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春见(糖尿病能吃春菜吗?)
柑橘家族新成员不断
柑橘家族新成员不断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员 焦必宁
本报记者 高 阳
编者的话: 甜橙、蜜柚、丑橘、砂糖橘、柠檬……秋冬季节,柑橘类水果“拖家带口”大量上市。它们酸甜可口,味美多汁,但大小各异、长相不同,若真要“较真”起来,即便是资深吃货恐怕也分不清楚这一大家子之间的确切关系。本期,我们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研究员焦必宁为大家揭秘柑橘家族的繁衍史。
“三大元老”传宗接代
如果给柑橘家族写一部历史,那绝对是一部“断代史”,外加“家族伦理大戏”。庞大的柑橘家族中,除了少数边缘成员,绝大多数品种都是3个“老祖宗”的后代,这“三大元老”是香橼[yuán]、野生柚和野生宽皮橘。
“三大元老”无论是长相,香气味道,还是果皮的厚度都各有特点:香橼味酸或略甜,皮厚度通常会超过果实的一半;野生柚汁水多,皮难剥,有一种特殊的苦味;野生宽皮橘,果如其名,果皮非常宽松。
最初,只是野生宽皮橘和野生柚杂交形成酸橙和甜橙。之后,不同品种开始杂交,甚至跨越“祖辈”“孙辈”杂交,产生了很多新品种。由于柑橘家族实在太“乱”,所以就连专家们都为此迷惑很多年。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在对柑橘家族进行了大量的DNA分析后,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终于理清了柑橘家族的家谱,于2018年发表在美国《自然》杂志上:
野生宽皮橘 野生柚(一次杂交)→酸橙
野生宽皮橘 野生柚(多次杂交)→甜橙
甜橙 野生宽皮橘→芦柑
甜橙 野生柚→葡萄柚
酸橙 香橼→柠檬
橙子从“父母”那里遗传了优良基因,既有野生宽皮橘那样的甜酸味,又比柚子好剥皮,从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柑橘类水果;葡萄柚则遗传了柚子特有的“柚皮素”,从而带有淡淡的“苦涩味”;现在市场上很火的沃柑、红美人等柑类品种,育种学家们把它们统称为杂柑。杂柑比橙子好剥皮,同时又具备“父母”果肉细嫩化渣,多汁味甜的优点。而现在市场上的丑橘,则是各种杂柑间进行杂交的结果。
杂交新品种很抢眼
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除了常见的橘子、柠檬等,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新品种。
爱媛38号。不仅酸甜适中、果汁充盈,更重要的是果肉柔软、细腻,吃起来就好像是在饮用一罐果汁或者果冻,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果冻橙”。
不知火。又叫丑橘,个头大,皮粗糙,味道酸甜分明、香气浓郁。
春见。又叫粑粑柑,吃起来口味比较清淡,如小家碧玉,酸甜适中,温润可口。
明日见。这个品种堪称“春见”的升级版,果实更光滑、外观更漂亮。肉质细嫩、高糖,汁多味浓,无核或少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而且耐储运。
无核沃柑。其在保留了沃柑高糖、肉脆、多汁、味浓、越冬落果少、成熟后挂树期长等优点的同时,克服了普通沃柑多籽的缺点。
钦桔1号。较砂糖橘而言,在糖度、果型、果色、口感方面均有优势。其产量高、挂果时间长,可以实现错峰销售,尤其是在寒冬腊月,能够抢占春节市场,耐运输储存。
不同分支,各有优势
一提到柑橘类水果的营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每100克含量差不多也有 20~40毫克,相比梨和苹果,高出数十倍之多。除此之外,这些形态各异的水果其实优点很多。
橘子浑身都是宝。橘子颜色鲜艳,酸甜可口,一般呈橘黄色,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之一。橘子可以说全身是宝,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和止渴的功效,肉、皮和叶皆可入药。橘子内侧薄皮含有膳食纤维及果胶,可以促进通便,降低胆固醇。
橙子微量元素多。常见品种有普通甜橙、脐橙、血橙等。橙子又称黄果,果皮橙黄色,汁味甜而香。橙子中钾、锰含量在柑橘类中出类拔萃。缺钾会让人感到精力不足,而每100克橙子含钾159毫克。锰元素参与乳酸代谢,人体如果缺锰,就很难消除运动后的肌肉酸痛。除了直接吃,橙子还可以榨橙汁、做果酱、入馅料等。
柠檬去腥助消化。柠檬味道极酸,可切片泡水喝,吃海鲜或喝葡萄酒时也可以加入一些,入菜可去腥,使味道更加鲜美。柠檬有黄色、橙黄色、绿色之分,相对来讲,颜色鲜艳的成熟度可能较高,酸度也较高。需要注意的是,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尽量不要喝柠檬水。
柚子降火热量低。琯溪蜜柚、沙田柚、红心柚等都比较有名,柑橘家族中,柚子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及各种矿物质。其独有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抗炎、抗焦虑和镇静等作用,因此食用柚子有一定的去火功效。同时,柚子热量低且纤维含量较高,易饱腹,适合减肥人群食用。除了直接吃,它的果肉和皮还可以用来榨汁喝,做蜂蜜柚子茶、糖渍柚子酱、拌凉菜等,炖肉时也可以加入少许柚子皮,增鲜解油腻,比如柚皮扣肉、柚子炖鸡等。
健康吃橘分人分时
