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老人手抖(糖尿病老人手抖能活多久)

医者老万谈科普 0
文章目录:

老人经常手抖是什么原因?提醒:动不动就手抖,是5种病在报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时不时地手抖,逐渐成为许多人关注的一个现象。很多老人和家属都感到困惑,为什么手会抖?这到底是正常的老年现象,还是健康在发出警告?带着这样的疑问,许多人走进了医院,寻求答案。

手抖在医学上被称为“震颤”,它是指身体某一部位不自主地反复抖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偶尔的手抖可能并不令人恐慌,尤其是在情绪紧张或疲劳时。

但如果频繁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这就可能意味着一些潜在的疾病已经悄然来临。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可避免地发生退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身体变化都可以归结为“正常老化”。

如果老人出现频繁的手抖现象,尤其是在休息时或特定的情况下,家人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年纪大了”。有时候,这可能是身体在为某些潜在的疾病提前报警。

手抖并非单一现象,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每种形式背后可能暗藏不同的健康问题。下面,我们将探讨五种常见的疾病,它们都可能通过手抖这一表象来提示我们注意。

1. 帕金森病:静止性震颤的典型表现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通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在手部放松、没有主动动作时,手指或手掌会不自主地微微抖动。

这种震颤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可能会加重,但在进行某些精细动作或大幅度运动时,反而会减轻。

帕金森病的震颤往往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动作迟缓、肌肉僵硬、身体平衡感下降等。因此,如果老人出现手抖的同时,还伴有行走不稳、动作变慢等情况,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

早期的帕金森病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 特发性震颤:家族遗传的手抖

有些老人手抖可能并非疾病,而是家族遗传的一种现象,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是最常见的震颤类型之一,通常表现为双手在行动过程中或维持某种姿势时抖动,比如端着水杯或写字时。

与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不同,特发性震颤在休息时会减轻,而在使用双手时表现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特发性震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中如果有长辈出现过类似情况,年轻一代出现的概率也会增加。

虽然特发性震颤并不会对老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如果震颤影响到日常生活,可以通过药物或物理疗法进行缓解。一些传统的中医调理,如针灸和推拿,也对缓解特发性震颤有一定帮助。

3. 甲状腺功能亢进:代谢紊乱导致的手抖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也是导致老年人手抖的常见原因之一。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调节新陈代谢。

当甲状腺分泌的激素过多时,身体的代谢会加快,表现为体重下降、心悸、易出汗、情绪易激动等症状,而手抖则是其中之一的重要表现。

甲亢引起的手抖通常较为细微,有时双手会不自觉地颤抖,甚至连老人自己都未必察觉到,但通过细致的观察,家属常常能够发现这些早期征兆。

如果老人手抖的同时伴有情绪波动大、心跳加速、体重骤减等情况,甲状腺功能检查是必要的。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大多数甲亢患者可以恢复正常。

4. 营养不良与低血糖:身体能量不足的信号

老年人由于饮食习惯或身体吸收功能的下降,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或血糖波动,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老人长时间未进食,或因胰岛素使用不当导致血糖过低,手抖是最直接的表现之一。

低血糖引发的手抖通常伴随着头晕、出冷汗、心悸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及时补充糖分是最有效的缓解方法。

老年人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对于有糖尿病的老人,家属应特别关注血糖监测,确保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此外,体内缺乏维生素、钾、镁等关键营养元素,也可能引发手抖。老人平时可以多食用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绿叶蔬菜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5. 中风的前兆:突发手抖不容忽视

手抖有时可能是中风的早期信号。中风是老年人群中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许多患者在中风发作前会经历短暂的手抖、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

这种手抖通常伴随着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面部表情不对称、口齿不清、肢体无力等。

如果老人手抖伴随这些症状,必须高度警惕,尽快就医。中风的黄金救治时间通常在发作后4.5小时内,及时的治疗能够大大降低致残率。

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预防中风,而家属的及时观察和干预则是关键。

当老人出现手抖后,家属和老人自身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手抖频繁发作或伴随其他症状,及时就医是必要的。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震颤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生活中,老年人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手抖的症状:

1. 适度运动:太极拳、瑜伽等柔和的运动能够帮助老年人放松身心,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中医讲究“动静结合”,适度运动不仅能减少手抖,还能提升整体健康。

2.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是老年人手抖的重要诱因。通过冥想、书法、绘画等活动,能够有效缓解焦虑、缓和情绪,有助于减轻手抖的症状。

