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mody3糖尿病(mody3糖尿病用药)

周医论健 0
文章目录:

1型糖尿病还是MODY,怎么区分,有什么意义,周大夫来告诉你

糖尿病的分型,在我以前的科普文章中讲过,大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实目前的糖尿病分型还是比较粗。当然,有时候分型也确实很困难,因为影响血糖升高的因素很多,糖尿病发病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糖尿病类型中的一个小众的类型——青少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也叫 MODY),我觉得对于普通大众和一些基层医生可能不一定认识或者认识的还不够。但是,这个类型的诊断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牵涉到下一步治疗方法的问题,特别是有些MODY误诊为1型糖尿病,它们的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MODY有它的特点,临床上可能不同的人表现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有一个大致的特征,这种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范畴。常常起病年龄比较早,儿童或青少年起病,年龄一般小于25岁,病情相对比较轻,一般缺乏自身抗体,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目前认为它是单基因糖尿病的最常见形式,在糖尿病中占2%-5%,这个比例其实不算太低,但诊断的不是很多,因为很多人被误诊为1型或2型糖尿病。

MODY既然被认定为单基因糖尿病,很显然它是由于基因的改变导致的糖尿病,根据目前的研究认为MODY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的发育、功能和调节发生异常,导致身体对葡萄糖感知和胰岛素分泌受损,一般来说胰岛素作用基本正常,或者说没有缺陷。目前已发现的MODY有十多种亚型,可能还会有新的亚型出现,但是最常见的亚型主要有三型,即MODY1, MODY2, MODY3型。这三型基本上占到MODY的90%以上。其中最常见的是MODY3,它的病变在肝细胞核因子-1-α( HNF1A)基因突变,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占到MODY的52-65%;其次是MODY2,病变在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变,它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酶,由于功能缺陷,葡萄糖的代谢下降,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阈值升高,大概占到MODY的15-32%;第三常见的是MODY1,病变在肝细胞核因子-4-α( HNF4A)基因突变,也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占到MODY的10%左右。

为什么说诊断MODY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是青少年,起病比较早,很多人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开始胰岛素治疗。而糖尿病基本上被认为是终身疾病,也就是说可能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这会给患者造成很多生活的不便和压力。而MODY的治疗相对简单,有些可以通过饮食控制或者磺脲类的药物治疗,血糖就可控制很好。因此,如果发现有些1型糖尿病,不是1型而是MODY,那么他就可能不需要胰岛素或者说不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可能有些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细胞功能减退,后期可能还需要胰岛素治疗),那么会减少很多不便,这是他诊断最大的意义所在。

什么样的患者我们需要筛查MODY?

我想主要是从青少年糖尿病中筛查,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一般来说发病年龄比较轻,血糖轻中度的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一般<7.5%。另外,家族史非常重要,一般要问三代有无糖尿病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查糖尿病相关的自身抗体,比如GAD抗体(GADA),抗原2A(IA-2A),转运蛋白8A(ZnT8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如果这些自身抗体为阴性,且符合上述条件,就需要考虑此病,然后进行基因检查。瑞典曾经做过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对象为初次诊断糖尿病,患者年龄在1-18岁,对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进行筛查,结果显示MODY占儿童糖尿病的1-4%。而对于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四种自身抗体中至少一种的阳性),经过基因检查没有发现携带MODY基因的患者,所以自身抗体阳性的特异性还是很高的。他们又对自身抗体阴性患者进行基因检查,有15%患者诊断最终诊断为MODY,患病率为1.2%,还有一些抗体阴性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糖尿病,例如胰腺囊性纤维化相关的糖尿病。上述研究看,自身抗体的检查非常重要。研究也认为血浆葡萄糖水平和父母的糖尿病史也非常重要。该研究最后在18位糖尿病诊断,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发现有14位为MODY,其基因检测呈阳性,然后停止使用胰岛素,改为口服药治疗,血糖控制仍然满意。

总结,在临床上如果发现青少年起病糖尿病,有明确家族史,体重基本正常,胰岛自身抗体阴性,糖化血红蛋白 <7.5%的患者,我们应该做基因的检查,筛查MODY,避免误诊和漏诊。

17岁,确诊2型糖尿病,仔细一看,却是MODY,这是什么病?

一个糖尿病朋友给我留言,说自己19岁了,已经得2型糖尿病2年,但是现在服药治疗效果不错。

我和他进行了交流,并表示质疑,17岁患病,确定是2型糖尿病吗?

