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住院医保(妊娠糖尿病住院一天花一千多)
妊娠期糖耐住院全过程
住院没想象中那么贵
妊娠期糖尿病在深圳宝安妇幼住院总结下来 2024.2.14号 -2.24号 住院11天 算10天结算,费用4500左右,实际个人只支付1450左右,其他出院时候自动报销了,深圳医保一档起付线当年第一次是600起步,第一天做的项目相对比较多,抽了6管血(血液分析/血型分析 不规则抗体/DIC全套/肝功能八项 肾功能三项 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传染病八项)做了胎监,心电图,尿常规,这些做完需要5小时附近,来来回回走还是挺累的,但是也就第一天来回跑和抽血的项目多,其他基本就有所规律了。
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
关于费用,我注意了多个糖友的费用,住一天的最贵,因为住一天是正常的就会释放回家,费用600 100多检查费,基本住一夜都会花750左右,住5天左右也花1000左右,而我这种就是千年老妖住了10天也就1450左右,具体明细如结算清单下图
出院结算清单1
出院结算清单2
具体过程
在一楼急诊科挂号住院,男女双方都需要出示身份证,女方需要社保卡 身份证,在录入资料的时候需要,其次到了住院部也糖尿病10楼也需要社保卡 身份证的复印件按指纹签名办理入院。
真正办理成功之后就很少需要走来走去了,有什么事情,按床头呼叫即可,每天基本重复做几件事情
胎心--每天每两小时测试一次,一天下来感觉数不清到底多少次,反正一夜感觉要搞6次左右,扎扎搞搞一夜感觉恍恍惚惚,最怕的是,一个住院房间三个床位,和生娃的一起,如果碰到两个娃都出生,整夜哭闹不止,加上自身一夜听胎心,真是身心疲惫不堪。所以我祈祷每一个出院的再进来的最好都是糖友。
扎手指测试末端血糖,一天7次,基本是早6点多点一次,然后就是早餐2H小时后,中餐前半小时以及餐后2H小时,晚餐前半小时以及餐后2H小时,23点一次。医院是使用罗氏的,建议把在家测试的设备拿过来,和他们的设备同时进行测试几次,一般设备都会有误差,护士告诉我是误差1正常,实际想来也是不正常±1相差也是挺大的。所以多对比几次就知道自己设备到底大概相差多少,还是很有必要。
妇幼罗氏设备
每天早餐后测试胎监半小时左右。设备会拉到床前,测试好了,护士会在前台通知撤下设备。(需要自备胎监带)
胎监设备
尿检:每两天测试一次,查是否有尿酮,怕中毒。每次放置房间的卫生间里面,大概9点就有人收走。
卫生间尿液存放处
查房时间:基本在7:50-8:30之间 下午是17点附近
住院先观察几天,看血糖是否在住院期间能平稳下来,不能平稳,就开始从6单位上胰岛素,然后再每天观察每餐,最终我是早中晚都打门冬胰岛素(这个管3-5个小时药效,医院叫这个诺和锐),每次剂量不同。这个胰岛素是打完立即要吃饭,听说是15秒内就开始生效,在医院里面,如果没见到饭是不会给打针的(如果吃了饭,忘记打针,半小时内可以补打,超一小时就不建议了)使用量早10 中6 晚8
诺和诺德胰岛素注射笔和锐6是另外一支笔型号,这个胰岛素威力起效慢点但是可以管12小时左右,我是早晚各打一针,使用量早N8 晚16(医院叫诺和灵)
每天测试结果记录到小程序围产营养管理中心,好像是要听课还是住院才能开通这个功能,住院期间我是每天记录7次,根据上面的波动值,方便护士组长以及查房医生观看数值。
血糖统计
同时每天记录自己吃的饮食,以及体重。早上会有组长过来查看头天饮食情况,做一个总结与建议。
围产每日记录
糖尿病常见注意事项:
1.请合理膳食、运动、监测血糖、体重测量,并完善围产系统记录(膳食记录生重并以克为单位);
2.起床四部曲,测血糖-上厕所-称体重-吃;
3.进餐四部曲,吃-休-运-休;
4.进餐顺序,青菜-肉-主食,依次循环���;
5.测完餐后血糖即可加餐;
6.膳食营养相关问题请预约本院互联网医院-产科-营养教育门诊;
7.每餐后休息20-30分钟 然后运动20-30分钟妊娠期健身操
住院期间,所有的不算事,但是无形囚禁了人生自由这是很难熬的,每天想出去溜达,那是不可能的有个不知道是说原则还是固执的保安是不让人出去的,甚是心烦,其次15岁以下小孩禁止入内,所以电梯口经常出现多个小孩逗留场景。
出院后需要注意事项如图
出院健康教育(孕期版本)
三大好消息:生育险和医保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人社部取消73项证明!
