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眼白浑浊发黄糖尿病(眼睛眼白发黄浑浊)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殃及黄斑可致盲 如何拯救糖尿病患者视力

如今糖尿病已经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随着病程的延长,并发症的威胁会越来越大。由于长时期血糖水平的改变,会导致眼底视网膜小血管的损伤,这种损伤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会有1/3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眼底病学组组长许迅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到全身的血管和神经,这其中也包括眼底的血管和神经。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1/3伴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这其中又有约1/3会出现DME。截至2017年,根据流行病学统计显示,估算我国已诊断糖尿病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DME患者约71万。这些眼底病变可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不可逆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是视力损伤的高危人群,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管理更应该引起重视。

黄斑是什么?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为什么会出现水肿?

黄斑是我们每个人眼睛中心视力最敏锐的区域。DME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一个人患有糖尿病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发生DM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越容易发生DME。DME也是由于长期血糖水平不稳定的状态导致视网膜的脉管系统受到损伤,也就是提高了血视网膜系统的渗透作用,使得血视网膜的通透性增强了,积液(渗透液)进入黄斑部位,从而引起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想而知,黄斑这么敏锐的区域,糖尿病性的黄斑水肿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视力。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为什么需要及早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发生会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主要表现在视野的中心区域会有暗点,也就是斑片状的视物模糊,难以清晰地看到细节,包括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对比敏感度会下降,看到的颜色是暗淡褪色的,看物体的颜色会改变,有发暗的感觉;看物体的形状有所改变,有时候比实际形状变大了,有的时候也会变小了,直线在视野的某些部分出现波浪状或断裂。DME患者的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正常的工作状态,给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导致的视力丧失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可以治疗的

2012年前,医生们只能使用激光来治疗DME。激光治疗虽然可以阻止DME进一步进展,但是无法恢复或提升DME患者视力,还有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等,进一步影响视力的不良事件,临床急需新型治疗手段。

近几年,随着阿柏西普等抗VEGF药物的出现,局部抗VEGF注射已经成为DME的一线治疗方法。调查发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若不进行有效干预,一旦丧失视觉功能,会首先丧失工作能力,其次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并带来巨大的照护负担。

新型治疗手段抗VEGF给DME患者带来视力获益 眼底病治疗曾经是眼科最为棘手的领域,近些年随着技术和药物的进步,在我国一些创新手段已经得到应用。北京医院眼科主任戴虹教授介绍:DME是黄斑区微血管渗出和新生血管生成造成的,阿柏西普的主要目标就是对抗并阻断被称为VEGF的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生长,消退DME水肿,使患者病情不再发展。相对于激光治疗,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逆转病情,让部分患者已经失去的视觉功能重新恢复,即便是重度DME也可以提高1行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眼睛是自带的“血糖仪”?提醒:若常出现3种情况,一定要多重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李明是一名忙碌的设计师,最近他发现视力有些模糊,尤其在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时,眼前的字体总是若隐若现。起初,他以为这只是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所致,没太在意。

但逐渐,他发现不仅视力模糊,早晨起床时眼睛还经常干涩、酸痛。而他的朋友张丽也注意到,李明最近的眼白部分似乎比以前显得更加浑浊。一次聚会中,张丽开玩笑说:“李明,你的眼睛怎么了?是不是因为太忙,血糖都高了!”李明笑了笑,没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

事实上,李明的眼睛已经悄悄在向他发出警告。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某种程度上,它也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甚至能够提示血糖的波动。如果一个人经常出现类似李明的视力模糊、眼睛干涩或眼白浑浊的问题,可能需要更加关注血糖水平,尤其是当这些症状变得频繁或持续时。

视力模糊:血糖波动的“信号灯”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视力模糊与血糖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血糖偏高时,体内的液体平衡会发生变化,眼睛的晶状体也会因此出现轻微的变形,导致视物变得模糊。短暂的视力模糊可能与日常的疲劳、用眼过度有关,但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尤其是在没有明显疲劳的情况下,可能意味着血糖正在悄然升高。

根据《中国糖尿病眼病防治指南》中的研究,高血糖会影响眼部微血管的健康,导致视网膜血管的渗漏和肿胀,长期下来可能演变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病变如果不被及时发现,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失明。因此,若一个人常常感到视力模糊,尤其是伴有头晕或疲倦感,最好尽早进行血糖检测。

眼睛干涩:血糖高时的“报警器”

眼睛干涩、酸痛是另一个常见的体征,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许多人需要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这种症状显得更加普遍。然而,除了疲劳和环境因素外,血糖水平的变化也会导致眼睛干涩。

《中华眼科杂志》曾指出,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泪液分泌可能会减少,导致眼睛表面缺乏足够的润滑,从而感到干涩不适。高血糖还可能导致眼部神经的损伤,影响泪腺的正常功能,使得泪液分泌减少,干眼症状随之加剧。张丽的调侃或许只是随口一说,但在医学角度看,这的确是一个需要重视的信号。

