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三院糖尿病(广医三院糖尿病专家)
12.7斤!广州三胞胎“糖妈妈”成功分娩,医患合力创造奇迹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 通讯员 王慧 白恬 身怀三胞胎,在孕期还患了妊娠糖尿病。最近,三胞胎妈妈阿霞成功“卸货”,33 3周出生的三个小公主体重合计达12.7斤,最令人惊喜的是每个婴儿的体重非常均衡,实属罕见。
“高危妊娠”遭遇“妊娠糖尿病”一波三折
一直想要二宝阿霞来,怀上了三胞胎,她找到了曾经成功救治三胞胎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阿霞平时身体素质较好,孕16周时,B超检查显示三个宝宝发育情况较好,且大小均衡,大排畸、双胎输血、成长受限在检查中都未发生,阿霞也坚定了要全部生下来的决心。然而三胞胎的怀孕过程注定坎坷,孕23周时,阿霞被诊断患上了妊娠糖尿病。
据广医三院产科主任李映桃介绍,母体葡萄糖是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能源,会持续通过胎盘送到胎儿体内,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状态,胰岛素分泌量需要随之逐渐增加,而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则无法维持生理性代偿变化,导致糖代谢紊乱,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发生妊娠糖尿病。对于怀着三胞胎的阿霞来说,相当于额外三倍的葡萄糖需求,这也直接导致了她孕中后期的妊娠糖尿病。李映桃指出,妊娠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的控制涉及到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教育与血糖监测,需要长期动态管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较长,需要及时跟进和掌握监控病况。
广医三院产科对此类病症设置专门的妊娠糖尿病门诊,并定时举办如何测血糖、控血糖等知识的培训,阿霞在听课后也依样操作起来,但实践远比想象的困难。
医患合力三胞胎平安降生
对于阿霞的情况,仅仅通过饮食控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控制血糖。但一开始阿霞连胰岛素日用和夜用的都分不清楚,使用单位数也常常搞错。
为了“监控”这个情况危险的孕妈,广医三院产科主任医师李映桃组织7名科室骨干医护人员、义工组建一个专属微信群“三胞胎妈妈助力群”,对阿霞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
为了维持血糖值的平稳,避免一次大量进食造成血糖的快速上升,阿霞每天分六餐进食,每一餐的搭配、重量、烹调方法,都在这个微信群中咨询,而群里的医护人员始终不厌其烦地为她答疑解惑。
正是如此严格的控糖,帮助阿霞平稳地度过了整个孕期,直到剖宫产母女四人平安,所有医护人员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李映桃表示,阿霞的情况如果不进行科学的控糖和多频次的监测,极易发生早产、死胎、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围产期心肌病等意外。
糖妈妈俱乐部帮助累计超过4000人
在广医三院产科,有个妊娠期糖尿病创新工作室,也被患者们亲切唤作“糖妈妈”俱乐部,是由产科三区的22名青年医护人员和曾经在该区接受过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病患所组成的温馨大家庭。病区每年成功治近千名妊娠糖尿病患者,俱乐部目前已经有200名成员,10多名骨干义工。糖糖俱乐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帮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糖妈妈俱乐部自2010年成立以来,每年定期举办聚会。聚会活动不仅提供产后如何摆脱糖尿病的科普讲座,也搭建了一个妈妈们交流治疗心得分享经验的平台。
1.过胖。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应当心。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减、糖耐量异常病史。
4.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5.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6.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7.既往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8.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9.之前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10.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出现羊水过多。
11.维生素D缺乏。
12.久坐、不良饮食亦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险!二胎妈妈怀上三胞胎 遭遇糖尿病
“四斤一两!四斤二两!四斤四两!”近期,广医三院产科传来一阵阵充满欢喜的惊叹声,三胞胎妈妈阿霞(化名)终于成功“卸货”,33孕周出生的三个小公主体重合计达12.7斤。
三胞胎妊娠本属高危,阿霞还患上了妊娠糖尿病,好在有广医三院产科医护人员的指导,整个孕期科学控糖,最终母婴平安,而且3个宝宝的体重都较均衡,实在不多见。
三胞胎妈妈高危妊娠
遭遇糖尿病
“天啊,你中大奖了!怀三胞胎了!”33岁的二胎妈妈阿霞听到这句话时,内心悲喜交加。对于一直想要二宝的阿霞来说,怀上宝宝当然高兴,但意外的是胎儿竟是比较少见的单绒三羊(一个胎盘,三个羊膜囊,就如同一间房三张床)。
医生告诉她,这种三胞胎不太可能生下来。看着B超单上三个发育良好的宝宝,阿霞实在不忍心放弃。她来到广医三院产科咨询是否必须减胎,医生告诉她:“不一定,也有生下来的,但我还是建议你减胎,实在太危险了!”