购买柑橘时,应该挑选肉质紧实、新鲜略有光泽的,先闻闻有没有自然的果香,看看果皮是否有下陷,如果能选择带新鲜叶子的更好。吃时也有讲究。
一次别吃多。柑橘类每周吃不要超过1斤,尤其是橘子,不宜食用过量,否则可能引发胡萝卜素血症,导致皮肤呈深黄色。若因吃太多造成手掌变黄,停吃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正常。柚子、橘子都适合多数人群吃,只不过柚子含糖量低,更适合肥胖和糖尿病患者食用。而橘子含糖量高,吃多容易上火。
带着橘络吃。柑橘类水果内有一层“白丝”,即橘络,含有比较多的膳食纤维和多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最好带着它一起吃。中医上讲,橘络有止咳化痰的效果。
服药前后避免吃。柚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肝药酶的活性,而许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药酶的代谢最终排出体外。如果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吃了柚子,药物不能被代谢而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引起药效过强,影响治疗,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为安全起见,服药前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最好避免吃柚子或喝柚子汁,柑橘类水果最好都不要吃。
少吃柑橘制品。橘子罐头、秘制柠檬片等干制品和储藏品,有些虽然用了锁鲜技术,但经过腌渍或秘制后,里面盐、糖量容易超标,建议还是要吃新鲜的。▲
粑粑柑:跟不知火丑橘是真的不一样,不一样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
说起春见粑粑柑,不免想起前昨天老同学聚会时,与几位已经升级做父母的老友探讨育儿心得,提及给家中宝宝添加水果时的选择,遇到蜜桔口味有些酸,砂糖橘又过于直甜,小宝不是很喜欢的话题,各老友七嘴八舌的,有人推荐蒸苹果搅成泥,有人建议吃猕猴桃加热补维C,还有人说可以尝试买点粑粑柑榨汁,酸甜味道宝宝容易接受。当时初听粑粑柑觉得名字还真是“不同凡响”呢,于是好奇便多做了一番探究,分享给大家。
粑粑柑主要产于四川、福建和江西湖南
所谓粑粑柑,其实只是俗称,其正式的学名是春见柑橘,系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春见桔橙与椪柑F-2432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因果肉脆嫩多汁且壁薄化渣,清甜多糖,口味浓郁品质高、病虫害少而被推广。2001年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广泛种植于四川省的蒲江县、眉山县、彭山县、丹棱县、仁寿县、金堂县,福建省的三明、南平、龙岩、福州,还有江西和湖南部分地区,成熟期在12-次年1月的隆冬季节,是属于冬桔的一种。
粑粑柑,学名春见柑橘
相比传统桔子在秋季成熟,以及春桔里的沃桔和丑橘等成熟期在2-3月。粑粑柑在12月初刚开始采摘的酸味多于甜味,后面则逐渐甜味胜过酸味,到1月时清甜多汁达到最佳。粑粑柑属于果皮是为橙红色,里面的果肉为黄色,鲜嫩多汁,味道甘甜,是一种维C含量相当高的柑橘水果。其丰富的维生素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活性成分,能促进人体代谢,对维持人体健康有较大好处,其有些成分具有预防疾病功效。
粑粑柑富含人体所需的维C、铁、钙、磷、柠檬酸、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
耙耙柑果肉的的营养含量
耙耙柑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4.5%,可食率76.64%,富含人体所需的维C、铁、钙、磷、柠檬酸、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维生素C每100克含35.17毫克,可溶性固形物12.0% ,固酸比18.1,含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营养价值比同类水果高出很多。有生津止渴,化痰理气,具有高营养值,高药用价值。
粑粑柑富含人体所需的维C、铁、钙、磷、柠檬酸、胡萝卜素等微量元素
粑粑柑的功效与作用
1、预防癌症,降低发病率
粑粑柑是一种能预防癌症的健康水果,因为粑粑柑中含有一种天然抗癌成分,糯米0它能阻止人体细胞癌变,并能加快人体内致癌物质的分解与代谢,并能增强人体抗病毒能力,可阻止癌症病毒对人体细胞产生伤害,让人体自身抗癌能力得到提高,促使癌症发病率下降。
粑粑柑口味酸甜,爽口不腻
2、调节情绪,抗疲劳
调节情绪,提高身体抗疲劳能力是粑粑柑最重要的功效,粑粑柑中含有的挥发油和芳香类物质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中枢神经,它能调节情绪也能放松心情能让人类身心得到深度放松,对人们经常出现的焦虑抑郁以及烦躁等不良症状,都有明显调理和缓解作用。粑粑柑含有一些天然多糖和多种氨基酸,更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增强人体细胞的活性,另外粑粑柑还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物,能加快人体内多种酸性物质代谢,能防止人体因酸性物质过高而出现疲劳,所以经常食用这种水果能让身体的抗疲劳能力明显提高。