今天好消息有点多!
第一个好消息是:
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
第二个好消息是:
我省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
第三个好消息是:
人社部发文称,
决定取消73项
由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材料!
01
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
生育保险取消了?“五险一金”变成“四险一金”?
很多网友在看到这条新闻后表示担心:是不是以后生孩子,不能报销,得自己多花钱了?
别慌!这是误读。
今年之内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
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征缴,统筹层次一致,而且合并要在2019年底前实施。
也就是说,生育保险并不是取消了,而是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
通常所说的五险将变为四险。那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职工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会发生变化吗?参保企业的负担是否会增加呢?
“五险”变“四险”待遇不变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五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如今“五险”变“四险”,生育并入医疗。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项保险合并实施,一是确保待遇不变,不下降,二是确保制度可持续。职工享受的生育保险待遇丝毫不会影响。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 陈金甫:只是改变了一个基金(经办)的渠道,但没有改变参保人的范围,没有改变设定的生育保险保障项目和支付水平,同样生育保险个人是不缴费的,由单位来缴费,这个政策也同样保留。
政策出台带来六大利好《意见》提出的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主要政策,将会带来六大利好↓↓↓
1、统一参保登记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同步参加生育保险。完善参保范围,促进实现应保尽保。
2、统一基金征缴和管理
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统一征缴,统筹层次一致。按照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之和确定新的单位费率。
3、统一医疗服务管理
两项保险合并实施后实行统一定点医疗服务管理,执行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及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生育医疗费用原则上实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促进生育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强化监控和审核。
4、统一经办和信息服务
经办管理统一由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实行信息系统一体化运行。
5、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生育保险待遇不变
参保人员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等各项生育保险待遇按现行法律法规执行,所需资金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6、确保制度可持续
各地要增强基金统筹共济能力,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制度保障能力,合理引导预期,完善生育保险监测指标,根据生育保险支出需求建立费率动态调整机制。
国家医疗保障局介绍,中国通过推进生育保险,推动解决了就业歧视问题,均衡了不同企业的社会负担。从两项保险合并实施的进程来看,它不仅没有增加小微企业参加生育保险的难度,相反更简化了参保,提升了管理服务能力。
“感觉自己孩子生早了几年”
事实上,这只是该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推进。2017年开始,就已经有12个城市展开了试点。
《意见》出台后,一些网友表示,对两险合并后给个人生育带来的影响不太了解。
这一变化至少会给工薪族带来两大利好。
利好一:不怕公司不给交生育保险了
先看一个案例吧。
在中部某省工作的张航就有点郁闷,他向记者介绍,自己是2014年有的小孩,由于自己和老婆所在的企业都只给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并未缴纳生育保险,最终自己生孩子的所有费用只能自己承担,没有办法报销。
实际上,张航的遭遇并非个案,来看一组数据。
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4亿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167亿人,全年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04亿人。
也就是说,有超过1.1亿的职工参保了基本医疗保险,但未参保生育保险。
不过,根据《意见》要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同步参加生育保险。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参与基本医保、但不参与生育保险的情况了。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说,合并之后,将会有大量此前参加医保而未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被纳入生育保险中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对此,张航笑着说,如果在《意见》实施之后生孩子的话,自己肯定能享受到生育保险,感觉自己孩子生早了几年。
利好二:报销更方便
两险合并的另一个好处是报销更方便了。
夫妻双方都在合肥工作的徐先生对记者说,当时生孩子时,是自己先垫付了费用,然后拿相关材料去妻子所在的公司,从公司走生育保险的报销流程,总共花费了几千元,最后报销了一千多元。
但合并以后,生育出院结算时,可以直接从社保卡里面扣除生育保险部分。
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
合并之后,待遇不变,报销还更方便,但缴费费率会不会增加呢?
