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升糖软件(有没有查升糖app)
小米有品上架SPUG测试仪,在家轻松测血糖,健康早知道
现在天气炎热,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吃烧烤和小龙虾,然后再配一杯冰镇啤酒,大家都吃得很惬意开心。不过对于肥胖的人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人来说,这样的吃法就很容易诱发痛风,尤其是当下很多年轻人也有这种症状。
对于这类人群不是说不能吃龙虾冰啤,最后吃完之后运动一下,然后测一下血糖再休息,这样最为安全。那么在家如何测血糖呢,小米有品新上架了这样的一款工具,自己就可以方便快捷地随时监测,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验。
这一套工具叫做糖护士SPUG血糖尿酸测试仪,包括一台SPUG测试仪、一支采血笔、一盒血糖试纸(50支)、一盒尿酸试纸(20支)、两盒采血针(100支)、一盒消毒棉片(50片),还有一个收纳包。
先来看一下糖护士SPUG测试仪,它的体积很是小巧,一体式金属外壳采用7075航空铝材,即便放在口袋内也不怕挤压,可以随身携带。
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OTG U盘,使用方法也是一样,直接与手机连接即可使用。它采用的是Type-C接口,中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大多是micro USB接口,建议再配个转接头,这样兼容性会更好。
这个糖护士SPUG测试仪的操作也很简单,在它的机身底部有个小孔,插入试条就能开始监测。它配有血糖和尿酸两种试条,一机双测多功能,自己在家测量也更有参考性。
至于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糖护士SPUG测试仪已通过临床检验和食药监局注册,像一些医院、诊所都有使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可以放心使用。
血糖和尿酸两种试条的配色有所不同,采集点也不同,先来看下尿酸试条。
糖护士SPUG测试仪采用的是UG-11型尿酸测试条,有效期一年,不过开封之后要在三个月内使用完。小瓶子的密封性不错,可以有效防止受潮,也方便放进收纳包内随身携带。
试条插入测试仪内,会自动检测到使用的是尿酸试条,当更换一盒新的尿酸试条时,会要求设置校正码,主要是为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尿酸试条并不是测试尿液,而是血液中的尿酸,它的测试原理就是通过尿酸与试条化学反应产生的微电流,微电流的强弱就能显示尿酸的浓度。
所以要先用采血笔扎破手指,这个采血笔就像打耳钉的小枪,而且还能调整针头的深浅,皮肤薄的设置到3感觉正好。它使用的针头是细扁形的,伤口愈合很快,不过扎一下感觉挺疼的。
尿酸试条的血样采集口在侧面,基本上两滴血就能采集满,然后等待25秒就能显示结果。我的测试结果显示259 μmol/L,这个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健健康康的感觉真开心。
然后再测一下血糖,血糖试条最简单,不用设置校正码,而且只需要5秒就能出结果,不过它的血样采集口在底部。
没想到这次的检测结果是血糖超标,竟然还是高血糖,我以前还觉得自己是低血糖呢,看来检测一下没坏处。然后在糖护士APP中输入自己的身体数据和情况,给我出了一套控糖方案,还有后期的监测计划。
给出的方案都很详细,包括饮食和运动方案,比如运动方案还有相应的动作视频,以及相关的运动建议,感觉这些指导和推荐既科学又贴心。
另外还可以自己定制管理方案,记录每天的饮食、用药详情,还有贴心地用药提醒,记录的数据可以生成周报、月报、年报,并能够保存在云端,这样能够更强详细的分析解读身体的变化。
Ps.如果想要数据更准确,最好早上起来空腹检测,最好先测血糖再测尿酸,因为血糖出结果快,趁伤口还没愈合正好再测尿酸。
从体验来看,这个糖护士SPUG血糖尿酸测试仪挺好用的,与手机OTG直连,出结果快,插入试条随时随地都能使用。而且还有糖护士APP提供专业的建议,能够根据饮食和训练方案,在家就能让血糖和尿酸回归正常。糖护士APP还内置400 食材库,可以查询地食物热量、食物嘌呤含量及升糖指数,不用再到处上网查询,很方便贴心的功能。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试试这个糖护士SPUG血糖尿酸测试仪,对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也有更好地了解。
三星S2也升安卓6.0:刷机神器你拥有多少?
