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移民美国(美国糖尿病患者)

中国青年网 0
文章目录:

美国糖尿病患者截肢人数大增 非裔拉美裔占比最高

海外网2月20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2月20日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糖尿病人因2型糖尿病并发症需要接受截肢手术。报道还援引数据称,非裔和拉丁裔患者截肢的可能性是其他种族的四倍。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可以避免截肢,但由于缺乏治疗意识,许多少数族裔错过了治疗。此外,目前正在推动为这些患者及时提供正确的药物和治疗,以避免开刀。

报道称,自2001年以来,美国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增长了7%以上,需要截肢的人数增长了18%。(刘强 实习生 鱼淼)

来源:海外网

关于美国移民体检的那些事儿,您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体检是美国移民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关于赴美体检的流程和信息,您都清楚了吗?以下是关于美国移民体检的详细指南,申请移民的朋友们可以收藏。


1)体检内容:

美国移民体检主要包括基础身体检查、医疗史检查、疫苗接种历史检查、血液检查和必要的X光检查。基础身体检查涵盖眼睛、耳朵、鼻子、喉咙、四肢、心脏、肺、腹部、淋巴结、皮肤等的基础检查,以及精神状况的评估。血液检查则主要针对15岁以上的移民申请者,检测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X光检查主要是胸部X光,用于检查是否有肺结核史。

温馨提示:如果孕妇拍X光,目前一般体检中心都是不能推迟,如果推迟将会影响体检结果出具时间,孕妇做X光会有防护措施。

2)疫苗接种要求:

移民申请者需要满足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规定的疫苗接种要求,这些疫苗包括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脊髓灰质炎、流感等。儿童需携带疫苗接种记录本去做体检,如申请人之前做过美国移民体检,已经接种了这些疫苗,需要提供完整的疫苗接种记录以供医生参考。如果疫苗接种记录不完整或未满足美国的疫苗接种要求,申请者可能需要在美国境内完成接种。

3)特定检查:

自2024年3月1日起,2岁及以上年龄的美国移民签证申请人在体检过程中均须采集血液标本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以加强结核病筛查。

4)体检机构和地点:

在国内,只有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四个城市有获得美国移民体检认证的医院。申请人需要提前网上预约或者打电话预约好体检时候再前往这些指定的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如果是未满14岁以下的儿童体检时间必须是上午才能做。

体检材料:申请人需要携带护照原件、美国驻中国总领馆或美国公民和移民事务局的约见信、近期(半年内)的符合美领馆移民签证规格的照片,以及疫苗接种记录(如有)等材料。

5)体检注意事项:

体检前一天请不要喝酒,注意休息,体检当天无需空腹。需长期服用药物的申请人,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及服用激素者,体检当日应正常服药,以免造成病情波动。女性体检请尽可能避开经期,进行X线检查请勿佩戴金属饰物。如有做过手术,则需携带出院小结或者病历等相关文件。6)领取体检结果:

一般如果体检当天医生没有说明需要进一步检查,体检都是没有问题的,一周左右就会收到疫苗接种记录单的邮件(除广州外,其他城市的体检中心使用的是纸质版,体检当天可以选择自取或者邮寄,具体以体检中心为准)。体检结果一般是体检中心会电子上传给领事馆,申请人无需自取。但如果体检中心致电给申请人要求自取,那申请人就按照体检中心要求领取即可。

7)体检有问题:如果体检当天,申请人被发现肺部有阴影需要验痰,体检医生一般当天就会说明,并给出验痰的指引。申请人需要按照指引到指定的医院连续采样3天和等待60天左右的菌群观察)。一旦收到验痰的要求,那么领馆安排的面试时间会自动推迟,等待验痰的结果。

如果结果是阴性,领事馆会重新安排面谈时间,会把新的面谈信发到申请人邮箱。需注意的是:痰检后的报告一般是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申请人收到体检中心电话说可以领取体检报告,但迟迟收不到新的面谈信的话,就要及时联系领馆安排新的面谈时间,以免错过体检有效期。申请人获得美国移民签证后也要尽快入境美国,一般情况下,做过痰检的申请人的签证有效期是比较短的。

