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一型糖尿病雪糕(糖尿病雪糕自制)

孙医生讲糖 0
文章目录:

吃块雪糕对血糖影响能有多大?给糖尿病孩子一块雪糕吧

炎热夏天,成人也未必能抵得住雪糕等凉品的诱惑,更不用说孩子和青少年,那么患糖尿病的孩子怎么办?

建议选择小块雪糕,大约50g左右,相当于20g左右的饼干量。

看食物成分表,选择含碳水化合物量少的蛋白质量多些的雪糕。

吃过以上分量的雪糕以后还是要常规观察血糖变化情况,来明确吃进雪糕以后升高血糖的量,如升高太明显则不吃或少吃!

雪糕的热量要算到每天的总热量里面去,防止总热量超标!

如果对商品雪糕或凉品不放心的话,可以自己制作,自己选用的材料比较健康,也比较容易控制吃进的量,增加DIY的乐趣。如使用无糖发酵酸奶冰冻后的味道和雪糕相似,也可满足孩子和青少年对凉品的需求!

给糖尿病孩子一块雪糕吧!作为夏天来临时给他们的一份礼物!

24款热门雪糕冰淇淋大评测,实测揭秘它们为什么那么贵

这篇文章是雪糕评测的详细版,想要了解24款雪糕具体表现如何的朋友,请看这篇。

如果想要直接查看对应推荐品牌的,直接戳这里查看:实测24款热门雪糕,到底哪款更好吃?哪款吃不胖?

这次我们评测的产品信息如下:

本次评测花费:样品费 5193.38 检测费(公开价) 42640 = 47833.38 元。

我们测了雪糕们的蛋白质含量、糖含量、热量、脂肪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卫生情况(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画了一个巨大的导图,层层筛选出了24 款冰淇淋、雪糕和冰棍。

它们的实测结果究竟如何?一起往下看。


一、雪糕、冰激凌、冰棍儿到底有啥区别?

在买样品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都在冰柜里,但这些产品的名称却各有不同。

有叫雪糕的,有叫冰激凌的,还有叫冰棍儿的,到底都有啥区别?

其实这三者其实是不一样的,它们参照的国家标准各不相同。

这就意味着它们的制作工艺和要求都不一样。

冰棍是这里面最单纯的一种,主要原料就是水、糖和一些甜味剂,可以理解成就是把糖水冰起来了。

而雪糕和冰淇淋在国标上的区别主要就是:冰淇淋的乳脂、蛋白含量要求,比雪糕高一些。

所以,雪糕和冰淇淋里确实都是有“奶”的。

在标准上来看,冰淇淋优于雪糕,但这并不代表事实一定如此。冰淇淋里也会有一些踩着及格线的产品,雪糕里也会有一些表现优异的产品。这一切都取决于厂家怎么生产。

为了方便叙述,节省字数,以下统称环节我们把这些都称为“雪糕”。

二、雪糕成分
  • 蛋白质含量

冰淇淋、雪糕里面的蛋白质很多都是来源于牛奶、乳粉,有些也会添加蛋及蛋制品、大豆蛋白来改善口感。

乳含量高的雪糕冰淇淋,蛋白含量也会更乐观一点。

一般纯牛奶的蛋白含量在 3.2g-3.6g/100g。

从这次评测结果看,有 10 款样品的蛋白含量甚至可以跟牛奶相媲美,用料不错。

其中 17 号主要是大豆蛋白,我们后来尝了尝,豆味确实挺重,有小伙伴直呼像家里自己做的味道。

不过我们也要说明,有些雪糕会有外皮和内馅,整体的蛋白含量低不能说明它用料不好,还是要结合配料表一起来看

  • 糖含量

我们曾经测过各种热门的奶茶、芝士水果茶,根据之前的评测结果,这些奶茶的“标准糖”糖含量大概在 6~13% 左右。

这次我们同样测了雪糕们的糖含量,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除了1、3、17、21号样品的糖含量相当于奶茶的标准糖,其他的居然都要更高!

