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不能吃荞麦(糖尿病不能吃荞麦面吗)

佰年健康 0
文章目录:

荞麦面属于粗粮,糖尿病人可以多吃吗?营养师:其实它是假粗粮

要减肥的朋友知道,主食能量的摄入也一定要进行控制。许多减肥食谱中,荞麦面做成的食物是比白米白面要更有利于减肥的,那么荞麦面应该怎么吃?能够起到多大的减肥效果呢?

相对于精细主食来说,荞麦面粉属于粗粮面粉,加工程度比较低,口感没有那么细腻,保留了一部分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成分,而精细主食中基本只剩下了淀粉成分,营养单一不说,还非常容易转化为葡萄糖被机体吸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也是很不利的。

吃了这样的食物以后,短时间内葡萄糖会大量进入血液,让血糖迅速飙升,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大量葡萄糖无法被细胞完全利用,就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暂时作为糖原储存起来。

糖原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用不上,就会在身体里变成脂肪,所以,如果吃一些生糖指数比较高的食物会更容易长胖,相反,吃一些膳食纤维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消化速度减慢,所以血糖上升慢,最终转化为脂肪的几率就会更低。

另外,膳食纤维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有延缓胃的排空的效果,让我们降低饥饿感,从而控制食欲、降低食量,有效地控制热量的摄入,所以吃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对减肥无疑是有利的。

,膳食纤维主要由植物细胞壁残余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及与之缔合的相关物质组成的化合物,一般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杂粮中那些口感粗糙的部分,主要是不溶性纤维。

荞麦面是荞麦磨成的细粉,其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已经被破坏了,没法在肠胃中吸水膨胀,起到的降低饥饿感和延缓胃排空的效果也大大降低。

因此,即便是粗粮做成的面条,在加工中也损失了非常多的营养成分,而且仍然富含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介于荞麦和白面之间。

所以即便荞麦面条比普通白面条升糖指数要低,也应该控量食用,尽量还是选择完整的粗粮来食用,比如燕麦、糙米等等,或者直接吃蒸红薯、蒸玉米,定量食用都可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

各位朋友,你吃过荞麦面吗?你觉得口感和普通面条有不同吗?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经验。

糖尿病人什么都不能吃?这份饮食指南请收好

有朋友年纪轻轻就查出了糖尿病!一起出去约饭,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可太愁人了。

糖尿病患者确实应该控制饮食。但控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吃。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绝对坏的食物,但有绝对坏的吃法。

那糖尿病病人应该怎么吃?

下面这份饮食指南,糖尿病人一定要收藏。

01

主食

人是铁,饭是钢,千万不能因为糖尿病而不吃主食。糖尿病饮食,首先考虑的就是每日能量摄入。如果不吃主食,能量摄入过低,让机体处于饥饿状态,就会引发脂质代谢紊乱,甚至出现酮血症。

这样安排主食:

主食粗细搭配,各占一半

我们推荐主食粗细搭配,白米饭、通心粉、白面包等细粮与糙米、荞麦、莜面、玉米碴、青稞、藜麦等粗粮各占一半。

能量摄入标准:

按照每天 25~30千卡/千克标准体重摄入能量,每日食物首先保证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 45%~60%。

02

肉类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肉类属于动物性蛋白,是优质蛋白,在体内利用率较高,胜过豆制品蛋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必须有肉。

这样安排肉类:

白肉优于红肉,鱼虾>鸡鸭>瘦牛羊>猪肉,每天3两以内为宜。

03

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时也比较胖,肥胖的人脂肪供能比不能超过30%。

油分好油和坏油。不饱和脂肪酸多是好油,如橄榄油、山茶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以及坚果等;各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都是坏油,如牛油、羊油、棕榈酸等。

一般而言,不饱和脂肪酸每日占能比不超过10%,每日20~25g烹调用油即可。

04

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可以提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推荐每天吃新鲜的绿叶蔬菜500~1000g、水果200~300g。在这个范围内不必顾虑含糖量,可以换着花样吃。

05

少喝酒

喝酒容易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尤其是服用磺脲类药物、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容易导致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此外饮酒还会对肝脏、消化道造成损伤。有百害无一利。

总结

得了糖尿病

没有绝对坏的食物

只有绝对坏的吃法

与其这不吃、那不吃

不如精心搭配、合理膳食

吃饱了才有劲儿控糖!

转自:人卫健康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糖尿病患者为何会营养不良?合理规划饮食应这样做

对很多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饮食是一大难关。不少患者有这样的疑问,“我按时吃饭了,但为什么还会营养不良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导致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他们应如何正确规划饮食。

通常情况下,造成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控制饮食不合理。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方面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长期以荞麦、麦麸等粗粮为主食,短期来看这样做可以降低血糖值,但这只是暂时的,不能作为长远控制血糖值的方法。这种方法会使患者的体质变差,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胰岛功能低下,最终导致各种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2.吸收能力差。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摄入食物后,体内多余的糖分处理不掉,导致血糖上升。当血糖的浓度超过肾脏的承受能力时,糖就会从尿中流失,同时带走其它的营养成分。

3.患有消化道疾病。肠道消化系统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症状为胃肠蠕动变慢或拉肚子,导致营养素未经人体吸收就被排出体外。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合理饮食呢?

1.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的体重。

2.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

3.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4.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5.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要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300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6.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7.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建议患者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8.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进行科学性把关。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