虽然医生仍然建议减胎,但是这个“不一定”也让阿霞一家看到了希望,她不愿放弃。孕16周时,B超检查显示三个宝宝发育情况较好,她下定决心三个都要生下来。然而,到孕23周时,阿霞被诊断患上了妊娠糖尿病。
据广医三院产科主任李映桃介绍,母体葡萄糖是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能源,会持续通过胎盘送到胎儿体内,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状态,胰岛素分泌量需要随之逐渐增加,而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则无法维持生理性代偿变化,导致糖代谢紊乱,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发生妊娠糖尿病。对于怀着三胞胎的阿霞来说,相当于额外三倍的葡萄糖需求,这也直接导致了她孕中后期的妊娠糖尿病。
但对阿霞来说,仅仅通过饮食控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控制血糖。一开始,阿霞连胰岛素日用和夜用的都分不清楚,使用单位数也常常搞错,听到她复诊时对用药情况的描述,医护人员都吓了一大跳。为了保阿霞母婴平安,李映桃帮她组织建起了一个“三胞胎妈妈助力群”,对她进行一对一辅导,让护士给她的药物贴上“日”“夜”的标签,并专门录制胰岛素注射方法视频给她看。为了维持血糖值的平稳,避免一次大量进食造成血糖的快速上升,阿霞每天分六餐进食,每一餐的搭配、重量、烹调方法,群里的医护人员始终不厌其烦地为她答疑解惑。
到孕32周时,阿霞肚子太大,行动不便,逐渐出现心律过快、睡觉不能平躺、呼吸困难、气促等情况,才住院进行监控。这段时间里,产科的医护人员对她的餐饮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即使她行动困难,也教她要用举矿泉水瓶、轻抬双腿等方式进行适量运动,保持机体活力。
严格的控糖,帮助阿霞平稳地度过了整个孕期,直到剖宫产母女四人平安,医护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妊娠期糖尿病
应早诊早治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胎儿死亡率增高、生出巨大儿(体重≥4千克)、胎儿畸形、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对孕妇而言,容易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易感染,特别是无症状性菌尿及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此外,羊水过多、妊高症、妊娠子痫等各种分娩期的并发症概率也会增加。
李映桃提醒,“糖妈妈”备孕包括两类群体,一类是本身就有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女性;另一类则是一孩怀孕期间患有妊娠糖尿病、产后恢复正常的女性。
对于本身就有糖尿病、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的女性,应采取措施,包括孕前控重,妊娠前和妊娠期间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同时要注意孕期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预防。
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孕妇自身不易识别。如果存在以下这些高危因素,应警惕患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糖耐量筛查,以免延误治疗:
1.过胖。若怀孕前体重指数在24以上应当心。
2.年龄在30岁以上,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
3.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减、糖耐量异常病史。
4.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
5.孕期的尿常规检查经常出现空腹尿糖阳性。
6.孕期反复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7.既往怀孕时出现过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胎儿宫内死亡、胎儿畸形等情况。
8.曾分娩体重大于4公斤的胎儿。
9.之前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
10.怀孕过程中发现胎儿比实际孕周偏大或出现羊水过多。
11.维生素D缺乏。
12.久坐、不良饮食亦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王慧、白恬)
18岁年轻小伙突发脑中风 广医三院开辟绿色通道与时间赛跑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很多人眼里,卒中是老年人的专属病;但近年来,一些年轻人脑卒中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18岁的小张(化名)在广州务工。10月26日,起床后的他突然出现讲话不流利,走路时右下肢拖步的情况。家属吓了一大跳:才18岁的年轻人,怎么就突然讲不了话、手脚乏力呢?小张被120紧急送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卒中中心。经过急诊及卒中专科医生判断及影像学证实,得出的专业判断是:小张中风了! 10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卒中危害大,年轻人也可能发生卒中,应提高对卒中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做到早识别,早救治。
18岁小伙突发中风
医院开辟绿色通道与时间赛跑
18岁的小张是一位包装工人,10月26日早上,小张像往常一样起身下床,却感觉右侧肢体有些无力。他回忆道:“一开始只是右手和右脚有些没力气,不太明显,倒也不影响起床上班。” 上班没多久,同事就觉察到小张有点不对劲:“平时我们都有说有笑的,今天他话突然就变少了!走路姿势也与平时大不相同,拖拖拉拉的,像是抬不起脚一样!”出于担心,同事将小张送回了家。家人发现,此时小张除了话变少、右手右脚明显无力外,口齿也开始含糊不清了,当即拨打了120。 下午1点多,小张被送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卒中中心。急诊医生询问小张症状和病史后,迅速做出专业判断,小张应该是中风了!于是紧急通知神经内科会诊,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 “我们在急诊见到患者时,他已经出现了口齿不清的症状,情况非常紧急!”广医三院神经内科医生陈佳介绍。小张是醒后卒中,送到医院时已经超出了溶栓的时间窗。经过放射科CT检查发现,小张左侧大脑有明显缺血区,存在大脑中动脉闭塞可能。
头颅CT可见左半边大脑有明显缺血区(绿色区域)
时间就是大脑!为进一步确定左脑缺血原因,广医三院神内介入组副主任医师邹卿立即为小张施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了血管的闭塞,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将导致其瘫痪!
