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白果吗(糖尿病人能吃哪些水果比较好)

极目新闻 0
文章目录:

银杏果还能治疗糖尿病?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流言:“银杏果非常有营养,还能治疗糖尿病”

民间有传言称:吃银杏果非常滋补,养生延年,而且还能治疗糖尿病。因此在北方,每年的这个时候,就能看到银杏树下好多人捡果子......

流言分析:其实,并非如此。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吃白果能治疗糖尿病,如果有血糖问题不要盲目吃白果“治疗”,还是应该遵医嘱的。

现在这个季节,除了欣赏银杏叶的美味,它的种子也经常出现在餐桌上。

银杏果的营养并不神奇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在地球上已有上亿年的历史。从中生代的白垩纪晚期至新生代第四纪冰河时期,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巨变,幸存下来的银杏成为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银杏树没有果实,只有种子,被称为银杏果,也叫白果,还有鸭脚子、佛指柑、灵眼的称呼,人们会将它归于坚果类食物中,成熟的白果呈橙黄色或淡黄色,形状为近球形或椭圆形。

白果的营养成分和咱们平时吃的常见坚果一样,都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白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 72.6 克/100 克,这可比咱们平时吃的核桃、巴旦木、松子、榛子等坚果高多了,是它们的 3~4 倍,跟板栗差不多(板栗:78.4 克/100 克);蛋白质含量约为 13 克/100 克,这含量在坚果中不算高,我们平时吃的榛子蛋白质含量为 20 克/100 克呢;膳食纤维含量为 2.19 克/100 克(算外种皮),只有榛子的 1/4;钾含量比不上榛子,为 998 毫克/克;还含有一些黄酮类、多酚类以及萜类物质等抗氧化成分。

银杏果不能随便吃

虽然白果也属于坚果的一种,但却不能随便吃,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关于吃白果中毒的记载。白果肉质外种皮含有银杏酚、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等有毒成分,种仁中含有微量的氰甙,也是有毒的;再有,白果中的 4'-甲氧基吡哆醇被认为是主要毒素,其化学结构与维生素B6相似,具有维生素B6的拮抗作用,会导致机体缺乏维生素B6而出现中毒症状。生吃白果很容易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12小时,最长可达16小时,中毒后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症状,偶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具体可表现为恶心、呕吐、惊厥、口唇发绀、口吐白沫、四肢强直、呼吸加快、腹痛、腹泻等,甚至会昏迷或呼吸困难,严重也会导致死亡。

想吃银杏果,这样才行

银杏毒主要存在于外种皮和胚芽部位,这些毒素都能溶于水,遇热也能分解一部分,减少毒性。为避免中毒,在食用白果时应去除种皮和胚芽,再经过水煮后食用。

如果煮熟后再进行微波、炒制、烘烤,能对白果中的银杏毒起到进一步热解的作用,但同时会破坏白果的营养价值及感官性质。虽然熟制后的白果可以食用,但也不可过量,安全起见,建议一次别超过 10 粒。儿童和婴幼儿尤其要注意,有报道称幼儿生食 5~10 粒即可引起白果中毒。另外,白果的贮藏方式也会影响毒素的含量,建议带壳在 -20℃ 冷冻保存。也就是说,生白果毒性很强,坚决别吃!烹煮可以减轻白果的毒性但不能消除其毒性,安全起见成年人建议一天别超过10粒,儿童最好不超过5粒,婴幼儿禁止食用。

提醒:路边的银杏种子别乱捡

煮熟后的白果口感软糯、味道香甜,很多人都喜欢吃。以至于每到深秋时节,都会有很多人到银杏树下捡脱落的银杏种子,这波操作可不建议。首先,新鲜银杏果的果皮中含有大量银杏酸,具有很强的致敏性,用手直接接触会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灼热、瘙痒、红斑、肿胀等症状,严重还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其次,路边的银杏树都属于景观树,不仅会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喷洒农药。树上脱落的银杏果味道很臭,这是因为白果的外种皮中含有丁酸、己酸等物质,具有酸臭味。

白果做法多样,既可煮熟后直接吃,也可以煮粥、还能做菜,比如白果红烧肉、白果鸡汤、银耳白果汤等,还可以做盐焗白果。但得小心谨慎,避免中毒。

(来源:科普中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吃白果可治糖尿病?有人却中毒入院!医生辟谣

“白果能治糖尿病”,这是王姨跑到十里之外的银杏林捡白果的原因。但第二天,她却出现恶心、呕吐、浑身抽搐等表现,被送进医院。医生检查发现:王姨是因为吃了太多白果出现中毒。

传说中白果不是能治疗糖尿病吗?为什么还会导致人中毒呢?我们听听医生怎么说!

一、白果能治疗糖尿病?是真是假?

白果,是银杏成熟干燥的种子,成熟之后有很大的臭味。白果有什么作用?我们看看文献中怎么说。

中医认为:白果味甘、苦涩、性平,可作为中药材使用,能够止带缩尿、敛肺益喘。

现代西医发现,白果中的白果酸、黄酮类以及萜类物质,具有杀虫、抗菌、镇咳平喘以及调节血脂等功效。

通过分析文献我们发现,无论是传统的中医还是西医,对白果治疗糖尿病的功效只字未提。

也就是说,白果治疗糖尿病没有科学依据,是谣言!不可信!

