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糖尿病测血糖(壬辰血糖值)
测血糖不用扎手指了?动态血糖仪成孕妈必备,实时监测管理健康
在胰岛素发明之前,糖尿病妇女特别是1型糖尿病妇女很少能够怀孕,自从有了胰岛素控制血糖,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控制血糖,是每一位妊娠高血糖患者的必备知识,因为如果控制不严格,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都造成巨大的伤害。
如婴儿要是在血糖较高的妈妈体内“生长”,易出现发育畸形,新生儿并发症,出生后营养不良或增加2型糖尿病的概率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会对其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孕期高血糖对孕妇的危害也很大,会导致身体出现感染、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大出血等问题,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来说,严格控制血糖是重中之重。
那应该怎么做呢?
饮食方面,应当控制进食的热量,并且尽量食用粗粮,补充膳食纤维,延缓血糖升速;同时食用水果不应过量,选择糖分较低的水果,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对身体产生影响。
想要知道控制血糖工作是否“达标”,监测和记录血糖的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注重血糖的变化,才能知道自己的日常饮食、作息是否合理,才能根据血糖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更方便医生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
所以对于高血糖的孕期妈妈们来说,家用血糖仪是必不可少的。
但不管是常见的7点法(0点、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还是4点法(空腹、3餐后2小时)都只是在记录一个“点”的血糖值。对于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血糖来说,传统血糖仪的数据呈现并不全面,针对性也不够强。
不同食物的升糖指数对血糖的影响差异巨大,就拿葱花饼和冰激凌举例,同样重量的两种食物,对我们的血糖影响并不相同。
吃完冰激凌后血糖上升,吃完葱花饼后血糖可能会下降。这样一来,传统的测量血糖仪就无法告知我们在吃冰激凌的前多少分钟应该怎么做,吃葱花饼后多少分钟应该怎么做。没有一个精确的时间点,这对于需要精准控制血糖的糖尿病孕妇来说,属实不太友好。
而且传统血糖仪需要取血,血量要求还不少,不仅取血痛苦,测试的结果也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对于糖尿病孕妇来说,传统的家用血糖仪很难满足我们的监测需求。
对此,糖尿病孕妇们可以了解下动态血糖仪,如鱼跃安耐糖动态血糖仪,只有两枚硬币大小的它防尘防水,还带有超敏感柔性电极,佩戴后无异物感,长期佩戴也不影响日常生活。同时,它还能通过手机app和接收器来实时接收血糖数据,并在线上进行保存。
最重要的是,用其监测血糖的血糖数据频率高、数值准,每3分钟便能自动生成实时准确的血糖数值,帮助患者实时了解血糖动态,实现精准控糖。医生也能根据这些精确的数据及控糖情况,更准确直观地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
孕育生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每个孕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也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免受血糖的影响。在怀孕期间,要尽可能地规避风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严格监测、控制血糖,才能为自己与宝宝的安全添一个保障。
不清楚孕妇血糖值的最新标准是多少?那快来了解下吧
女性在怀孕之后,到了一定时间段,胃口就会变得很好,食量也会较之前增进许多,然而,肆无忌惮的进食会使得孕期的血糖变高,甚至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期间诊断出的糖尿病,其可影响细胞使用糖的方式,导致孕妇高血糖,从而影响孕妇和宝宝的健康。有妊娠期糖尿病平均风险的女性,可在孕中期(24-28周)进行糖耐量筛查。筛查结果达到或超过下列任一数值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空腹:FPG≥5.1mmol/L;1小时PG≥10.0mmol/L;2小时PG≥8.5mmol/L。
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保持孕妇和宝宝的健康,为了能够避免患上妊娠糖尿病,各位孕妈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积极管理自己的身体:
1.健康饮食
日常生活中应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类及精益蛋白质食物,并且要限制高度精炼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例如添加糖、白面包等。
2.保持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孕妈降低血糖,而且还可以减轻常见的妊娠期不良症状,如背痛、肌肉痉挛、肿胀、便秘和睡眠困难等。如果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进行体育锻炼了,那则需要慢慢开始运动,切不可剧烈运动。在怀孕期间,散步、骑自行车及游泳是不错的选择。
3.定期测糖
人体的血糖会受饮食、运动、药物及情绪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若只是偶尔测一次血糖,如同盲人摸象,无法掌握血糖波动范围,所以定期测糖对于孕妇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频繁去医院测糖是非常麻烦的,所以很多孕妈都会买一台强生稳捷全新升级的稳悦智优血糖仪(粉色关爱版)在家进行测血糖。这款血糖仪配备的是英国进口稳悦试纸,每片试纸均含有实体黄金 钯金电极层,使得检测结果更为精准和稳定。
除此之外,智优血糖仪(粉色关爱版)的采血量还非常少,每次采血只需0.4微升,采血的时候几乎没有疼痛感,怕疼的孕妈也可以无忧使用哦~
孕妈课堂|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和孕期管理
现在准妈妈们都很重视孕期的保健,除了普遍关注的孕早期做唐氏综合征筛查(即唐筛)和孕中晚期的胎儿系统超声(即大小排畸超声)以外,孕期还有一个项目,是每位准妈妈们都需要做的检查项目,即糖尿病的筛查。