全脑血管造影术,可见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随即,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决定为小张实施介入取栓术。值得庆幸的是,家属送医还算及时,左侧大脑的动脉复通,闭塞的血管再次恢复了血流。
手术从小张左脑动脉中取出的血栓。
术后血管复通
术后第二天,小张的身体恢复情况良好,四肢已经能够活动。
开启“低龄打击”
卒中年轻化高危因素需警惕
在很多人眼里,卒中大多见于老年人。小张才18岁,既往病史中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为何会突然脑中风呢? 为了找到引起卒中的始动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小张进行治疗及二级预防,降低复发的风险,广医三院卒中中心介入组长、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关海涛主任在术后又详细询问了小张的既往情况。 结果发现,原来小张2020年在我院行心脏彩超时已发现主动脉瓣形态异常伴中度反流,不排除二叶式畸形可能,建议手术治疗。但由于当时没有明显症状,小张及家人对其不够重视,便一直没有进行治疗。结合取栓术中观察到的血栓形态、术后头颅磁共振影像及心脏彩超提示,医生判断,先天性心瓣膜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就是引起小张这次突发卒中的真凶。 当下,越来越多传统观念中的“老年疾病”正在年轻化。有数据显示,青年(18-50岁)脑卒中在我国约占脑血管疾病5%-15%左右。关海涛主任介绍,青年人卒中危险因素复杂繁多,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卒中的传统性危险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烟酒、肥胖、活动减少等;此类危险因素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关海涛建议,有以上基础病或不良生活习惯的年轻人更要警惕卒中风险,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第二类是主要发生于青年的病因,包括脑血管畸形或先天发育异常、动脉夹层、烟雾病、炎症性疾病、风湿免疫因素、心源性栓塞、凝血障碍、遗传因素和其他原因不明因素(如口服避孕药、违禁药物等)。案例中小张的脑中风源自其先天性心脏疾病,如能够在去年发现时尽早干预,或许不会出现此次中风。
小标题
医生提醒:
突发缺血性卒中,抓住黄金期三小时
脑卒中发病急、危害大,想要有效地降低危害,关键在于治疗要快!当发生中风时,最重要的是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或改善血流。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3至6小时,常常是决定中风预后的黄金时段。尤其对于大动脉闭塞的卒中患者,起病急、预后差,危及生命,在起病3小时-4.5小时黄金时间窗内,可行静脉溶栓;若错过了这个时间,或者静脉溶栓效果不佳,须尽早行介入血管复通手术! 关海涛主任提醒:“从起病到来院的时间是医生无法控制的,我们争分夺秒的是缩短从到院到有效救治的时间。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在发现疑似中风病情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酿成悲剧。” 同时,大家还要警惕中风的早期症状,可以根据BEFAST原则识别中风: “B”即难平衡:中风患者走路会摇晃不稳。“E”即看不清:查看是否有视物模糊、视物不清。“F“即脸不正:查看是否有口角歪斜、流涎的情况。“A”即手不平:查看是否有两只胳膊是否有单侧无力、不能抬举的情况。”S”即语不灵:聆听患者是否语言清晰。“T”即时间紧迫:出现上述症状的人需要尽快120,到正规能卒中诊治的医院急诊。
广医三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
据了解,目前,广医三院是广州西部(荔湾、芳村片区)唯一的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认证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称号。 为了尽量缩短病人入院到接受治疗(静脉溶栓、微创取栓)的时间,广医三院开通了卒中患者绿色通道,持续完善卒中患者救治流程,节省了办理入院、手术等相关手续,患者一到达医院即可展开救治。与此同时,医院整合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急诊、重症、康复、护理、医技等多学科的医疗资源,建立卒中独立诊疗单元,为病人提供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诊疗服务,24小时保驾护航,随时为救治病人而待命。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通讯员 张迅恺 图:广医三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