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通便药(糖尿病人润肠通便的药)
糖尿病患者便秘,可以用乳果糖通便吗?缓解便秘还有哪些方法?
乳果糖口服溶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是临床上以及生活中应用得最多的通便药物。但是因为名字里有个“糖”字,总是让糖尿病患者不寒而栗,敬而远之。
今天上午查房的时候某床的刘阿姨告诉我们,她已经连续3天没解大便了。我们跟她说开瓶乳果糖给她喝,润肠通便。她一听乳果糖三个字,神情立马变得严肃紧张起来,问道:医生,这个乳果糖是糖吧,我们糖尿病病人能喝吗?
其实像刘阿姨问的这个问题,我们听得太多了。
在查房的时候也经常有患者拿着护士刚发给他们的乳果糖紧张兮兮的跑来跟医生确认有没有发错药。
患者的紧张是有道理的,乳果糖口服溶液中的“糖”到底是什么糖?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呢?
乳果糖口服溶液的成分和作用
乳果糖口服溶液的主要成分为乳果糖,是由半乳糖与果糖经人工合成的双糖,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每100毫升乳果糖口服溶液含乳果糖67克,半乳糖≤10克,乳糖≤6克。
乳果糖主要在结肠发挥作用,在结肠中乳果糖被消化道菌丛转化成乳酸和醋酸等低分子量的有机酸,使肠道内pH值下降,刺激结肠蠕动;
同时还能使肠道内的渗透压升高,把水分吸引到肠腔,使大便中保留更多水分,软化大便,增加粪便体积。
在酸的刺激下,加上粪便体积的刺激,大便易于排出,便秘的症状得以缓解,同时还可以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乳果糖会引起糖尿病血糖的波动吗
因为乳果糖是双糖结构,口服乳果糖后,需要经过一种特殊的酶分解变成单糖才能够被吸收。而人类的胃和小肠缺少分解乳果糖的酶,因此吃进去后不会被消化分解为单糖。
而且它本身因为分子大而几乎不被小肠吸收入血,大部分都能够完整的以原型到达结肠,继而被肠道菌群分解代谢发挥作用,达到通便的目的,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几乎没有影响。
乳果糖口服溶液可以随便用吗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每100毫升的乳果糖口服溶液中除了有不可吸收的乳果糖外,还含有少量的半乳糖和乳糖。其中半乳糖在小肠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而被人体吸收入血的。
在治疗便秘的常用剂量下(一般成人起始剂量每日30毫升,维持剂量每日10~25毫升),内含的半乳糖的量尚不至于引起血糖的波动。
但在较高剂量下(起始剂量:30~50毫升,一日3次),糖尿病患者摄入的半乳糖量就比较多了,对血糖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必谈“糖”色变,只要是在治疗便秘的常规剂量下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那么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但也要注意把握服用的剂量,乳果糖虽好,可不要贪杯。
糖尿病患者治疗便秘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往往比非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便秘的症状,主要原因是:
- 部分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影响肠道蠕动;
- 而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自主神经病变,支配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受损,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大便排出困难;
- 部分患者患病后情绪低落,也会抑制胃肠道蠕动,出现便秘;
- 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正在服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对胃肠道有一定不良反应的降糖药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我们应该明确糖尿病患者合并有便秘时,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药物只能作为改善便秘的辅助措施,可谓缓兵之计。
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上控制血糖、调节心情以及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基础上,多饮水,在选择蔬菜水果时尽量选择膳食纤维含量高、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如樱桃、李子、柚子、硬桃、黄瓜、西红柿、芹菜、芦笋、菜花等);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如果因口服药物引起的便秘,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改用更加适合自己的,胃肠道反应小的药物。
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远离便秘困扰。
作者:黄小依
糖尿病患者遇上便秘,这款便秘“神药”—乳果糖,到底能不能用?