本期孕妈课堂邀请沈阳市妇幼保健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杨柳同准妈妈们聊一聊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和孕期管理问题。
怀孕最初的3个月孕妈妈血糖高,胎儿容易发生先天畸形,如心脏病、兔唇、消化道畸形、泌尿道畸形等问题。还容易导致胎盘功能不好,胎儿长的过大或过小,发生缺氧或窒息。出生后低血糖,会损害宝宝的神经系统,导致脑损伤即脑瘫。这些情况不是吓唬准妈妈,是真真正正在临床上看到的血糖控制不好的孕妇,发生的悲惨结局。
每一位孕妇都要在孕中期24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其中一些高危的孕妇如年龄大于35岁,父母亲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孕前肥胖,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流产或死胎病史,得过妊娠糖尿病,生过巨大儿,这次超声检查胎儿偏大,羊水多,发现上面其中一条更要重视糖尿病筛查,在孕早期即筛查糖尿病。
对于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第一次产检即应筛查血糖,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随机血糖≥11.1 mmol/L,可诊断糖尿病合并妊娠。如第一次产检血糖正常,则于孕24~28周行糖耐量试验(75 g OGTT),必要时孕晚期再次做。
对于非高危人群,于妊娠24~28周进行75 g OGTT。在筛查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禁食,检查当天早上不吃喝,先空腹抽血,然后将75克口服葡糖糖粉溶于300毫升温水中,5分钟之内全部喝完,从喝糖水时开始计时,于1小时、2小时抽血测血糖。
怀孕24周以后,空腹血糖值低于5.1mmol/L,餐后1小时低于10.0mmol/L,餐后2小时低于8.5mmol/L,三项都达标才是正常的。其中一项等于或大于就是妊娠糖尿病。
1. 90%左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可以通过管住嘴、迈开腿来治疗。可以参加糖尿病一日门诊,多学习多了解糖尿病知识,就不会心情紧张焦虑,在医生指导下饮食运动和测血糖。
2. 保持好的膳食习惯。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保证孕妈妈能量供给足够、营养均衡的状态下,有一个合理的体重增长和平稳的血糖控制。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食物烹饪中避免油炸、煎、熏等方法。饮食清淡,不宜过咸过油。
②汤以素汤为主, 少食排骨、骨头汤。
③忌动物性脂肪油(奶油、猪油、黄油等)。
④少食多餐, 控制甜食、水果及脂肪量高的食品摄入量。草莓、苹果和猕猴桃应优先选用,香蕉、甘蔗、龙眼和葡萄等含糖量较高故不宜多吃。
妊娠糖尿病食谱推荐(2000千卡)
早餐:牛奶燕麦粥(脱脂牛奶250毫升 生燕麦25克),无糖全麦面包2片,煮鸡蛋1个。
加餐:半个苹果(与早餐间隔2小时以上),100克无糖酸奶。
午餐:杂粮米饭(大米40克,黑米15克,大麦15克,红豆10克),清蒸鲈鱼100克,卤鸡肝50克,芥蓝炒木耳(芥蓝250克,干木耳15克),虾皮紫菜汤(虾皮15克,紫菜3克)。
加餐:芹菜黄瓜汁200毫升,核桃1个。
晚餐:杂豆米饭(大米35克,红豆15克,绿豆15克,黑豆10克),小白菜炖豆腐(小白菜250克,北豆腐100克),肉片西葫芦(猪里脊肉50克,西葫芦100克)。
加餐:脱脂牛奶150毫升。
3. 坚持运动。很多妊娠糖尿病的孕妈妈是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血糖增加,如果您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加上适当室外活动,尤其是餐后散步,就会消耗掉升高的血糖,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
4. 血糖监测。饮食和运动3-5天后监测血糖,孕期血糖目标: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1 h 血糖<7.8 mmol/L;餐后2 h 血糖<6.7 mmol/L。不达标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5. 胰岛素治疗。有10%的孕妈妈,通过上述生活方式的调整,血糖还是不能达标,需要启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会进入胎盘,对宝宝没有危害。如果使用胰岛素,可以住院或门诊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得到专业医生的帮助。
妊娠糖尿病不是剖宫产的指征,血糖控制理想,胎儿发育正常,产科条件好,应尽量阴道分娩,阴道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产程宜在12 h内结束,产程过长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胎儿缺氧和感染危险。有巨大儿、胎盘功能不良、胎位异常或其它产科指征者,应行剖宫产;有死胎死产史等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分娩后产后因妊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在分娩后迅速下降,所以以监测血糖为主。糖尿病患者孕妇分娩后仍需继续胰岛素治疗,但其胰岛素的需要量会明显减少,分娩后应严密监测血糖及酮体水平,应结合产后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推荐所有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6~12周进行产后筛查,以识别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产后6~12周行75 g OGTT评估糖代谢状态。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1年再行75 g OGTT评价糖代谢状态。之后的随访间期为无高危因素者2~3年OGTT筛查一次。
【本期专家】杨柳,沈阳市妇幼保健院原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全国妇幼保健知名专家,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幼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沈阳市领军人才、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妇幼保健工作30余年,在妊娠糖尿病诊疗,孕妇营养,孕期疾病预防、科学坐月子和母乳喂养指导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