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什么软件(糖尿病的那个)
制服糖尿病 这些“新武器”已经用上啦
我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众多人正深陷“甜蜜”的负担中。长期服药、没完没了地皮下注射胰岛素,动不动就不受控制的“甜蜜的杀手”,让许多糖友感到“心累”。近日,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通过先进的糖尿病“3C”治疗,为许多门诊糖尿病患者以及全院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及时、有效、安全地控制住了血糖,糖尿病人的管理模式得到了极大优化。
通讯员 蔡逸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聪明”的胰岛素泵,只有身份证大小
今年80岁的张奶奶(化姓),因为便血来到中大医院普外科就诊,被诊断为直肠癌,需要尽快进行手术。但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外科医生面前:张奶奶患有2型糖尿病10年,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治疗,血糖波动大,如果贸然接受外科手术,患者就得面临着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伤口难愈合及肠外营养等各种困难和并发症。对于张奶奶这样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患者,靠传统的降糖方式很难保证在手术后全身代谢状态的安全。
那么,如何帮助张奶奶有效地控制血糖,顺利接受手术呢?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全院血糖管理小组专家会诊,使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治疗有效新技术——胰岛素泵。最终,经过胰岛素泵的治疗以及内分泌医护团队全程精细化的管理,张奶奶的血糖被成功控制住了,如期接受了外科手术。
中大医院内分泌科王尧主任医师介绍,胰岛素泵是一种特殊的胰岛素输入装置,大小和身份证差不多,很便于佩戴。相比注射笔的单次注射,胰岛素泵采用人工智能控制,通过持续皮下输注微量胰岛素的方式,能最大程度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确保稳定而安全地控制血糖,并保持术后全身代谢水平的稳定。
携手人工智能,三招制服“甜蜜杀手”
除了用胰岛素泵取代传统的皮下注射胰岛素外,对“甜蜜杀手”的监测也同样可以插上“科技的翅膀”。在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正与人工之智能携手,高效管理“甜蜜杀手”。
王尧主任医师介绍,传统的血糖检测犹如“盲人摸象”,很多患者认为监控了餐后或空腹时的血糖就足够了,但这只反映了患者某一具体时间的点血糖水平,并且容易受饮食、心情和糖代谢等各种因素影响,对1型糖尿病和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波动和难以察觉的低血糖状态,是威胁他们健康和预后的重要杀手。
正如战场上的“哨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间接反映血糖水平,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医生便可以通过安装在手机、电脑上的糖尿病管理软件,看到实时血糖监测数据,并及时干预急剧波动的血糖和高、低血糖的极值,调整胰岛素泵的胰岛素输注剂量。
糖尿病“3C”治疗,打通科室之间的壁垒
王尧主任医师介绍,将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Real-time CGM)、胰岛素泵 (CSII)和糖尿病管理软件(CareLink)整合为一体,专业上称为糖尿病“3C”治疗。
据悉,自中大医院内分泌科成立全院血糖管理小组以来,通过糖尿病“3C”血糖管理系统成功打通了科室之间的壁垒。“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系统的管理,使得处在系统中的患者住院期间的血糖状况得以监控,并通过专业团队的指导,实现及时准确的治疗,有效解决了非内分泌科室的糖尿病患者的管理难题,保证了原发病治疗过程的顺利。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节约住院费用。”王尧主任医师说。
令人欣喜的是,除了住院患者,以下四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也同样可以接受胰岛素泵治疗:
1、1型糖尿病患者和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
2、需要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新诊断或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
3、2型糖尿病患者伴应激状态。
4、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及糖尿病患者孕前准备。
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来判断是否适合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可以到内分泌科室请专科医生评估,不可擅自更换自己的糖尿病治疗模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扬子晚报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有糖尿病的患者都知道,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血糖监测是医生了解患者糖代谢的紊乱程度,调整治疗方案、观察降糖效果以及后期作为病情随访的重要参考。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血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测静脉血浆糖
此种方法更多地是在医院开展,患者自我监测时不可能随时随地监测静脉血浆糖。
2. 末梢血糖仪
这是一种快捷、准确、简便的血糖监测方法,也是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最常用的重要方法。
3.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也需要抽取患者的静脉血进行分析,因为糖化血红蛋白要比血糖稳定得多,所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能反映这次抽血前8~12周之内的血糖平均水平,是反映较长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好坏的良好指标。
但是,不管用什么方式监测,人体的血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无论是点时的血糖还是各种糖化蛋白的监测,都没有办法精准的反映全天的血糖波动,因此持续监测血糖一直是人们的梦想。
什么是动态血糖监测?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就开始研制动态血糖监测,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人们可以便捷全景式的观察到个体葡萄糖水平的瞬息波动。2005年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运用临床,除了能够实时显示监测的结果之外,还有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报警功能、预警功能。
目前,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我们国家也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包括实时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回顾式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一般由葡萄糖感应器、传感器植入装置、发射器、记录仪和分析软件等组成。其原理是通过置于皮下的葡萄糖感应器中含有的生物酶,与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再由葡萄糖感应器发射到分析软件,转换成血糖值,可以全面地连续反映全天的血糖水平,了解血糖波动的趋势,还可以探测到常规监测技术无法探测到的隐匿的高血糖和低血糖。
动态血糖监测如何使用?
