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饱的快(糖尿病人吃什么可以饱腹)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这种“食欲大开”的现象不是胃口好 可能是糖尿病的预兆

比起“不饿却总想吃东西”,刚吃完就饿的现象更值得引起警惕。一些人将它归结为消化速度快、没吃饱,但你可能没意识到,糖尿病正在用这种方式提醒身体。

吃完就饿要小心

刚吃完饭不久就饿了是一种需要关注的现象,因为极度饥饿感可能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具体表现为餐后总饿或半夜饿醒,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与普通人的胰岛功能分泌不同。不合时宜的胰岛素分泌,就会让糖尿病患者产生饥饿感或低血糖反应。

刚吃完就饿的原因

当血糖降到一定值,人就会出现饥饿感。餐后出现饥饿感,要分两种情况看待:

摄入能量不足

主食没吃够:减肥人士将主食减量或干脆省掉,导致能量不足。

摄入食物饱腹感弱:饼干、膨化食品等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少,胃排空速度太快,无法带来饱腹感。

体力活动量太大:体力活动量增加等原因引起。

身体代谢异常

压力大或睡眠不足:短期内压力增大,大脑活动需要充足的血液葡萄糖供应;睡眠不足导致食欲控制发生紊乱,饥饿素分泌增加,都容易使人感到饥饿。

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异常: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肥胖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对中枢神经的食欲抑制作用减弱,造成饥饿感增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比未患糖尿病的人更容易饿,食物成瘾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6.6倍。

胰岛功能紊乱:糖尿病前期由于餐后胰岛功能紊乱、胰岛素水平不恰当升高,此时血糖已经下降,造成下次餐前的饥饿感明显,甚至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反应。

饥饿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饿,如果排除摄入热量不足等因素,就要怀疑自己是否存在病理性饥饿问题,特别是40岁以上、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建议去医院做葡萄糖耐量测试,不仅要测量血糖水平变化,还要测一下餐前和餐后1~3小时胰岛素分泌情况。

这样吃对血糖好

要想缓解餐后饥饿的情况,建议大家在饮食上做以下调整:

☆正餐避免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建议摄入高饱腹感、升血糖速度较慢的食物,即高蛋白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杂粮饭、乳制品等。

☆调整进食顺序:先吃菜,有一定饱腹感,再吃主食,以防血糖上升太快。

☆缓慢进食、少食多餐:注意是在进食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进餐次数,这样可以有效改善餐后2小时血糖,并预防下一餐前饥饿,减少血糖波动。

以下几类食物对糖尿病患者很友好:

奶制品尽量选购脂肪和添加糖较少的产品。

来源: 吉林12320

糖尿病人吃得多还饿得快,怎么办?

明明刚吃过,而且还吃得很饱,但是没过多久,就又饿了。这是怎么回事?

很多糖尿病人或血糖控制不好的人,会比正常人更容易出现饥饿现象,这是因为他们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比较紊乱,过多的胰岛素分泌会导致血糖下降,从而产生饥饿、头晕、无力、心悸等症状。

该怎么办呢?

记得以下这个口诀:“一少三多加一慢”。

一少三多一慢

一少

少吃精米白面、甜食、含糖饮料。因为它容易升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更容易饿。

三多:

1.多吃膳食纤维类食物,包括非淀粉类的蔬菜和粗粮。

2.适当多吃肉、蛋、奶。

3.适当多吃油类,替代碳水,比如橄榄油、亚麻籽油。

这些都能增加饱腹感,还能延缓血糖增高。

一慢:

放慢吃饭速度,这样不容易吃得多,也容易感到饱。

作者简介:杭建梅

盈来健康首席专家,著名糖尿病专家, 主任医师

  • 中国第一家糖尿病专科医院及研究所创始人
  • 浙江安吉健恒糖尿病医院院长
  • 原北京健恒糖尿病医院院长、北京因苏林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 非药物自然疗法逆转2型糖尿病的引领者和先行者
  • 先后深造于北京协和医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及多伦多大学糖尿病中心
  • 最早将血糖仪、人胰岛素、胰岛素笔、BD胰岛素注射器引到国内并推广使用
  • 发明糖尿病食谱计算尺,获得国家专利及相关科技一等奖等
  • 荣誉
  • 创编并发行“糖尿病保健操”,被许多三甲医院广泛使用
  • 率先将心理干预技术运用于糖尿病治疗,有效激发病人的自愈潜能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食物可以吃饱又不升高血糖的?

首先,我们是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通过饥饿的方法来把血糖“饿”好的,我们还是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来控制血糖,否则,血糖虽然控制好了,但是营养不良了、抵抗力下降了,并发症还是会提早到来的。

所以,我们要在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适当增加饱腹感。我给大家几点增加饱腹感的建议:

1、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豆腐、腐竹、豆腐干、鸡胸、虾等。

研究表明,食物中每增加1%的蛋白质,热效应会增加0.6%左右,同时高蛋白质食物还能产生更长时间的饱腹感,这种饱腹感最长可以持续24小时,所以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质比例是有助于增加饱腹感的。

2、膳食中增加菌藻类食物:香菇、木耳、蘑菇、海带、紫菜、裙带菜等。

菌藻类食物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饱腹感非常强。

3、主食中增加坚果或者杂粮:大杏仁、小杏仁、榛子、燕麦、红豆等。

坚果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特别是大杏仁、小杏仁、榛子等坚果,饱腹感很强,在吃饭的时候吃些坚果,并不会额外增加一餐之中的总能量。相反,有研究证明,如果把大杏仁纳入到一餐当中,配合淀粉类食物一起食用,可以让餐后的饱腹感持续更长时间,甚至到了下一餐仍然会发挥作用,把饱腹效果持续一整天。

红豆、燕麦等杂粮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容易产生饱腹感、同时能够减慢食物在胃的排空速度而保持更长久的饱腹感。

4、细嚼慢咽:细嚼慢咽不仅可以减少进食量,增强饱腹感,还能在降低肠胃负担的同时,提高食物营养的吸收率,也有助于保护牙床。

5、合理进餐顺序:先吃体积大的,后吃体积小的;先吃液体的、再吃固体的;先吃低热量的、再吃高热量的。蔬菜属于体积大、热量低的食物,应该放在前面吃;汤类容易产生饱腹感,可放在餐前喝;肉类的热量偏高,可以放在后面吃。通过调整进餐顺序,可以在摄入较少能量的前提下获得较强的饱腹感。

6、少吃脂肪和甜味剂含量高的食物:同样体积比较,食物中添加脂肪和糖都降低饱感,同时还会促进食欲。

希望如上六点能让糖友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具有饱腹感,同时也能控制好血糖。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