可能大家会觉得一根/一盒雪糕的量远比一杯奶茶少,但是再回忆想想,最热的时候你一天何止只吃一根雪糕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的每天糖含量最好控制在 25g 以下,那像 5 号这样的吃个 2 根,一天的糖就够够的了。

这里要悄悄说两个秘密:

1. 之所以你吃雪糕时没觉得甜,是因为舌头在受到冷的刺激以后,对甜度的感知降低了。

2. 大多数冰淇淋的糖含量都不会低,因为糖除了提供甜味,还有更重要的作用——为雪糕的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说雪糕的甜能治愈生活的苦,但对于添加糖我们还是建议要“少摄入”。

除了会月半,还会增加龋齿二型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0 蔗糖不代表无糖,千万不要觉得可以放心大胆吃,小心糖摄入反而更高

  • 脂肪含量

雪糕之所以吃起来有绵密的口感,是因为里面加了不少油脂。

我们测了这 24 款样品的脂肪含量,结果如下:

一块 100g 三角奶油蛋糕的脂肪含量是 13.9g ,对比起来这些样品的脂肪含量不算太高。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一支/一盒的含量,如果吃多了,脂肪摄入少不了。

  • 热量

吃一根雪糕要运动多久?我们已经帮大家算好了“爱”的代价。

还别说,这数据让人重拾了吃雪糕的热情。即使是卡路里最高的 6 号,吃一支也只需要慢跑 33 分钟就可以消耗掉。

真的这么简单吗?才不是。

其实按照每 100 克来算,雪糕的热量并不低,只不过雪糕胜在分量都比较小,从包装规格上限制了一定的卡路里摄入。

所以一天要吃好几支雪糕的小伙伴可要注意了,勿以雪糕小而不克制,勿以热量低而不运动

  • 反式脂肪酸含量

市面上有些雪糕会选择添加植物油、精炼植物油甚至氢化植物油来控制成本,调节口感。

这其中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摄入过量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所以我们测了这次 24 款样品的反式脂肪酸情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的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要超过 2g,可以看到这次 24 款样品的反式脂肪酸比较低,可以稍稍放心。

另外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多贵的雪糕,配料表里少不了一些添加剂。

其实这些添加剂都是合法合规的常规操作,基本上都是为了让口感、色泽、味道等等更好,达到让你喜欢吃的状态。比如:

三、真人试吃

评测食物少不了试吃环节,这次我们换了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选择 10 位小哥哥小姐姐,分别品尝 24 款样品(每种一小块),打分。

唯一的原则就是:喜欢吃

每一个样品,都是严格按照刚从冰箱取出就切开送到大家嘴边的原则,保证大家吃到的是没融化的口感。样品之间还间隔了一定时间,不会有试吃的疲劳感。

根据大家的打分结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各个样品的评分结果如下:

从结果看来,贵的雪糕果然有贵的道理——好吃

6 款售价在 10 元以上的样品,都获得了小伙伴们的认可,美味评分在平均值以上。

而在 5~10 元的行列里,也有不少大家觉得美味的选手。

实际上口味这种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是自己喜欢最重要,到底哪种好吃,你的舌头最清楚

四、去年的雪糕今年还能吃吗?

对于这个问题,主要看雪糕的初始卫生情况

《消费者报道》收集了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全国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雪糕及冰淇淋质量安全抽检数据,抽检结果显示,这些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卫生不过关

所以我们测了这 24 款样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结果显示这些都是符合国标限量要求的,说明生产过程中的品控做得还不错,吃货们可以放心了。