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缴费费率问题,《意见》中给出了明确要求:按照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之和确定新的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率,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总结一句话就是:合并之后,单位、企业的缴费比例是现有医保费率与生育保险费率之和,个人只缴纳医保,不缴纳生育保险。
那么,对企业来说,这个费率是升还是降?
《意见》中的要求是,根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情况和生育待遇的需求,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建立费率确定和调整机制。
这也意味着,合并后的医疗保险的缴费费率可以做一些调整,关键是看基金的收支情况。
截至2018年末,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存23233.74亿元,职工医疗保险基金2018年末累计结存18605.38亿元;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74.29亿元。
房连泉认为,从现在国家减税降费的趋势来看,合并之后,总的费率可能会比合并前两者之和要低一些。但是,各个地方的情况可能会不一样,合并后的费率是否下降,关键看当地医疗保险基金的结存情况。
房连泉说:“和医疗保险基金规模相比,生育保险基金规模非常小,如果一个地区医疗保险基金结存较多,合并之后总的费率下降就有空间,反之则很难下降。实际上,有些地区医保已经出现了收不抵支的情况。”
02
我省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
2019年3月26日,全省医疗保障工作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会议在济南召开,总结2018年全省医保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要求,部署2019年目标任务。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省医保将落实“十二件”实事。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报销。此外,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最高报销比例达80%、脑瘫、自闭症等必需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等利好接踵而来。
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
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进一步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居民大病保险最低档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最高档报销比例达到75%。
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开展罕见病普查,探索防治罕见病的医保措施。落实苯丙酮尿酸症患者医疗救助政策和唇腭裂患者医保支付政策。
将脑瘫、自闭症等儿童必需的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适当提高住院费医保报销比例。对严重精神病患者,取消门诊起付线,进一步提高医保门诊和住院结算定额标准。
制定统一的门诊慢性病病种和认定标准,实现门诊慢性病省内联网结算。
推动跨省和省内异地联网医疗机构向基层延伸,异地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扩大到1100家以上,便利流动人口和随迁老人。
推进“三个一批”改革。按照简化备案纳入一批、补充证明再纳入一批、便捷服务帮助一批的要求,实现外出农民工和外来就业创业人员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全覆盖。
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实行医保个人账户“一卡通行”。提高参保登记和注销效率。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
2019年全省医保工作将深化六大改革,努力打造医保改革发展的齐鲁样板。
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做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 提高待遇公平性和基金共济能力,降低基金风险。
探索建立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负担。完善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取消加成、带量采购、价格谈判等途径,推动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全面推进总额控制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规范医疗行为、控制管理成本,激发合理收治转诊的内生动力。开展国家和省级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
深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拓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研究建立门诊统筹制度,增强统筹基金支付能力。
贫困人口最高报销比例达80%
推动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落实贫困人口参保补贴,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四类人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个100%全覆盖。
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分段报销比例各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报销比例达到80%,取消封顶线。另外,医疗救助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三项制度保障后,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医疗救助再按不低于70%的比例进行补助。
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
建立基本医保待遇清单制度。全面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实现两项保险参保同步登记、基金合并运行、征缴管理一致、监督管理统一、经办服务一体,提高基金共济能力。
全面推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范围扩大到参保居民。建立省直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建立医疗保障应急机制。针对环境气候恶化、重大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突发药物事件等,制定应急性医疗保障措施,发挥好医保的应急保障作用。
建立基本医保、大病医保等“十大数据库”
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对定点医药机构实行年度检查100%全覆盖,移交线索和群众举报线索100%全复查。加大打击力度,对查实的违法违规案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协议管理、行政处罚、刑事处罚、执纪问责等处理。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欺诈骗保者付出惨重代价。
加快规划建设全省完整、统一、便捷、兼容的医保信息化系统。同步建立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长期护理保险、医保扶贫等“十大数据库”。
加强医保规划法治建设。启动“十四五”医保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为编制全省医保“十四五”规划奠定基础。尽快推动出台医保基金监管、责任追究和举报奖励办法,为依法行政、依法服务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建立医保信用评价体系和“黑名单”制度。
03
73项由规范性文件设定的
证明材料将取消
今天,人社部发文称,决定取消73项由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材料,包括申报职业技能鉴定的结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等。
相关消息迅速冲上热搜第一,网友点赞称,这是便民之举!来看看是哪73项↓↓↓
医保结算清单的“主要诊断”应该怎样选择?
