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后跟干裂(糖尿病脚后跟干裂口子咋治)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脚后跟脱皮干裂?警惕这些健康隐患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发现自己的脚后跟出现脱皮干裂的现象。这看似只是小毛病,却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究一下脚后跟脱皮干裂背后的秘密。

脚后跟脱皮干裂的常见原因

01

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是导致脚后跟脱皮干裂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皮脂腺分泌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脚后跟部位,本身油脂分泌就较少,再加上日常水分摄入不足、气候干燥寒冷以及频繁洗脚等因素,使得皮肤的水分流失加剧,从而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进而出现脱皮干裂的情况。

02

足癣

足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脚气”,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它也是造成脚后跟脱皮干裂的“元凶”之一。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繁殖,当脚部多汗、鞋子不透气时,就为真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感染足癣后,除了脚后跟脱皮干裂外,还常伴有瘙痒、水疱、糜烂等症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03

缺乏维生素

某些维生素对皮肤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维生素 A 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生长和修复,维生素 B 族参与皮肤的新陈代谢过程。如果身体缺乏这些维生素,就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脱皮干裂等问题。饮食不均衡、挑食、素食主义者等人群更容易出现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脚后跟脱皮干裂。

04

湿疹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脚后跟。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过敏体质、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能诱发湿疹。湿疹患者的脚后跟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脱皮、干裂等症状,且瘙痒剧烈,容易反复发作。

05

其他疾病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脚后跟脱皮干裂。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皮肤营养供应不足,出现皮肤干燥、脱皮干裂,甚至溃疡等症状。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鱼鳞病等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如何预防脚后跟

脱皮干裂

1. 保持皮肤湿润:养成每天洗脚后涂抹保湿霜或凡士林的习惯,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季节或环境中。保湿产品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水分流失,保持皮肤的湿润度。对于皮肤特别干燥的人,可以在晚上睡觉前涂抹厚厚的一层保湿霜,然后穿上袜子,让皮肤在夜间充分吸收水分,起到更好的保湿效果。

2. 选择合适的鞋子:挑选鞋子时,要注意尺码合适,避免过紧或过松。鞋子的材质应柔软、透气,如皮鞋、运动鞋等,减少对脚后跟皮肤的摩擦。尽量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硬底鞋,给脚部提供舒适的支撑和缓冲。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以选择穿着有良好足弓支撑和减震功能的鞋子,并适时更换鞋子,让脚部得到休息。

3. 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A、E、C 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皮肤的健康。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菠菜等;维生素 E 丰富的食物包括坚果、植物油、全麦食品等;维生素 C 可以从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中获取;蛋白质则可从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食物中摄取。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为皮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4. 避免交叉感染: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浴室、健身房等,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防止真菌感染。如果家中有人患有足癣等真菌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治疗,并将其个人物品与他人分开,避免传染给家人。

5. 治疗基础疾病:如果脚后跟脱皮干裂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水平、补充甲状腺素等,以改善皮肤的营养状况和代谢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皮肤脱皮干裂的问题。在治疗基础疾病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脚部皮肤的护理,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保养。

脚后跟脱皮干裂并非小事,它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脚部护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疾病,守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

来源: 健康吉林12320

脚后跟总是开裂?真相不一定是皮肤缺水,当心与这些疾病有关

一到秋冬季节,不少人脚上的皮肤就会变得干燥,脚后跟更是会出现裂口。

脚后跟开裂,不仅影响美观,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如果处理不及时,它们可能会引起感染,严重时能让你每走一步,裂口处都疼痛不已。有网友调侃,“真的是含泪走路”“步步惊心”……

那么,脚后跟干裂都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预防和缓解?接下来,我们将与大家分享很多有效的方法,帮助大家居家解决脚后跟干裂的问题。

脚后跟干裂不仅是干燥引起

还可能是这些疾病隐患

脚后跟干裂,顾名思义,就是指脚后跟皮肤上出现的干燥、裂隙或开裂的现象。这些干裂有轻有重,有时还伴随有角化过度,也就是皮肤增厚,质地和老茧类似。当这些裂口深入到真皮层时,则会导致疼痛。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皮肤质地柔软,会保持适当的湿润和弹性,包括脚底表面的皮肤,它能够应对在承重过程中施加在其上的摩擦、压缩和剪切应力。不过,当皮肤缺乏水分时,再承受频繁和高强度的摩擦和压力的话,便容易变得干燥、粗糙和开裂。

进一步展开说的话,以下是脚后跟干裂的常见原因:

· 皮肤干燥或干皮症:皮肤缺乏水分或天然油脂,导致干裂。

· 寒冷干燥的天气:秋冬季低温和低湿度往往加剧脚部皮肤的干燥。

· 长期站立或行走: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可能加剧脚底的压力,促使脚后跟皮肤开裂。

