糊与伤口愈合慢

糖尿病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就是视力模糊。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患者的眼睛容易出现问题,但你知道它是如何影响视力的吗?

糖尿病通过引起血糖升高,导致血管受损,从而影响到眼睛的微血管,进而引发眼底病变或白内障等眼部问题。尤其是血糖长期不控制时,眼睛的视力可能会迅速下降,甚至出现失明的风险。

此外,糖尿病还会让身体的伤口愈合速度变得异常缓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高血糖状态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导致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修复功能减弱。

甚至一些小伤口,都可能因为愈合不良而引发感染,长期下去,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溃疡,甚至需要截肢。

怎样才能避免糖尿病“魔爪”?

虽然糖尿病的前期症状看似无关紧要,但如果这些“轻微”的问题持续存在,并且未能及时就医,往往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很多糖尿病的并发症往往就是在这个阶段悄然发生。而真正的难题是:很多糖尿病患者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直到医生告诉他们时,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糖尿病“魔爪”的侵袭呢?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检测血糖。不管平时感觉如何,一年至少检查一次血糖,尤其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最好每年都做一次。

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想要降低糖尿病的风险,控制体重,避免摄入过多糖分和脂肪,增加运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措施。

但对于那些已经出现上述症状的人来说,不要再等了,尽快去医院检查,尽早治疗,才能避免糖尿病带来更为严重的健康问题。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黄晓燕,臧循雄,吴海娜,等.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5,40(01):68-72.

甜!甜!甜!甜出糖尿病怎么办?

甜!甜!甜!

这个夏天看了甜甜的剧,

喝了甜甜的奶茶,

高甜虽好,可不要过量哦!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玉秀为我们讲解糖尿病那些事!

1.糖尿病并发症竟有千万种,种种致命?

2.这几个并发症最“要命”!

3.糖尿病并发症也会挑人?

4.并发症,怎样才能躲开你?

1、糖尿病并发症竟有千万种,种种致命?

夏天到了,大家都爱喝奶茶,“我们喝的不是奶茶,是快乐!。”

但是听说一杯奶茶等于二十包糖?口感特别好的饮品会加大我们对糖的摄入量?

肯定会的!奶茶、饮料喝多了会导致糖和热量的摄入增加。那么喝多了就会得糖尿病吗?这不是绝对的。

糖尿病是综合因素引起的,最主要的引起因素是热量多了。如果再加上天生有一些糖尿病的易感基因这就很容易得糖尿病了。

糖尿病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没有并发症,实际上是不需要治疗的。治疗糖尿病的最核心的目的是为了最终能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非常多,从头到脚都可以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性并发症,一类是慢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又包括很多种,第一种是大血管的并发症,像冠心病、脑中风、脑血栓和脑出血等;第二种是微血管的并发症,比如眼睛、肾脏周围神经病变。总之,血管能到的地方都能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比较急,比如因为血糖高带来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还比如说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酮症酸中毒发起病来十分凶险,发病的时候血糖非常高。

很多年轻人平时不太注意,血糖高了也不去医院,结果喝了大量的饮料,导致血糖继续升高,就会导致急性并发症的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也会很高。

慢性并发症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糖尿病病程长,慢慢的,高血糖就会损伤各种器官,可能会出现眼底出血、尿蛋白、肾病等症状。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很容易识别和处理。但慢性并发症是病变的积累过程,是长期累积的损伤,等发现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我们很容易忽略慢性并发症但实际上它的危害是特别大的。

糖尿病自然状态下患病年限越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越高。如果认真地控制,定期地检查,并发症的几率就会减小。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防可控,所以对糖尿病特别强调早期的预防的措施。

当然啦,如果糖尿病过于严重了是不能控制的。

2、这几个并发症最“要命”!

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由全球25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调查了82万余名糖尿病人将近十年的资料,其中已经有10万人死亡。从研究资料中显示:糖尿病病人致死的病因主要是并发的心血管疾病、中风、癌症、肝肾内脏疾病和各种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非常重要的一个并发症,在医院可以通过检验尿蛋白来识别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呈现阳性了,如果能除开其他原因,通常认为已经得了糖尿病肾病。

如果已经得了,通常不需要等到有症状。如果出现了高血压、浮肿等症状,病情一般已经到比较后期的阶段了。

一般在早期的时候进行筛查,尽早发现尿蛋白异常。早期还有一些办法控制,到了晚期就很难处理了。

糖尿病导致视力出现问题?医学上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晚期还可能出现失明。一旦诊断为糖尿病,每年需要去看眼科医生。

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出现的并发症也不尽相同,尽早就医是最可靠的方法。

3、糖尿病并发症也会挑人?

有些人的容易得并发症,而有的人却不会。这和控制血糖和管理生活的方式密切相关。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要求是总热量要控制,配比要合理。

只要把血糖控制了就不会得并发症了?并不完全是。控制血糖是很重要的,但是控制血糖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很难做到把血糖控制到跟正常人一样的水平。控制血糖最终是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大血管的并发症,比如心血管、脑血管,需要综合管理各种因素,除了血糖的因素参与,还有血压、血脂、肥胖、静坐的生活方式,都会参与到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里边。

糖尿病患者一方面要控制饮食,另一方面要运动起来,静坐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整个健康是不利的,对糖尿病患者更加不利。

4、并发症,怎样才能躲开你?

躲开并发症有难度,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能够绕开的。

首先就是要有很好的生活规律,这主要体现在饮食上。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

糖尿病患者适宜少吃多餐。

同时要注重吃饭的速度,细嚼慢咽。吃得慢,肠道的激素分泌得越好血糖上升得就慢。

水果作为加餐来用。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但是要控制量。

除了生活规律、饮食合理,运动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建议多做有氧运动,比如跑步、爬山、走路等。

也要有无氧运动,增加阻抗的力量,增加肌肉含量。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对糖尿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呢?高甜虽好,可是要适量哦!只有适量才能甜甜美美生活一辈子呢!

转载自“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公众号#清风计划# #我的养生日记#

糖尿病晚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晚期主要表现在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心脏、脑血管、肾脏、眼部、神经、脚,都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1、心脏病变:可出现心绞痛、胸痛、心律失常、可伴乏力、头晕、昏厥,严重者出现低血压、休克等情况。甚至发生猝死。

2、脑血管病变:可出现瘫痪、神志不清、深度昏迷、危及生命。

3、肾脏病变:肾脏病变的终末期,即尿毒症期可出现浮肿、高血压、贫血、皮肤瘙痒、及胃肠道不适。

4、眼部病变:视力减退,甚至视力完全失明。

5、神经损害:四肢麻木疼痛、感觉丧失、无痛性心肌梗死;体位性低血压、出汗异常、胃轻瘫、膀胱尿潴留、阳痿、便秘、腹泻等不适。

6、糖尿病足:足部感染、坏疽、病情严重需要截肢。

欢迎关注微糖公众订阅号:boyibangdy

微糖APP,记血糖、问医生、学知识、交朋友。

官网:www.wellt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