【PConline 杂谈】相信不少机友家中或多或少都会存放着一些“陈年”老手机,智能手机作为消耗品,确实不会存在升值的空间(那些没有开箱直接收藏的另说)。但我们不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种老手机还有使用上的价值,而是它们象征着一个时代,尘封着自己生活中某一段过去的记忆。而你是否想过不少开发团队/个人正在为你抽屉里“尘封”的老手机制作最新的ROM,让你的老手机适配Andeoid 5.0甚至6.0呢?近日,著名第三方ROM开发团队CyanogenMod(CM)让Galaxy S2(I9100)也吃上了“棉花糖”,为其适配了Android 6.0Marshmallow,让老手机也能换发“第二春”。
Galaxy S2在2011年7月上市,作为三星Galaxy S系列第二款旗舰手机,其配置在当时也十分豪华,Galaxy S2拥有一块4.3英寸屏幕,双核处理器,800万像素摄像头。如果单从性能来说,Galaxy S2在如今甚至比不上市面卖699元的手机,但CyanogenMod如今为其适配了Android 6.0的Nightly Build版本,让Galaxy S2也能好好“感受”一下科技进步,系统版本演化所带来的改变。当然,卡顿,不稳定,小问题多也是肯定有的,但作为5年前的老机子,谁还会在乎这些呢。
除了Galaxy S2之外,安卓手机发展至今还诞生了相当多经典的“刷机”神器,究竟它们是谁呢?你又曾经拥有过多少?下面一起来看看。
HTC HD2(2009年)
相信喜欢刷机的机油没有不认识HTC HD2的,而笔者把HD2放在第一位,除了象征着这款手机“神”一般地存在之外,还因为HD2是笔者用过的第一台“安卓”手机。作为2009年的HTC年度机皇,HD2拥有一块4.3英寸的屏幕,在当时这个巨屏被称为“怪兽”,搭载骁龙QSD8250处理器,主频达到1GHz(超1.5并不是什么难事),HTC版的为448MB 512MB组合,T-Mobile版的为576MB 1GB组合,500万像素主摄像头。
而ROM资源方面,HD2从原生的Windows Molie 6.5,到Android 2.2/2.3/4.0/4.2/4.4/5.1(未找到ROM)/6.0(未找到ROM),覆盖安卓原生、cm、flyme、魔趣、MIUI、WP7、WP7.5、WP8、MeeGo、Ubuntu、Firefox OS,甚至Windows RT、98、XP(具体实现的过程不再追究),HD2支持系统版本的数量与种类之多只能用多如牛毛来形容,而且支持的系统还随着Android版本的迭代在不断刷新中,用刷机神器来形容HTC HD2当之无愧。
HTC G7(2010年)
HTC G7又名HTCDesire,也就是渴望系列的首代产品,笔者没有用过HTC G7确实留下不少遗憾。在2010年2月15号,MWC2010展会上HTC为我们带来了HTC G7,作为Nexus One的升级之作,G7拥有一块3.7英寸的屏幕,搭载骁龙QSD8250处理器,576MB的RAM,主摄像头为500万像素。
ROM方面,虽然HTC G7没有HD2那么夸张,但资源却一点也不缺乏,其适配的安卓版本有Android2.1/2.2/2.3/4.2/4.4,覆盖安卓原生、魔趣、MIUI、cm等众多第三方ROM,可玩性同样非常高,但HTC G7却有一个缺陷,就是字库比较容易虚焊。这也让G7在二手市场的价格一直不高。
MOTO DEFY(2010年)
作为MOTO旗下首款防尘、防水、防刮花的三防手机,DEFY(ME525)注定有非常高的关注度,从2010年12月在国内上市起,其凭借着比三星I9000、HTC G7更强的性能 三防特性加持,DEFY销量(尤其水货机)一直火爆。DEFY拥有一块3.7英寸屏幕,搭载德州仪器的OMAP3610处理器,512MB RAM 2GB ROM,主摄像头为500万像素。