从理论上说,只要你的雪糕的初始卫生情况达标,且在保质期内,并严格按照要求存放(未拆封、温度达标),还是可以吃的。

友情提示:现在市面上各路雪糕或者冰淇淋的保质期都不一样,有 6 个月、12 个月、甚至24个月的。

我们在购买样品的时候,就买到了一根临期雪糕(目前已过期)。所以在吃去年的雪糕时,还是得看看到底过期没。

在关注保质期之后,还要保证正确存放。

雪糕对储藏条件要求比较高,一般是 -18℃ 以下。

我们在超市测了一些冷柜的温度,发现不管是大的立式冰柜还是小的冰柜,都做得比较到位。

如果你压箱底的雪糕都符合以上要求,那就放心吃吧。

友情提示:冰箱塞得太满容易让温度达不到设定要求,不要因为打折就囤太多,折扣常在,吃完再买

五、雪糕化了再冻起来,还能吃吗?

在外面融化的时间不是太久,并且马上按照 -18℃ 存放,还是可以吃的。只不过可能会不太好吃。

前面我们就提到了雪糕的工艺复杂,是一个混合体系,过程中还会加入空气。

一旦雪糕开始融化,这个体系就不稳定了,首先其中的冰晶开始融化,气泡没有了束缚,就会变成空气飞走了。雪糕变成一滩浆料,甚至分层。

此时再把它冻回去,没有了空气的灵魂,失去了原来的正常口感,有的还会带一些冰碴子,所以大家也会发现吃起来没有原来那么好吃


以上,就是我们本次雪糕评测的所有内容。

虽然知道大家是为了好吃才吃雪糕,但还是在这里送大家一些建议:

另外,我们这次在买雪糕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两件危险的事

有些雪糕在配送时用了干冰保护,它的袋子和冰袋比较像,技术小姐姐一直没注意就直接用手拿了,顿觉手变得好烫。

之后,技术小姐姐又把干冰放进了冰箱。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这两种行为都是错的:干冰不能直接用手触摸!!干冰也不能放冰箱!!

让人感到暖心的是,这 24 款样品中有一款,在包装打开后就看到了一张显眼的提示。上面清楚说明了干冰的处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也许做产品,把品质做好是最最重要的事,但真正能想到用户的使用场景和可能接触到的危险,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细致和关怀

消费者的信任会来源自对产品的信任,也会来源于他们感受到的、除了产品以外的一切。希望更多的厂家、企业,能够透过产品这个链条,去关心另一端的每一位消费者

冰棍、冰淇淋、雪糕 细数冷饮的门道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炎炎夏日,甘甜、冰凉的雪糕、冰棍、冰淇淋是人们降温解暑的佳品。冰棍、雪糕、冰淇淋有何异同?低糖、低脂的雪糕是“智商税”吗?怎样选到健康、优质的冷饮?如何看待冷饮里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知名科普博主吴佳为您支招挑选冷饮的门道。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挑选雪糕有“诀窍”

记者:冰棍、雪糕、冰淇淋有何异同?

吴佳:它们都是冷冻饮品。不同的是,冰棍以水和糖为主要原料,对蛋白质和脂肪没有要求,而雪糕和冰淇淋主要以饮用水、乳和(或)乳制品、蛋制品、糖等为原料。雪糕和冰淇淋有一个重要区别——冰淇淋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混入空气,使得体积膨胀。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无论这款冷饮的蛋白质含量有多高、配料有多好,这个产品都只能叫雪糕。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记者:雪糕是垃圾食品吗?雪糕、冰淇淋哪个营养价值更高?

吴佳:雪糕肯定不能算垃圾食品,因为它的营养价值还是挺高的。好的雪糕一般以牛奶和稀奶油为主要成分,因此含有牛奶的全部营养,比如优质的乳蛋白、人体必需的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D等。

国家标准对雪糕和冰淇淋的指标要求不同。对不含颗粒或块状辅料的清型雪糕,其蛋白质含量达到0.8g/100g以上即可,而冰淇淋的蛋白质含量要达到2.2g/100g以上。这样来看,似乎冰淇淋比雪糕的营养价值高。但是国家标准划定的是最低标准,要求必须达到,没规定不能超过。实际上,一些优质雪糕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如有的雪糕所含蛋白质已经达到了5.6g/100g,甚至超过了冰淇淋的国标要求。因此,雪糕的营养价值不一定比冰淇淋低,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记者:怎样挑选到健康、优质的雪糕?

