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的梅子(糖尿病可以吃梅干吗)
火出圈的“乌梅子酱”是什么?
“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我尝过你嘴角唇膏薄荷味道......”你被这首歌刷屏了吗?
不少人对歌词里的“乌梅子酱”很好奇,这究竟是什么东西?现实中存在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王若伦主任药师指出,首先,“乌梅”是一种蜜饯,是用未成熟的梅子果实(即青梅)熏制而成,通体发黑,可以把它当作零食吃,也可以将其泡制成酸梅汤。但严格来说乌梅并不能做成梅子酱,只能做成“乌梅膏”。因此“乌梅子酱”是不存在的。
羊城晚报资料图(图文无关)
乌梅营养价值较高,有五大养生功效。虽然没有所谓的“乌梅子酱”,但现代医学认为乌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C、钙、磷、铁、钾等,还富含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枸橼酸等成分。
王若伦介绍,乌梅有这六大功效:
1.乌梅酸涩入大肠经,有涩肠止泻(痢)的作用。但不能在刚出现吐泻症状的时候就立即用乌梅,不然容易把邪气留在体内,难以排出。
2.乌梅味酸而涩,其性收敛,搭配五味子,有敛肺止咳的作用。可用于肺虚久咳。对于咽喉干哑、肺虚久咳少痰或者干咳无痰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3.乌梅味酸,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虚热消渴之症。
4.乌梅含有多种果酸,和木瓜搭配,能使得肝脾相合,滋养胃阴,可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所致的食欲不振、饥不欲食。
5.乌梅味极酸,入肝经,可收敛肝气,有改善酒后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的作用。
6.乌梅味酸,有和胃安蛔之效。比如《伤寒论》讲到的乌梅丸,乌梅搭配细辛、蜀椒、干姜、黄连等,可治疗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
药师提醒:这几类人群慎用乌梅
儿童(幼儿)——小孩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机能发育并不完善,乌梅这种酸性食物很容易腐蚀肠胃,乌梅中含有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发育。
感冒患者——虽然乌梅可以止咳,但感冒期间也不要吃乌梅,因为植物酶会让感冒的症状变得较重,会让咳嗽变得加重。尤其是患有肠炎的人更要切忌食用乌梅。
实热积滞之人——乌梅偏于收敛,体内有实热者用乌梅易助热生火,加重病情。
药师提醒,乌梅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吃的时候一定要适量,乌梅除了以梅子为原料,同时还添加蔗糖、麦芽糖等其他的食材,所以糖分较高。糖尿病患者及其血糖不稳定的人群需要慎用。乌梅有一定的甜度,吃得太多不但损害牙齿,还容易引发体内上火的问题,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乌梅养生靓汤
酸梅汤
适用人群:热病口干的人群,尤其适合夏季饮用。
做法:乌梅3颗、山楂片3片、甘草6克、大罗汉果半颗、陈皮3克,煎煮45分钟至1小时。
功效:生津液、止烦渴、解暑热
乌梅陈皮茶
适宜人群:口干咽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群。
做法:将陈皮切成丝,与乌梅用沸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开胃消食,燥湿健脾
转自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文字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许咏怡 邓敏华
来源: 羊城晚报
碱性水果之青梅
青梅
别名:梅子、酸梅
适宜人群: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者
不适宜人群:胃酸过多、肾脏病
选购方法:选择果实完整饱满,表面没有瘀伤或病斑,果实越大的品质越好,尤其是果肉丰厚而种籽小。
保存方法:因为青梅的酸度会侵蚀塑胶制品,因此若需长期保存,须使用陶瓷或玻璃容器。
营养成分大盘点:
含维生素B群—可参与糖类与脂肪代谢,避免脂肪囤积
含维生素C---可以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皱纹生成
含钾—可调节血压
含钙—可强健骨骼
含铁—是制造血红蛋白和肌血球素的重要分子
其他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β-胡萝卜素及矿物质磷、锌等
食谱:
梅子醋饮—促进食欲,排毒瘦身(红茶包1个、梅子少许、苹果醋30c.c.)