· 穿露跟鞋:如凉鞋等露脚后跟的鞋子,不能有效支撑脚部,容易导致脚后跟干裂。

· 超重或肥胖:造成脚后跟压力太大。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需要引起警惕的是,一些疾病也会伴随有脚后跟的干燥、开裂,比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文献总计显示,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脚后跟干裂的比例能够达到 31%。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真菌感染引起来的足癣(俗称脚气)偶尔也会有脚后跟的干裂,但与此同时,一般还会有瘙痒、异常发红、水疱、烂脚丫等改变,很少是单纯的脚后跟干裂。如果怀疑是足癣,则要进行抗真菌治疗,不宜按照普通的脚后跟干裂来处理。

脚后跟干裂有这样一些表现

脚后跟干裂的表现因人而异,有的轻微,有的严重。

一般最开始会比较轻微,表现通常为脚后跟边缘的皮肤变干和粗糙,摸起来感觉有所增厚,增厚明显时会颜色变化,不再是肤色,而是黄色或棕色,类似于老茧的外观。

有的人后期会进一步加重,出现线状的裂隙和裂口,甚至裂口会逐渐加深,这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特别是在行走或站立时。

更严重的时候,裂缝会渗血、出现血痂,甚至感染。

对于极端的案例,如果裂口长时间不做处理,局部也没有注意卫生,则可能会引发蜂窝组炎等更为严重的感染。在血糖控制效果不好的糖尿病患者中,脚后跟的裂口可能引发糖尿病足溃疡,迟迟难以愈合。

4 个措施,居家缓解脚后跟干裂症状

脚后跟的核心应对措施,主要有 3 个方面:

第 1:尽量规避病因和诱发加重的因素,这对减少未来的复发也很有帮助。

第 2:注意保护局部皮肤,减少机械损伤,以免病情持续加重。

第 3:加强皮肤的局部保湿和修复,主动改善皮肤的局部微环境。

基于此,我们梳理了应对脚后跟干裂的 4 种措施:

· 适度泡脚:可以每天用温水浸泡脚部 10 分钟左右(不超过 20 分钟),目的是帮助软化异常增厚的角质。

· 适当去除硬皮和死皮:根据角质增厚的情况,不定期使用浮石等工具轻轻去除脚后跟上的硬皮和死皮。

· 功效型产品:涂抹有药效的产品,比如使用含有尿素、α-羟基酸、水杨酸、乳酸等成分的产品,这些产品中常有助于补充皮肤水分或减少水分丢失,并软化硬皮。

· 保湿后的护理:睡前可以涂抹凡士林之类的软膏或者保湿霜,进一步增加保湿和封闭水分效果。

上面的方案只是相对主流的一些治疗选择,不是全部,因此仅供参考。此外,如果自行居家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者有严重的裂口、疑似的感染,则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医生方面,可能会采取其他额外的处理措施,比如:

· 绑带包扎:通过包扎防止皮肤活动。

· 处方药物:医生可能会开其他处方药物(局部用药),这些药物比市售的产品作用更强,含有更高浓度的活性成分,比如高浓度的水杨酸制剂。

· 皮肤胶水:如果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使用专门用于皮肤的胶水(有效成分一般是氰基丙烯酸酯)将裂口两侧固定,帮助愈合。

注意 4 点,有效预防脚后跟干裂

我们都知道,预防其实是重于治疗的,如果不做好日常防护,来年到了秋冬季节,脚后跟干裂可能又会卷土重来。

因此,为了保持脚部健康,大家可以提前了解一些预防脚后跟干裂的措施,主要包括:

1.注重局部保湿:加强局部的保湿,尤其是在寒冷干燥的季节。一般选择膏、霜和乳的产品都行,其中膏和霜的滋润度更大。

2.穿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露脚跟的鞋子,推荐选择合适、舒适并能支撑脚底的鞋子。

3.选择合适的鞋垫:一些鞋垫可以通过重新分配脚后跟的压力来帮助缓解问题,尽量避免使用劣质、太硬或者没有支撑力的鞋垫。

4.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主要是减轻脚部(包括脚后跟)的负担。

以上,就是应对脚后跟干裂问题的一些办法,祝愿屏幕前的各位,未来的每一步都轻松自如,远离脚后跟干裂的困扰。

参考文献

[1] Nipanikar S U, Mundhe N B, Gajare K V, et al. Evaluati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marantha footcare cream in subjects suffering from cracked heels (xerosis of the feet): A randomized, open labeled, multi-centric,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J]. Journal of Indian System of Medicine, 2023, 11(1): 14-20.

[2] Wadekar PH, Potnis V. A Review on Heel Fissures and it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21, 4(2): 96-98.