3. 科学饮食: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钾和镁等微量元素的补充。老人可以适当食用坚果类食品,增加营养摄入。

4. 中医调理:中医认为,手抖可能与气血不足、肝风内动有关。通过针灸、推拿、刮痧等传统疗法,可以有效调节体内的气血,帮助缓解手抖症状。

老年人手抖,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它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报警,也可能仅仅是身体正常的衰老过程。无论是哪种情况,关爱老人,及时观察他们的身体变化,始终是维护健康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诊断和合理的生活调理,手抖并不可怕,老人依然可以享受健康、愉快的晚年生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老年糖友如若发生低血糖莫惊慌

前几天老家的亲戚张阿姨打来电话,原因是最近她的体重减轻了近10公斤,并且总是觉得口渴、心慌、出虚汗、手抖,我赶紧让她吃了一块方糖,然后去距离最近的医院测量了一下血糖,结果血糖是2.6 mmol/L,之后她在医院确诊原来是得了糖尿病,以上心慌、手抖、出虚汗就是低血糖的表现。

“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这是医护人员经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那么什么是低血糖反应呢?低血糖反应是指出现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头昏等表现,进食后可缓解,严重低血糖时,可出现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对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2.8mmol/L(60岁以上者为血糖≤3.0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治疗后、饮食以及运动不当的情况下会发生低血糖,严重的会引起昏迷危及生命。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了怎么办?

1、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应立即口服15-20g葡糖糖或者含糖食物,比如:2块水果糖、2块大方糖、1杯可乐、2块巧克力、1杯白糖水、1杯果汁、1大勺蜂蜜等,等待休息15分钟后再次测量血糖,掌握“两个15”原则,如果血糖仍低于3.9mmol/L,或者低血糖症状没有缓解,可以再重复以上的步骤。经过上述处理一般低血糖都会得到纠正。2、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楚,家属绝对不能喂任何食物,以防误吸,应立即送至医院,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然后继续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注射液,之后监测血糖。

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进餐定时定量。如果进食量减少应相应地减少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注射剂量,有可能误餐时,需提前做好准备,如需要做空腹的检查时应暂停降糖药物。

2、合理搭配饮食。进食顺序应先喝汤再吃菜,最后吃主食,以延缓糖的吸收。禁烟限酒。

3、适当运动。如果运动量增加,运动前应适当加餐或者相应地减少降糖药物剂量,避免空腹剧烈运动。

4、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应到医院请专业医生调整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

5、若反复发生低血糖反应,应在医生帮助下查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6、随身携带糖块或者巧克力等其他糖类食物,一旦发生低血糖可立即食用。

7、老年糖友外出最好有人陪同,如没人陪同外出时随身携带卡片,注明:姓名、年龄、联系方式、所患疾病、治疗药物,并写明“我如果意识不清,请送我去医院”。以便能在低血糖昏迷时得到救治。

作者:张立宁 楼静莉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主管护师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老年人必看:这8种情况下的手抖无需担忧!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老年人手抖,许多家属第一反应就是帕金森病。确实,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手抖,尤其是静止时的震颤。然而,手抖≠帕金森!

其实,手抖的原因有很多,帕金森只是其中之一。在老年人群中,手抖可以由多种情况引起,其中很多并不需要过度担忧。了解这些不同的原因,识别哪些需要就医,哪些无须惊慌,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帕金森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约为1%-2%,而手抖的现象可能在更大范围的老年人中存在。

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手抖并不意味着患上了帕金森病,而可能是其他一些无害或可逆的因素引起的。今天,我们就来揭示8种常见的手抖情况,帮助大家甄别哪些手抖是可以放心的,哪些则需要警惕。

第一种情况:生理性震颤

生理性震颤是最常见的手抖现象之一。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不会引起长期健康问题。很多人在紧张、焦虑、疲劳甚至饥饿时,都会出现轻微的手抖。

这种手抖通常是暂时的,停止诱因后手抖就会消失。比如,有些人在公开演讲或考试时,手会微微发抖,这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受到刺激,导致肌肉轻微收缩。

根据一项医学研究[1],生理性震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高达10%-20%,尤其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这种震颤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加重。因此,如果老年人在疲劳或精神压力较大时出现手抖,但休息后有所好转,这种情况一般不必过于担心。

