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穴位磁疗贴(糖尿病磁疗贴贴在哪个部位)

糖友 0
文章目录:

磁疗对糖尿病有这样的作用,糖尿病患者不妨了解一下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隐蔽的疾病,它几乎影响患者身体的每个部位。

患者一定要明白,自己才是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人物。作为关键人物,患者应该了解糖尿病,并学习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可以协助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计划,学会在每天的生活中为自己的糖尿病保健做出明智选择。

了解糖尿病

首先,患者需要知道糖尿病是怎么回事,有哪些主要类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糖尿病会带来哪些疾病。

☞其实,很简单,患者只需要了解:

第一,糖尿病就是患者身体里的血葡萄糖(血糖)太高。

第二,需要了解糖尿病的3个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别是:

1型糖尿病

ღ 身体缺乏胰岛素或身体不产生胰岛素。

ღ 胰岛素的作用是协助身体将食物中的葡萄糖用作能量。

ღ 患1型糖尿病的人每天都需要摄取胰岛素。

2型糖尿病

ღ 身体不能很好地产生或利用胰岛素。

ღ 患2型糖尿病的人需要经常服药或摄取胰岛素。

ღ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ღ 发生于妇女怀孕时。

ღ 这会提高妇女在下半生患另外一种类型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的风险。

ღ 这也会增加她的孩子体重过重和患糖尿病的风险。

第三,需要知道糖尿病是复杂的疾病。患者可能曾听人们说他们“有点排尿过多”,或他们“血糖偏高”。这些话表示糖尿病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那是不正确的。糖尿病是严重的,但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

第四,所有患糖尿病的人都必须选择健康的饮食、保持健康的体重,且每天要活动。患者应该知道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能让自己感觉良好,避免因糖尿病引起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ღ 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ღ 视觉障碍或失明的眼部疾病

ღ 双手和双脚感到疼痛、刺痛或麻木的神经损伤

ღ 肾脏问题

ღ 牙周病和牙齿脱落

当血糖接近正常时,患者可能:

ღ 更有精力

ღ 比较不会疲劳和口渴,且不会尿频

ღ 伤口愈合更快

ღ 视力、皮肤、双脚和牙齿问题更少

血糖高不可怕,磁疗预防是关键

磁疗是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目前磁疗技术已经应用到了鞋子、寝具等生活用品当中,也就是说,您在平时生活当中就可以治疗疾病,收获健康体魄!

1.磁场可以降血脂。通过降低血脂,可以改善肝脏功能,提高肝脏合成肝糖元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把血液中多余的糖分合成肝糖元储存起来,降低血糖。

2.磁场可以改善胰腺的微循环,让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多了,就可以消耗更多的血糖。

3.磁场可以活化胰岛细胞,可以消耗更多的糖分。如果把胰岛细胞比作人,一个人在没吃饭的时候,只能扛一袋大米,吃过饭之后可以扛两袋。那么胰岛细胞活性不足时如果只能消耗5个单位的糖分,活性充足时就可以消耗10个甚至更多的糖分。

4.磁疗激活糖代谢酶的活性,酶有促进葡萄糖分解氧化的功能。葡萄糖好比被用来烧水的煤炭,只有在锅炉里面进行燃烧才能产生热能,糖代谢酶就像是鼓风机,能帮助加速煤炭的燃烧。

突发性耳聋年轻化,治疗必须及时

25岁的小贺在北京某科技公司边工作边备考研究生。临近考试时,又新接了一个项目,令她感到巨大的压力。连续熬了几个夜后,一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左耳听不见了。到医院就诊,她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呈年轻化趋势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间发生、原因不明的单侧或双侧耳听力下降。患者感觉就像突然被按下了静音键,有时还伴随着耳闷、耳胀、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突聋通常在几分钟、几小时、最多72小时之内,连续两个频率的听力损失在20个分贝以上。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耳鸣(90%);耳闷胀感(50%);眩晕或头晕(约30%);听觉过敏或重听;耳周感觉异常(全聋患者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

突发性耳聋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低频下降型,1000Hz以下频率听力下降;高频下降型,2000Hz以上频率听力下降;平坦下降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全聋型,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听力受损更严重)。

就目前临床治疗效果看,低频下降型临床治疗效果最好,平坦下降型次之,高频下降型和全聋型临床效果不佳。大约1/3~2/3的患者可能在2周内恢复部分听力。若2周内听力恢复一半的患者预后较好,2周内变化较小的患者不太可能有更大恢复。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突发性耳聋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些年的调查显示,突聋的发病人群在逐渐年轻化。有报道显示,曾有14岁的初中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右耳被诊断为极重度听力损失。还有长时间戴耳机听英语的高中生、连续加班熬夜的29岁白领、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的35岁销售主管等突聋患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蕴介绍,“考试前、毕业前,很多学生压力大,神经处于高度紧张中,听力易在短期内下降造成突发性耳聋。此外,许多熬夜、加班或过度劳累的人群也容易患上突发性耳聋,这跟身体免疫力下降有关。”李蕴说,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国内并没有确切研究数据,但临床上明显感受到有年轻化趋势。一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充分休息后可以恢复听力,大部分患者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都可恢复听力。

