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每月报销(糖尿病治疗报销)

中国糖尿病同伴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友福利:这个一周1次的胰岛素,可以报销了

对于广大糖尿病患者而言,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从2025年1月1日起,一周仅需注射一次的“依柯胰岛素”正式纳入医保范畴。这一消息无疑为众多糖友带来了福音,让他们在面对糖尿病这一长期慢性疾病时,有了更多选择和希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款备受瞩目的降糖新药——依柯胰岛素。

一、 胰岛素 是清洁工

胰岛素,作为我们体内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其作用宛如一位勤劳的清洁工,不断清理血液中的葡萄糖,为它们开辟出一条通往细胞的道路。这些葡萄糖进入细胞后,参与人体的能量循环,维持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所需。然而,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就会在血液中堆积,如同被困在水坝中的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依柯胰岛素,作为胰岛素大家庭中的一员,它的出现,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二、为何有 的胰岛素一周只需一次

那么,为什么依柯胰岛素能够做到一周仅需注射一次呢?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分子设计。依柯胰岛素是在人胰岛素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通过与人血白蛋白结合,形成了一种“储库”结构。这种结构使得胰岛素在体内能够缓慢、持久地释放,从而达到平稳控制血糖的目的。就像一个小水库,它细水长流,确保我们的身体在一周内每天都有足够的胰岛素可用。这一创新设计大大减少了注射次数,让糖尿病患者从频繁的注射中解脱出来,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一周一次的胰岛素安全吗

或许有人会担心,把一周所需的胰岛素剂量全部一次性注射,这样大的剂量是否安全呢?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虽然一次的注射量看起来较大,但实际上,释放到血液中的胰岛素量并不多,只有一天的量。这就像银行里有很多钱,但每天允许储户支取的钱是有限的。因此,依柯胰岛素的注射量是经过科学计算的,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在不良反应方面,临床实践表明,所有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原则上都可以使用依柯胰岛素。与传统的基础胰岛素相比,依柯胰岛素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反,由于其平稳的血糖控制效果,依柯胰岛素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的风险比传统胰岛素更低。这无疑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四、周剂胰岛素价格贵吗?

当然,价格问题也是广大糖友关注的焦点。目前,依柯胰岛素的价格确实相对较高,但通过医保谈判后,患者的实际自付费用将大幅减少。以宁夏地区为例,依柯胰岛素的价格为279元/支(规格1ml:700单位),实行医保后个人自费仅需83.7元。虽然不同地区的价格和报销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依柯胰岛素纳入医保后,将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五、使用依柯胰岛素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要遵从医嘱使用,不能随意更改注射时间和剂量。其次,要经常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水平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血糖控制目标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应遵医嘱。最后,正确储存依柯胰岛素也很重要。首次使用前,最好在冰箱(2 ℃ ~8 ℃ )内储存,请勿冷冻。盖上注射笔笔帽以避光保存。首次使用后或随身携带的备用品,可在室温下(低于 30 ℃ )保存,也可在冰箱内储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依柯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降糖选择,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要想有效控制血糖,还需要坚持“七驾马车”并行的原则,即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心理健康和预防并发症七方面综合施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总之,依柯胰岛素的纳入医保,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它不仅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了生活质量,还降低了经济负担。然而,使用时仍需注意遵从医嘱、监测血糖和正确储存等细节问题。同时,坚持“七驾马车”并行的原则也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糖尿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至关重要的。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糖尿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报销指引

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同时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门诊看病购药可以报销。有的参保人员还不知道如何报销!快来看看!

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症,门诊看病购药享受报销待遇,需先办理慢特病证。

一、如何办证?

1、在二级及以上定点医院确诊后,携带确诊资料(出院记录、检查报告单等),到医院医保经办窗口,申请办理。

2、到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经办窗口申请办理。

3、通过“贵州医保”微信公众号自助办理(“贵州医保”—服务—门诊慢特病—慢病资格申请)。

办证时,可自愿选择几家方便就诊的医院,后续到所选医院门诊,开展所办病种有关诊疗购药,享受医保报销。

二、报销多少?

职工医保每年可报销12000元;居民医保每年可报销8000元。

报销比例为:职工医保80%左右,居民医保65%左右。具体报销比例,因就诊医院级别不同会有所差异,但和住院报销比例一致。

三、异地如何报销?