系统方面,DEFY原生安卓Android 2.1(后来官方升级为2.3),之后适配的系统版本有Android4.0/4.1/4.2/4.4/5.0,同样覆盖安卓原生、cm、MIUI、乐蛙OS、百度云OS、深度、魔趣等等。被誉为继HD2之后又一“刷不si”的神机。另外,刷机并不是DEFY最好玩的地方,三防才是这台手机的魅力所在,网上不少把DEFY扔进水里的视频,而众多机友也效仿视频把自己的DEFY扔水里,结果不少都坏了。
三星Galaxy S3(2012年)
三星Galaxy S3在2012年5月上市,作为Galaxy S系列的第三款旗舰手机,S3在设计以及硬件配置上面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外观上,S3首次为我们展示了2.5D玻璃面板,4.8英寸的Super AMOLED屏幕,鹅卵石般机身设计,都能称之为一代经典。配置方面,S3搭载高通MSM8960双核/Exynos 4412四核 两个版本的处理器、1GB/2GB两个版本的RAM,主摄像头为800万像素。
虽然Galaxy S3版本众多,但开发者们依然为不同的版本的S3开发各种刷机包,除了Android4.0/4.1/4.2/4.4/5.0之外,基于Android 6.0的不少第三方系统已经对Galaxy S3作出了适配,而可刷的系统依然在不断更新中。此外,不少新晋厂商的ROM开发团队也乐于为Galaxy S3开发刷机包,例如腾讯TOS、锤子的Smartisan OS、IUNI OS等等,而常见了cm、MIUI则拥有众多适配S3的刷机包提供下载。Galaxy S3的配置在现时看来确实比较老,但常用软件例如微信,淘宝等都是可以流畅运行的,笔者家里也有一台,晚上拿来连蓝牙音箱听歌。确实是一台宝刀未老的好机器。
一加手机1代(2014年)
笔者现在的主力机就是一加手机1代,而且也是自己真金白银买的,不存在厂商送我让我加上本文这种情况。作为一个新晋厂商的首款产品,一加1代只能用两个词去形容:简单、ROM多。在笔者看来,一加1确实是一台比较中庸的机器,老四核不支持64位,3GB RAM,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多材质后壳(笔者一直使用着原配的磨砂黑)。但让笔者真正着迷的是一加1可玩性确实比较高,也就是苹果党不理解的“刷机”以及“瞎折腾”。
说到ROM资源,一加1确实相当多,这可能因为一加在海外和CyanogenMod合作,起了这么一个“好头”,常见的Android版本从4.0、5.0到6.0都有,而这款机器也和三星S3一样,腾讯TOS、锤子的Smartisan OS、IUNI OS都有适配的刷机包,而cm、魔趣、深度这些也一样具备。虽然笔者手上的这台一加1已经比较残旧,但刷机带来的乐趣依然让笔者没有换手机的打算。
总结
市面上可能还有不少刷机神器,例如中兴V880、LP P990擎天柱、HTC G14等等,它们都相当经典,在此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可能不少网友会认为,“安卓刷机就是瞎折腾”、“手机是拿来用的,不是刷着玩的”。但笔者认为刷机却是体验不同系统最为便捷以及省钱的方法,而且刷机的过程也是乐趣所在,就好像有的人喜欢DIY,有的人喜欢改装车,无需过多纠结别人的爱好。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IDG投他 访谈500名糖尿病病人 他的App正实时管理60万患者的健康状况
◆ 为了熟悉市场,匡明曾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需要挂号他就去挂号,需要抽血他就去抽血。
匡明很了解糖尿病。曾经,他花了两年时间跑过300家医院,体验了1000多个科室,访谈了500多名病人。
