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打嗝拉肚子(糖尿病人打嗝吃什么药)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经常腹胀、恶心、呕吐、打嗝,可能与这4种疾病有关,这里有应对方法

我们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等胃肠道问题,因为这属于常见病,但当糖尿病遇上顽固的胃肠道疾病时,胃肠道疾病就变得不简单了。

最近有一位患糖尿病10年的患者,从去年8月份开始,进食少量食物后即感腹胀,常有恶心、打嗝、腹痛症状,空腹血糖平均在8-12mmol/L左右,餐后血糖未检测,体重近半年减轻了5千克。一开始患者及家属都不太在意,认为是简单的肠胃不适,过了很久也不见好转,而且听说了患胃癌的患者也有上述症状,便战战兢兢地来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糖尿病引起的胃肠道常见问题。经过西医、中医联合治疗,目前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症状也明显改善。

糖尿病还会引起哪些胃肠道问题?糖尿病患者应如何处理呢?

1.糖尿病性胃轻瘫

上文提到的糖尿病性胃轻瘫,很多糖友已经知道了。我们的消化道其实就是一条流水线,肌肉在神经的控制下协调运动,实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食物沿着口-食管-胃-肠运动,最终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体外。

如果把这个过程比作协奏曲,那么神经就是指挥家,而肌肉就是乐手,不论指挥还是乐手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效果,而高血糖就是最大的威胁。

“糖尿病性胃轻瘫”属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大多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支配胃肠运动的自主神经受损所致。许多糖尿病病人进餐后出现上腹饱胀、嗝逆、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没消化的宿食,出现这些情况,就要警惕“糖尿病性胃轻瘫”的可能。

胃轻瘫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改变饮食(减少纤维摄入、少量多餐)、药物(胃动力药或止吐药、营养神经类药物),还可以给胃装上类似心脏起搏器的装置,以刺激胃的运动。此外,中医疗法也有辅助作用。

2. 糖尿病性肠病

“糖尿病性肠病”临床也不少见,其主要临床特点是:

  • 常表现为顽固性便秘、慢性腹泻或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也有的人表现为大便失禁;
  • 腹泻可发生于任何时间,但以夜间及清晨居多,每日少则3~5次,多则数十次;
  • 多为黄色水样便,一般不伴有腹痛及里急后重;
  • 抗生素治疗无效;
  • 常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其他症状,如汗多或汗少、或无汗、尿失禁及尿潴留等。

在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病史、肠病的临床表现,结合大便常规、结肠镜、腹部CT等辅助检查,排除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急慢性肠炎、肠道结核等疾病做出诊断。

糖尿病性肠病的治疗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肠道菌群、必要时加用止泻或通便药物,中医疗法也有辅助作用。

3.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消化道症状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早期没有明显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当病情逐渐进展到肾功能衰竭时,由于体内多种毒素及代谢产物潴留,血肌酐及尿素氮明显升高,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若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尤其是伴有尿多、颜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双下肢浮肿、贫血时,一定要注意排除糖尿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

治疗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消化道症状的措施:首先要控制糖尿病肾病,使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如培哚普利、厄贝沙坦)减轻蛋白尿的排泄、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贫血等,必要时做透析治疗,依据病情加用促胃肠动力药物等。

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消化道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很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常因为感染或突然中断治疗而诱发,很多糖友已经熟知。早期表现为“三多一少”的症状加重,随后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还会出现嗜睡、意识模糊、呼吸深大、呼气带有烂苹果味、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球下陷等脱水症状。化验血糖显著升高(多为16.7-33.3mmol/L),尿酮体呈强阳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胃肠道反应的机制,一般认为与酮症酸中毒引起的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等)、脱水导致肠道缺血、胃肠道平滑肌舒缩障碍等有关。

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消化道症状的措施:先要去除诱发因素(如感染等),大量补液、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严重者应适当补充碱性药物等。

出现胃肠道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应想到上述疾病的可能,没有上述情况的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忽视你的胃肠病,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预防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出现胃肠病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别再让糖尿病相关性胃肠病打扰你的生活。

作者:沐欣欣

长期腹泻、便秘 或与糖尿病有关

60多岁的张先生最近几个月经常腹胀,还偶尔打嗝、呕吐,平时没有食用不洁食物,在附近诊所就诊后不见好转,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也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于是孩子带他到医院体检科进行全面体检,结果显示其血糖偏高,被诊断为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后,张先生的不适症状也得到控制。

