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积极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如何治疗与保养)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春季是糖尿病足的“多事之秋”?做好5方面调理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恐惧糖尿病足,这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和致死率极高,增加患者承受的痛苦,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也异常活跃,易感染多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毒性作用而使得机体受到致病菌入侵,进而导致神经病变或末梢神经血管病变,造成下肢感染和溃疡生成,因此春季应积极预防糖尿病足。

春季该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防止流感

跟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感冒后难以治愈且病程长。感冒造成的血糖升高难以恢复,各种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如糖尿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所以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保持居住房间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不能去人口密集的封闭场所,外出时应戴上口罩;保持适度运动来提高抵抗力。

2、稳定血压

不少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这是诱发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因此应积极降低血压,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使得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

3、调整饮食

遵循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和高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瘦肉、蛋类和脱脂牛奶等;远离高糖和高脂肪食物,保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着重吃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和蔬菜来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4、多观察双脚

每天晚上睡觉前分别检查一次双脚,看看有没有出现感觉减退、麻木感以及刺痛感;观察脚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感受下足背动脉变化;仔细观察脚趾间、脚底和脚跟有没有出现鸡眼和胼胝,有没有发生红肿、破溃和水泡以及坏死。

5、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

购买宽松且柔软的鞋子和袜子,不能穿高跟鞋;至少两个鞋子轮换着穿,维持鞋子和袜子干燥;2~3周修剪一次指甲,防止感染,积极治疗脚部疾病。

温馨提示

坚持每晚用温水洗脚,维持脚清洁,不能用热水烫脚,以免造成皮肤破损。把脚洗干净后及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脚趾缝间;然后涂抹润肤乳,但不能涂抹在脚趾缝间。不能自行处理鸡眼和胼胝,更不能滥用化学制剂腐蚀,必须由专业医生来处理;脚皲裂时不能贴胶布,及早处理足部真菌感染。与此同时应戒烟、戒酒,积极防止血管和神经病变。

患有糖尿病,不能盲目运动,牢记这5点或能稳定血糖,不妨试试

想要控制血糖,单纯依靠降糖药物行不行?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疾病后,首先会咨询医生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指数超标,只需要药物控制即可。

殊不知,血糖指数的波动,受到了多个方面的影响,这包括了作息习惯、生活习惯、饮食等等。

降糖药物的确是能发挥出功效,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是,糖尿病患者却不能只依赖药物控制,而是需要进行综合性治疗。

除了控制全天热量摄入之外,患者还应当积极、定期进行体育锻炼,这既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还能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

不过,这并不代表患者能盲目运动,事实上糖尿病患者也有许多运动事项需要注意!

1、选择运动时间: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的不单单是高血糖,更是因用药不当、营养不足或过度运动造成的低血糖。

在临床看来,糖尿病低血糖远要比高血糖危险的多,在严重情况下,患者甚至是可能会休克、死亡。

因此,糖友运动需要把握时间,最好是在进食后的1小时左右,开始进行舒缓的体育锻炼,切忌在服药后或空腹运动,以免造成低血糖出现;

2、选择运动方式: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段、身体素质都不相同,所以能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也都不相同,患者应当视个人情况而定,并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

比如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舒缓的有氧活动就能起到控血糖的作用,这包括了散步、快步走、太极拳等等;

3、循序渐进:有部分患者为了能让体重迅速下降、血糖稳定在正常状态,随意给自己增加了运动量,甚至是已经到了过度运动的地步。

然而,在临床看来,如果自己体重基数较大,其实并不适合剧烈的体育活动,这往往会增加下肢关节的负担,容易造成关节损伤,还会增加低血糖出现的几率。

因此,糖友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当注意循序渐进,随着身体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运动量;

4、运动装备的选择: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合并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增加自身患糖尿病足的几率。

为了保护自己的足部,避免下肢受到损伤,患者在运动前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

比如选择舒适透气的鞋袜、购买质量较好的运动鞋、选择大一号的鞋子,以免造成足部不必要的损伤;

5、注意运动安全:糖尿病患者运动没有错,但是要以自身安全为前提的条件下开始锻炼,不要将自己放在危险的环境中。

在选择锻炼场地时,最好避开车水马龙的公路、避免在恶劣天气锻炼。

特别是目前已经进入了冬季,由于气候较为寒冷、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所以大家应当随着天气增加或减少衣物,尽量在太阳升起之后再出门运动。

最后还要强调的一点是,糖尿病患者运动虽然有一定益处,但也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锻炼。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又或者是血糖控制不稳定、低血糖反复出现,为了健康着想,应当避免进行大量的体育活动。

来源: 医说健康

运动真的是最好的处方,来看适量运动对糖尿病状态的改善。

糖尿病是危害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发病率。烦人的病发症一直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作用缺陷所引起,临床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但是也有大部分病人症状不明显。同时还伴有糖,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且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脑血管病等多脏器组织的慢性侵害。起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同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并在我国患病率,发病率,患者数量急剧上升,现在已成为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疾病,死亡原因,中国的患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5亿左右。

对糖尿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他那边的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方法。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小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监测血糖,药物治疗。

今天重点说说,合理的运动对糖尿病的改善。

现代医学研究大量证据证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多吃少动,在糖尿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多动少食及运动锻炼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糖尿病人为什么要运动呢?二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缺少运动,身体惰性的疾病,超过80%的二型糖尿病与肥胖和身体惰性有关。而通过运动的预防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因此缺少运动本身就是他那边的发病关键因素之一。

科学研究证明,不论是行走还是中等高等强度的运动均能够降低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并且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就越低。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糖尿病等病人需要每周进行150分钟至30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

我国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也证明了,不论是业余时间,休闲运动还是规律的日常运动,均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肥胖作为糖尿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运动也密切相关,在我国人群中,当体质指数大于24kg/m2,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的2~3倍。肥胖的发生就是遇饮食和活动减少有关。其中活动减少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没事葛优瘫,坐着玩手机看电视,聊天!

健康的运动生活方式能够维持健康的体重,对于超重的成人先进行45~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能有效预防有超重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使慢性疾病同时也是进展性疾病。运动能改善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能改善葡萄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其实每天30分钟以上的运动干预,不论是轻度运动还是中等强度运动,剧烈运动,尽量降低颗糖耐量减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还能显著改善与代谢相关的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这种改善效果和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一样。看看,有效吧!运动吧,^亲!

规律的运动还能降低血脂。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适量的运动还能预防改善糖尿病并发症。适量运动有明显改善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改善或者延缓糖尿病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变的发展。像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骨骼肌力量和生活质量,且能够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

另外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外周血管病变!对于预防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运动虽好,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特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需要规范的指导,以避免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肌肉损伤,心肌缺血,眼底出血等损害。

综合的说;得了糖尿病 运动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甚至超过口服药的作用!

1 运动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

2运动能改善骨骼肌的功能。防和改善糖尿病肌病。

3运动能够改善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降低血糖和血脂。

4 运动能总还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脑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通通都能改善!

5运动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自信心降低,恐惧,焦虑,抑郁,并且能够改善睡眠。

6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如免疫力下降,肥胖,体力活动减少。

运动的好处多的数不清,运动也是一种药,规律运动让人精神愉悦,规律运动使人快乐!

本期主要讲解糖友们运动的意义,篇幅有限,运动处方下期再约!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糖尿病最好的药物之一是运动!改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获得幸福人生,记住李医生的忠告-动起来,不要懒!

没有可怕的疾病,就怕懒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