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吃绿苹果(糖尿病人吃青苹果)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苹果何时吃更健康?实验揭示:这个时段吃有利控血糖

苹果素来就是健康的“代言人”:富含多酚类抗氧化成分和果胶,有益血脂和血压,有益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道癌症……

关于苹果该什么时候吃,有各种说法:“早上金苹果,晚上烂苹果”、“餐前餐后都不能吃水果,水果只能两餐之间吃”等等,让人们感觉到迷茫。

用一个实验为你解答吃苹果的最佳时间,并教你如何挑选不同颜色的“佳果”。

实验:正餐前30分钟吃苹果最好

俗话说“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吃对了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究竟什么时间吃才更好呢?

从控制血糖的角度,有一个时间点吃苹果,对降低餐后血糖反应有好处——那就是正餐前 30 分钟。

一项实验通过对比直接吃米饭、同时吃米饭和苹果、先吃苹果30分钟后吃米饭三个对照组来比较血糖反应的高低,以含 50 克葡萄糖的糖水来做参比食物,测定餐后 4 小时之内的血糖变化曲线。一共有 18 名健康受试者参加了实验。

研究发现,这 4 种吃法中,只吃白米饭的血糖反应最高。白米饭和苹果同时吃,前两个小时的血糖曲线下面积就下降了 23%。

无糖食品也会长高血糖!

糖尿病人要当心

饭前 30 分钟吃苹果这一组,前两个小时的血糖曲线下面积降低值最高(达 51%),而且餐后 4 小时之内的血糖波动值,也降低了整整一半。

吃苹果,数量要控制

其实餐前、餐后不能吃苹果的说法,主要是考虑到一些胃肠疾病患者的特殊情况。

对消化能力良好的健康人来说,苹果作为凉菜入菜也好,饭前饭后吃也好,都没有妨碍健康的可靠证据。

关键是,吃苹果的数量要符合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在 200~350 克之间,而不是吃起来就停不住。

多科专家为苹果“点赞”

苹果营养丰富,物美价廉。它没有出众的外表,也没有昂贵的身价,你一定吃过它,但不一定了解它。

苹果含有钾、果胶、槲皮素、原花青素、儿茶酚、表儿茶酚、根皮苷等成分,多学科专家纷纷为苹果点赞:

内分泌科专家说,苹果有助抗炎,护血管。2021年6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超重人群每天吃苹果,有助降低与炎症相关的疾病发病率。

口腔科专家说,嚼苹果有助清洁口腔、保护牙齿。

骨科专家认为,每天吃苹果有助降低尿液酸度,减少尿钙流失。

呼吸科专家研究发现,吃苹果有利于改善支气管功能,预防慢阻肺。

糖尿病专家研究表明,苹果升糖指数相对较低,常吃有助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也适合吃。

心内科专家发现,长期吃苹果有利于平衡胆固醇水平,降低冠心病发作风险。

妇产科专家研究发现,孕妈妈每周吃4个以上苹果,婴儿将来患呼吸困难和哮喘的风险,可降低五成。

红、青、黄苹果该怎么选?

苹果的果肉中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各品种间差异不大,主要看不同颜色苹果果皮中的营养素。

苹果果皮的颜色是叶绿素(绿色)、胡萝卜素(红色)、类黄酮(黄色)、花青苷(红色)的综合表现。

绿苹果更脆,富含的叶绿素有助于抗氧化、抗炎和帮助伤口愈合。

黄苹果更甜,健脾胃的效果更好。含有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缓解缺乏维生素A所致的暗视野适应迟钝。

红苹果口感面、皮厚,味道浓郁。含铁元素高,常吃红色的苹果有益于保护心脏。富含的花青素则可以一定程度保护视力,经常食用还可减少皱纹。

在苹果家族里,人们常吃的有以下5种,它们的特点和口感也有区别:

蛇果:一放就面

较脆,果汁多,味甜,有浓郁芳香。不耐储存,放两天再吃就面了。

红富士:最耐贮藏

果面光滑,果皮中厚而韧,果肉细脆,果汁多。极耐贮藏,贮藏后香气更浓。

嘎拉:味道略酸

果皮较薄,有光泽,果肉浅黄色,果汁多,味甜微酸。

国光:越放越甜

它是晚熟苹果里最耐储的,往往能放一个冬天,而且越放越甜。

金冠:香气见长

味道浓甜,果香清新。果肉贮藏后会稍稍变软,环境湿度低时果皮易皱。

来源: 约见名医

糖尿病人能吃的水果清单,越吃越健康

糖尿病朋友不必和水果“一刀两断”。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水果中都含有糖分,我们的糖友们还是要精挑细选。如何在不升高血糖的情况下吃水果也就成了一门学问,小D医生为广大糖友们奉上独家水果食用秘笈,帮你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1份可食用的水果清单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水果时,要充分考虑影响人体血糖的三个指标:含糖量、血糖生成指数(GI)和糖负荷(GL)。这其中,GL值尤其关键。

