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推荐(糖尿病推荐的食物)
糖尿病人应该少吃、正常吃、多吃的几种糖
如果我说,有些“糖”对血糖有益,糖尿病人应该多吃,你一定不相信。
那是因为,此“糖”非彼“糖。
一说到糖,糖友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花花绿绿的”糖果“,或者白花花的”白砂糖“,亦或者是晶莹剔透的”冰糖“,其实,这些只是”糖“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小部分。
营养学上所说的“糖”,和我们口中常说的“糖”并不完全相同。
在食品营养学中,“糖”可以分为3类:
- 单糖,包括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
- 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等;
- 多糖,如膳食纤维、淀粉、果胶等。
我们平时口中常说的“糖”,其实都属于”单糖“或者”双糖“。比如,冰糖、白砂糖、红糖、黑糖、黄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有些饼干、面包、蛋糕等加工食品中经常会添加果糖。
而像食物中的淀粉、膳食纤维等吃起来不甜,其实也是一种糖,它们都属于”多糖“。
不同种类的糖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同,有些糖对血糖有害,有些糖有利有弊,有些糖则对血糖有益。今天咱们就来具体聊一聊。
1、对糖尿病人有害的糖
对糖尿病人有害的糖,主要是”游离糖“。
游离糖大多都是单糖或者双糖。我们日常摄入的游离糖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食品添加糖。
人类天然喜欢甜味,商家为了迎合大众口感,也乐意往食品中添加大量的糖,主要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
葡萄糖和蔗糖是所有的”糖“中消化吸收最快的两种,会使血糖快速升高,并增加血糖波动幅度,同时还会加重胰岛负担。
果糖比较特殊,它进入细胞不需要胰岛素的帮助,所以并不会直接升高血糖,但它对糖尿病人同样有害。
动物实验表明,果糖吃得过多,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并显著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二是天然食物中的游离糖。
有些天然食物也含有大量的游离糖,比如蜂蜜、糖浆、果汁中的糖分。
这些糖分多属于果糖或葡萄糖,同样对血糖不利,糖尿病人要尽量避免。
不过,蔬菜和水果中天然存在的糖,虽然也是以果糖为主的单糖,当并不属于游离糖。
这是因为,蔬菜水果中的果糖,都被一层厚厚的细胞壁包裹着,我们正常咀嚼的时候,很难破坏这层细胞壁,这些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吸收得也很慢,血糖并不会快速升高。所以糖尿病人可以正常吃蔬菜水果。
游离糖,糖尿病人应该少吃。
2、对糖尿病人有利有弊的糖
对糖尿病人有利有弊的糖,主要是“淀粉”,也就是主食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这是一类“多糖”。
主食指的是谷薯类食物。
谷类如大米、小米、玉米、面粉等;薯类如红薯、白薯、山药、芋头等。此外,从营养学上来说,红豆、绿豆、豌豆等富含淀粉的豆类也属于主食。
为什么说这类糖对糖尿病人有利有弊呢?
因为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重要的热量来源,人体每天所需的热量 60% 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能量,这是它有利的一面。
有些糖友认为主食吃多了容易升高血糖,所以刻意少吃甚至不吃,这样做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
因为主食摄入不足,身体缺乏能量,就会被迫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会产生酮体,易导致饥饿性酮症;蛋白质分解会引起营养不良,加重胰岛素抵抗、降低身体免疫力、诱发各种感染。
但另一方面,主食又是升高血糖的”罪魁祸首“。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是食物中最主要的3类营养物质,其中对血糖影响最大的就是碳水化合物。
这是它不利的一面。
既然有利有弊,那我们就要趋利避害。
原则就是:每顿都要吃,每顿都不能多吃。
吃多少比较合适?
根据《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的推荐,糖尿病人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应占 45 ~ 60%。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人来说,这个量大概相当于每天 200 ~ 300 克主食(生重),最少不低于150克。
总之,碳水化合物属于对糖尿病人有利有弊的糖,糖尿病人可以正常吃。
3、对糖尿病人有益的糖
对糖尿病人有益的糖,都是一些特殊的”多糖“类物质。主要有三种:
1)β-葡聚糖
β-葡聚糖也是一种“多糖",但是与淀粉不同的是,β-葡聚糖在肠道不容易被消化分解,所以不会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而且,β-葡聚糖的吸水性很强,可以吸附肠道内的“食糜”,从而延缓食物吸收,改善餐后血糖。
”全谷物“中都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比如燕麦、大麦、青稞、小麦、大米等。 其中大麦的含量最高,其次是燕麦,大米和小麦含量则偏低。2)低聚果糖
低聚果糖也是一种多糖,是“膳食纤维”的一种。
低聚果糖在胃肠道也不易被消化分解,所以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低聚果糖能促进肠道中的“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起到调节菌群的作用,有益于糖尿病人的肠道健康。
低聚果糖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比如大葱、小麦胚芽、大蒜、黑麦、洋葱等。
常见食物中低聚果糖含量
食物
含量g/100g
大葱
0.85
小麦胚芽
0.42
大蒜
0.39
黑麦
0.38
白洋葱
0.31
3)果胶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属于“非淀粉类多糖”。
和大部分可溶性膳食纤维一样,果胶也不易被胃肠道消化分解。
果胶吸水性强,它在肠道内吸水膨胀后,会使大便变得松软,能防止便秘。
果胶与食糜中的水分结合后,会形成一种果冻样的物质包裹住食糜,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改善餐后血糖。
果胶经过肠道中的微生物酵解后,会产生一种”短链脂肪酸“。这种物质能保护肠道粘膜,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肠道功能。
水果是含果胶最丰富的食物。
不过,水果中果胶的含量受成熟度影响很大。刚成熟的水果含量最高,随着果实成熟度提高,果胶含量反而逐渐下降。
就种类而言,柑橘类水果的果胶含量普遍比较高。
柑橘中的膳食纤维,60-70%都属于果胶。
除了柑橘,苹果、香蕉、树莓、黑莓和杏等水果中也含有丰富的果胶。
除了水果,蔬菜中的果胶含量也不少。
胡萝卜、豌豆、青豆、圆白菜、红薯和西葫芦都是果胶含量比较丰富的蔬菜。
以上3种糖,都对糖尿病人有益,糖友们可以适当多吃一点。
5类最适合糖友的零食,解馋又稳糖,家里一定要常备!