粑粑柑入口化渣,汁水丰满
3、天然果酸,促进消化
粑粑柑这种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果酸和柠檬酸,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促进唾液胃液等多种消化液分泌,并能对肠胃产生温和刺激,能促进肠胃蠕动,提高肠胃消化功能,平时人们出现消化不良或食欲不振时,吃些粑粑柑就能让症状明显好转。
粑粑柑含有大量的果胶和膳食纤维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4、膳食纤维,预防高血脂
粑粑柑含有大量的果胶和膳食纤维,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能加快人类血液中脂类物质和胆固醇的代谢,阻止脂肪在身体内堆积,预防高血脂,另外这种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钾,他们能提高人类心脏功能,也能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能从根源上阻止高血脂发生。
粑粑柑虽好,但对于一些人群也是有食用禁忌的
粑粑柑的食用禁忌
但粑粑柑虽然营养丰富,对人体身体有诸多好处,但它毕竟属于一种高糖柑橘水果,生活中那些患有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人群吃粑粑柑必须要控制食用量,因为含糖分较多的粑粑柑会使血糖进一步上升,也容易让糖尿病病情加重,此外生活中那些属于热性体质的人,或者已经患有咽喉肿痛和口舌生疮的症状的人,食用粑粑柑也会加重这类上火症状。而且因为粑粑柑含有的丰富维C,切忌与高蛋白含量的食物一起食用,不然很容易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粑粑柑与丑柑的表面区别
最后再科普一点,就是与粑粑柑神似的丑橘,二者如何鉴别。首先从外形来看,丑橘表面凹凸不平,颜色比较深,而且色泽不怎么鲜亮,这种水果的个头整体也比较大,外表看起来有点皱皱的,因此又叫丑橘,而粑粑柑呢?它的外形呈高扁圆形,表面很光滑,而且和丑橘相比,粑粑柑的表面更富有光泽,这一点就是最大的差别。粑粑柑表面光滑有光泽,油胞细密,丑橘表皮凸凹不平比较粗糙,色泽不鲜亮,只要仔细的观察,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也不会买错。
“大吉大利”耙耙柑——春节的解腻佳果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梁雪茵
年末团年饭局、新年走亲访友,大家总喜欢捎上点儿水果,其中肯定少不了寓意“大吉大利”的橙子桔子之类的柑橘。
我们在寒冷的冬季常吃的柑橘类水果很多,但如果吃上那些似柠檬般酸死人不要命的,又或者嚼如白蜡一样干瘪无味的,你可能会觉得很扫兴。而现在有一种似橙非橙,似桔非桔,果皮松软易剥,果肉饱满无楂,味道酸甜可口,名为耙耙柑的品种,你可曾吃过呢?
学名春见,是芸香科、柑橘属、柑橘种下的晚熟杂柑品种,1979年在日本以清见和椪柑F-2432杂交育成,于1999年由中国柑橘研究所引入我国。由于它广泛种植在四川等地,四川方言中“耙”代表“软”的意思,因此人们把这种成熟之后皮和果肉明显分离,用手捏起来软软的水果,亲切地称为“耙耙柑”。
既然耙耙柑又名春见,顾名思义肯定是春天里相见的果子了。为了吃到正宗的粑粑柑,从开花到结果,它的生长周期长达300多天。果树在每年的立春后至立夏前抽发的为春梢,立夏至立秋前抽生的为夏梢,立秋至立冬前抽生的为秋梢。到了12月果子逐渐成熟,春节前后果子的甜度到达了鼎盛时期,春节期间就大量上市。
耙耙柑的果实较大,高扁圆形或倒阔卵形,顶部广圆或稍凹,基部短颈有或无。果皮深橙黄色,果面光滑富光泽,油孢小而密,凸出;果肉橙黄色,囊壁薄,脆嫩多汁,几近无渣,酸甜适口,且无核。松软的果肉、入口即化、甜而无楂~~
耙耙柑不仅好吃,对健康还有一定的作用。
1、助消化
耙耙柑中富含果酸和柠檬酸,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并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2、缓解便秘
耙耙柑的膳食纤维丰富,进入胃肠道后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胀,可以刺激肠道平滑肌蠕动而增强排便,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缓解便秘有一定效果。
3、提高免疫力
耙耙柑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族、维生素E、胡萝卜素、钙、锌、铁等营养元素,可以补充多种营养成分,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
另外,有报道耙耙柑能增强人体抗病毒能力,所含的天然抗癌成分对疾病有一定作用,含有的挥发油和芳香类物质能调理和缓解不良情绪,常吃耙耙柑还有美容养颜效果。
粑粑柑可以榨汁喝,还可以做成果酱,又或者根据个人口味调成混合果汁。
粑粑柑色味如此诱人,但是胃酸过多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贪吃过量耙耙柑还会导致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春节期间,油腻的食物吃多了,可以来一颗酸甜可口的粑粑柑助消化润肠道。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