但当他在糖尿病领域创业时,却跳进不少坑。他的硬件“糖 “,能实时采集糖尿病人数据,并传输至云端。他的App“掌上糖医”可根据患者数据(硬件采集 用户提交),给出专业建议。
◆ 用户可选择手动输入数据,也可用硬件采集,然后导入。
他曾找错流量入口。今年1-3月,他曾把医院当成主要阵地,以医生推荐、用户扫码为手段,但收效甚微,一周仅增长几位用户。
4月,他把精力转向电商,与阿里大数据部门合作。后者通过算法,将潜在用户筛选出来,并帮助“掌上糖医”推广,引导潜在用户下载其App。以此,到6月份时,“掌上糖医”用户总数达15万。
为了完善数据,8月,匡明与体检机构美年大健康合作:服务嵌入其体检套餐中,患者体验完该服务后,如希望继续接受服务,则会被批量地导入“掌上糖医”App。当月,“掌上糖医”用户数量达60万,并获得来自IDG的投资。
目前,“掌上糖衣”用户数接近百万。匡明说,到明年一季度,“掌上糖医”用户总数可能破200万,成为国内最大的糖尿病管理平台。
注:匡明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
一个方案
居酒屋内到处是酒瓶子,一行约20人,全是匡明的同事,喝了大约100多瓶。匡明连喝了三小时,累了。他放下酒瓶,走出屋外兜兜风。
这是日本东京的夏夜,星星很多。居酒屋外很安静,瞅一眼便能望见日本新干线。匡明陷入了一个技术问题,思考。忽然,一列动车呼啦啦驶过,几十秒的时间,匡明有了灵感。
他兴奋地掏出手机将想法记下,又进去跟同事喝酒。这家拥有200年历史的居酒屋足够魅力,当晚把匡明灌了个死醉。
去年年中,匡明去东京参加亚太市场战略会议。会后居酒屋的一次醉酒,让他规划已久的新项目有了新进展。
他有个设想,用一个智能硬件采集糖尿病人的身体数据(如血糖),然后实时传输至云端,医生拿到数据后,再给病人预警。
数据从哪儿来,这个问题曾困扰他很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一款全新的智能设备,但很难卖到爆款。是不是有新的办法?”
他曾做过一个粗略统计,市面上传统的血糖仪保有量已经不小,达几千万台,分布在三大渠道:医院、零售渠道(电商、药店)、病人。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没法联网。“它的人群已经有了,只是不能够上网而已。我若有办法让它们直接联网,问题岂不解决了?”
这个技术问题,匡明已经在东京的居酒屋外想明白。他擅长技术,毕业于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后赴剑桥大学深造,结束后进入英特尔任工程师,从事固件及嵌入式系统研发。”做的就是这个东西。”
他的解决方案是,做一个智能模块,插入传统血糖仪的数据接口,(数据)即能传输上网。
◆ 匡明设计的方案能适配市面上70%的血糖仪。
回国后,他向公司提交了方案。“该模式若能成型,不仅能降低糖尿病病人费用,也能让我们的销售额翻许多倍。”
然而过了大半年时间,项目依然没有批下来,大公司决策流程太长,他有些等不及了。
两年酝酿
这个想法匡明酝酿了很久。过去两年,匡明服务于强生医疗,负责医疗器械销售。该类器械用于血液检测,客户很宽泛。“国内医院,没有不需要检测的科室。”
他曾创造过一个奇迹。18个月内,带领一支10几人的团队,将其所负责的地区销售额提升三倍,从3000-4000万元增长为1亿多元,销售业绩成当年全公司第一。到2013年底,他已完成从美国负责全球战略到扎根基层,成为大中华区销售冠军的蜕变。
为此,他每天的工作循环反复。“白天跑医院去跟医生、病人交流,晚上去与经销商、代理商谈事儿。”为了熟悉市场,匡明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需要挂号我去挂号,需要抽血就抽血。几个重要的科室我都轮了一下。”
