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湿疹(糖尿病手上起疙瘩的原因)
“挠”出来的糖尿病湿疹
糖尿病皮肤病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的异常中间代谢产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皮肤黄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产生的高糖血症以及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当糖尿病得到控制后这些病变随之缓解。
第二类与糖尿病的慢性退行性变有关,如糖尿病性皮病、红斑与坏死、糖尿病性皮肤大疱、硬化性水肿、糖尿病性神经疾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引起微小血管病变,造成皮肤血供减少,伴同血管疾病的真皮结缔组织受损和其他附属器受损。这类疾病的发生过程很缓慢,治疗起来也很困难。
第三类是伴发于糖尿病但与代谢障碍或退行性病无关的皮肤病,如糖尿病性类脂渐进性坏死、环状肉芽肿、白癜风等,这些疾病在患有糖尿病的人中更加常见,它们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至今仍然不完全清楚。
鉴别糖尿病皮肤病和季节性皮肤病
季节性皮肤过敏反应较多,有瘙痒、皮肤斑丘疹样的变化、疤痕的过敏也会水肿。所以王主任提醒有糖尿病的患者要鉴别是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症状还是季节性过敏引起的皮肤症状。主要依照下面两种方法进行鉴别:
1、发生的季节。糖尿病皮肤病不应该有明确的季节性,应该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若只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有皮肤症状,则说明是季节性的过敏性皮肤病的可能性大。
2、糖尿病皮肤病和血糖的控制是有一定联系的,血糖稳定的时候皮肤病的症状应该好一点,血糖不稳定的时候差一点。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六大皮肤问题
患上糖尿病以后,有30%~80%的病人会出现皮肤损害。如果出现了这些皮肤损害,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所以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下面介绍一些糖尿病常见的皮肤病变。
皮肤瘙痒
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状的,占病人的1/5。这种瘙痒是一种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顽固。在糖尿病的早期,这种瘙痒症状非常多见。当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明显缓解的时候,皮肤瘙痒也可能逐步消失。
感觉异常
有1/10的糖尿病病人,患有周围神经的病变。例如感觉异常,包括有皮肤麻木、针刺感、疼痛或灼痛感等,特别是病人的足部,更容易发生感觉异常。所以有些病人在没有发现糖尿病以前,经常先到皮肤科检查。还有的病人下肢出汗减少或无汗;当环境湿度增高时,患者其他部位出汗增多。
皮肤感染
糖尿病发病的时候,病人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增高,这样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有1/3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例如,病人经常患有疖肿、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口腔部位经常出现“鹅口疮”。鹅口疮是一种称为“念珠菌”的霉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感染还可以发生在指甲、男性的外生殖器龟头。皮肤上的癣病也是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癣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患者手脚处的皮肤并发症。这种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边也没有红晕。一般经过数周可以自愈,或者消退后在皮上遗留有色素沉着。这种大疱病往往发生在糖尿病病程长、全身状况差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身上,所以病人的预后差,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
糖尿病性皮疹
这种皮肤改变,发生在小腿前面。开始的时候是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的丘疹,直径只有0.3厘米左右。这种丘疹有的分散存在,有的则群集在一起,表面上有皮屑。皮疹消退以后,皮肤上会出现局部萎缩或色素沉着。
糖尿病性黄瘤
糖尿病性黄瘤是膝、肘、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医学上称为“结节”)。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一般没有瘙痒等自觉症状,摸起来略比周围的皮肤硬。
什么是湿疹?请听医生为您细细道来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以皮疹多形、对称分布、有明显渗出倾向、剧烈瘙痒、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按皮损特点临床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2020升机大会#@快问中医@头条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医学认为,湿疹病因复杂不明确,与病人的过敏体质以及外在的物理、化学性刺激及精神因素等有关。
内在的因素包括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障碍、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感染病灶、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和局部血循环障碍等。
外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生物性因素,如某些食物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等,日光、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多汗、搔抓、摩擦等物理因素和化纤、肥皂、化妆品、各种日用化学制品等化学因素常是促使湿疹加重的“再刺激因素”。
湿疹的发病机制是在遗传过敏体质基础上,受身体健康状况和环境因素影响发生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老年湿疹是以慢性湿疹和特殊部位湿疹为主,尤以小腿湿疹、手部湿疹和阴囊与肛周湿疹为多。因为老年人皮脂腺萎缩,皮脂分泌减少,老年皮肤敏感,因此老年人湿疹患者瘙痒尤其严重,并且老年人容易并发糖尿病,搔抓后易形成溃疡,且不易愈合为特点。
关注橘皮半夏,关注更多中医药防治疾病小知识!谢谢大家点赞转发!
皮肤上出现这些情况,可能都是一个原因引起的——糖尿病!
糖尿病最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除了会带来五脏六腑的并发症之外,还可能会造成皮肤疾病,如皮肤瘙痒、各种皮疹等。
常见的糖尿病皮疹包括以下几种:
1. 糖尿病性硬肿症
硬肿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僵硬、水肿。糖尿病性硬肿症是一种典型的糖尿病皮疹。它通常出现在患者的上背部和颈部。患者会出现皮肤增厚,硬肿区域比比周围的皮肤暗一些。用手按压,不会有凹陷,局部会有灼热的感觉。糖尿病性硬肿症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来治疗,同时注意改变饮食和定期运动,增加血液循环。
2. 糖尿病湿疹
糖尿病湿疹是另一种类型的糖尿病皮疹。高血糖会引起皮肤干燥、发痒,进而引发湿疹。如果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血糖长期处在很高的水平,湿疹会恶化,可引起红斑、蜂窝性组织炎,严重者还可能会导致截肢。糖尿病人想要减轻或避免皮肤湿疹,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清洁。要勤换衣物,选择质地柔软的衣物。一些外用药膏可以用来治疗皮肤湿疹,缓解症状。但是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要控制血糖。
3. 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一种被称为“白色念珠菌”的酵母菌感染而造成的皮肤疾病,也是糖尿病的常见皮肤病之一。糖尿病人血糖水平高,皮肤组织中的糖原含量也高,给霉菌、酵母菌等创造了良好环境,也就增加了患鹅口疮的风险。有的患者会发现自己的嘴巴里一下子就变白了,这可能就是鹅口疮惹的祸。一般通过抗真菌药物可以治疗鹅口疮。
4. 红癣
红癣也是一种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微小棒状杆菌感染导致的,呈现红色鳞片状或棕色斑块状。红癣一般发生在间擦部位,如皮肤褶皱、腹股沟、颈部或腋窝等处。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红癣,他们皮肤间擦部位面积会更大,被细菌感染的风险也会更高。
糖尿病性皮肤疹,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血糖水平太高或波动太大造成的,一般来说如果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这些皮疹也就会痊愈。除了控制血糖之外,一些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也能有效缓解病症,特别是一些细菌或真菌感染而造成的皮疹。涂抹可的松和湿疹膏能帮助舒缓发痒、干燥、鳞屑等。同时,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 HAPPY营养与健康,壹号专家(微信ID:yihaojiankang)旗下营养与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