如果是痰检后的结果是阳性,就要进行干预治疗,直到痊愈之后再联系领馆,领馆也会重新安排面谈时间;如果持续治疗之后一直无法达标,移民签证申请有可能需要面临豁免。

8)获得移民签证后,剩余的未接种完的疫苗怎么处理:

申请人在体检当天接种的有些疫苗是分两次接种的,如水痘。体检当天只能接种一针,那第二针什么时候打呢?申请人可以选择在入境前,前往之前做体检的体检中心接种第二针,无需预约,申请人带上疫苗接种单在工作时间内前往即可。申请人也可以选择入境美国后再接种第二针,入境美国时需带上疫苗接种记录单。去到美国后再去居住当地卫生管理局接种剩余疫苗。#美国绿卡##美国移民签证##移民美国##美国签证##美国移民体检#

美国黑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明显更高!美媒:系统性医疗障碍难以跨越

中国日报网3月16日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美国黑人糖尿病患者仍深陷于“系统性医疗障碍”的泥潭之中,常常为胰岛素的支付问题而挣扎。同时,误诊及保险覆盖范围等系统性问题的存在也是黑人患者所面临的挑战。

12%的美国黑人都患有糖尿病,该比例仅次于美国原住民。现年33岁的米拉·克拉克(Mila Clarke)便是其中一员。在医生诊断其患有2型糖尿病后,克拉克便尽可能多地了解由胰岛素制造商提供帮助的保险共付卡和患者计划。如果她不这样做,“我每个月必须花2000美元(约13.8万元人民币)买胰岛素,就像房租和贷款一样,”她说,“没有人只是为了活着便月月支付如此高昂的费用。”

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胰岛素巨头礼来公司(Eli Lilly)宣布将患者的自付费用限制在每月35美元(约242元人民币)。此举措将对黑人患者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没有上限,大多数没有保险或保险不足的糖尿病患者每月自费购买胰岛素可达1000美元(约6900元人民币)以上。

除却胰岛素的成本以外,造成美国黑人整体健康状况较差的主要因素是更大程度上的结构性不平等,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Tallahassee)的药剂师、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董事会成员奥蒂斯·柯克西(Otis Kirksey)说,“当你观察有色人种社区,特别是非洲裔美国人,他们更有可能从事没有保险的工作。”他又补充表示,黑人生活在“食物荒漠”的可能性更大,可供选择的健康食物更少,这意味着他们“患糖尿病的几率明显更高”。

美国疾控中心2021年3月的报告显示,黑人可能会被过度诊断为前驱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克拉克曾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她在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就诊与治疗后才从一位黑人女医生的诊断中得知自己其实患有1型糖尿病。 “被误诊4年后,我才得知自己真正的病情。真是无妄之灾!” 她说,“因为我是一个年轻的黑人女性,之前就诊的医生很少认真听我讲话。”

而与克拉克的经历正相反,39岁的塞蕾娜·瓦伦丁(Serena Valentine)被误诊为1型糖尿病。而她本人也遭受了因治疗不当引发的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严重下降。后来,得知真正病情的她才知道视力问题本可以避免。万分沮丧的她只能接受手术。

柯克西表示,他患有糖尿病的学生被误诊为高血压。他认为,误诊源于相关专业医疗人士的偏见。 “他太胖了。没有人想过测他的血糖。当他被送往医院的时候,血糖已飙升,超过正常水平的10倍。” 柯克西说,“他死了。”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少数裔健康办公室(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Office of Minority Health)2019年的数据发现,黑人死于糖尿病的可能性是白人的两倍,因糖尿病住院和经历长期并发症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5倍。

《内科医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2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近五分之一的糖尿病成年人为了省钱而不用、推迟或少用胰岛素。报告还称,这一点在美国黑人中更为普遍。

柯克西说:“有些病人真的愿意改变他们实际所需剂量,只用最少的剂量来撑过整个月。”

克拉克表示,她希望可以减少糖尿病耻辱感,医生可以与患者更好地沟通。她说:“我认为如果医生们可以与病人之间有一个更为良好的沟通,并在诊断时将相关资源借给糖尿病患者,那么患者可能会改变对待糖尿病的方式,最终,患者产生并发症、情绪沮丧以及糖尿病倦怠的可能性会降低。

(编译:王晔 编辑: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