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胃全切(糖尿病胃全切的人吃什么好呢)

糖护士Dnurse 0
文章目录:

切胃手术可以让糖友瘦下来,还可以治愈糖尿病?是真的吗?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一旦确诊,常规的治疗手段是无法逆转的,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代谢手术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选项。

近10余年来,国内外无数临床实践证明:代谢手术术后1年,60%-80%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可以不再用药治疗。而这里的代谢手术就是大众经常说的“切胃手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提出:肥胖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尽量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若血糖仍控制不理想,可考虑代谢手术治疗。

“减重手术”是如何和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

代谢手术是从减重手术逐渐演变而来,主要治疗病态肥胖症等体重严重超标的患者,手术通过减少胃体积(切胃),来达到帮助患者减重的目的。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一名外科医生给一名重度肥胖的患者进行了减重手术,这名患者亦存在2型糖尿病,术后这名患者的体重得到了明显的减轻,医生惊奇地发现,患者的血糖同时也迅速恢复正常,完全不用再吃降糖药了。

后来人们发现,减重手术之所以能改善血糖情况,是因为手术能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激素改变,从而缓解患者的代谢问题,后来这个手术的名字也从“减重手术”更名为“代谢手术”。

简单聊聊代谢手术

代谢手术分为胃转流术、袖状胃切除术、胆胰转流术、可调节胃绑带术,总的来说:

从手术简单及安全方面考虑

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绑带术>胃转流术>胆胰转流术;

从改善肥胖和糖代谢效果来看

胆胰转流术>胃转流术>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绑带术;

当然每种手术各有特点,优缺点明显,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糖友的个体情况,权衡利弊。

胃转流术:

不切除任何组织或器官,通过胃部分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改变食物进入消化器官的生理流向,并改变了胃肠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模式,从而起到抑制进食,增加饱腹感,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等作用。

优点:目前应用最为广泛,适合大部分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及治疗糖尿病远期效果好;

缺点:手术难度较大,术后营养并发症略多于前两种术式,需要长期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袖状胃切除术:

将胃纵行切除,胃部变为肠管大小,缩小胃容积,使得食物进入和在胃部消化吸收减少,术后食欲下降,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优点:是代谢手术中难度最小、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对营养吸收影响也是最轻的;

缺点: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略差。

胆胰转流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将部分胃切除,将残余的胃部与小肠末端吻合,胆胰支则与回肠吻合,减少胆汁、胰液与食物的混合时间,减弱消化吸收。

优点:是代谢手术中减重及治疗糖尿病效果是最好的;

缺点: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并发症尤其是营养并发症是最多的,也是最严重的,在临床上仅适用与体质指数>50kg/m^2的重度肥胖患者,目前,我国也没有开展这项手术。

可调节胃绑带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不切除任何组织或器官,通过在胃贲门附近绑上硅胶套圈,减少进食数量,其松紧通过注水或放水来调节。

优点:手术相对简单、安全性高,不损伤消化道,不影响营养吸收,可调节且完全可逆,术后患者恢复快。

缺点:需要复诊,调节绑带的松紧,远期治疗效果较差,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哪些糖友可考虑代谢手术?

1. 必须是2型糖尿病患者;

2. 体质数≥27.5,代谢手术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

3. 年龄要在18-60周岁之间,越年轻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4. 糖尿病病程≤15年,病程5年内的疗效最佳;

5. 手术前空腹的C胎水平≥1ng/ml,空腹C胎水平越高,往往治疗效果会越好;

这些人不能做代谢手术!

