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蛋吗(糖尿病蛋能吃吗)
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吗?医生研究结果公布,越早了解越好
在健康科普领域,我们始终强调科学与理性。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糖尿病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吗?这个问题在网络上引发了诸多讨论,甚至有些说法称鸡蛋是糖尿病的“催化剂”。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糖尿病患者是否真的需要远离鸡蛋?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详细的分析,揭开这一问题的真相。
糖尿病: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2021 IDF全球糖尿病地图》,全球已有5.37亿人患有糖尿病,而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1%。随着年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糖尿病分为两大类: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原发性糖尿病包括胰岛素依赖型(约占10%)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约占90%)。继发性糖尿病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现象。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药物治疗,并且需要严格控制饮食,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鸡蛋:营养丰富,但对糖尿病患者安全吗?
鸡蛋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鸡蛋中含有约13克蛋白质,且人体对其吸收率高达98%。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鸡蛋中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相似,生物学价值极高。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引发了人们对鸡蛋与糖尿病关系的担忧。
一项国外研究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可能会使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60%左右。该研究历时11年,对8545名成年人进行了7次关于鸡蛋摄入量与血糖水平的测试。结果显示,每天摄入鸡蛋超过37.6克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65%左右。这一结果引发了“鸡蛋是糖尿病催化剂”的说法。
然而,我国营养学家的调查研究发现,仅凭这一研究并不能证明鸡蛋是诱发高血糖或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事实上,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食用鸡蛋的,只要每天摄入量控制在1-2个,就不会对血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食用鸡蛋?
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是安全的。鸡蛋中的优质蛋白质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同时提供必要的营养。糖尿病患者在食用鸡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摄入量:每天1-2个鸡蛋是较为合适的摄入量。过多食用鸡蛋可能会增加胆固醇摄入,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或油煎,选择水煮、蒸或水煎的方式,减少油脂摄入。
搭配均衡饮食:鸡蛋可以与其他低糖、高纤维的食物搭配,如蔬菜、全麦面包等,以维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有哪些?
除了鸡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食物:
1. 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淀粉含量过高的食物,如土豆、玉米、大米、馒头等,食用后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糖尿病患者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等。
2. 高糖食物
高糖食物,如含糖量高的水果、甜点、糖果等,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例如,可以用柚子、苹果等低糖水果代替香蕉、葡萄等高糖水果。
3. 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不仅油脂含量高,还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这些成分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烤等。
鸡蛋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科学解读
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食用是安全的。鸡蛋中的优质蛋白质可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同时提供必要的营养。糖尿病患者在食用鸡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摄入量:每天1-2个鸡蛋是较为合适的摄入量。过多食用鸡蛋可能会增加胆固醇摄入,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或油煎,选择水煮、蒸或水煎的方式,减少油脂摄入。
搭配均衡饮食:鸡蛋可以与其他低糖、高纤维的食物搭配,如蔬菜、全麦面包等,以维持血糖稳定。
鸡蛋与糖尿病:一个真实案例
为了更好地说明鸡蛋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我们可以看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李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他一直严格控制饮食,但血糖水平仍然波动较大。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每天吃一个鸡蛋,并搭配蔬菜和全麦面包。经过几个月的坚持,他的血糖水平逐渐稳定,身体状况也有所改善。
