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老人治牙(老人糖尿病牙疼怎么办)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八旬糖友护牙八妙招儿

60岁的李大爷患糖尿病20年,牙齿已经没有几颗了,吃粒花生米都困难,还经常会出现牙床肿胀的情况,痛苦不堪。

80岁的王奶奶患糖尿病40年了,依然牙齿健全,吃几粒花生米和坚果类食物不是问题。同患糖尿病,口腔健康状况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副主任医师荣文笙,她为“糖友”提供了日常生活中维护牙齿健康的8个小方法。

血糖达标

糖尿病患者保护牙齿,首先要把血糖控制好。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唾液的含糖量也随之增高,在这种高糖环境下,有利于口腔细菌繁殖,发生口腔疾病,进而影响牙齿健康。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即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空腹血糖3.9~7.2毫摩尔/升,非空腹状态下血糖小于10.0毫摩尔/升。如果血糖不达标,及时请医生调整血糖控制方案。

每天刷牙至少2次

保证每天至少刷牙2次,睡前一定要刷牙。餐后先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残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如果喝过碳酸饮料或者进食水果后更应尽快漱口使口腔尽快恢复到中性环境,1个小时后再刷牙,否则饮用碳酸饮料或进食水果后,酸性物质已经造成牙齿软化,在这种情况下立即刷牙会对牙齿的硬组织造成更大的损伤。刷牙最好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采用竖刷法将牙齿的“方方面面”刷干净,做到“面面俱到”,后面的牙齿,牙齿排列不齐的地方都比较难刷干净,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刷牙时间大约为2分钟,刷牙后将牙刷用清水多洗几次,甩干后头向上放置在通风干燥处。牙刷最好每3个月更换1次。如果能够每天早晚两次用漱口水漱口,可以抑制口腔内的细菌生长,对清除牙菌斑有帮助。

每天用牙线清洁牙齿1次

由于牙刷刷不到牙齿的邻接面,因此需要借助牙线把牙齿邻接面的牙菌斑刮下来(口腔的唇面与舌面是靠牙刷刷干净),尿病患者宜每天用牙线清洁牙齿1次

戒烟

口腔医学专家的研究发现,每日吸烟量在10支以上者,患牙周病的几率大大高于不吸烟者。吸烟不仅会影响口腔健康,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生风险。为了健康,现在戒烟,为时不晚!

定期洗牙

每半年到1年洗牙1次。洗牙是指到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口腔科,由专业的口腔医生用超声洁牙器清除牙齿上的牙石和牙菌斑。不仅年轻人需要洗牙,老年人同样需要洗牙,因为洗牙是老年人牙齿保健的必要环节。

常做牙齿保健操

如果没有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牙齿空咬运动30次,前20次进行快速冲击咬合,后10次进行强力持续咬合,以改善咀嚼肌的咬合力,刺激牙根及牙槽骨,增加其骨密度。若已经患有牙周炎,牙齿已经松动的情况下,不能采取这样的叩齿运动,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持续叩齿会增加牙周的创伤,不利于牙周组织的健康。

牙龈按摩

洗漱后,用拇指、食指轻轻按摩牙龈内外两侧,内侧用拇指,外侧用食指,每次每面30次,以促进牙周微循环,增强抵抗力。

识别口腔疾病的早期信号

刷牙时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痛均是牙龈炎的早期信号;牙齿松动、牙周袋的形成等是牙周炎的信号。无论是牙龈炎还是牙周炎均与感染有关,而感染又会导致血糖升高,上述情况下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

牙齿的破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能够注意生活细节,生活中注意口腔保健,必要时及时就医,同时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完全可以到80岁依然牙齿健全,吃花生米没问题。

糖尿病牙齿治疗的注意事项

除了小时候换牙的时候要拔牙,生活中还有很多情况需要拔牙,因为牙齿关系到很多神经,普通人拔牙也要谨慎,那么糖尿病患者呢?医生表示,糖尿病患者不要轻易拔牙,还有种植牙、镶牙等针对牙齿的治疗都要特别谨慎,如果非要拔牙,患者要把血糖控制好,而且最好不要伤害牙根。

