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眼底造影检查(糖尿病眼底造影后多久可以打激光)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劳动年龄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

而血糖、血压、血脂、糖尿病病程都是糖网的危险因素,此外糖网的发展还与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及妊娠、肾脏疾病等有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做的检查一般包括: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

1型糖尿病患者应在青春期后(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之后每年随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时首次检查眼底,之后每年一次随诊;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妊娠前或妊娠初期3隔越开始检查眼底,若首次检查诊断为中度非增殖性糖网,则每3-12个月随诊,若首次诊断为重度非增殖性糖网,则每1-3个月随诊。(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控糖参考 | 眼底检查,糖友万万不能省

作者 | 苏新民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副教授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听起来似乎与眼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目前由糖尿病引起的直接急性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多见,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于能引起诸多慢性并发症。

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糖尿病眼病,患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眼病,因此,糖尿病患者万万不可忽视眼部病变。有些糖尿病患者从未到眼科就过诊,内分泌科医生也未建议患者检查眼底,直至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眼底出血方到眼科诊治,但为时已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01

糖尿病可引起哪些眼病

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而且对视力影响最大。导致眼病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日积月累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

●视网膜病变

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早期患者可能全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屈光改变,对比敏感度降低等。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膜、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失明。

●白内障

是眼的晶状体透明度减低的一种常见眼病,糖尿病可促进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在长期高血糖毒性持续的状态下。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减低的常见眼病,虽然没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也会发生白内障,但糖尿病可促进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在长期高血糖毒性持续的状态下。

●眼的屈光改变

也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的异常,病人常感视物模糊,多为短时或一过性的,与血糖的剧烈波动有关,在高血糖时表现为近视,当血糖由高到低下降较快时又表现为远视。这种病变在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数周内可以恢复正常。

●眼睑下垂

突然出现一侧眼睑下垂(上眼皮下垂,睁不开眼),老年患者起病较急,多为一侧发病,伴有面部疼痛,同时眼球运动受限,出现视物成双影,要及时找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治。

●青光眼

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也明显较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可能与糖尿病导致前房角小梁硬化,房水外流不畅有关。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多发生于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

●眼部神经病变

眼运动神经受损是糖尿病血管性神经病变,眼肌麻痹常常突然发生。其中动眼神经损伤最常见,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复视等;其次是外展神经,表现为眼外肌麻痹。眼运动神经损伤一般预后较好,但病程可能要持续8周以上。当视神经的滋养血管受损时可出现神经炎性反应,表现为视乳头水肿,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临床上表现为视力不同程度的减退甚至完全失明。眼部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瞳孔的对光反射调节障碍,对暗适应和强光适应不良;还会发生对泪腺分泌的调节障碍,出现眼干或易于流泪等。

●麻痹性斜视

一般都是突然起病,表现为看东西成双影,眼球运动受限。外观上看眼球向外或向内偏斜。病人会感到头晕、走路不稳,严重者恶心、呕吐,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积极的治疗。中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这些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发生。

02

留心发病信号

糖尿病眼病早期阶段可以毫无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在早期发现。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又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病情进展可能加速。除了眼底病变,糖尿病还会引起白内障、屈光异常、眼肌麻痹等眼部疾患,因此,出现下列7种症状应尽快就诊。

1.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2.视物有闪光感。

3.视野缺损,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围较以前明显缩小。

4.视物不清,如隔云烟。

5.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6.看东西出现重影。

7.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03

糖尿病性眼病重在预防

俗话说“防胜于治”,想要预防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好血糖和血压。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应每年检查1次,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起应每年检查1次。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则应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血脂,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糖尿病性眼病怎样治疗

目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采用激光治疗,以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防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从而避免视力进一步恶化。如果病变严重到不能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出血较多,或视网膜前增殖膜形成,视网膜脱离,则需尽早手术治疗,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剥除增殖膜,使视网膜复位。

糖尿病眼部病变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隐藏较深,不易被患者察觉,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则表示并发症已有一定时日。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到眼科检查视力及眼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视力严重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02

重要提醒

糖尿病人在准备乘飞机前最好做一次眼底造影检查。因为到眼底病变二期,视网膜内的血管浸泡在“糖水”中,血管壁非常脆弱,稍稍有外力就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飞机起飞降落气压骤变及气流导致的飞机颠簸时,人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力和加速度作用的变化,在这种压力下,容易诱发眼底出血。

同时,在乘机前由于搬动行李,可能已经让血管遭受过一次压力的冲击,管壁出现轻微“裂缝”,患者并没有感觉,乘机后在压力的又一次冲击下,出现眼底出血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如果病变在二期以上,即眼睛出现黑影、有小飞虫似的东西等,最好选择乘火车外出。

对于眼底病变早期的糖友,要养成随身携带血糖仪和降糖药物的习惯,在乘机前别怕麻烦,最好先测一下自己的血糖水平,适时使用降糖药物,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的水平,避免出现意外。同时,尽量不要搬动较重的行李等。

糖友眼睛出现不适可能是得了“糖网病”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魏浩通讯员陈燕

60岁的李大妈患糖尿病三年多,最近总感觉眼睛不舒服。前几天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参加糖尿病义诊活动时,医生经过眼底造影检查,发现李大妈眼睛不舒服的原因,是糖尿病导致的眼底病变。

其实,像李大妈这样有“眼睛不舒服”经历的糖尿病患者,生活中还有很多。郑州二院眼底病三病区主任陈梦平表示,绝大多数患者甚至不知自己患有糖网病。有的患者甚至快失明了,才到眼科就诊。

据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能导致视力缺失甚至失明的眼病。它的发病率很高,在控制不好血糖的糖尿病人中很常见。因为前期基本没有明显症状,所以糖友很容易忽略眼底病。

临床上很多患者咨询,没有发现眼睛问题,还需要检查吗?陈梦平说,病变初期虽然患者没有察觉,但实际上已经出现了损害,若等到症状出现才找医生,很可能为时已晚。

因此专家提醒,即便首次筛查没有糖网病的患者,也要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检查。

来源: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