李先生说:“以前我一直以为鸡蛋会升高血糖,所以很少吃。但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每天吃一个鸡蛋,搭配健康的饮食,结果血糖控制得更好了。”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自己喜欢的食物。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科学的烹饪方式,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健康的生活。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只要适量食用,就不会对血糖产生显著影响。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鸡蛋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来控制病情。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探讨更多健康生活的可能。
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吗?医生研究结果公布,越早了解越好
糖尿病是一种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本身存在结构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疾病。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所发布的《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中,显示全球已有5.37亿人患糖尿病。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在11%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糖尿病的几率随之增加。
医学临床上将尿毒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
①原发性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包括两种,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依赖型占糖尿病的10%左右,非胰岛素依赖型约占糖尿病的90%左右。
②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是指由于其它疾病而造成的糖尿病,在已知原发病的作用下,引发的高血糖现象。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一辈子都离不开药物治疗,并且现有医学无法做到彻底治愈。
不仅如此,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做到严谨控制病情,还有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日常饮食上格外严重,平时控制好饮食和服药具有同等治疗效果。
鸡蛋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平价营养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吗?网上流传鸡蛋是糖尿病的催化器?这种说法具有科学依据吗?医生的研究结果已公布,建议患者尽早了解。
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吗?医生研究结果公布,越早了解越好
鸡蛋的个头虽小,但营养价值丰富,除了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之外,还有着较多对身体有益的物质。
根据《中国食品成分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每100克鸡蛋中含有13克的蛋白质,并且可以被人体吸收98%。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更好,氨基酸组成与人体基本相似,生物学价值也是所有食品中的佼佼者。
根据国外多所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并发表在英国一样杂志上的研究数据显示,每天吃一个鸡蛋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在60%左右,因此,才有了鸡蛋是糖尿病的催化剂之说。
该报告是研究人员花费11年时间,在8545名成年群体中,进行了7次食用鸡蛋和血糖之间的测试。结果显示,每天食用鸡蛋超过37.6克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会随之增加65%左右。
据我国营养学家的调查研究发现,仅仅这篇报道并不能代表鸡蛋是直接诱发高血糖、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并不具备明确的科学依据。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食用鸡蛋的,只要每天将摄入量控制在1-2个鸡蛋即可,并不会对身体血糖指标造成影响。
一、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淀粉含量过多的食物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因为淀粉含量过高的食物,食用后会使患者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病情稳定。
生活中常见淀粉含量过多的食物有土豆、玉米、大米、馒头等等,这些食物建议减少摄入。
二、高糖食物
糖尿病患者需要忌口高糖食物,如含糖量过高的水果、甜点,食用这些食物会导致体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对身体健康不利。
糖尿病病人在日常饮食上最好做到低盐、低脂、低糖为主,最好不要吃太甜的东西,不然很有可能给自己的身体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三、油炸食物
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忌口油炸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当中油脂含量非常高,摄入后会使身体出现高知现象,对病情维护百害无一利。
不仅仅针对糖尿病患者,健康人士平时也需要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量,否则会使油脂摄入体内过多,影响血糖、胆固醇、血压值稳定。
鸡蛋增加糖尿病风险?鸡蛋还能吃吗
文/云无心
一直以来,鸡蛋都是一种备受欢迎的优质食品。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它被当作“营养品”,只有病人、孕妇、老人或者富人才能够经常吃到。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鸡蛋成为了常规食材,普通人也可以实现“吃鸡蛋自由”。
于是,“鸡蛋吃多了会不会有害”的问题就变得备受关注。
要不要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