但是他目前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效果不错,确实符合2型糖尿病的用药特征。

他也发送了自己的病历首页给我,确实验证了我的质疑,他得的不是2型糖尿病,而是MODY(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我们最常说起的就是这人是2型糖尿病,还是1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这两种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有些糖尿病就会误认为糖尿病的分型就这两种,非1即2,其实并不是这样,1型和2型之间还是有一些特殊类型,有时我们戏称为1.5型糖尿病。

例如LADA(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这种疾病就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但通常为成年后发病,起病初期不依赖于胰岛素治疗,但是患者血液中可以检测到自身抗体阳性,病理检查也可以发现胰岛B细胞的免疫破坏。

这个小伙子却和这种病例类型不同,他属于基因缺陷型糖尿病。是甘肃省人民医院确诊,我丝毫不怀疑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应该是有充足的临床证据才确诊的,毕竟是年轻人,诊断应该很慎重。

MODY的特征性表现为:发病早,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存在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但是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无自身免疫或胰岛素抵抗的相关证据。

2017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指出,儿童或者青年诊断为糖尿病者,如果连续多带有糖尿病,则提示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要进行MODY基因检测。

目前已经发现至少14种MODY亚型,均是由胰岛B细胞发育或胰岛素分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的基因的显性、杂合性突变所致。

MODY2是儿童和青少年单基因糖尿病,这种类型胰岛素分泌的功能正常,只是调节血糖的阈值略高于正常人群,因此,患者常表现为轻度、无症状的空腹高血糖,可单纯通过饮食、运动来控制血糖。

MODY3是有症状、家族性糖尿病中常见的类型,该类型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为糖耐量异常,早期餐后血糖升幅明显,后期逐渐出现空腹血糖升高,但是很少出现酮症。这类患者对小剂量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较为敏感。

MODY的治疗方式主要取决于病因及高血糖的严重程度,约2/3的患者不需要使用降糖药物,仅仅饮食和运动干预就能将血糖控制在比较满意的程度。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

MODY3型糖尿病的触发因素:胰岛素高分泌先于胰腺β细胞衰竭

编辑推荐:为了以最好的方式治疗糖尿病患者,有必要了解疾病机制。3型糖尿病(MODY3)是一种单基因遗传形式的糖尿病,由HNF1A基因的遗传缺陷引起。其结果是进行性β (β)细胞衰竭,导致高血糖发病,也称为高血糖。

干细胞来源的β细胞簇。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糖尿病有不同的类型。成熟期发病型糖尿病(MODY)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由单一基因突变遗传引起)类型的糖尿病,占糖尿病病例的1-2%。MODY3是高加索人群中最常见的单基因糖尿病,它是由转录因子HNF1A突变引起的。由于β细胞胰岛素分泌紊乱,患者逐渐发展为高血糖,其特征是高血糖水平。然而,发病机制,即疾病是如何发展的,仍然是未知的。

为了以最好的方式治疗糖尿病患者,有必要了解疾病机制。3型糖尿病(MODY3)是一种单基因遗传形式的糖尿病,由HNF1A基因的遗传缺陷引起。结果是渐进的β(β)电池故障导致发病以高血糖为主,也称高血糖。为什么HNF1A突变会导致MODY3型糖尿病?慕尼黑Helmholtz糖尿病中心翻译干细胞研究所(ITS)所长Henrik Semb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可能确定MODY3糖尿病发病的新的致病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

研究人员Henrik Semb和他的团队使用患者来源的干细胞来研究为什么HNF1A突变逐渐导致MODY3糖尿病。科学家在MODY3中发现了糖尿病发病的新致病机制。研究的MODY3突变导致β细胞胰岛素分泌过多。这是一项关键的发现,将有助于防止突变携带者患上糖尿病。

MODY3更有效的膜去极化β细胞

MODY3患者的表型是非常异质性的,除其他外,这反映在发病年龄高度可变上。尽管有许多努力试图了解MODY3的潜在疾病机制,但对疾病发病的决定因素知之甚少。更好地了解是什么引发了MODY3患者的糖尿病,这为延迟甚至预防这种疾病的靶向治疗开辟了道路。

使用患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第一作者Florian Hermann和Maya Kjærgaard以及他们的同事总结了胰岛素分泌对膜去极化剂磺酰脲的敏感性,这是一种在MODY3患者中常见的现象。出乎意料的是,MODY3患者特异性HNF1A /R272C β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后,在体外和体内都表现出过量的胰岛素分泌。与健康的兄弟姐妹相比,人类HNF1A突变携带者的出生体重有增加的趋势。MODY3 β细胞中钾通道,特别是KATP通道的表达减少,钙信号通路增加。此外,通过药理学靶向ATP敏感的钾通道或低压激活的钙通道来拯救胰岛素高分泌表型,表明更有效的膜去极化是MODY3 β细胞胰岛素高分泌的基础。

预防或延迟糖尿病发作的关键见解

这项研究强调了患者特异性iPSCs作为研究早期疾病机制的平台的重要性,为个性化医疗铺平了道路。该结果强调了早期识别HNF1A突变携带者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性。高胰岛素血症是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异常高的一种情况。这会导致血糖水平降低,如果过低可能会危及生命。

有了这些知识,Henrik Semb和他的研究团队为进一步调查铺平了道路,以测试在携带HNF1A突变的新生儿中预防高胰岛素血症的治疗方法(如饮食或药物)是否会延迟甚至预防日后患MODY3型糖尿病。

来源:Cell Stem Cell

免责声明:康加号致力于健康常识传播,内容根据公开资料编辑,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在线留言删除。文章旨在介绍健康科学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如需精准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