到参保地以外的医院门诊购药,想报销,需对要去就诊的医院进行备案。还未办证的,办证时即可直接选择异地医院为就诊医院;若已办证,需外出异地就医,则先申请变更备案医院。

变更备案医院:

1、可在参保地定点医院医保科、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申办。

2、可拨打参保地经办电话申办。

3、可通过“贵州医保”微信公众号自助申办(“贵州医保”—服务—门诊慢特病—定点医药机构变更)。

详细了解有关政策或事项,可向参保地医保部门咨询,或拨打12393医保服务热线。

其他慢特病病种及待遇,详见:省医保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慢特病门诊保障制度的通知(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官网)

得了高血压、糖尿病,这样报销,药费省一半!

家医杂志记者 王若兰

受访专家 付宏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保办主任)

不久前,47岁的陈姨被查出糖尿病。

她很忧心,糖尿病得长期服药,每颗药都是钱啊!家里不宽裕,只靠老公的工资支撑,本来已经捉襟见肘。

其实,不必过分忧虑。国家前不久出台了医保新政,以后,像陈姨的药费,能报销一半以上。

医保新政

2019年9月1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印发了《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宣布,今后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参保患者,用药保障范围为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降血压和降血糖药品;

以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看门诊开降压药、降糖药,可进行医保报销,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

新政解读1

只要是选定的定点医院,门诊就能报销

患者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挂号就诊后,交药费时,系统便会自动按照比例核算,减去医保报销的部分,患者只需支付自费部分。

而且,不管是去一级医院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医院,还是二级医院如区级、县级人民医院,只要是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都可报销。

新政解读2

降压药、降糖药的费用,至少能报销一半!

具体来说,能省多少钱?

各地对降压药、降糖药的报销标准,可能有差异。

广州,是全国率先实行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报销超过一半的城市之一。该市的报销情况,颇有参考性。

为此,记者咨询了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保办付宏炜主任,她从事医保工作近20年。

以广州为例:

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最高达80%

老人居民医保每月不限额,每年限额600元

●在定点的基层医院就诊(社区医院)→职工医保可报销80%

居民医保(老年人,非从业人员)60%

居民医保(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可报销80%

●由基层医院,转诊到定点的二/三级医院→职工医保可报销55%

居民医保(老年人,非从业人员)不可报销

居民医保(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可报销50%

●由非基层医院转诊→职工医保可报销45%

居民医保(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可报销40%

如果使用到《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职工医保先自付5%,居民医保先自付15%。

* 报销费用有限额。其中,职工医保限额为300元/月,老年人、非从业人员为600元/年,居民医保中的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为1000元/年。

算一算

新政能帮陈姨省多少钱

陈姨服用的是某国产降糖药,属于《药品目录》中的甲类药,价格为30元/盒左右,一盒吃一周。算下来,每个月吃药要花120元左右。

按广州市的门诊用药报销规则,陈姨以居民医保身份去社区医院买药,可以报销60%。

也就是说,每个月的药费,陈阿姨自己只要出48元就行了。

新政解读3

可同时在普通门诊和“一类门特”就医

在很多地区,目前已经施行“一类门诊特定病种”(以前也叫“门诊慢性病种”)。只要办理了一类门特,买降压药、降糖药,就能报销相应的药费。

从报销流程来说,普通门诊更简便,照常挂号就诊,就能享受相应的报销比例。

一类门特则较为烦琐,有“准入条件”。主诊医生根据参保人病情填写申请表,再由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的医生签名确认后,在医保系统进行网上申请,医保审核通过后参保人持《广州市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申请书》就诊。

同样,“一类门特”报销也是限额的。职工医保每个月最多报销200元,居民医保则是50元/月。

付宏炜主任表示,参保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同时进行一类门特就医和在选定的定点医院进行普通门诊就医。

以广州市为例:

“门特”报销比例达85%,最低限额为50元/月

基层医院就诊(社区医院)→可报销85%

二级、三级医院就诊→可报销65%

*职工医保每个月最多报销200元,居民医保则是50元/月。

算一算

走“门特”报销,陈阿姨能省多少钱

陈阿姨每个月的降糖药费用为120元左右。若她符合“门特”的标准并进行报销,买一个月的降糖药,她的居民医保可以报销50元,自费70元左右。

新政解读4

以后买药,不用频频跑医院

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有的原本一次最多只能开一周或一个月的药量。

对此,《意见》还提出,要完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长期处方制度”。就是说,医生可以根据参保人的实际情况,一次开更长时间的药量。

如此一来,年纪较大、腿脚不便的患者,就不用频频跑医院了。

目前,上海、浙江等地已经开始实行长期处方制度,申请也很简单。

只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出,并填写“门诊特定病种连续处方申请知情同意书”,然后由签约的家庭医生进行评估,符合相关条件,即可获得长期处方。(感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讯员张灿城对本文的帮助)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杂志2019年12月上(第23期)

#清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