吴佳:我选雪糕的标准第一是好吃,第二是尽可能地健康。我们吃雪糕,看重的是雪糕能给我们带来味蕾的享受、身心的愉悦,如果不是为了雪糕的美妙口感,不如买纯牛奶喝,这样性价比更高。

那怎么挑选到健康、优质的雪糕?首先要看配料表。原料好,雪糕的质量才会好。看配料表有个重要的“诀窍”——配料表的顺序是按照原料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的。因此,排在最前面的原料就是这个雪糕最主要的成分。

果味雪糕可能会以果汁为主要原料,对非果味雪糕,建议选择生牛乳、牛奶、稀奶油等乳制品排名第一的;其次看营养声称,“低糖、低脂、含有蛋白质”的雪糕相对更健康。优质雪糕会把牛奶(纯牛奶、灭菌乳)、稀奶油作为主要成分,普通雪糕会以乳粉、脱脂乳粉、奶油等为主要原料,质量较低的雪糕以“水 糖 植物油”为主要原料。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提“胶”色变没必要

记者:近期某款雪糕在31℃室温环境下放置1小时后没有完全融化,引起热议。雪糕为何没有完全融化?配方里的卡拉胶、瓜尔胶长期食用是否有健康风险?

吴佳:大家都有过在家冻棒冰的经验,甜水棒冰拿出来很快就化了,为什么工业生产的冰棍、雪糕融化速度会慢一些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冷饮里添加了乳化剂和增稠剂,这些增稠剂就像网兜一样兜住本来自由流动的水分子,让雪糕中的水即使化掉也不容易流出。

增稠剂在雪糕等冷饮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能改善雪糕冰晶形成的状态,使雪糕形成能轻松咬断、不易融化的状态。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雪糕里可以添加的常见增稠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刺槐豆胶、黄原胶、卡拉胶和瓜尔胶等。增稠剂在雪糕等冷饮中的限量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也就是根据各自的工艺情况适量使用,如果放多了不仅影响口感,还会过于黏腻。因此,不用担心增稠剂使用过量。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一提到“胶”,有人闻之色变,有人甚至把胶鞋底与食品胶联系在一起。其实很多食品胶是“天然提取物”,如卡拉胶和琼脂是海藻的提取物;阿拉伯胶、瓜尔胶、槐豆胶是从相应植物的种子中提取而来的。这些食品胶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一种,对平时蔬菜、水果、粗粮摄入得少的人来说,还有补充膳食纤维的作用。既然是膳食纤维的一种,这些食品胶安全性是很好的。

记者:雪糕等冷饮里有哪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如何辨认?有必要担心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产生危害吗?

吴佳: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严格的评估,确定为安全可靠的才会被批准使用。无论加了什么添加剂,只要生产者严格遵循国家标准,那么产品就是安全的,无需过度担心。只有那些不合规的雪糕,才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那如何辨认雪糕等冷饮里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一般来说,带有“胶”字眼的,大多数是增稠剂,比如卡拉胶、黄原胶。

带有“酯”字眼的,大多数是乳化剂,比如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它们使雪糕的质地均匀、稳定、细腻。

带有“糖”“蜜”“甜”字眼的,基本都是甜味剂,比如甜蜜素、糖精钠、阿斯巴甜等。

带有颜色字眼的,往往是色素,它们是雪糕色彩的主要来源,比如苋菜红、亮蓝、日落黄、胭脂红。

带有“苯甲酸”“山梨酸”字眼的是防腐剂。

其中,要警惕甜味剂和色素出现违规添加,不建议小朋友吃含有人工色素的冷饮。一定要购买正规产品,其次注意看产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买货真价实的产品。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警惕“反式脂肪酸”

记者:低糖、低脂雪糕值得吃吗?