突发性耳聋盯上这几类人,耳机使用不当须警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颈外科主任张孝文介绍,过去突聋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现在30岁~40岁也属于高发年龄段。张孝文提醒,这几类人易被突聋盯上:中老年人,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者;自身免疫力低下,经常熬夜、有睡眠障碍的人以及过度疲劳者;工作生活的环境较为嘈杂的人;口服耳毒性药物者(最常见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阿司匹林、呋塞米等)。而年轻人发生突聋多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长时间戴耳机、大量高脂饮食等引起的,尤其是熬夜,很容易造成内耳血管神经运动失调,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引发突发性耳聋。

数据显示,近年来“突发性耳聋”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年轻人患病比例增加了三至四成。其中八成以上的患者伴有耳鸣,五成患者会出现耳朵发闷的情况,而耳机使用不当造成听力损伤的患者居多。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数据称,全球有约11亿12~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其中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耳机使用不当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戴着耳机听音乐,耳机声音超过85分贝,时长超过30分钟,可能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长期这样做,就会比正常人更提前得老年性耳聋。

李蕴曾接诊一位因长期使用耳机而导致听力受损的患者。这名患者是客服人员,工作时间戴着耳机接听电话。为了不受其他同事的干扰,耳机音量开得很大,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多。就诊时,该患者听力损失达到50分贝,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听力损失。所幸经过入院治疗后,她的听力基本得到了恢复。

突聋及时治疗,多数听力保得住

张孝文表示,突聋能治,前提是要及时。内耳缺血缺氧可导致听力毛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最为相关的是就诊时间,在发病初始3天内就诊,是治愈有效率最高的时间段,2周内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有研究报道,如果患者在2周内就诊,治愈率可达到50%~95%以上。发病时间越短,对于挽救内耳毛细胞损伤以及改善内耳血液循环效果越明显,听力恢复的概率越大。如果延误治疗,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永久性耳聋。

中国突发性耳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认为:突聋急性发作期(3周以内)多为内耳血管病变。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金纳多)联用对各型突聋均有效,合理的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要好。美国突发性耳聋临床实践指南(2019)强烈反对临床医生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溶栓剂、血管扩张剂或血管活性物质。因为基于RCT研究的系统评价,弊大于利。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喉头颈科李云英教授提醒,患了突发性耳聋,要以平常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首先要按照医嘱正确用药,其次应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波动、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睡眠,进行适当运动。同时还应避免高盐、高糖、高脂饮食,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胡萝卜等。耳轮按摩、耳周穴位按摩、鸣天鼓等方法,可刺激耳部周围的穴位,促进耳部及头颈部的血液循环,有预防和改善耳鸣、耳聋的作用。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煎水沐足,也可调整睡眠,改善耳鸣。

经常有因耳鸣前来就诊的患者会问,耳鸣是否会导致耳聋?李云英解释,耳鸣通常与听力损失、噪声暴露、压力等有关。耳鸣和耳聋不能划等号,耳鸣也不一定伴随着突发性耳聋。但耳鸣是很多耳科疾病的症状,它提示某些部位出了问题,所以有耳鸣不能置之不理,如休息后不见好转,就应当去医院检查。

做好以下7点,积极预防突聋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唐爱平强调,不少人有采耳的习惯,这是专科医生最不建议的。一旦有细菌或病原菌进入耳道,也容易造成外耳道炎症等问题。而避免突发性耳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 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间,尤其是少用入耳式耳机。一天戴耳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一到两个小时,音量不要高于50分贝,晚上不要戴着耳机入睡。

2. 游泳时尽量保护好耳朵,不要让不洁的水停留在耳道内。

3.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4. 少去环境嘈杂的场所,需要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应该佩戴耳塞等防护设备。

5.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慎用具有耳毒性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6. 不要自己盲掏耳朵,力度掌握不好容易损伤耳道。

7. 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8. 当感觉自己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或耳鸣、耳闷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全媒体记者 张峥)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天津快唐生物公司发布“斯福德穴位敷贴”商业广告 使用“未经审查宣传用语”被罚

中国网财经7月22日讯 昨日,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关于天津快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津市监和罚〔2021〕1223号)。

处罚信息显示,经查,天津快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1至5月份期间在今日头条上发布了“斯福德穴位敷贴”商业广告。经查,“斯福德穴位敷贴”属于国家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号是晋械注准20172260119,在广告中使用了“糖尿病问题不用慌,睡前贴肚脐来一贴”、“晚一贴早一揭,边睡觉边辅助治疗”、“斯福德穴位敷贴品质好不好,试过就知道,古法传承,肚脐给药”、“睡前来一贴,贴肚脐试一试”等未经审查的广告宣传用语。上述广告共展现了28381次,点击次数916次,支付广告费用30000元。

天津快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十六条,被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立即停止上述违法广告行为并处以罚款6万元。

资料显示,天津快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09月01日,经营范围包括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化妆品零售等。王斌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

(责任编辑:安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