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肺经(糖尿病所对应的经脉)
糖尿病?这六味中药,养阴生津,升阳聚气,快来了解一下
说起糖尿病,其实大家并不陌生。糖尿病的引起是由于代谢紊乱造成的,患者体内含有大量的高血糖,较高的血糖含量使得病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激素作用受到损伤,从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吃的多、喝的也多,体重却不增加,反而减轻,是一种常见的高发性疾病。
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患者也比较多,治疗需要很长的时间。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我国的中药医学历史上就有记载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以下要讲的六味中药,具有养阴生津,升举阳气的作用,对治疗糖尿病很有帮助,有需要的朋友还不赶紧来了解一下?
一、引起糖尿病的元凶最早在古书中记载的,其实并没有糖尿病这个概念。在古书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症,出现这种症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个“渴”字,也就是说,喝了很多水之后还是不解渴。消渴症被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上消指的是肺,中消指的是胃,下消则指的是肾。
对于上消,主要病因在肺处。肺在五行当中属金,心在五行当中属火,口渴的原因就在于心火刑肺金,从而使得肺金干燥,缺乏水分。然而金是水的来源,肺金干燥,原本就缺水,又哪里来的水分去填充津液?因此这就造成了肺阴亏虚,主要表现症状为口渴想要喝水,可是喝完水之后却不解渴。
第二种就是中消,中消的主要病因在胃处。患有糖尿病的人一般脾胃都不好,每次吃东西时总是吃得很多,可吃完了之后很快就饿了,饿了之后再吃却感觉不到吃饱。这样一种恶性循环,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脾胃经常受损,暴饮暴食、伤脾伤胃。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所吃的食物中的糖分不能很好地被吸收,体内出现高血糖现象。而胰岛素又缺乏,不能分解如此高的血糖含量,大量的糖分不能被受体细胞吸收,游离在人体的外环境当中,所以大量的血糖成分经过循环系统随尿液一同排出。这一点也正是糖尿病患者吃了很多食物之后却仍然感觉到饿的原因。
最后一种就是下消,下消的主要病因在于肾。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部分糖分不能被吸收而是随尿液一同排出,以及感觉到口渴而喝了水之后却不解渴,这两种情况就奠定了糖尿病患者尿频的症状。患者在排除尿液之后仍然有小便的欲望。
其实以上三种类型,归结起来都是由阴虚燥热引起的。体内的阴虚燥热,使得津液缺乏,从而导致阴津的亏虚,阴津的亏虚又反过来作用于体内,产生了燥热。这样恶性循环起来,就会让糖尿病患者暴饮暴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这三种情况就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几种类型,恶性循环、反反复复,一直困扰着糖尿病患者,让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这些困扰使得糖尿病的治疗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来治疗这种慢性疾病。
如今的糖尿病已向低龄化发展,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患糖尿病,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正在加入糖尿病的行列。根据如今的医学手段,糖尿病也并不是无药可治,其实说白了是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所致。如果想要缓解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则需要定期向体内注射胰岛素,并且不能间断。然而一针胰岛素的价格却并不便宜。
因此糖尿病患者中的大多数还是不能承担得起注射胰岛素的昂贵价格的。那么糖尿病就真的无法治疗了吗?其实不然。古书中很早就有记载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下面有几味中药,对于治疗糖尿病还是很有帮助的,可谓是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1、生地。生地这种药材味甘,微苦,性寒。其“寒”的功效主要在于降血热。也就是说生地可以清热凉血,治疗血热以及血热出血等症状。不仅如此,生地还入肾经,能够养阴滋肾,弥补肾脏中的真水不足从而为肾脏增添津液,达到生水的目的。让肾脏生出更多的津液以供人体器官功能的正常使用。
俗话说的金水相生就是这个道理。生地就是为了让肾脏培土生金,而金可以产生水,产生的水越多,阴虚干燥的症状下降得就越快。这些水分变成了津液,可以有效滋补阴虚、去火降燥,对于治疗糖尿病属于不可或缺的中药。
2、麦冬。根据医学记载,麦冬这味中药味甘,微苦,性寒,质地滋润。入口后会经过肺经、心经和胃经,具有清肺降火、养阴生津的功效。
麦冬经过肺经之后,能够有效清肺去火,达到滋养肺阴、清除肺热、降低肺燥的效果。由于麦冬的这一功效,医学上常用于治疗干咳肺热、祛痰润喉来使用。
麦冬经过心经之后,可以有效缓解阴虚,另外还有除烦安神的功效。对于那些心虚阴虚、心神不宁以及受到温热病干扰的人很有帮助,还可以降低口舌干燥以及对人的睡眠也很有好处。
3、人参。对于人参这味中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最先想到的应该是用人参来滋补肾脏。的确是这样,在中医药学当中认为,人整个身体的元气来自于肾脏,肾衰则元气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不是很好。人参作为滋补养肾的常用药材,能够为人体大补元气,从而生化人的动力之源。
人参作为一种中药,味甘、微苦,性微温,主要经过人的肺经、心经和脾经。人参经过人的肺经和心经的作用与麦冬相似,主要作用就是清肺降火、安神养心。而人参作为一种大补的中药,对人脾经的滋补固然不会比肺经和心经少。
人参可以大补元气,而脾作为生化之源,在滋补之下,脾肺之气自然很足。不仅可以补脾益肺,还能够治疗脾肺之气衰弱的症状。据说在人元气衰竭、脉微欲绝的情况之下,仅用一点人参都能够获得很好的疗效,对于人体的治疗大有帮助。用人参来治疗糖尿病,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