吴佳:要知道,在食品包装上标注“低糖、低脂、含有蛋白质”等字样,可不是企业随随便便就能标的,而是有着严格的标准规定。糖、脂肪和蛋白质的营养声称都有明确的标准,例如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糖含量≤5克,则该食品可以声称“低糖”;每100克食品中脂肪含量≤3克或100毫升食品中脂肪含量≤1.5克,则该食品可以声称“低脂”。

有了营养声称,我们就能更方便地选择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精制糖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所以在挑选雪糕时,要注意它的糖含量。

其实,相比“低糖、低脂”,其实,更希望大家关注“反式脂肪酸”,避免选择配料表上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代可可脂”的雪糕,这些成分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研究表明,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增加过敏、哮喘等的发生风险。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反式脂肪酸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克。除了冷饮,反式脂肪酸还常见于人造奶油、人造黄油、奶油蛋糕等西式糕点,烘烤和油炸食品,如饼干、薄脆饼、油酥饼、炸薯条、炸鸡块等,这些食品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记者:选择低糖、低脂雪糕是否意味着不用担心长胖了?

吴佳:雪糕只是日常饮食中很小的一部分,一般不会对整个膳食质量有大的改变。低糖、低脂雪糕只是为一些在意糖和脂肪摄入量的人提供了更多选择,比如糖尿病患者不能摄入大量精制糖,就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低糖产品;对在减肥期的人来说,还是要注意每天所摄入的食物总量,不能因为选择了低糖、低脂雪糕而忽视了其他食物的摄入量。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节制慢用为正道

记者:一般来说,普通人每天能吃多少雪糕等冷饮?哪些人群不宜食用雪糕等冷饮?

吴佳:随着现代制作工艺的进步,雪糕、冰淇淋等冷饮与蛋糕和甜点的营养特性越来越接近,所以可以把冷饮视作慰藉身心的甜品,但也要有所控制——冰淇淋每天不要超过80克;雪糕或冰棍每天尽量不超过一根。实际中还是要根据具体饮食情况灵活调整,比如今天已经吃了很多含糖的糕点了,就不建议再吃任何冷饮。

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不建议吃冷饮,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吃,而是要慢慢吃,每吃一口在嘴里多含一会儿再咽下去。控糖人群在本身血糖平稳时可适量吃点低糖冷饮。

注意不要短期内快速进食大量冷饮,以免引起“冰淇淋头痛”。对于多数人而言,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冷饮,比如在饭后隔1小时吃冷饮。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记者:自制冷冻饮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吴佳:家庭自制的冷饮不要放太久。如果遇到停电等情况导致冷饮融化了,最好和它说拜拜,不建议再放回冰箱内重新冻上,否则很容易滋生细菌。

记者: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小朋友健康吃冷饮?

吴佳:不建议两岁以下的孩子吃加工食品。3岁以上的孩子在体质不错、肠胃较好的情况下,可以稍微品尝一点凉的东西,但不建议吃一整根雪糕。

作为家长,要尊重小朋友的感觉。像我家孩子从小肠胃比较弱,他小时候吃冰淇淋基本上吃两口就会觉得够了、不再吃了,这时候家长就不要逼孩子吃完,不要怕因此产生浪费。

对大一些的小孩子,家长可以与其约定好吃雪糕等零食的规矩,帮助孩子学会控制。和孩子建立好规矩,吃冷饮的前提是保证好好吃饭,不能把零食、冷饮当正餐。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夏天究竟该如何解暑?

★ 应足量饮水,最好是白开水,推荐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1700毫升,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对于成年人,茶水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加糖的绿豆汤老少咸宜。

★ 高温或剧烈运动出汗较多时,除了水分的丢失外,体内的钠、钾、钙、镁等矿物质也有一定程度的丢失,可以科学选择运动饮料。

★ 如果忍不住想喝饮料或吃冷饮,应注意查看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选择能量、糖较低的产品。

(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王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