[3] Weerasekera KR, Kanthi DGS, Kanthilatha HG. Indigenous medicine intervention in management of padadari (Cracked Heel): 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YUSH

转自:科普中国

来源: 平安江苏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脚后跟干裂”?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别忽视

文 | 中医科普讲堂

编辑 | 中医科普讲堂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某天兴高采烈地脱下袜子,准备翘个二郎腿,结果一低头——好家伙!脚后跟干得跟龟裂的老树皮似的!
甚至有时候裂得太狠,一走路都疼,简直像踩在刀片上!

你以为这只是“皮肤干燥”这么简单?嘿嘿,事情没那么简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有些人脚后跟总是干裂?又该怎么解决?

1. 脚后跟干裂,真不是“天气冷了”这么简单!

很多人一看到脚后跟干裂,第一反应就是:“啊,大概是天气干燥吧?”
确实,天气冷的时候,皮肤容易缺水,但——如果只是干燥,涂点润肤霜不就好了?

可是有些人一年四季都裂,甚至夏天穿凉鞋时,脚后跟还能裂得像“千层酥”!这时候,就不能怪天气了,而是你的皮肤在向你求救!

脚后跟干裂,其实是多种因素一起作妖的结果!接下来,咱们就一个个拆解这些罪魁祸首!

2. 罪魁祸首①:角质层太厚,皮肤“活生生被撑裂”!

你知道吗?脚后跟的皮肤,天生就比其他地方厚!因为它要承受全身的重量,走路、跑步、跳跃,全靠它撑着!

但如果角质层太厚,情况就不妙了!
脚后跟的角质层如果堆积过多,就像一块干裂的土地,水分进不去,皮肤也变得越来越硬,最后——咔嚓!裂了!

而且,你越是走路、站立,脚后跟的压力越大,裂开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解决办法:
定期去角质,但别用力搓得太狠!可以用温水泡脚后,用磨脚石轻轻打磨。
涂抹保湿霜,选择含有尿素、乳酸、甘油等成分的保湿产品,让角质层乖乖“喝饱水”。

3. 罪魁祸首②:鞋子选错了,等于“自残”!

如果你经常穿拖鞋、凉鞋、硬底鞋,那你的脚后跟可能正在默默流泪……

为什么?因为这些鞋子对脚后跟的保护力几乎为零!
尤其是拖鞋,走起路来,脚后跟会不断受到地面的撞击,角质层越磨越厚,裂得更严重!

解决办法:
减少拖鞋、凉鞋的使用时间,尤其是长时间走路时,尽量穿有缓冲作用的鞋子
鞋里可以垫个软鞋垫,减少对脚后跟的冲击。

4. 罪魁祸首③:皮肤太干,涂再多护手霜也没用!

有些人天天给脸涂保湿霜,手上护手霜也不离身,但脚后跟呢?被彻底遗忘了!

脚后跟皮肤没有皮脂腺,天生容易干燥!
不保养的话,它就会越来越干,最后裂开给你看!

解决办法:
每天睡前涂厚厚一层润肤霜,然后穿上棉袜锁住水分,第二天脚后跟会柔软很多!
如果已经裂得很严重,可以试试凡士林 保鲜膜的“深层修护法”!先涂厚厚一层凡士林,再用保鲜膜包住,穿上袜子,第二天起来,脚后跟会嫩得像新生儿的皮肤!

5. 罪魁祸首④:某些健康问题,正在偷偷搞鬼!

如果你发现不管怎么保养,脚后跟还是裂得厉害,甚至裂口深到出血,那就可能是身体内部出了问题!

比如:
糖尿病:高血糖会让皮肤变得异常干燥,脚后跟干裂可能是早期信号之一!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懒洋洋”,身体代谢变慢,皮肤也会变得特别干燥!
真菌感染(脚癣):如果脚后跟不仅干裂,还痒痒的,甚至有脱皮,警惕是不是脚气在作祟!

解决办法:
如果长期干裂,建议去医院查查血糖、甲状腺功能,别拖!
如果怀疑真菌感染,可以去皮肤科看看,别乱抹药!

6. 罪魁祸首⑤:水喝太少,身体“干涸”了!

你可能想不到,脚后跟干裂,可能是因为你喝水太少了!
皮肤的水分,70%都来自身体内部!如果你每天只喝一点点水,身体就会优先把水分供给重要器官,而皮肤呢?就只能“挨饿”了!

解决办法:
每天至少喝够 1500-2000ml 水,别等口渴才喝!
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给身体补水。

7. 记住这几招,脚后跟告别“千层酥”!

定期去角质,但不要太频繁!
每天睡前涂保湿霜,严重时用凡士林 保鲜膜!
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过多摩擦!
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让皮肤“喝饱水”!
如果长期严重,别拖,去医院查查!

脚后跟干裂,看似小事,但如果不管,它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引发感染!所以,别再忽视它啦!

今天的“脚后跟养护指南”就到这里啦!
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转给那些“脚跟裂得像干枯河床”的朋友们!毕竟,健康的脚,才能带你走更远的路!

参考资料:

《皮肤病学基础》——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官方网站

《糖尿病足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