1.滥用药物、酒精成瘾、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对代谢手术的风险、获益、预期后果缺乏理解能力的患者。

2.1型糖尿病患者。

3.胰岛β细胞功能已明显衰竭的2型糖尿病患者。

4.BMI<25kg/m^2。

5.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其他不适宜手术的情况。

术后血糖恢复正常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代谢手术给了长期受肥胖、糖尿病困扰的糖友一次摆脱病魔,拥抱健康的机会。但在日常生活中,要长期保持健康的饮食、运动习惯,将体重维持在合理水平,千万不要以为糖尿病已经离你远去,如果放松警惕,大吃大喝,高血糖会卷土重来!。

另外,代谢手术术后随访也很重要,尤其是相关的营养并发症也不容小觑,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问题,早期干预。

食管、胃部、肺部同时患癌,医生:全切!3种癌症或可治愈

刘叔今年55岁,平时身体很硬朗,但有喝酒、抽烟的习惯,上个月,刘叔总感觉上腹部隐隐发痛,于是在家人陪同下,去医院做了胃镜检查。

谁知道,检查结果让人感到震撼,刘叔的胃里和食管同时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肿瘤。

当地医生让刘叔前往市级医院进行治疗,主管医生为他安排了全身CT扫描,随后,又在他的右侧肺部和左侧甲状腺发现肿瘤。

食管、胃部和肺部同时患癌,手术难度非常大,不仅需要考验胸科医生和胃肠外科医生的配合,而且患者需要将部分胃切掉,用肠子代替食管和胃,而很多医院都没有做过结肠代替食管的手术。

最后,医院的医生团队经过多次讨论,为刘叔“量身定制”了一套手术方案:只做一次手术,先做肺叶切除,再做全食管切除、全胃切除和甲状腺切除,并且用大肠代替被切除的食管和胃。

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和康复保健,刘叔的精神状态不断变好,目前,已经顺利出院。

像刘叔这样同时发现多种癌症的情况并不是少数,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癌症,实际上却是无处不在。

癌症无处不在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上指出,中国的癌症发病人数占全世界的21%,因为癌症死亡的人数则占27%,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1/5的患癌可能性。在中国,每6分钟就有1个人确诊癌症,每7-8个人中,有1人因癌症死亡。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患者患者约160万人,每年因为癌症而死亡的人数则高达130万左右。研究表明,癌症是我国城市居民的第一位死因,是农村居民的第二位死因。

《柳叶刀》子刊《Lancet Glob Health》上发表了国家癌症中心陈万青教授的一项研究结果,该研究对可控性致癌危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研究显示,与癌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吸烟、喝酒等行为因素;病菌感染等因素;摄入水果少、高盐高油等饮食因素;体重超标、糖尿病发病率高等代谢因素和PM2.5浓度高的环境因素。

说起癌症,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绝症”、“无药可治”,然而,癌症虽然还未被完全攻克,却并非全部癌症都不能治疗。

为何有的癌症可以治疗?

实际上,癌症能否被治愈,关键在于发现的时间,很多癌症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比如以下几种癌症,早发现、早治疗,则治愈率非常可观:

宫颈癌:作为女性健康“第一杀手”,宫颈癌却并非绝症,早期发现的宫颈癌治愈率可达到100%,而且,宫颈癌疫苗的成功研发,让人们具有更强有力的预防措施。

乳腺癌: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可能患乳腺癌,晚期乳腺癌患者可能面临着全切除,甚至不可治愈的问题,但如果是早期被发现,积极治疗后,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

大肠癌:目前,大肠癌的治疗方式不断优化,在传统的放疗、化疗和手术等方式的基础上,衍生了免疫、中药等治疗方式,使得早期的大肠癌治愈率达到80&以上,中期大肠癌患者也有60%-70%的治愈几率。

早期癌症,多数可能治愈

随着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不少癌症的五年生存率都在不断上升。除此之外,甲状腺癌、皮肤癌、绒癌等癌症,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五年以上无病生存率可以超过80%。

不过,早期癌症多数可以治愈,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早期癌症都可以治愈,治疗效果还与患者的体质、生存意志等因素相关联。事实上,很多人在确诊癌症的时候都已经到了中期甚至晚期,这种情况下,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但也有“奇迹”出现。

晚期癌症,部分可能治愈

尽管癌症到了晚期,治愈率比较低,但也有例外。以下几种癌症通过化疗,也可能被治愈,长期生存率也非常高: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率约为75%-9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约为70%-80%;

睾丸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愈率约为70%-80%;

妊娠性绒毛膜细胞瘤:治愈率约为80%-90%。

除此之外,某些淋巴瘤,譬如霍奇金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治愈率也超过50%。总之,要想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和长期生存率,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癌症都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癌症如何尽早发现,癌症都有哪些症状?