两年下来,他大约跑了300多家医院(分布在江浙沪、山东、北京等地),体验了至少1000个科室,亲自访谈了不下500位病人。
期间,一位病人的访谈让匡明尤为触动。山东临沂是个革命老区,全市仅有一家三甲医院。老区y有许多慢性病患者,当地社区医院解决不了,每隔一阵,他们就要大老远跑来复查,住上1-2晚上:
糖尿病一患就是一辈子,病人需每隔4-8周就需定期上复查。
某日,1位老伯在科室外已等候1-2小时,他是糖尿病患者,匡明走过去跟他唠嗑。“他年纪看上去很大,已因糖尿病导致复杂的并发症。他跟我抱怨,定期过来费时费力,专家预约排队时间长,就诊时间却很短… …对他来说,临沂医院的开销已经很高。“
类似的抱怨,匡明听过许多。在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挂号需要可能需要20分钟,排队可能得花2-3小时,就诊时间非常短,大约3-5分钟。但这也不能完全责怪医生,“一个医生一天得看200多位病人,必须这么干。”
匡明联想起美国的解决方法。2012年,他曾在美国克利夫兰呆过一周,研究一个卫生经济学项目,观察的主要科室为内分泌科。“大部分慢性病都在这里,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症… …其中,糖尿病是最高频的病种。”
有几个令匡明很奇怪的现象:当病人坐在诊台时,医生手里就已经拿到患者信息。有些患者挂完号后,并不需要抽血。“医生已经运用可穿戴设备采集病人信息。它们形态各异,大多体积很小,有些类似手环。患者在家中的实时信息,医生都知道。当状态平稳时,有些检测环节可以直接略去。”
找错入口
匡明思考,能否借鉴美国的方式,让糖尿病患者去医院不那么频繁?去年年底,他从强生医疗离职,创立“掌上糖医”。
他最初设想的业务模式为:利用智能模块,将患者数据传输至云端,之后走向两个分支,一部分数据由医学引擎自动处理(如预警)。引擎处理不了的,交由后台医生。 “医生效率提高了,病人也能得到实时反馈,去医院的频率能大大降低。”
◆ “掌上糖医”的业务流程
1月份,充满自信的匡明先把硬件“糖 ”工程版做了出来。“自己负责研发、设计,再找一家民间工厂代工,生产了大约2000台,每台成本100多元,总共耗费20多万元。”同期,“掌上糖医”App也开发完成。
2月份,匡明开始拓展用户,选定医院为流量入口。“我原以为,医生推荐药很容易,那推荐我的‘掌上糖医’是不是也容易?“此外,匡明还在医院摆出易拉宝,让患者扫码。
利用在强生医疗的人脉,他在上海找了8家三甲医院。“一共8位医生,全是内分泌科主任。我把愿景跟说完后,在没有任何经济回报的前提下,他们很认可。”
但一周之后,医生即有抱怨。“他们说,把很简单的事搞得那么麻烦,医生看个病,本就3-5分钟,现在却要花3分钟给病人讲这东西怎么用。”匡明发现,看病开药很自然,但看病推荐‘掌上糖医’,非常不自然。
持续几个礼拜后,收效甚微,8位医生仅带来约6-7位用户。匡明派出的驻院同事,也没拉来多少用户。“由于太多检测仪器存在,干扰性强,医院的网络信号普遍很差,扫不出码来。另用户没有使用习惯,反馈App步骤繁琐… …”
匡明反思,是不是运营环节有问题。既然网络差,就自带3G、4G上网卡;既然不会用,就特意安排人手把手安装;既然App步骤繁琐,就把它改得更简单;既然没有经济利益,每拉来一个用户,就给医生一些劳动报酬。“我一定要弄明白,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
用户增长还是很慢。1个每天服务300-400病人的科室,同事很卖力了,一天只找来5位用户。匡明找了5-6位医生,成绩最好的,一个礼拜也只带来约4位用户。