更多的是,人参不仅可以使人的元气充沛,还能够让人的气血更加旺盛,对于人体津液的补充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人参经常用来作为救脱扶危的药,不仅可以弥补人的气血不足,治疗气血亏虚,还能够滋生津液、安神增智,对那些失眠、健忘、以及经常心神不宁的人也有很好的疗效。人参真不愧是治病的良药。
4、玄参。其实玄参这味药材自身的特性与作用效果与麦冬的疗效有相似之处。玄参味甘微苦,性寒。主要是对于人的肺经、胃经和肾经有很好的滋润效果,保持人体器官的正常功能。
玄参进入人的肺之后,能够清肺去火、滋肺养阴。对于那些由于燥热而引起干咳的人群很有帮助,食用之后可以达到润燥止咳的功效。另外玄参经过人的肾经,能够滋肾阴、降肾火,产生津液对人的肾脏进行润燥,可用于治疗由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而引起的内热消渴、肠燥便秘、身体潮热等症状。
其实《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关于玄参这味药材的知识,书中提到玄参是润燥清阴、止火清肺的药物。而糖尿病的引起,就是由于阴虚干燥引发的。因此,使用玄参这味中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一个很好的效果。
不仅如此,玄参经过胃经之后,对人的胃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胃中津液的产生,达到清热润燥的目的。对于那些由于胃阴虚和胃阴不足而导致的口干舌燥、大便燥结等症状的人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由此也看出了玄参的医疗效果,对于治疗糖尿病其在必选之列。
5、茯苓。对于这第五种中药,与人参的作用类似。茯苓味甘淡,性平,进入人的心经、脾经和肾经。能够有效治疗心虚和脾虚以及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怔忡和健忘失眠等症状。具有宁心安神、滋补心脾的功效。在这一点上,与人参滋补气血的疗效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仅如此,茯苓还可以入肾经。茯苓进入肾经,主要用于缓解人的水肿,其中不论是寒证、热证、虚证还是实证,都可以用茯苓来治疗。因此用茯苓来治疗阴虚干燥固然可以。况且茯苓性平,不会由于寒热过度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初期用茯苓来治疗糖尿病是很好的选择。
6、金银花。对于金银花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毕竟这种药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十分常见,应该属于家居必备的药物,所以大家对金银花的治病疗效应该也很清楚。
金银花,味甘,性寒,进入人的心经、肺经和胃经。金银花主要是用来清热解毒的,清热可以理解,那么解毒是为什么呢?又是哪里来的毒素呢?其实在前面就已经说过,糖尿病患者由于阴虚干燥而饮用诸多凉水,寒热交互使得体内产生毒素。
使用这种清热的药物可以去除体内的燥热,但是毒素仍在体内堆积。因此,想要解毒,金银花就发挥了功效。既可以清热,又能够解毒,一举两得,让产生的毒素及时排出,以绝后患。因此,用金银花来治疗糖尿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长期存在高血糖,使体内的各种组织和器官经受慢性损害而导致功能障碍,影响人体的健康,对人的正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糖尿病的治疗还相当漫长。因此如何预防糖尿病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
俗话说得好,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事实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人免于诸多病魔的困扰。对于那些经常暴饮暴食、喜欢油炸类食品、喜欢吃不干净的地摊食品的人群来说,患上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得多。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慢性疾病也不例外。
不仅如此,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一个健康生活的表现。那些由于作息不规律导致的精神恍惚、经常熬夜引起的睡眠质量不足以及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不吃早饭导致的胃病的这一类人,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会很大。糖尿病一旦患上之后,如果不改掉之前的习惯,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然而对于那些早睡早起、经常锻炼的人来说,有时候感冒发烧对于他们都是一种奢侈。因为他们经常锻炼、作息规律,身体素质强、免疫力高、体内抗体丰富,因此那些病魔根本就不会找上他们。即便找上了他们,由于他们有强大的抗体可以抵挡这些病毒,患上疾病的风险也会很小。
所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有多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些,我们才能远离糖尿病等诸多病症,过上一种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
总结综上所述,糖尿病对人的危害很大,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都不能免于糖尿病带来的病痛折磨。其中有六味中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可以缓解这种症状。这六味中药分别是生地、麦冬、人参、玄参、茯苓和金银花,六味中药熬成的玉液汤能够益气生津、固肾止渴,疗效显著。
最后。笔者想问大家,你们还知道有哪些中药有同样的医疗效果,可以帮助滋补养阴生津、升举阳气呢?有知道的朋友欢迎你们在下方进行评论交流。
参芪地黄汤-益气养阴滋肾健脾的糖尿病古方
参芪地黄汤,是出自《杂病犀烛》中的。临床上,这个方子是很适合用来调理糖尿病的,尤其气阴两虚的患者。如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通过这个方子的调理也可以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我们知道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在于辩证和调理,比如方中的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的功效。对糖尿病症,气虚欲脱,心悸不安,虚汗不止,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无力,呕吐泄泻,舌淡脉缓。肺气不足,咳喘乏力,动则益甚,自汗脉虚,易感风寒,特别是身热烦渴,汗出体倦,有很强的调理作用。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人参富含人参皂甙,有良好的降血糖、调节脂代谢的功效,而且相比人工制作出的化学药品,人参几乎没有副作用。
