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孕期贫血糖尿病(孕妇糖尿病和贫血哪个后果更严重)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2022重庆·我的新期待 丨 营养医师刘婷婷:降低孕期贫血、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受访人物:

刘婷婷,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医师、临床营养师、中国注册营养技师、国家高级营养师;重庆市健管会体重管理专委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活跃会员;从事妇产儿临床营养工作10年。

2022新期待:

我作为一名临床营养工作者,2022年是我临床工作的第10个年头。

在临床工作这么久,我发现目前我国的孕产营养知识在很多家庭中存在很多盲区,而孕期营养评估指导在很多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并未得到很大重视,每年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14年达到18.28%。孕期贫血的孕妇也很多。因此,我期待2022年临床营养工作得到更多人的知晓和认可!

2022年,我首先希望,更多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能响应国务院《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纲要,鼓励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将营养评估指导纳入常规产检中,做好孕产营养宣教工作。

其次,我希望通过临床营养工作者的努力,降低孕期贫血、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

再次,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家庭了解到孕期营养的知识,让更多家庭不再停留在孕期喝汤补充营养的时期,孕期长胎不长肉科学营养管理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愿疫情早日结束,大家都能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上游新闻记者 付迪西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对付妊娠期贫血有妙招!

孕妇随着体内激素改变,在孕期期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贫血。

一、为什么怀孕后容易贫血呢?

妊娠时期对各类营养的需求加大,若孕前没有储存足量的铁质,妊娠后铁元素供需失衡,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妊娠期血容量的生理变化以及对铁的生理需求增加是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妊娠合并贫血应根据妊娠各阶段血容量变化以及母体血红蛋白)的生理水平来定义:早孕期:Hb < 110 g/L;中孕期:Hb < 105 g/L;晚孕期: Hb < 110 g/L。根据Hb水平分为轻度贫血(100 ~ 109 g/L)、中度贫血(70 ~ 99 g/L)、重度贫血(40 ~ 69 g/L)和 极重度贫血(< 40 g/L)。其中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铁元素对红细胞的生长至关重要,铁缺乏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形成,造成贫血,特别是妊娠中后期,针对缺铁性妊娠期血孕妇,需尽早诊断并实施补充铁剂处理,以改善其贫血状态。

二:药物治疗:

(1)口服铁剂治疗:

首选口服铁剂治疗,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以及乳化铁剂常用。建议孕妇及成人补充元素铁100~200 mg/d治疗2~4周后复查血红蛋白以评估疗效,如血红蛋白浓度增加10g/L或以上,则铁剂治疗有效,继续治疗至血红蛋白浓度恢复正常后,继续口服治疗1~2月。口服铁剂同时口服维生素C,可有效促进铁吸收,提升治疗效果。

(2)口服不耐受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静脉注射铁剂。目前认为蔗糖铁最安全,注射铁剂禁用于妊娠早期。

三、饮食治疗:

1)每日摄入绿叶蔬菜,整个孕期应口服叶酸补充剂 400 μg/d。

(2)孕中、晚期应每日增加20~50g红肉,每周吃1~2次动物内脏或血液。

(3)不宜饮用浓茶、咖啡。


审稿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主任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 谭敏霞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后天贫血

案例:糖友小祝,最近一阵子经常出现头晕、乏力,且每次例假来时,月经量大。家里人发现小祝面色相较于从前变得苍白,误认为小祝没有好好地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出现了低血糖症状。然而仔细询问后,发现小祝一直在按时服药。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小祝还是去了医院做了个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小祝她这是得了贫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这将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器官病变,这一临床综合征被统称为贫血。而本期,笔者将给大家介绍下一些常见的后天性贫血。

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营养不良,导致参与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形成的营养素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 B6、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及铜等营养素不足而产生的贫血,其中又以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IDA)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儿童及孕妇等主要贫血人群中,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于50%。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元素的缺乏所导致的,病人可以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时的补充铁剂来进行治疗,或者是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说鸡肝、鸭肝、猪肝、猪肚、猪血等,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改善。

另外,如果缺乏叶酸或者是维生素B12则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很多新糖友一开始认为只要吃素,就能够控制好血糖。其实不然,首先糖尿病患者并不要求严格的控制食物的种类,只要控制好摄入量,肉类蔬菜等食物都能吃。其次严格的素食者常会出现维生素B12的缺乏,这也导致了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可能。如果糖友本身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也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导致贫血。可以遵医嘱使用叶酸或者维生素B12进行治疗,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是动物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肾脏、牛肉、猪肉、禽肉、鱼肉、蛤类、蛋类、牛奶、乳酪等。

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公共健康问题,而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肾功能减退,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贫血的程度逐步加重。流行病学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占成年人群的 10.8%(1.2 亿人),其中50%以上患者合并贫血。(来源: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修订版))

临床上,一般将各种肾脏病致肾功能下降时,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及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并缩短其寿命而导致的贫血,称为肾性贫血。另外,肾功能不全若伴发铁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伴发消化道出血等失血情况时,更易发生贫血。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出现贫血的状态时,说明患者已经出现了相对较为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这样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浮肿,蛋白尿等原因导致水液潴留,造成双下肢以及颜面部等部位的浮肿。同时贫血会导致患者乏力,可能会出现一些脏器的慢性缺血、缺氧的状态,患者也常表现出无精打采、嗜睡等症状。

女性月经异常也可能导致贫血

月经量多和持续时间长,是有可能造成失血性贫血的,月经时间2~8天之间是正常的,月经量20~60毫升之间是正常的,如果月经量明显增多,超过80毫升称为月经过多,长期持续的月经量过多是会导致贫血。文章开头案例当中的小祝就是这种情况。治疗因月经异常导致的贫血首先要查找引起月经过多的原因,然后调理月经,遵循医嘱服用治疗贫血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