糖尿病牙齿治疗的注意事项

高血糖让牙齿很受伤

糖友的牙齿通常很“脆弱”,一不留神就会出现牙周炎、牙齿松动脱落、牙根面龋等,而这些口腔的“麻烦”往往和血糖波动有关。由于糖尿病使唾液中的含糖量增高、口腔酸性增加,同时唾液量减少,对牙齿冲洗自洁作用下降,易导致牙周病、龋齿增加。牙周病使牙齿的支持组织齿槽骨的骨质逐渐吸收消失,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就像一棵根部没有泥土培植的树木,它再完美,也难以挺立。

糖友拔牙要先控制血糖

由于糖尿病人拔牙后,发生感染的几率高于正常人,所以医生在处理前都会询问是否有糖尿病。糖尿病人若准备拔牙,一定要先控制血糖,腹血糖以控制在8.88retool/L(160m9/dl)以下为宜。如果血糖过高,建议暂缓拔牙。专家提醒: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友,拔牙最好在早餐后l~2时进行,此时药物作用最佳。而并发有动脉粥样硬化症时,拔牙前后应使用抗菌药物,通常术前用药1天,术后用药3天。

糖尿病人不适合做种植牙

牙齿出现问题后,都希望尽快进行修复,然而糖友镶哪种牙好呢?近年来流行种植牙,但糖尿病人却不适合做。如果是镶烤瓷牙,牙根若没有问题,应尽量保住,否则时间一长,常常会影响牙齿的稳固性,造成牙齿松动、移位或错颌,影响血糖降糖药物的作用。若是老年糖友,并且牙齿已经多数脱落,建议最好佩戴假牙。

镶牙后时刻保持口腔卫生

装上假牙之后,口腔的真菌感染率会增高,对糖友来说更是如此。专家指出,镶牙后要注意口腔卫生,适当做下牙齿操,如起床后进行牙齿空咬运30次或洗漱后,用拇指、食指轻度按摩牙龈内外两侧,每次每面30次,以增强黏膜抵抗力。如果是活动的假牙,必须坚持每天晚上摘下假牙睡觉。专家强调,吃了酸、甜的食物后,马上用弱碱性的水漱口,可以暂时纠正偏酸的口腔环境。

得糖尿病后牙齿会变长?试试口腔保健操

女明星拥有一口好牙

受访专家:赵强,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擅长:无痛微创复杂拔牙、老年人及全身情况不佳患者的无痛微创拔牙、牙种植、美容牙科及各种齿槽外科手术等。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周二上午(特需门诊)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姚欣然)常有糖友感到奇怪,为什么患了糖尿病后牙齿似乎比之前长了一些,还会伴有松动的情况。有些糖友把牙齿变长不当回事,以为认真刷牙就能解决,事实上牙齿变长很可能是牙周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糖友伴有牙周病的概率很大,且两种病症还会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唾液、龈沟液葡萄糖浓度升高,唾液分泌量会减少,相对来说对口腔内杂物的清洁效果也会降低,很容易引起致病菌繁殖。航空总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医师赵强表示,如果患者长期忽视口腔问题或者糖尿病控制不理想,牙周炎的症状可进一步加重,并且加速牙周骨质的流失,牙齿松动、移位程度也会加重,造成咬合困难,久而久之还会使牙根暴露、牙龈萎缩,出现之前提到的牙齿变长的现象。因此很多医生会反观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问题来大致判断这段时期的控糖效果如何。

反之,健康牙床对控制血糖也有益处,导致牙周病的细菌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赵强医生表示特别是对于重症糖尿病患者,若能规范洗牙和加强口腔护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控糖的效果,并可减少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所以一定要勤监测血糖,在控制血糖和抗炎的基础上,除了注意口腔清洁,每3~4个月要找牙医查查口腔与牙齿,积极进行洗牙等牙周病的治疗。很多糖友去看病前为了口腔清洁、给医生留下好印象而不吃东西出现头晕、血糖下降的现象,这是不可取的,赵强特别叮嘱患者应该在早上吃过早饭及服药1~2个小时后再去看牙医,因为那时对葡萄糖的需求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