● 含糖量

一般指单位质量的可食用品部分所含糖分的比重。含糖量<10%为低糖水果,含糖量10%-20%为中糖水果,含糖量>20%为高糖水果。

低糖水果:

西瓜、橙、草莓、葡萄,还有青梅、甜瓜、柠檬、桃、李、杏、枇杷、菠萝、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糖尿病人在病情稳定时可以食用。

中糖水果:

香蕉、石榴、苹果、梨,还有柚子、橘子、荔枝、芒果……糖尿病人要参照水果的GI指数,慎重选用。

高糖水果:

枣、桂圆、山楂、柿饼,还有干枣、蜜枣、葡萄干、杏干……其含糖量甚高,糖尿病患者则不能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水果越甜,含糖量不一定越高。因为甜度不但与含糖量高低有关,还与糖的种类(比如果糖比蔗糖甜)、酸味有关。

● 血糖生成指数(GI)

指吃50g食物后2小时内的血糖增值,与吃50g葡萄糖后2小时内血糖增值的比值,是衡量食物升高餐后血糖能力的一项有效指标。食物GI越高,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进入血液的峰值高,血糖升高快、波动大,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GI<55为低GI食物

55-70为中GI食物

GI>70为高GI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GI小于55的水果,如青苹果、桃、柚子、生香蕉、橘子、梨等。尽量少食用GI值相对较高的西瓜、菠萝、芒果、鲜枣等。

● 糖负荷(GL)

指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以含糖量计算)与该种食物GI的乘积再除以100。它能综合反映食物中糖的性质和摄入量,同时考虑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质与量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GL<10为低GL食物

10-20为中GL食物

GL>20为高GL食物

选择合适的水果,主要看GL指标。

下方表格列出常见水果的含糖量、GI和GL排行榜,标绿部分表示糖尿病人可以食用,标黄部分限量食用,标红部分不宜食用。

无论哪种水果,一次不要吃得太多,最好不超过200克。重病患者不宜多吃,病情稳定者可以适量的吃一些。

水果食用的5大原则

● 必先控制血糖值

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宜吃水果的。

这些糖尿病朋友可以放心进食水果

空腹血糖(FPG)<7.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2hPG)<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

近期没有血糖“过山车”现象(忽高忽低)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还想吃水果,建议用西红柿或黄瓜来替代。

● 选择低含糖量、低GL水果
在病情稳定时可适当选择含糖量10%以下的水果,但含糖在20%左右甚至更多,就应谨慎少吃或坚决不吃;选择低GL的水果,可以多样化,以不超过10GL为原则。高GL的水果不宜食用,如:熟香蕉、枣、椰子、葡萄干等。

一些低GL但高GI的水果如西瓜,为了减少食用后血糖骤升,每次只能吃少量,可以分多次食用。

糖友们要牢记

果汁不等于水果

因为水果榨成果汁后GL较高,容易造成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维生素及纤维素流失、饱腹感下降、总能量增加。另外,水果罐头也不要吃。

● 选择合适的时间吃

糖尿病朋友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上午9~10点

下午3~4点

睡前一个小时

这样既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C,还可避免发生低血糖,又不会使血糖过度升高。

● 控制热量总摄入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水果的进食量,切忌一次吃得太多。任何水果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热量,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水果。所以在吃了一定量的水果后,要相应地在主食中扣除进食水果的热量,以保持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不变。

常见的水果与主食之间的热量互换关系

25g米面类主食可提供90千卡的热量

能提供相同热量的水果分别是:150g柿子、香蕉或鲜荔枝,200g梨、桃、苹果、桔子、橙子、猕猴桃、李子、杏或葡萄,300g草莓,500g西瓜。

● 及时监测血糖值

这点最为重要,上述GI值是以正常人为标准,但每个人的消化吸收能力不一样,对血糖的影响也会有差异。

所以当患者刚进食水果时或进食水果的品种、量有变化时,都要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然后根据血糖情况决定吃或不吃,或增减水果摄入量。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J].中国营养学会官网,2017.

[2]水果含糖量[N]., 沧州晚报,2018.03.09(第19版:健康).

[3]葛声.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讲究取舍[J].医药与保健,2013.(5):55-55.

[4]文雯.糖尿病患者巧吃水果[J].健康,2016.(5):34-34.