二、白果不作降糖用,糖尿病患者能吃吗?

白果仁,也就是银杏果的果仁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核黄素以及硒、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银杏果仁经常被当做一种干果,有的人还做成白果莲子粥喝。那么,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白果呢?

  1. 糖尿病患者应当避免喝粥,白果莲子粥也在范围内。因为粥很容易被消化,会较快的升高餐后血糖。
  2. 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白果。白果虽然营养丰富,但是白果中淀粉的含量非常高,在30%-35%。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为宜。
  3.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白果有毒。白果中的氢氰酸具有毒性,但是遇热毒性会降低。因此,我们平时吃银杏果的时候要避免生吃、多吃。
三、治糖尿病,银杏果不能,银杏叶能?

其实,银杏治疗糖尿病的传说,也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只不过,“主角”说的不是银杏果,而是银杏叶。

我们知道,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会引起全身性的大血管、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病、生殖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有研究发现,银杏叶的提取物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一)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的早期,在接受降糖药、饮食控制、运动等基础治疗之外,给予银杏叶制剂,可以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二)针对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研究发现:将甲钴胺与银杏叶制剂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出现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

(三)银杏叶的提取物具有抗氧化的功效,还可以改善血流量,因此不少研究认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潜在药物。

说到这里,很多糖尿病患者又开始坐不住了:既然银杏叶管用,那就天天用银杏叶泡茶喝治糖尿病?

别忙!研究以及临床使用的银杏叶是提取物,是制剂!我们直接使用银杏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直接使用银杏叶,改善糖尿病、控制并发症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糖尿病不可治愈,只能长期控制。于是,很多人热衷于民间传说的“偏方”、“土方”。用了“民间方子”不仅没有得到降糖、预防并发症的效果,还可能对健康不利。因此,科学治疗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思佳,耿剑亮,张悦,杨娜,周芳,阿基业,王广基. 银杏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17,40(06):731-741.

吃白果可治疗糖尿病?银杏叶泡水能降血压、血脂?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

银杏的神秘面纱

银杏,这种生长于我们身边公园或街道旁的树木,不仅因其扇形的独特叶子而备受青睐,还因为其历史悠久,被誉为“活化石”。

每到秋天,银杏叶那金黄一片,美得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把人带回到那遥远的古代。

银杏不只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从古至今,它的种子(我们常说的白果)和叶子都被用作多种用途,包括食用和药用。

但你知道吗,这些美丽的银杏叶和诱人的白果背后,还隐藏着不少秘密和误区。

银杏白果的营养价值和疗效

白果,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那股特有的味道,有人爱不释手,有人却避之不及。

不过,不管你爱不爱吃,白果里头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2、钙、磷、铁等微量元素。

这些成分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养生”的感觉?因此,不少人都传说吃白果能治疗糖尿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科学研究显示,虽然白果中的某些成分对人体有益,但直接将其与糖尿病治疗联系起来则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到血糖控制的复杂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和饮食综合管理。

白果本身的热量并不低,对于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是理想的食物选择。

白果在糖尿病患者饮食中的角色更多是作为食物的一部分,而非治疗药物,它的使用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支持。

银杏叶的药用价值和食用警示

银杏叶,这玩意儿也不简单,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和萜类内酯,都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

有人说,用新鲜的银杏叶泡水喝能治高血压和高血脂,这听起来是不是挺神奇的?

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确实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比如改善血液循环、抗炎等。

但是,通过简单的泡水方式,这些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极低,远远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而且,银杏叶如果没有经过适当处理,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在现代药物研究中,银杏叶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提取精制的方式,用于制造标准化的药物,这样可以确保药效的稳定和安全。

如何正确食用白果和银杏叶

白果不宜生食,因为生的白果含有较多的银杏酸,这种物质可导致严重的神经毒性反应。

正确的食用方法是将白果煮熟,煮熟的过程可以大幅度降低银杏酸的含量,从而使白果更安全地被人体摄取。

对于银杏叶而言,尽管市面上有各种银杏叶制剂,如片剂或胶囊,但直接将新鲜银杏叶泡水饮用并不推荐。

有效成分的吸收率极低,且未经处理的银杏叶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合物。

食用白果和银杏叶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关于食用白果,除了银杏酸的潜在风险外,白果还具有一定的致敏性。

有些人可能对白果中的特定成分过敏,这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孕妇、小孩和对银杏成分敏感的人群应避免食用白果和银杏叶,同样重要的是,使用任何形式的银杏制品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疗专业人员,以确保其安全性和适用性。

银杏的药食互补和食疗文化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银杏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药材。白果和银杏叶经常被用来辅助治疗各种疾病,如哮喘和心脑血管疾病。

然而,药食同源的概念需要在现代医学监管下谨慎实施。消费者在将银杏作为疗效成分使用前,需要理解其科学依据及潜在的风险。

尊重传统用法的同时,也应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银杏的食疗和药用价值进行科学验证。

科学与传统的碰撞

通过深入探讨银杏的各方面用途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研究与传统使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科学研究强调的是银杏成分的确切效用和安全性,而传统使用则侧重于其历史悠久的药食双重作用。

正确的食用方法和对潜在风险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安全、更有效地利用这一古老而珍贵的自然资源。

在享受银杏带来的健康益处时,我们应当基于科学的证据,做出明智的选择。

您有什么想分享的经验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