多数癌症都有以下几种症状出现:

肿块:癌细胞的增殖形成的肿块,可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一般情况下,良性肿瘤形成的肿块表面光滑,容易推动,而恶性肿瘤形成的肿块表面不光滑,难以推动,而且生长非常快。

疼痛:若出现疼痛,意味着癌症很可能已经进行中期或晚期,一开始多数是隐隐作痛,夜间比较明显,到了后期,疼痛加重,白天夜间疼痛不止,这是癌细胞侵犯神经引起的。

溃疡:由于癌细胞生长快,患者营养供应不上,会导致组织坏死,从而形成组织溃疡,譬如乳腺癌患者的乳房处可能出现菜花样的溃疡。

出血:癌细胞侵犯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则会引起出血。肺癌患者咳血,胃癌、结肠癌患者便血等都是常见的症状。

梗阻:癌组织快速生长,会引起梗阻,当梗阻出现在食管时,会出现吞咽困难;若梗阻出现在呼吸道,则引起呼吸困难;梗阻出现在尿道,则导致排尿困难。

以上五个是癌症常见的症状,但癌症真正的致死原因另有其二:一是癌细胞在繁殖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免疫力受到破坏;二是癌组织会破坏靶器官的功能,造成脏器功能退化、下降,从而使人走向死亡。

等到癌症出现再治疗,倒不如日常做好预防工作,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治癌不如防癌,6个方法能帮你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提出以下几个简单的防癌措施:

1、坚持运动,每天至少进行半小时的运动;

2、减少盐分的摄入;

3、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尽量多吃全谷物食品;

4、控制红肉的摄入量,少吃加工食物,比如火腿、腌肉等;

5、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6、控制体重。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是预防癌症的关键,切莫等到癌症找上门才后悔!

#39健康超能团##清风计划#

参考资料:

[1]《癌症究竟有哪些症状,如何尽早地发现癌症。》.人卫健康.2016-03-12

[2]《男子身患三种癌症,“拆弹专家”一场手术讲解!》.中山六院.2020-10-09

[3]《哪些癌症能治愈?癌症该如何预防?一篇文章告诉你》.丁香医生.2017-09-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医疗纠纷:违反指南行腹腔镜全胃切除,致吻合口瘘并发症患者死亡

一、基本案情

1、手术。2020年5月17日,患者刘某斌以体检发现胃恶性肿瘤2天为主诉入住市中心医院,既往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病史等,初步诊断:胃恶性肿瘤。入院后在胃肠外科完善相关检查,充分术前准备,于2020年5月22日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肠粘连松懈术,术后患者恢复一般。

2、吻合口瘘。2020年5月29日经消化道造影证实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给予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于2020年6月1日15:20患者突发腹腔大出血10分钟出血量达2000ml,出现失血性休克,给予快速补液、输血及对症治疗,急诊全麻下行剖腹探查。

术中,结合目前患者失血性休克并感染性休克严重,决定行脾脏切除控制腹腔大出血,拆除食管空肠吻合口解决吻合口瘘对腹腔造成的持续污染情况,行食管造瘘引流消化液,行空肠造瘘行后续营养支持治疗,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再行二期手术治疗。

3、患者死亡。2020年6月5日患者已脱机拔管,同日17:39患者突发右侧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大量鲜血性引流液,量约1000ml,立即申请去白红细胞、血浆、快速补液,同时联系外科医生,评估手术适应症,17:40患者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心电监护示心率、血压进行性下降,心电图示一直线。

死亡诊断:胃恶性肿瘤,胃癌根治术后;失血性休克;吻合口瘘;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脾切除术后;小肠造瘘术后;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双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低蛋白血症;电解质代谢紊乱;胰腺占位;胆囊切除术后。