医保结算清单是国家医保局统一制定的一项重要行业标准,落实医保结算清单是建立管用高效医保支付机制、实现医保基金结算工作标准化管理、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有一项“主要诊断”,是指经医疗机构诊治确定的导致患者本次住院就医主要原因的疾病(或健康状况),一般应该是:消耗医疗资源最多,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影响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
实际操作中,主要诊断应该如何选择?这篇文章中的示例可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原则上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主要诊断要与主要手术治疗的疾病相一致。
举例: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行胆囊切除术。
主要诊断:胆囊结石伴有胆囊炎K80.1
主要手术:胆囊切除术51.2
二、急诊手术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应根据一般原则选择主要诊断。
(一)急诊手术的疾病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相比,后者更严重。
举例:因下肢挤压伤、股骨颈骨折入院,行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发生肺脂肪栓塞,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主要诊断:创伤性脂肪栓塞 T79.1
其他诊断:股骨颈骨折S72.0
(二)急诊手术的疾病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相比,前者更严重。
举例:因下肢挤压伤、胫腓骨骨折入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治疗。
主要诊断:股骨颈骨折S72.0
其他诊断: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T79.6
(三)急诊手术的疾病与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相比,不能确定哪个更严重时,选择与急诊手术相应的疾病作为主要诊断。
三、择期手术出现的并发症,主要诊断选择:
(一)择期手术前出现并发症,根据一般原则选择主要诊断。
举例:因陈旧损伤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发现下肢静脉血栓,行下肢静脉滤器置入及髋关节置换术。
主要诊断:创伤后股骨头坏死M87.2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I80.3
(二)择期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不允许作为主要诊断填报。
举例:因陈旧损伤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发生肺脂肪栓塞,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主要诊断:创伤后股骨头坏死M87.2
其他诊断:操作后脂肪栓塞 T81.7
四、当住院是为了治疗手术和其他治疗的并发症时,该并发症应作为主要诊断。当该并发症被编码在T80-T88系列时,由于编码在描述并发症方面缺少必要的特性,需要另编码对该并发症进行说明。
举例:本次住院为治疗切口脂肪液化,该切口为胃手术后的并发症。
主要诊断: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T81.4
其他诊断:胃术后Z98.8
损伤、中毒外部原因:胃肠道术后并发症Y83.9
五、症状、体征和不确定情况有相关的明确病因诊断时,明确病因诊断应作为主要诊断。当病因诊断不明确时,主要诊断可以是疾病、损伤、中毒、体征、症状、异常发现,或者其他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
举例:因蛋白尿来诊,出院明确诊断慢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诊断:慢性膜性肾小球肾炎N03.2
举例:因发热或蛋白尿来诊,出院未能明确病因诊断。
主要诊断:发热R50.9或蛋白尿R80
六、同时有明确的临床症状和相关的疑似诊断,应优先选择明确的临床症状作为主要诊断,疑似诊断可作为其他诊断。
举例:入院后明确为缺铁性贫血,并给予对症治疗,病因诊断可能为:结肠憩室炎?或溃疡性结肠炎?