至此,匡明完全死心了。他算了一笔账,国内所有糖尿病医生约3万人,若按这种速度持续下去,即使每位医生每月带来4-5位用户,总共才多少用户?“况且,不可能搞定所有的糖尿病医生,能有个20%已经是行业前三了。20%才多少医生?5000-6000名。”匡明说,这种用户增长速度,没法满足其建立平台的 需求。
与阿里合作
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匡明遇到了他的合伙人真空,后者曾是天猫全球购的运营负责人。“我跟了他很久,正经聊了三次,最后一锤定音的画面印象很深。”
在杭州西溪湿地的一个小饭馆,俩人吃了大约200元。吃的什么忘记了,但不能刷卡匡明记得很清楚:他身上只带了100块现金,不得已让真空补了点儿。
真空加入后,匡明与团队重整了思路:除去医院外,糖尿病患者的聚集地在哪里?一个是社区,这肯定没问题。另一个是企业,但门不好进,比例也低。“1000个人里可能就10个是糖尿病人。”
线上呢?有说百度,但流量太贵。有说垂直的糖尿病论坛,但用户太少。“我看了下国内最大的糖尿病论坛,做了10几年才积累10几万用户。”
这时,真空提出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考虑与阿里、京东这种电商平台合作?糖尿病患者会在那儿购买商品,如血糖仪、胰岛素笔等。“凡购买的用户,与患者都是强关系,要么是家人,要么就是他自己。”
5月份,匡明与阿里大数据部门顺利达成合作。具体合作形式为:匡明把希望触达的用户告诉阿里,如大于40岁、购买频次多少、消费品类与糖尿病有关… …通过算法,阿里能将这些用户定位出来,并帮助“掌上糖医”精准推广。如此,用户获得成本很低。
5月下旬,合作启动。前10天,App用户增速很快,从每天几个到300-400个。到6月份时,日增1500-1600个,用户总数为15万。其中,绝大多数流量来自阿里。
当月,“掌上糖医”的成绩很漂亮。用户提交的数据40-50万条,医学引擎被使用约100万次。“我们自己招聘了4名医生,每日在后台处理几百订单。”
两大用户价值
即便如此,匡明还是认为有些问题急需解决,比如用户价值。而对于“掌上糖医”而言,用户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医疗、生活。
就医疗而言,匡明认为现有的基础数据不足。“用户多来自网上注册,下载App后,输入多少信息我们知道多少,不输的话什么都不知道。在向用户证明我的服务价值之前,很难让用户给出足够多信息。”
那么,是不是可以与一些机构合作?比如体检中心。6月份,匡明与美年大健康接触,两个月后,合作敲定。“他们整体心态很开放,我们提供的咨询、预警等服务,也正为他们所需要。”
接下来,用户呈脉冲式增长。“用户一批一批增长,有时一下导入1万个。”到8月份时,用户总数增长为60多万。硬件卖了几万台,销售额70多万元(有些以赠品送出)。”当月,“掌上糖医”获得了来自IDG的投资。
◆ 今年,中国职业菁英计划在全国选出12位朴素榜样人物,匡明被评为“关爱”榜样人物。
9月份,针对用户“生活”的层面需求,匡明推出了“糖友圈”。“糖尿病病人很羞涩,需要一个平台宣泄或者交流他们的心态。”
“糖友圈”是一个以达人为核心的圈子。“达人分为资深糖友、医生。他们分享与疾病相关的内容,如心得。然后再以他们为核心传播。“这使得活跃用户比例进一步提升。“超过了10%,提 升了约2%。”
目前,“掌上糖医”拥有用户近百万,医学引擎日处理次数为10余万次,每日需处理的订单数为700-800单。“已有300万元收入,主要来自管理方案。”
谈及明年一季度,匡明说:“我们可能实现200万用户,成为国内最大的糖尿病管理平台。”
求报道请加微信号wangfangnews;
文章原创,如需转载,请加微信号meera003;
铅笔道网站上线啦!点击“阅读原文”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