河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武西芳说,张先生的情况很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

□记者王方方

糖尿病患者

警惕胃肠道并发症

武西芳主任说,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一系列并发症。其实,临床上发现,消化道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并且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武西芳主任介绍,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胃肠道微血管病变,使支配胃肠的植物神经功能受损,继而导致肠蠕动失调、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及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等。此外,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胃肠道中胃泌素、生长抑素等的浓度明显降低,这些可能引起胃肠道运动异常。糖尿病引起的常见消化道症状有胃轻瘫、顽固性腹泻及便秘等。

大家对腹泻和便秘都比较了解,对胃轻瘫却比较陌生,胃轻瘫是指以胃排空延缓为特征的临床症状群,主要表现为早饱、餐后上腹饱胀、恶心、干呕、呕吐、体重减轻等,又称胃麻痹或胃无力。

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肠道疾病后,除了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还会影响血糖的控制,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糖友防治胃肠道疾病

关键在控制血糖

武西芳主任说,糖尿病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泻及便秘等,在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还要留意血糖,尤其是高龄患者。他提到,糖尿病患者预防和治疗胃肠道并发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好血糖是首要任务。糖尿病患者发生胃肠道并发症后,往往在血糖稳定后,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注意合理饮食。特别是胃肠功能处于退化状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少食多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油腻煎炸、生冷和难消化的食物,餐后适当运动,促进消化。

3.保持情绪稳定。情绪对胃肠道和血糖的影响很大,糖尿病患者要尽量避免过大的情绪波动。

关于牛奶的十二个疑问(健康直通车(第86站))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依托当地优势大力发展养牛产业,采取“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养牛产业,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图为1月19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东鑫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挤奶车间。 贝 赫摄(新华社发)

众所周知,喝牛奶不仅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还有助于成人的骨骼健康。想简单喝个纯牛奶,却容易被市场上种类繁多、名字各异的牛奶“整懵”,究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牛奶?了解以下12个问题,买牛奶就再也不会迷茫了。

1.买牛奶,选常温还是低温?

有时间经常买牛奶,有条件冷藏,对牛奶风味要求较高的人:选低温奶。

没时间经常买牛奶,没有冷藏条件,喜欢促销时囤货的人:选常温奶。

常温奶(超高温灭菌乳)是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生产加工,并灌装入无菌包装内的牛奶。由于杀菌温度比较高,虽然牛奶中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不会损失,但是叶酸和B族维生素会有损失,牛奶的风味也会出现细微变化。经过高温杀菌,牛奶的清甜味道会变淡,味道更浓烈,有的人觉得“有怪味”,有的人反而更喜欢这种“浓烈”的风味。

常温奶通常采用无菌复合纸包装,无需冷藏和防腐剂就可以使牛奶在常温下保存较长时间。

低温奶(也就是鲜牛奶)通常指巴氏杀菌乳。与常温奶相比,巴氏杀菌乳的灭菌温度相对低,因此其风味口感、维生素保留得相对更好。

此外,牛奶中的一些对热敏感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乳铁蛋白等,保留得也更多一些。但就补充蛋白质和钙而言,常温奶和低温奶区别不大。

低温奶保质期短,一般为2—8天,需要放冰箱里冷藏,适合平时方便购物和冷藏食物的人。如果条件不允许,买常温奶即可。

如果直接饮用,低温奶能享受到更清甜的牛奶风味。

如果用牛奶做烹调、烘焙或者做咖啡,味道浓厚的常温奶更适合。

2.巴氏奶更新鲜、营养更高吗?

一般来说巴氏奶是更新鲜的。与常温奶相比,巴氏奶的大部分营养素,例如蛋白质、钙等没有差别。但整体而言,巴氏奶营养价值相对更高。

做巴氏奶要求杀菌温度低,对牛奶本身的基础条件要求比较高,因此一般都是最好的奶源用来做新鲜的巴氏奶。

3.低脂脱脂奶比全脂奶更好吗?