主要诊断:缺铁性贫血 D50.9
其他诊断:结肠憩室炎 K57.3
溃疡性结肠炎 K51.9
七、以疑似诊断入院,住院期间按照疑似诊断诊疗,出院时仍为疑似诊断,该疑似诊断作为主要诊断,编码时按照确定诊断进行编码。(注:不适用于疑似诊断中有恶性肿瘤的情况——疑似肿瘤不能按照确诊编码)。
举例:以“急性胆囊炎?”入院,予禁食水、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出院时仍未确诊。
主要诊断:急性胆囊炎?K81.0
八、出现2个或2个以上疑似诊断,如诊断都可能存在,且无法确定哪个更主要,可选择其中任意一个疑似诊断作为主要诊断,其他疑似诊断作为其他诊断(注:不适用于疑似诊断中有恶性肿瘤的情况——疑似肿瘤不能按照确诊编码)。
举例:有胆囊息肉?胆囊肉芽肿?胆囊错构瘤?等疑似诊断存在,并均进行相关诊疗,出院时仍不能确定诊断,取其中任意一个作为主要诊断,其余作为其他诊断。
九、确定有2个或2个以上诊断同样符合主要诊断选则原则,在编码指南无法提供参考的情况下,应视具体情况根据一般原则选择主要诊断。
举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脑梗死入院,分别行心血管造影和脑血管造影。
主要诊断:急性心肌梗死I21或急性脑梗死I63
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手术或操作未按原诊疗计划执行,主要诊断选择:
(一)当针对某种导致原诊疗计划未执行的疾病(或情况)做了相应的诊疗时,选择该疾病(或情况)作为主要诊断,拟诊疗的疾病作为其他诊断,并将影响患者原计划未执行的原因写入其他诊断。
举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拟行胆囊切除术。入院后诊断肺部感染(48小时内发现的细菌性肺炎,入院病情为“3”),暂不宜手术,进行肺炎治疗。
主要诊断:细菌性肺炎J15.9
其他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K80.1
因禁忌症未进行操作Z53.0
(二)未做其他诊疗情况下出院的,仍选择拟诊疗的疾病作为主要诊断,并将影响患者原计划未执行的原因写入其他诊断。
举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家属暂不接受手术。
主要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K80.1
其他诊断:因病人家属原因未进行操作Z53.8
十一、在同一家医院急诊留观后住院,且急诊留观与入院为同一疾病(或情况),选择导致急诊留观的疾病(或情况)作为主要诊断。
举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留观,后入院继续治疗。
主要诊断:食管静脉曲张伴有出血I85.0
十二、第二十九条 患者在门诊手术室接受手术,继而入住同一医院,应遵从下列原则选择主要诊断:
(一)因并发症入院,选择该并发症作为主要诊断。
举例:锁骨上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后出血。
主要诊断:手术后伤口出血T81.0
(二)住院原因与门诊手术无关,选择本次住院的原因作为主要诊断。
举例:白内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主要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K80.1
十三、多部位烧伤,以烧伤程度最严重部位的诊断作为主要诊断;同等烧伤程度情况下,选择烧伤面积最大部位的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举例:上肢三度烧伤 12%、下肢二度烧伤 25%。
主要诊断:上肢三度烧伤 T22.3
举例:上肢三度烧伤 12%、下肢三度烧伤 25%。
主要诊断:下肢三度烧伤 T24.3
十四、多部位损伤,选择明确的最严重损伤和/或主要治疗的疾病作为主要诊断。
举例:脾破裂、肝挫伤、肋骨骨折,行脾切除术。
主要诊断:创伤性脾破裂S36.0
十五、中毒患者应选择中毒诊断作为主要诊断,临床表现作为其他诊断。如果有药物滥用或药物依赖的诊断,应作为其他诊断。
举例:可卡因意外过量引起昏迷。
主要诊断:可卡因中毒T40.5
其他诊断:昏迷R40.2
使用可卡因引起的依赖综合征F14.2
损伤、中毒外部原因:麻醉品和致幻药[致幻剂]意外中毒X42
十六、产科主要诊断是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合并症。没有任何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分娩,选择分娩方式(如O80、O84.0)作为主要诊断。
举例:妊娠期糖尿病、头位顺产。
主要诊断:妊娠期糖尿病O24.4
十七、住院目的是康复,原发病不能作为主要诊断,应选择需康复治疗的问题作为主要诊断;如果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原发疾病已经不存在,应选择相应后续治疗作为主要诊断。
举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出现语言障碍。
主要诊断:言语障碍R47.8
其他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遗症I69.0
举例:髋关节退行性病,已行髋关节置换,应选择康复治疗方式作为主要诊断。
主要诊断:物理治疗Z50.1