作为一名医生,我经常被糖友问到:“医生,我到底能吃啥零食啊?看着别人吃,馋得慌,又不敢吃!”
其实,糖友也能享受零食的乐趣,关键是要选对!今天就来给大家推荐5类适合糖友的零食,解馋又稳糖,家里一定要常备!
一、坚果类:优质脂肪,饱腹感强
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能帮助控制血糖,增加饱腹感。但要注意选择原味坚果,避免盐焗、糖渍等加工方式。
推荐: 核桃、杏仁、腰果、榛子、南瓜子等,每天一小把(约15-20克)即可。
二、豆制品:植物蛋白,低脂低糖
豆制品是植物蛋白的良好来源,脂肪含量低,且含有大豆异黄酮等有益成分,对血糖影响较小。
推荐:原味豆浆、豆腐干、毛豆等,注意选择低盐、无糖的产品。
三、乳制品:补钙佳品,稳定血糖
乳制品富含钙质和蛋白质,且含有乳糖,能缓慢释放能量,帮助稳定血糖。
推荐: 纯牛奶、无糖酸奶、低脂奶酪等,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的产品。
四、水果类:维生素丰富,控制份量
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也要注意选择低糖水果,并控制食用量。
推荐: 草莓、蓝莓、柚子、苹果、梨等,每天控制在200克以内,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
五、全麦食品:高纤维,延缓血糖升高
全麦食品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血糖升高,增加饱腹感。
推荐: 全麦面包、全麦饼干、燕麦片等,注意选择无糖或低糖的产品。
最后提醒大家:
1.零食只是辅助,不能代替正餐。
2.食用零食要控制总量,并注意监测血糖。
3.选择零食时,要仔细查看食品标签,选择低糖、低脂、低盐的产品。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各位糖友,让大家在控糖的路上也能享受美食的乐趣!
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患者想吃甜食,什么糖可以选?
说到糖,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爱好甜食的人来说,每天吃一块糖,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却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梦魇。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什么糖呢?是添加糖还是甜味剂?
糖尿病、肥胖、龋齿的杀手锏:添加糖
所谓的添加糖就是指那些不是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糖,被人为添加到食物中。对于这些糖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糖摄入指南中表示,儿童和成年人的糖摄入量都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以预防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
而《梅奥学报》(MayoClinicProceedings)杂志曾发表的研究显示,膳食中的添加糖是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其诱导作用甚至比其他碳水化合物更强,特别是那些富含果糖的添加糖。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咯!
那么常见的添加糖都有哪些呢?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看似解决问题的替代品:甜味剂
与添加糖相比,甜味剂不是碳水化合物,在提供甜味之余不会引起龋齿和血糖升高,也不含能量。而且很多主流观点认为,甜味剂的甜度高,添加量低,在食用量下是安全的,不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选择它来代替添加糖。
这样看来,添加糖摄入过量引起的健康问题,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似乎都可以通过甜味剂来解决。
可事实上,英国《卫报》曾报道过一项来自以色列的,备受争议的研究,即甜味剂可能影响肠内的健康微生物,导致血糖上升。——这是糖尿病的初期阶段。
可见,单纯凭借“用甜味剂替代添加糖”这一方法就可以降低体重、控制血糖、促进健康也并非完全可取。
那么我们能不能选择甜味剂?又该如何选择常见的甜味剂呢?我们可以从下图中来看一下。
上述几种常见甜味剂都是经过批准,除了甜度以外互相也并没有明显差异。此外,也没有证据证明,甜叶菊糖和罗汉果提取物两个从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剂,比化学合成的甜味剂更安全和健康。
在使用这些甜味剂的过程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1.推荐仅用于饮品和烘培食品中,不要在烹饪炒菜过程中使用;
2.对于阿斯巴甜/怡口糖来说,苯丙酮尿症患者禁用,并且不能用于需要加热的饮品和食物。
添加糖vs甜味剂——健康路上无捷径
当添加糖遇到甜味剂,我们究竟应该选择哪个?在面对同样的利弊得失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知道健康路上无捷径。无论是添加糖还是甜味剂,亦或是无糖食品,虽然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健康理念,但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也只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对于普通人来说,限制添加糖的摄入量仍然是保护心脑血管的饮食基础;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进行碳水化合物计量,限制碳水化合物以及添加糖的摄入总量,仍然是血糖控制的关键;对于肥胖来说,限制能量摄入总量,仍然是减肥的重点。
最健康的选择就是自行控制对甜味饮料和加工食品的过分渴望,做到不吃、或者偶尔吃,而完全没有必要刻意追求甜味剂或添加甜味剂的无糖食品。
小结
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避免从饮品和加工食品中摄入糖。如果可以,尽量做到不吃或者偶尔吃甜饮料和加工食品,当然在健康合理饮食、限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我们也是可以选择用甜味剂替代添加糖的。健康要从自身选择做起!来源:丁香医生
"家"里"家"外,供给营养知识,网罗一手"心"闻。心之家,囊括服务性最强的就医指南,如果你有心血管方面的疑问,都可以留言,"家"里就能给您解答。
编辑 袁媛 | 美编 柴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