1. 患者在医院填写动态血糖监测知情同意书。
2. 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植入动态血糖监测葡萄糖探头。
3. 链接记录器和发送器。
4. 绿灯闪烁表示机器正常工作。
5. 特定的保护装置固定仪器。
6. 记录动态血糖就餐、运动、治疗情况。
哪些患者需要做动态血糖监测?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1.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可以持续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使它更好地达标,同时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2. 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
3. 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所谓围手术期,就是在即将进行手术和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患者,针对这样的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血糖的过度波动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
回顾式的动态血糖监测
1. 1型糖尿病患者。
2. 需要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3. 正在进行降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4. 反复出现无法解释的严重的低血糖、没有症状的低血糖、夜间的低血糖。
5. 无法解释的高血糖,尤其是空腹血糖增高的患者。
6. 血糖波动特别大的患者,或出于对低血糖的恐惧,刻意地保持高血糖的患者。
7. 妊娠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患者。
通过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教育,能够让患者了解饮食、运动、睡眠、情绪以及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医患沟通,利于患者病情,在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同样重要。
第一、患者要做好饮食、运动、睡眠以及降糖药物使用的记录。
第二、在佩戴的过程中不建议进入磁场,比如去做核磁共振,进行x线检查等。
第三、佩戴动态血糖监测过程中,不建议进行盆浴或者浸泡洗。
第四、手机对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没有影响的,可以放心使用。
本期医学内容合作者:田竹芳 西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降糖新药奈达在京东大药房开售,糖友一天一次用药更便捷
慢病购药线上化热度持续攀升,众多医药企业加速线上布局,为广大慢病患者提供便捷、透明的购药体验。近日,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制药”)旗下新型二甲双胍奈达正式进驻京东大药房,国内过亿2型糖尿病患者将可通过更多线上渠道,凭处方购得一天仅需服用一次的降糖新药。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慢性病患者已接近3亿人,其中糖尿病群体数量已达1.16亿,而2型糖尿病患者占其中的大多数。在庞大的慢病购药需求下,医药电商可补足线下药品销售痛点,以更透明的药价、更全的药品品类、更便捷的购药方式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此次登陆京东大药房的新型二甲双胍奈达是4月在国内上市的控糖新药,它创新采用渗透泵控释技术可解决二甲双胍药物依从性差的难题,从而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真正实现一天一次服药,改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升用药依从性。奈达的上线丰富了线上控糖药品类,为广大患者提供了降糖新选择。
虽然问世60多年的二甲双胍被各大糖尿病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用药,但是胃肠道副反应大、依从性差的问题也一直是广大临床医生与患者使用二甲双胍的“绊脚石”。由于传统剂型服药频率高、胃肠道不良反应多,患者经常出现忘服、漏服现象或拒绝用药。长此以往,不规范用药不仅容易导致降糖不达标、血糖波动大,甚至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历经近十年研发,百洋制药将渗透泵控释技术应用于二甲双胍制剂,利用渗透压原理使药物有效成分以恒定的速率在人体内释放,实现长效、平稳、舒适控糖,也为医生简化用药提供了保障。百洋制药希望借力京东(JD.COM)这样便捷、透明的电商平台,为广大慢病患者提供方便、安全的购药途径,满足中国糖尿病患者购药需求。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