[5]康夕.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水果?[J].药物与人,2007.(3):70-70.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科普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这种水果“上天”了!航天员吃的这种水果,营养有多好?你必须再看一遍

最近,有一种水果“出圈”了。它走出了大气层,走进了中国空间站,它就是——苹果。

6月23日,航天员汤洪波在中国空间站内吃苹果引全网围观。

画面中,汤洪波扎着马步,一边吃苹果,一边用电脑工作。

吃完苹果后,他将果核放进收集袋中,等任务结束后,天舟飞船将带着废弃物离轨返回,最终在大气层中焚烧销毁。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苹果C位出道”。

苹果,家庭的全科医生

苹果,这样一种随处可见的平凡果实,因为其营养丰富、汁水少、耐储存等特点,从众多水果中脱颖而出,被加入了航天员的每日食谱之中。

而作为大众水果,苹果的营养成分更是不容小觑。

明代的《滇南本草》中也对苹果有相应记载,认为其味甘、酸,性凉。归脾、胃、心经。有益胃,生津,除烦、醒酒等功效。

疏肝解郁

中医认为,苹果味甘酸,甘则缓之,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酸入肝经,可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现代研究表明,苹果能调节体内的钾、钠代谢,苹果的香气可以辅助治疗抑郁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愉悦心情。

保护血管

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可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排出体外,从而预防血压过高。

而苹果中的纤维、果胶、抗氧化物能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并提高好胆固醇含量,每天食用1~2个,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病。

润肠通便

便秘就吃香蕉?错!苹果的效果更好!

苹果富含果胶,这是一种全天然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亲水性。

进入肠道后,它会吸收水分,不仅让肠道保持润滑,还会增加大便的含水量,使其软化,以达到缓解便秘的功效。

不过,用于通便时苹果需要生食,而且最好带皮食用。因为,果胶在接近果皮的地方含量最为丰富。

安神助眠

苹果中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具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的作用。

另外,苹果的香气是预防抑郁的良药,其香气成分中含92%的醇类,6%羰类化合物,其浓郁的芳香对人的神经有很强的镇静作用,睡前在床头放一个苹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精神松弛,催人入眠。

清洁口腔

苹果中的单宁酸有助于防止牙周病和分解污渍,让牙齿恢复亮白,粗纤维能扫走口腔里的食物残渣、费力咀嚼的动作能刺激唾液分泌,达至天然的清洁抗菌效果。

强健骨骼

苹果中含有能增强骨质的矿物元素硼与锰,帮助预防钙质流失。

养脑益智

苹果含有丰富锌元素,能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

此外,苹果里含有的槲皮黄素对预防痴呆的效果非常好,而红苹果又比黄苹果和绿苹果好。

美容护肤

苹果含有较多的镁、果胶、维生素C,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保持水分,润滑柔嫩,红润光泽。

此外,苹果中的维生素C能有效抑制机体黑色素的形成,防止黑色素在皮肤内沉积,从而起到淡化色斑的作用。

吃苹果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慎食

苹果含糖量高,但升糖指数相对较低,常吃有助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糖尿病患者也适合吃。

但需要注意的是,血糖值偏高者和糖尿病患者务必要根据自己当日的饮食情况,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酌情食用苹果。

肾病患者慎食

因苹果富含钾盐,肾病患者应根据病情需要,酌情食用。

肠炎患者慎食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不宜生食苹果,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由于肠壁溃疡变薄,苹果质地较硬,又加上含有1.2%粗纤维和0.5%有机酸的刺激,很不利于肠壁溃疡面的愈合,且可能易诱发肠穿孔、肠扩张、肠梗阻等并发症。

苹果止泻要熟吃

加热后,苹果中的果胶变软,不容易腹泻,适合脾胃虚寒的人或是中老年人食用。

腹泻的孩子可用煮熟连皮食用的苹果,止泻的效果更好,或切片煮取浓汁饮用。

依口味选择品种

从红富士、黄元帅到澳洲青苹,虽然这些苹果外观差异很大,但只是糖分、有机酸等含量有异,营养几乎相同。

但从口感、口味来说,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

吃完苹果应立即漱口

苹果中的果酸能腐蚀牙齿,吃完苹果应立即漱口。

不宜吃苹果减肥

单吃苹果减肥,拒绝其他食物,营养单一,不可取。

一天吃一个就够了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吃200~400克水果,基本上一个大的富士苹果就能满足。

夏天到了,消暑的汤汤水水不能少,快用苹果给自己熬一杯纳凉饮料吧~

食材:苹果、雪花梨、银耳、大枣。

步骤:

1.银耳事先煮制30分钟,银耳与水的比例为1:7。

2.雪花梨、苹果、大枣切块,和银耳一起放入电压力锅中。

3.调入少许盐解腻中和,盖盖煮制1小时即可。

4.根据口味放凉或冰镇饮用。

本文综合自中国中医药报、生命时报、我是大医生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