第二种情况: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又称良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尤其在老年人中多发。这种手抖通常是动作性震颤,即在使用手部时,如拿杯子、写字、穿针引线时,手抖会变得更明显,而在放松或休息时,症状减轻。

特发性震颤虽然常见,但并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也不会导致其他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根据《神经病学年鉴》(Annals of Neurology)的一项研究[2],特发性震颤影响了全球约4%-5%的65岁以上人群。特发性震颤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症状的成员,那么老年人出现手抖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不过,这种手抖不会影响生活质量,通常无需过度担心,除非震颤影响了日常生活,才需要药物或其他治疗。

第三种情况:药物副作用

有些老年人服用的药物可能会引起手抖。例如,一些治疗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抑郁症或精神疾病的药物,会导致手部震颤作为副作用。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系统,导致肌肉控制能力暂时下降,从而引发手抖。

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3],β受体激动剂(如哮喘药物)和一些抗抑郁药物是老年人中最常见引发手抖的药物类别

如果老年人在服药后出现手抖,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可以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通常,药物引发的手抖是可逆的,随着药物的停用或调整,手抖会逐渐消失。

第四种情况:低血糖

低血糖也是老年人手抖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身体会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试图恢复血糖水平,而肾上腺素的释放会引发手部震颤。低血糖不仅会导致手抖,还可能伴随出汗、头晕、心悸等症状。

一项研究显示[4],约有30%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会经历低血糖引发的手抖现象。当老年人在用餐不规律、过度运动或使用降糖药物时,血糖水平可能会急剧下降。

遇到这种情况,及时补充糖分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因此,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当手抖伴随头晕、虚弱感时,首先应考虑血糖问题,及时测血糖并补充能量。

第五种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它会导致新陈代谢加快,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其中手抖是常见表现之一。甲亢引起的手抖通常表现为轻微的持续性震颤,伴随心悸、体重下降、出汗增多和情绪波动等其他症状。

根据《内分泌学杂志》发表的研究[5],甲亢在老年人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甲亢导致的手抖通常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所致。如果老年人手抖的同时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或心跳加速,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排除甲亢的可能性。

第六种情况: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的肝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手抖是其早期症状之一。当肝脏功能衰竭时,体内有毒物质如氨无法被有效清除,可能进入大脑,导致神经系统异常。手抖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扑翼样震颤”,即手指和手腕快速、不规则的颤动。

根据《肝脏病学杂志》[6]的研究,肝性脑病患者中约有30%-45%会出现扑翼样震颤,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老年人有肝脏疾病病史,且手抖伴随神志模糊、困倦或精神异常时,应高度怀疑肝性脑病的可能,及时就医。

第七种情况:中风后遗症

中风会导致大脑某些区域的损伤,进而引发手抖等运动障碍。中风后的震颤通常是由于大脑控制运动的神经通路受损,导致肌肉无法得到正确的信号。这种手抖常见于中风后的康复期,可能会随着神经功能的恢复而减轻,但有时也会成为长期存在的后遗症。

一项研究表明,约有10%-20%的中风患者会在康复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手抖,尤其是那些脑干或小脑受损的患者。

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可以帮助部分患者减轻手抖症状,但对于一些严重的中风后遗症,手抖可能会长期存在。因此,对于有中风病史的老年人,手抖可能是中风后遗症之一,需要在康复过程中得到关注和治疗。

第八种情况:帕金森病

最后,帕金森病确实是手抖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它并非所有手抖的唯一解释。帕金森病的震颤通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在休息时手抖更明显,而在主动使用手部时症状减轻。这种震颤常常从一侧手臂开始,逐渐扩展到全身,并伴随其他症状,如动作缓慢、肌肉僵硬、平衡障碍等

根据帕金森病基金会的统计,全球约有100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较高。尽管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无法治愈,但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老年人手抖伴随动作迟缓、步态不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帕金森病的可能。

如何识别和预防手抖?

对于老年人来说,手抖的原因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区分手抖的类型和伴随症状是识别潜在疾病的关键。如果手抖伴随其他系统性症状,如体重变化、心悸、精神异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

预防手抖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能够帮助缓解生理性震颤和药物引起的手抖。对于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如糖尿病、甲亢或肝病,定期随访和监测病情,可以有效预防手抖的发生或加重。

总之,老年人手抖并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手抖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能够帮助家属和患者正确对待手抖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如果手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及时就医是最安全的选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