作者:武汉市第三医院 肖晖、李颖
乳果糖
乳果糖口服液作为临床应用广泛,便秘指南推荐首选的药物,他是如何改善便秘症状,对血糖究竟有没有影响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教科书中如是说:
1、大学教科书——《药理学》:乳果糖口服不被吸收,到结肠后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刺激结肠局部渗出,引起结肠内容积增加,肠蠕动增强而促进排便。
2、《新编药物学》:乳果糖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以原形进入结肠,在肠道内被分解。
3、《临床用药》:乳果糖在胃和小肠内不会被消化分解,且吸收甚微。
其实呢,每100 ml乳果糖口服溶液中除了含有不可吸收的乳果糖66.7 g外,还有少量的半乳糖(≤ 10 g)和乳糖(≤ 6 g),乳糖分解后可产生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使血糖升高。因此,乳果糖本身虽然并不会被吸收,也不会导致血糖升高,但乳果糖口服液中的少量乳糖被吸收,是会影响我们的血糖。
乳果糖口服液的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良反应中并未提及血糖影响,但在禁忌中注明:本品含有可吸收的糖,糖尿病患者慎用,对半乳糖不能耐受者不宜使用,在注意事项中注明:需注意本品中乳糖的含量,使用较高剂量时糖尿病患者慎用。因此,临床使用应提高警惕,糖尿病患者应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时注意使用的剂量并且关注患者血糖的变化。
1、建立定时的排便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利用最易排便的两个时段重新建立排便习惯。我们人类在经过进化后,遗留了两个排便“黄金时间”:
一个是早上起床的“起立反射”,早上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大脑会给大肠发一个信息,促使肠道蠕动,肠道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蠕动波,帮助你把大便推出来。此时,你无需太用力,大便就能顺利排出。你应该养成好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后到厕所蹲5分钟,即使拉不出也要坚持下去;
另一个是吃完早饭后的“胃-大肠反射”,早餐是一天中的最早一餐,进食后,胃会通知大肠赶快运动,造就另一个排便“天时”。
2、有便意不能憋。大肠每天会有三四次蠕动,把废物从结肠推送到直肠。当粪便来到直肠,直肠扩张,会产生便意。如果有事情在忙,忍着便意不排,大便只好再退回到直肠或乙状结肠,会扰乱排便习惯。大肠总长度约为1.5米,负责吸收钠和水。如果大便在大肠停留太久不排出,水分会被吸光,大便变成颗粒状,更难排出。大便在肠道中被吸收的水分越来越多,越来越干燥,就越来越难排了。
审稿专家:武汉市第三医院 副主任药师 孟军华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大黄碳酸氢钠片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临床应用
1
什么是糖尿病性便秘?糖尿病性便秘是神经性便秘,其便秘的发病率较同龄、同性别的非糖尿患者群高3~4倍,常见于中老年人。
(图 | 包图网)
糖尿病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现代医学认为由多种因素所致,即自主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胃肠道激素异常等。由于高血糖所致血管病变和代谢异常,胃肠道微血管功能改变,营养和供应神经的血管闭塞及神经血管组织由于蛋白糖化,进行性硬化,使神经营养障碍,导致支配胃肠道的神经受损,蠕动减弱而致便秘。
2
糖尿病性便秘的临床表现(图 | vx公共图片库)
01
排便次数每周小于3次
02
排便费力
03
大便不干但排便困难
04
有排便不尽感
05
病程3个月以上
3
糖尿病性便秘吃什么药好?糖尿病性便秘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临床上西医多采用缓泻剂、胃动力药,严重者采用定期灌肠或肛门直肠肌切断术,但效果均不理想; 中药汤剂有一定的优势,但长期煎药不太方便。
大黄碳酸氢钠片是健胃抗酸药类非处方药,主要用于食欲缺乏、胃酸过多。但除了以上治疗适应症,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时使用大黄碳酸氢钠片,可明显提高疗效。
本期选择文献中应用大黄碳酸氢钠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疗效情况报告,仅供医学参考。
▍大黄碳酸氢钠片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疗效观察
☉ 病例资料: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新疆兵团农二师焉耆医院就诊的35例糖尿病便秘患者,年龄36~78岁, 糖尿病病程3~22年,便秘病程6个月~19年,排便周期3~10天1次。
☉ 治疗方法:
在相同的糖尿病规范治疗的前提下,给予大黄碳酸氢钠片口服,每次3~4片,3次/d服用。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再随访2周。观察排便起效时间、排便周期、大便性状及有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服药前后化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观察相应指标。
☉ 治疗数据:
▍治愈:服药2d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或2d以内排便1次,大便变软,排便通畅,观察期内无复发。
▍有效:3d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通畅。
▍无效: 便秘症状无改善。
☉ 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治愈12例,治愈率为42.86%,有效20例,有效率为57.14%,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排便周期缩短、大便性状改变、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治疗结论
大黄碳酸氢钠片治疗糖尿病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该药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排便周期,改变大便性状,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该药中的大黄导泻的有效成份是蒽甙,主要是番泻甙,蒽甙在胃内不被水解和氧化而运输至大肠内番泻甙起作用,此外也可由小肠吸收,再经血液而排至大肠内或经胆汁分泌物而传送入大肠。在大肠中被水解,刺激大肠神经从而加强蠕动,还可抑制Na -K -ATP 酶,减少结肠对水及Na 的回吸收。碳酸氢钠为弱减性,能中和胃中过剩的胃酸,还可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伴有的消化不良症状。
▍大黄碳酸氢钠片治疗糖尿病性便秘36例
☉ 病例资料: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75例糖尿病便秘患者,年龄39~74岁,病程3个月~11年。
☉ 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9例。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的患者仍以原药维持治疗。
☆ 治疗组:口服大黄碳酸氢钠片每次3~4片,一天3次服用。
☆ 对照组:口服新清宁片(主要成分为熟大黄),每次3~4片,一 天3次服用。
☆ 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服药前后化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观察相应指标。
☉ 治疗数据:
▍治愈: 服药两天内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
▍好转: 排便周期缩短,大便性状改善。
▍无效: 便秘症状无改善。
☉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 (66.67% ) ,好转12例 (33.33% ) ,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治愈12例 (30.77% ) ,好转18例(46.15% ) ,无效9例(23.08% ) ,总有效率76. 92%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治疗结论
大黄碳酸氢钠为片剂,口感好,易服,且有效,经济,是治疗糖尿病并便秘较理想的方法。
口服大黄碳酸氢钠片后,6小时内排出较软的粪便,泻下作用缓和,因此服药3次后在24小时内排便为有效。
总结
1
大黄碳酸氢钠片治疗糖尿病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该药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排便周期,改变大便性状,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2
大黄碳酸氢钠为片剂,口感好,易服,且有效,经济,是治疗糖尿病并便秘较理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钱冬梅. 大黄碳酸氢钠片治疗糖尿病患者便秘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10):2.
[2]李自莹, 何粉仙. 大黄碳酸氢钠片治疗糖尿病性便秘36例[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