眼白浑浊:隐藏在表面的“异常”

正常情况下,眼白应该是清晰透亮的。但如果发现眼白发黄或浑浊,可能表明体内有某种代谢异常,血糖波动就是其中之一。眼白浑浊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循环问题,微血管容易受损,眼睛的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眼白出现浑浊甚至发黄的现象。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一书中提到,高血糖会影响全身的微循环,而眼睛的微血管系统极为脆弱,容易受到影响。眼白的浑浊虽然不会立即导致视力问题,但它是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早期的一个外显症状。如果再加上口渴多饮、体重突然下降等症状,可能更需要警惕糖尿病的风险。

李明的故事并非个例。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忽视了身体的微小变化,尤其是像眼睛这种较为隐蔽的器官。事实上,眼睛作为血糖变化的“前哨站”,常常会比其他器官更早发出信号。眼睛的干涩、视力的模糊、眼白的浑浊,这些表面看似与疲劳相关的现象,可能正是身体在提醒你:血糖可能出现了问题。

如何应对这些眼部信号?

首先,定期体检和血糖监测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久坐等生活习惯不佳的人群,早期检测能够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其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控制糖分的摄入,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量。最后,眼睛的护理同样重要,定期休息双眼,减少长时间注视屏幕的时间,保持足够的睡眠与眼部保湿。

李明最终在朋友的提醒下进行了血糖检测,结果显示他的血糖水平确实偏高。医生告诉他,他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需要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来控制血糖水平。幸运的是,李明及时发现了问题,没有让病情进一步恶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是健康的“预警系统”。如果你的眼睛开始出现以上三种异常情况,不妨放慢脚步,给身体一个彻底检查的机会。眼睛虽然无法直接测量血糖,但它却是身体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能够看到血糖波动的影子。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眼睛出现5种情况,需重视

你以为糖尿病患者害怕的仅仅只是血糖升高?错!

真正让糖友警惕,时刻不敢放松的,其实是因高血糖造成的各类并发症。

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都是以慢性高血糖作为主要特征的长期、甚至是终身性代谢类疾病。

虽然是代谢类疾病,但是患者的身体却会因高血糖出现各种并发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统计报告来看,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达到了100种以上,是目前已知的疾病中并发症最多的一种!

长期持续升高的血糖,会对患者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并因此威胁到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比如心脏和大脑、肾脏、眼睛和足部等。

其中,眼睛视网膜病变,就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视力不仅会因此下降,甚至是还会因它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也被称为糖网。有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长期控制不佳、患者病程越长,后期患糖网几率也就会越高。

而且是糖尿病患者病发年龄越大,视网膜病变率也会越高。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率达到了21%~36%左右,患者在5-10年之后,出现眼底病变的,占据了全部患者的50%以上。

那么问题来了,糖网在出现后,到底有何症状表现呢?

1、眼前有物体飘过:当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之后,患者往往会有眼前黑影问题,这些黑影如同圆球、小蝌蚪或蜘蛛网一般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糖网容易造成眼底血管破裂,且受到微血管损伤的影响,新生血管的愈合能力比较差,继而发展为眼底出血

如果患者未能积极进行治疗,一部分血液流入玻璃体内,导致玻璃体浑浊,继而出现了眼前黑影;

2、视力下降:糖网患者的眼部血管往往会出现异常改变,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眼底出血之外,血管畸形也会找上患者,继而诱发不同程度的黄斑底部水肿。

黄斑水肿可影响到黄斑区域的感光能力,所以随着患者病情不断发展,即可出现视力下降症状,比如夜间视力明显不如之前、近视程度越来越深等;

3、软组织渗出:以上仅仅是糖网开始进展的阶段,随着病变逐渐严重,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也会逐渐出现异常;

造成眼部软组织中的胶质组织异常增加,并逐渐代替眼部的部分软组织,导致眼部出现白絮状病变;

4、血斑症状:患者的眼部病变在步入中后期阶段时,眼部的血管非常容易破裂。虽说都是纤细血管破裂,但是由于患者出血的部位没有及时处理;

所以除了会有黑色物体飘过症状外,淤血也会堆积在瞳孔的周围,仔细观察瞳孔周围,还能发现瞳孔部位形成了淤血块;


5、视网膜异常:当患者眼部病变进展到严重程度后,患者可清晰感觉到视网膜异常症状。

因为在患者眼部血管周围,会出现大量白色现状脂质类物质堆积,并导致血管和视网膜受到长期压迫,诱发眼部周围组织异常病变、眼压升高等问题。

糖尿病是诱发糖网的根本原因,而糖网则是导致糖友失明的最危险因素。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后,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身体检查。

一旦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现,更是要积极干预,以免病情走到严重、无法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