鸡蛋中有丰富的胆固醇,而血浆中的胆固醇与心血管状态密切相关——有相当充分的数据显示,血液中胆固醇高的人,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要大得多。所以,“限制胆固醇摄入”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1968年,美国心脏协会推荐:“成年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应该控制到300毫克以内”。富含胆固醇的鸡蛋首当其冲,“每周食用鸡蛋不要超过3个”。这些推荐,很快就被世界其他国家采用,并写入了膳食指南。
后来有研究发现:我们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的,而饮食中的胆固醇,基本上不会被吸收;饮食中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刺激肝脏产生胆固醇,而其中的胆固醇反倒是没有什么影响。鸡蛋中的饱和脂肪很少,一个大鸡蛋中只有大约1.5克——只占到控制摄入量的很小一部分,完全不值得纠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了许多研究,跟踪过大量的人口食物组成以及医疗状况。结果显示:在那些每天吃不超过一个鸡蛋的人中,心脏病、中风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并没有增加。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支持以上结论,“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也就变得没有必要。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中正式删除了这一条推荐。“不必限制饮食中的胆固醇”,也逐渐被各国营养指南所采用。
鸡蛋增加糖尿病发生率了吗
心血管健康只是人体健康的一个方面。鸡蛋或者胆固醇对于心血管健康没有不良影响,那么其他方面呢?比如,鸡蛋食用量与糖尿病发生率的关系就吸引了不少研究。
202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的研究者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以1991年至2009年参加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8545名成年人作为对象,分析了他们的鸡蛋食用量与糖尿病发生率的关系。数据显示:到2009年,这8545人中出现了947例糖尿病,其中每天食用鸡蛋超过50克(相当于1个鸡蛋)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要比很少吃鸡蛋的人高60%,尤其是在女性身上更明显。
这个结果有点惊人。但这不是第一项、更不是唯一的一项探讨鸡蛋食用量与糖尿病风险的研究。早在2009年,国外就有研究揭示了类似的现象。
2020年,《美国临床营养研究》发表了哈佛等研究机构发表的一篇综述,汇总了美国三项大型健康研究的数据,涉及总人数超过21万,平均跟踪时间近30年。结果发现,在那些起初没有得糖尿病的人群中,跟踪的几十年内总共出现20514例糖尿病患者。相对于很少吃鸡蛋的人,每天吃一个及以上鸡蛋的人群得糖尿病的几率要高14%。
那篇论文还汇总了其他的16项流行病学调查,总人数接近60万,其中出现了4万多名糖尿病患者。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美国,每天吃一个及以上鸡蛋的人,得糖尿病的几率升高了18%;在欧洲,则没有影响;而在亚洲,甚至还降低了18%。
这些都是正式发表的规范研究,我们不能说哪些研究是可靠的,也不能说另一些研究不可靠。在营养学领域,需要把这些结果汇总起来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都是流行病学调查,它们所显示的是“鸡蛋食用量与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关”,并不能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虽然在数据分析中,研究者会尽量剔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但实际上很难完全去除。比如,在发表哈佛那篇大型综述的那一期《美国临床营养研究》上,同时也发表了加拿大学者的一篇评论。针对那3项大型调查,评论指出:食用鸡蛋多的人群,其BMI(即体质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也更高,而且运动更少,同时也少用降脂药物;“虽然作者仔细地调整这些混杂因素,但是鸡蛋食用量低也可能只是一个标志,代表着人们有更好的健康意识、更倾向于其他的健康饮食以及生活方式,而这些难以完全纳入到统计分析的变量中去。”
那篇评论还提到,有一些小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多吃鸡蛋,并没有增加空腹血糖和血脂——而这是糖尿病发生的常规指标。
此外,有一项来自多个国家、涉及14.7万人的调查,也没有显示出鸡蛋食用量跟空腹血糖以及血脂有关。
也就是说,基于目前的这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就作出“鸡蛋增加糖尿病发生率”的结论,是不严谨的。因此,该评论的结论是:“适量使用鸡蛋(即每天1个),是一种安全而且实惠的获得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可以被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健康饮食,强调适量摄入多样化的食物”。
如何吃更重要
从营养组成而言,很少有像鸡蛋那么优秀的食物。除了优质的蛋白质,鸡蛋中还含有许多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比如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很好的抗氧化剂,对眼睛健康有一定帮助;胆碱,是大脑和神经健康需要的物资,尤其是孩子更为重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较为丰富。而且,它的饱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都很低,作为“营养全面均衡”的组成部分,很容易与其他食物进行搭配。
不过,比吃几个鸡蛋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吃鸡蛋。在欧美,鸡蛋经常与黄油、奶酪、培根、香肠、松饼、烤饼、薯条、面包等一起食用,或者本身就是制作糕点的原料之一。在食用鸡蛋的同时,同时摄入的饱和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以及糖,也是增加健康风险的重要因素。除了精制碳水化合物直接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之外,这样的饮食结构减少了蔬果、增加了肥胖,也会间接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在中国,许多人喜欢水煮蛋、蒸蛋以及荷包蛋,这些都是很好的食用鸡蛋方式。摊鸡蛋、葱花炒蛋、香椿炒蛋、青椒炒蛋、木须肉、鸡蛋汤等等,也都是不错的食用方式。相对来说,炒鸡蛋、蛋糕、烘焙甜点等做法,营养健康则相对要差一些。
总的来说,从目前的科学证据来看,每天吃一个鸡蛋,依然是谨慎、健康的选择。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