其他诊断:人工髋关节Z96.6
十八、肿瘤主要诊断选择原则
(一)住院治疗是针对恶性肿瘤,下列情况恶性肿瘤可作为主要诊断:
1.当对恶性肿瘤进行外科手术切除(包括原发部位或继发部位),即使做了术前和/或术后放疗或化疗,仍选择恶性肿瘤作为主要诊断。
2.住院目的是为了明确肿瘤诊断(如恶性程度、肿瘤范围等),或为了确诊肿瘤进行某些操作(如穿刺活检等),即使做了放疗或化疗,仍选择原发(或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作为主要诊断。
3.如果患者本次专门为恶性肿瘤进行疗程性化疗、疗程性放疗、免疫治疗而住院时,分别选择恶性肿瘤化疗(Z51.1)、放疗(Z51.0)或免疫治疗(Z51.8)作为主要诊断,恶性肿瘤作为其他诊断。如果患者在一次住院中进行上述多项治疗,应视具体情况根据一般原则选择主要诊断。恶性肿瘤各种治疗标准应参照临床诊疗相关规范。
4.住院治疗是针对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以继发部位的恶性肿瘤作为主要诊断。如果原发肿瘤依然存在,原发肿瘤作为其他诊断;如果原发肿瘤先前已被切除或根除,恶性肿瘤个人史作为其他诊断,用来指明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
举例:入院主要针对肺癌(未手术切除)脑转移治疗。
主要诊断:脑继发恶性肿瘤C79.3
其他诊断:肺恶性肿瘤C34.9
举例:入院主要针对肺癌(已手术切除)脑转移治疗。
主要诊断:脑继发恶性肿瘤C79.3
其他诊断:肺恶性肿瘤个人史Z85.1
(二)当只是针对恶性肿瘤(或为治疗恶性肿瘤所造成)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时,选择该并发症作为主要诊断,恶性肿瘤作为其他诊断。如果同时有多个恶性肿瘤,按照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顺序填报。
1.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如果患者为治疗恶性肿瘤相关的贫血而入院,且仅对贫血进行了治疗,应选肿瘤疾病引起的贫血作为主要诊断,恶性肿瘤作为其他诊断。
2.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引起的贫血,当患者为了治疗因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引起的贫血而住院时,且仅对贫血进行了治疗,选择贫血作为主要诊断,相关的肿瘤诊断作为其他诊断。
3.当患者为了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而入院,治疗中产生了并发症,如难以控制的恶心、呕吐或脱水,仍选择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作为主要诊断,并发症作为其他诊断。
4.当患者因为恶性肿瘤引起的并发症住院治疗时(如脱水),且仅对该并发症(如脱水)进行了治疗(静脉补液),选择该并发症(如脱水)作为主要诊断,相关的肿瘤诊断作为其他诊断。
(三)未特指部位的广泛转移恶性肿瘤使用编码C79.9,该诊断只有在患者有了转移病灶且不知道原发和继发部位时使用。当有已知继发部位肿瘤的诊断时,应分别逐一编码。
(四)妊娠期间的恶性肿瘤,应选择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并发恶性肿瘤(099.8)作为主要诊断,ICD-10第二章作为其他诊断,用来明确肿瘤的类型。
(五)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死亡时,应根据上述要求,视本次住院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主要诊断。
十九、原则上不能作为主要诊断的规定
(一)心功能分级不能作为主要诊断,应以如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作为主要诊断。
(二)症状和体征在本次治疗过程中有明确病因诊断时,症状和体征不能作为主要诊断。
(三)因医院获得性问题所致的疾病(入院病情“4”)不能作为主要诊断,除非经临床循证医学证明该医院获得性问题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
(四)当消化道出血有明确病因诊断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消化道出血不能作为主要诊断,病因作为主要诊断。
(五)孕周、分娩结局、家族和个人史(Z80-Z99)、**术后等,不能作为主要诊断。
(六)“大帽子诊断”一般不作为主要诊断,如肺源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症等。
(七)陈旧性疾病一般不作为主要诊断,如陈旧性心梗、陈旧性脑梗、陈旧性骨折等,要根据患者就医的目的选择主要诊断,如某些明确疾病、明确的症状或体征、明确的治疗目标(Z50.000心脏病康复、Z50.101脑出血后物理康复训练、Z50.501脑出血后语言康复训练)等。
原标题:保存收藏!医保结算清单主要诊断编码选择
来源 | 医有数
编辑 | 王梦媛 吴晗潇
热点文章
• DRG付费下,如何填写医保结算清单?
• DRG支付方式下,医院医保资金管理怎么做?
• 案例 | 关于医保结算清单的4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