饮奶量很大、需要严格减肥的人,可以选择低脂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并没有对低脂或者脱脂奶做特别的推荐。对于普通人,不建议选择低脂奶或脱脂奶。如果去掉牛奶中的脂肪,就会丢掉85%以上的脂溶性维生素。而牛奶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中国人比较容易缺乏的维生素。同时,牛奶脂肪并不全是饱和脂肪,它还含有一些有益的脂肪酸,比如共轭亚油酸。

减肥的人可能会纠结喝牛奶是否会长胖,这主要取决于牛奶摄入量。如果每天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喝300克全脂奶,按脂肪含量3.1%计算,通过牛奶摄入的脂肪为9.3克;如果换成脱脂牛奶,按脂肪含量0.5%计算,约摄入脂肪1.5克。因此,把全脂奶换成脱脂奶也就减少了7.8克脂肪,不到1汤匙炒菜油的量。

4.复原乳牛奶兑水了吗?

复原乳,简单说就是用奶粉加水兑成的牛奶——不是牛奶兑水,而是奶粉兑水。

中国的产奶区比较少,奶源比较少,原奶的价格比较贵。因此,从国外进口奶粉再复原变回液态奶,是一个较为经济的办法。但是这种复原乳风味确实差很多,因此往往会加入糖和其他东西调味,最典型的就是不少人小时候爱喝的“旺仔牛奶”。

5.什么样的“奶”兑了水?

如果包装上标明“乳饮料”几个字的,就是兑了水的牛奶。因此,在购买相关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商品包装上的说明。

6.学生奶最适合孩子吗?

作为专供在校生饮用的牛奶,学生奶不在商场上销售。中国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基本原则是安全、营养、方便、价廉。因此,平时给孩子喝市场上能买到的纯牛奶即可。

7.什么是零乳糖牛奶?

零乳糖牛奶是去除了牛奶中乳糖的奶,适合乳糖不耐受的人。很多人对“乳糖不耐受”并不陌生,乳糖不耐受的人喝完牛奶会出现产气、打嗝甚至腹胀、腹泻等症状。

牛奶中的乳糖含量约为4.5%,现代工艺已经可以降低或者去掉牛奶中的乳糖,低乳糖奶中乳糖含量≤2%,无乳糖的乳糖含量为≤0.5%。如此一来,有乳糖不耐的人也可以喝牛奶了。

需要注意的是,牛奶中的乳糖并不是凭空消失了,而是一分子乳糖经过降解后生成了两分子单糖。因此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零乳糖牛奶的升糖指数会更高,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8.高钙奶是否更补钙?

首先,要看自己是不是很缺钙;其次,看看高钙奶里加的是什么钙。

牛奶本来就富含大量的钙,每100克牛奶大约有100毫克的钙。高钙奶每100克牛奶中至少要含120毫克的钙,其实也没有高出多少。

牛奶中天然存在的乳钙吸收率非常高,可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在“高钙奶”中加入的钙是碳酸钙,人体对这种钙的吸收率比较低,与牛奶放在一起,存在意义就更弱了。如果要买高钙奶,可以选择添加乳钙的产品。

9.什么是特浓奶?

一般来说,特浓奶就是浓缩的奶。这种奶的蛋白质含量更高、奶味更香浓,但是要注意,脂肪含量也更高。不过也有厂家贴心地把特浓奶的脂肪去掉一部分,因此购买时要注意营养标签。

10.什么是A2奶?

只含有A2型β-酪蛋白,而不含有A1型β-酪蛋白的牛奶,就是A2β-酪蛋白奶,简称A2奶。目前并没有研究发现这种牛奶营养更好,但是价格往往更高。

有研究证明,A2型蛋白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不会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果一喝牛奶就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且喝无乳糖牛奶仍不见好转,可以尝试A2β-酪蛋白奶。如果平常喝牛奶没什么不舒服,喝普通牛奶即可。

11.有机奶值得买吗?

有机奶是按照有机标准生产的奶。有机奶的安全性更高,但是营养成分并不比普通牛奶更高。

需要提醒的是,有机奶会比普通牛奶贵不少,请按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12.蛋白质越高的牛奶越值得买吗?

注意了!牛奶90%以上都是水,不能指望喝牛奶来补充蛋白质。普通牛奶每100克含蛋白质3克,即使一些高蛋白质牛奶能达到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5克,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喝300克牛奶计算,这样也只比普通牛奶多摄入6克蛋白质,还不如多吃一口肉。

不过,如果高蛋白质的牛奶是原生的,不是浓缩出来的高蛋白质,确实能说明牛奶的奶源是不错的,依然请按自身的经济状况来选择吧。

(作者为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知名科普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