而方子中的另一味君药,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主要核心作用就是补气,有补气固表的作用,同时有助排脓、敛疮生肌、利尿托毒的功能。在临床中黄芪主要适用于气虚症而出现的气虚、乏力,还有吃不下去东西、腹胀、便溏等中焦气虚表现。另外黄芪有固脱的作用,可以治疗中气下陷,比如久泄的脱肛、久沥的病症,也可以治疗气虚的水肿以及溃疡、痈疽,而且用黄芪可以补气、收口,同时黄芪还可以治疗内热消咳、糖尿病,还有黄芪对肾炎、血液里边的蛋白尿都有治疗的作用。
两味君药,黄芪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偏于温补固护;人参善于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偏于滋补强壮。两药配伍,相须为用,为甘温补气的重要配伍。
从现代医学来看,黄芪富含黄芪总苷,可以调节体内血糖,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而且黄芪富含黄芪多糖,该物质可显著增强骨骼肌的收缩能力,起到抗疲劳的作用。
我们知道糖尿病在古代叫做“消渴症”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而本方子在治疗“三消”肺燥、胃热、肾虚,各种症状之时皆可加减化裁使用,比较灵活,也是现代中医治疗糖尿病很应验的一个方子。
我是中医王灵霞,如果你有糖尿病方面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我来帮你辩证分析!
温馨提醒:文中所提供的方剂参考,具体用药需经过临床辨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
吃党参,除了补虚补气,糖尿病人吃还有这2个好处
党参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补虚补气类的中药,它的药性甘,平,归于脾、肺两经。党参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
在临床上,党参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咳嗽气短等病症;也可以用于气津两伤、气短口渴等病症;还可以用于气血亏虚的病症。
在临床上,常使用党参来治疗以下几种病症:
1、党参可以用于脾肺气虚的病症。
此药味甘性平,主归脾肺经,具有与人参类似的补益脾肺之气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脾肺气虚的常用药物,其药力平和,不燥不腻。在治疗脾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的患者时,可以配伍白术来使用;在治疗肺气亏虚、咳嗽气短、声低懒言的患者时,可以配伍黄芪来使用,如补肺汤。
2、党参也可以用于气津两伤的病症。
在治疗热伤气津,气短口渴的患者时,常配伍麦冬、五味子等药物一同使用。
3、党参还可以用于气血两亏的病症。
此药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在治疗气血两亏所致的面色萎黄的患者时,可以配伍熟地黄、当归、黄芪等药物一同使用。
党参的现代应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党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此外,还能够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党参还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抑菌、抗炎等作用。
现代应用党参配伍,可以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心力衰竭、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党参中含有降血脂降血压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帮助糖尿病人通血管,而且还能够帮助糖尿病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容易让血管出现堵塞,也就容易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因此在平时适当的吃党参能够起到通血管的效果。
2、提高免疫力由于大多数糖尿病人会因为自己长期高血糖的原因而让自己的免疫力下降,长期让自己的免疫力下降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而党参能够帮助补充益气,提高免疫力,糖尿病人经常饮用党参熬制的水可以帮助身体补充营养元素,进而起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党参入药一般内服,可煎汤服用,每剂用量可根据病情需要可用到9~30克;亦或入丸、散、或者熬制为膏状服用。
此外需要注意,根据重要配伍禁忌,党参不能喝藜芦同服,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党参用来食疗,还有这般功效1、党参枸杞鸡肉汤食材:党参30克,枸杞子30克,圆肉20克,鸡肉150克。
做法:将肌肉切小块,用开水进行焯水,去血气,煲内放适量的水,加少量料酒,入枸杞党参,肌肉,圆肉,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主要治疗牙周病气血不足型:牙龈色淡白萎缩,压根宣露,齿松动,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食材:乳鸽1只,党参12克,获苹、白术各6克,甘草3克,红枣15克。
做法:将乳鸽和药材洗净,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转小火炖5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能增强胃肠功能,适合食欲不振、吃饱后容易腹胀者。经常服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人参、党参、丹参,它们到底啥区别 都在这了
服用三七粉的人注意!选生三七、还是熟三七,这是个关键问题
三七粉生吃好还是熟吃好?附:三七粉常见疑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