青梅紫苏绿茶—生津止渴、美容养颜(紫苏3片、青梅2颗、绿茶包1个、蜂蜜少许、冰块少许)
健康小提示:
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吃腌制青梅吗?新鲜青梅当中含的锌、钾与柠檬酸有助于调节血糖、血压,但是市面上的腌渍青梅含大量的糖、盐,所以多吃对高血压与糖尿病并无益处,建议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应少量摄取腌渍梅子。
青梅可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青梅当中富含纤维质,便秘的人吃点梅子可以促进排泄,有些孕妇怀孕期间亦容易便秘,可适量吃些梅子,可达通便效果。
作为一名健康管理师,在这里我主要与大家分享的是食物与运动营养,以及相关的食谱。没有完美的食物,只有完美的搭配,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食物多样,营养均衡,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愿你及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快乐!此文仅供参考,欢迎关注!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患者禁忌食物和宜吃食物名单,收藏
进了腊月就是年,各种聚会应酬不断、遇到美食一不小心就会吃多,普通人也难免长肉,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三高人群和痛风患者”来说大吃大喝不利于血压、血糖、血脂和尿酸等指标的控制,营养师给大家总结了禁忌食物和宜吃食物,大家照着吃,管住嘴、迈开腿,就会康健。
高血压——禁忌食物
主食:精米白面
高盐食品:如腌制咸菜、腐乳、挂面、话梅、海米、虾皮、加工肉制品等。
高胆固醇食品:猪肥肉、猪油、动物内脏、蛋黄、蛋糕、鹌鹑肉等。
油脂:动物油、菜籽油(芥酸含量高)等。
刺激性食品:白酒、浓茶、咖啡、辣椒等。
高血压——益吃食物
主食:全谷类如燕麦、荞麦、玉米等。
肉蛋奶:瘦牛肉、鸡肉、金枪鱼、龙利鱼、鳕鱼、三文鱼、鸡蛋、鲜牛奶、酸奶等。
蔬菜:芹菜(旱芹)、香菇、洋葱、茄子、胡萝卜、白萝卜、菠菜、芦笋、油菜、海带、紫菜、西红柿、红薯、土豆、黑木耳、黄豆及制品、大蒜、荸荠、西瓜皮、芝麻等。
芹菜(旱芹)
水果:山楂、香蕉、猕猴桃、苹果、橙子、柑橘等。
理由:低盐、高钾、低钠及高膳食纤维食物有助于控制和稳定血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大家每人每日摄入小于6克盐,同时控制隐形盐含量高的食物。
糖尿病——禁忌食物
高糖食品:各种精制糖、含糖饮料、果脯蜜饯、水果罐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汤圆、元宵及含糖糕点、柿子和柿饼,蜜枣、蜜桔、甘蔗等。
高热量食物:动物油脂、动物内脏、蛋黄、松花蛋等
刺激性食品:白酒、浓茶、咖啡等
糖尿病——益吃食物
主食:全谷类如大麦、黑麦、小米、荞麦、玉米、薏米、黑豆、绿豆、红豆等。
黑麦
肉蛋奶:乌鸡、瘦牛肉、鳝鱼、蛤肉、鸡蛋、鲜牛奶、酸奶等
蔬菜:苦瓜、冬瓜、丝瓜、 黄瓜、西葫芦、莴笋、菠菜、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洋葱、芹菜、芦笋、空心菜、马齿苋、豌豆苗、菜花、西红柿、山药、土豆、香菇、黑木耳、黄豆及制品、圆白菜、生姜、大蒜等。
水果:柚子、山楂、樱桃、木瓜、桃、苹果、猕猴桃、火龙果等。
火龙果
坚果:腰果、核桃、芝麻、栗子、榛子、花生。
其他:醋、咖喱、螺旋藻、橄榄油、绿茶红茶、无糖点心。