二、医方观点

1、被告各项诊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充分,尽到法定告知义务。患者2020年5月17日入院,医院给予完善术前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积极行术前准备,并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及家属表示充分知情的前提下签字并要求手术治疗。

患者术后出现病情变化和并发症后,医生也及时多次与家属进行沟通,告知病情、治疗措施和预后风险,充分尊重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患者死亡,医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家属告知了可以进行尸检明确死因,家属签字拒绝尸检(见尸体解剖检验告知书)。被告已尽到法律规定的各项告知义务。

2、患者在手术前自愿购买医疗意外保险,在病故后家属也及时得到了保险理赔,说明患方已经充分认识到手术风险,并认可患者术后死亡属于医疗意外。对于患方已经从保险公司得到相应理赔,被告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患者刘某斌在住院期间,所有的手术操作及诊断治疗均及时、严谨、合规,患者死亡由自身疾病进展和现有医学诊疗手段的局限性所致。

4、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腹腔污染重,脓液及消化液腐蚀导致腹腔多次大出血,最终失血性休克导致患者最终死亡,这是现有医学技术条件下难以完全避免和防范的并发症和医疗意外,根本原因是患者自身疾病复杂危重、免疫力差以及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所导致的疾病转归,并不是医疗过失导致的。

5、患者术前检查完善,疾病诊断明确,术前评估充分,手术方式、手术风险、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沟通充分,术中及术后的治疗合理,护理到位。术后从引流液性状发生改变到证实吻合口瘘需要时间进行临床观察,且在密切观察的基础上予以积极治疗,吻合口瘘系消化道肿瘤常见的并发症。

并非所有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都需要手术处理,若无弥漫性腹膜炎的情况是可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予以保守治疗的。对于患者围术期治疗,医院积极采取各项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详见医嘱及病程记录),不存在任何延误和不当。

三、医疗过错分析

1、腹腔镜手术是目前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全胃切除术,《胃癌诊疗规范(2018版)》和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0》指出对于适合接受远端胃大部分切除的Ⅰ~Ⅲ期胃癌患者可以作为常规治疗选择。

但是腹腔镜全胃切除应作为早期胃癌临床探索在有经验的大型医疗中心开展,而对于腹腔镜近端胃癌切除及进展期胃癌的腹腔镜全胃切除目前缺乏研究证据,推荐临床研究。医院开展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条件和经验,需卫生行政部门裁定或法庭审理确定。

本次鉴定对此从术前告知层面评价,患者术前有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医院应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中向患方说明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不同方案的问题。但病历材料缺乏相关内容记载,故医院在手术方案告知方面存在不充分问题。

2、本案患者术后早期发生吻合口瘘,结合2020年6月1日手术记录描述食管空肠吻合口开裂,不能排除局部吻合效果不理想情况。

3、吻合口瘘是手术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医学实践中尚难以完全避免,但在围术期医院应对患者病情密切观察、充分分析、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医院已经考虑到吻合口瘘问题,但未能短期内予以复查例如B超和/或CT评估引流情况,医嘱单反映2020年5月30日和2020年5月31日两日未给予抗菌素药物,以及未能及时进行引流物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患者死亡后未能进行尸体解剖病理检验,对此原因和责任再次请法庭进一步审理确定。依据现有临床医学资料分析,患者符合再次发生腹腔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医学特点,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感染因素在休克病情中起到不利影响作用。

5、患者2020年6月5日病情发展迅速,丧失再次剖腹探查的手术机会。对于患方提出的邀请外院会诊问题,在医学工作程序上,医院未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提供医学建议存在不足,从患者病情程度而言,治疗难度大,转院风险大。

四、庭审意见

导致患者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且复杂交织。医疗机构一方只对自己的违法诊疗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与其原因力相适应的赔偿责任,参考鉴定意见(医疗过错参与度为次要程度范围)本院酌定市中心医院对刘某斌的损害后果承担35%的赔偿责任。

五、法院判决

二〇二一年八月二日法院判决,x市中心医院赔偿郭某珍、刘某各项损失共计155050.05元;损害抚慰金30000元。

【声明】司法裁判案例。#天津头条##医疗纠纷##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