理由:低糖、低升糖指数食物及高膳食纤维食物有助于控制和稳定血糖。
高血脂——禁忌食物
高热量食品:动物油、油炸食品、烘焙食品、饼干、糕点、薯片等富含油脂的包装食品。
油条
高胆固醇食品:猪肥肉、动物内脏、蛋黄、蛋糕、鹌鹑肉等。
肥猪肉
高盐食品:如腌制咸菜、腐乳、挂面、话梅、海米、虾皮等。
刺激性食品:白酒、浓茶、咖啡、辣椒等。
理由:高脂肪、高热量预包装食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不容易代谢,高盐及刺激性食物也会加重血脂的升高。
高血脂——益吃食物
主食:全谷类如燕麦、大麦、荞麦、高粱米、小麦胚芽、薏米等。
高粱米
肉蛋奶:瘦牛肉、鸡肉、鲑鱼、沙丁鱼、金枪鱼、贝壳类、鸡蛋、脱脂奶等。
金枪鱼
蔬菜:洋葱、黑木耳、海带、芹菜、白菜、茶树菇、鸡腿菇、香菇、苋菜、韭菜、茄子、莴笋、胡萝卜、白萝卜、小葱、香菜、菠菜、芦笋、油菜、紫菜、西红柿、山药、土豆、紫甘蓝、甜菜、芥蓝、菜心等。
洋葱
水果:山楂、葡萄、柠檬、橘子、香蕉、猕猴桃、苹果、橙子等。
香蕉
豆类:黄豆、黑豆、白扁豆、赤小豆、青豆等。
油脂:紫苏油、亚麻籽油、橄榄油、茶油、牡丹籽油等。
亚麻籽油
坚果:核桃、杏仁、腰果、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松子、榛子等。
理由:低脂肪、低胆固醇、高镁、低钠及高膳食纤维食物有助于降血脂。
痛风——禁忌食物
痛风石
每100 克食物中含150毫克~500毫克嘌呤的食物称为高嘌呤食物。
高嘌呤食品:小鱼干、胰脏、酵母粉、凤尾鱼、沙丁鱼、白带鱼、小肠、牡蛎、白鲳鱼、动物肝、鲢鱼、浓肉汤、动物脑、黄豆。
小鱼干
中嘌呤食品:黑鲳鱼、鸡肉、草鱼、鸡胗、虾、黑豆、鲤鱼、肾、肚、猪肉、羊肉、鳗鱼、黄豆芽、芦笋、菜花、紫菜、香菇、肾、肠、酸奶等。
刺激性食品:白酒、浓茶、咖啡、辣椒、胡椒、芥末、生姜、蜂蜜、鸡精等。
动物性食物:肥的不吃、口感好的不吃、内脏不吃、海鲜不吃、啤酒不喝、鸡蛋可以吃、菌藻类嘌呤含量高、叶菜类焯水吃、腌菜尽量不吃。
痛风——益吃食物
主食:精白米面、精白面包、富强粉以及细加工的玉米面、燕麦等。
玉米面
蔬菜:包菜、胡萝卜、芹菜、空心菜、番茄、萝卜、山芋、土豆、青菜、冬瓜、刀豆、南瓜、西葫芦、泡菜等。
圆白菜
水果:梨、杏、苹果、葡萄、橙等。
蛋奶:鸡蛋、鲜牛奶、脱脂牛奶等。
鸡蛋
肉蛋奶:瘦牛肉、鸡肉、鲑鱼、沙丁鱼、金枪鱼、贝壳类、鸡蛋、鸭蛋、脱脂奶等。
其他:豆腐、茶、咖啡、蜂蜜、果冻、油、花生酱、果酱等。
理由: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有助于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摄入,。
痛风与哪些膳食营养因素有关?
1、高脂肪膳食:减少尿酸排泄;
2、高嘌呤饮食:增加外源性嘌呤;
3、饮酒:抑制肾脏排泄尿酸;
4、饮水不足:尿液浓缩;
5、药物:利尿剂、阿司匹林、滥用泻药等
图片源于网络
晚餐决定寿命,吃的越“多”死得越“早”?
食物营养冠军排行榜,选对吃对才健康
参考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胡大一.高血压日常调养专家指导全方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0101
3、母义明,陈伟,闫文华.糖尿病人会吃才健康.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301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作者信息:张光成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