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输液(高血压糖尿病输液要哪些药物)
- 1、\u0026#34;我有糖尿病,怎么还输葡萄糖?\u0026#34;很多糖友纠结此问题,不妨了解
- 2、糖尿病能输葡萄糖吗?
- 3、药娃说防疫丨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搏斗中,有一种中药注射液“披挂上阵”……用于重症治疗的“血必净”,到底是“何方神圣”?
\u0026#34;我有糖尿病,怎么还输葡萄糖?\u0026#34;很多糖友纠结此问题,不妨了解
葡萄糖注射液是医院里面常用的溶媒之一,我们又简称为大输液。在临床上,特别是内分泌科,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确会很疑惑:“我都糖尿病了,为啥医生还给我输葡萄糖呢?”冲动一点的甚至会破口大骂。其实他们并不理解,下面来分析一下。
大输液的作用
医院里的大输液,常用的大致可分为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三种。这些大输液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药物的溶媒使用,许多药物注射剂需要稀释后才能进行静脉滴注,这就需要到这些大输液来稀释,另外就是能够补充能量,例如10%葡萄糖注射液,能够为一些进食或者吸收障碍的患者提供能量。
相信一定会有网友提出这样的疑问:“氯化钠为什么浓度一定要0.9%呢?9%不行吗?而葡萄糖的浓度为何又是5%或10%呢?”
其实,这是与人体的血浆渗透压有关,血浆的渗透压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维持血管和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压力。而0.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5%的葡萄糖注射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我们称为等渗溶液。高于这个浓度就是高渗溶液,如果大量输入高渗溶液,则容易引起组织水分大量渗入血管,不仅会引起静脉炎,还容易引起无尿导致急性肾衰,所以临床上输液时最好输入等渗溶液。
糖尿病不能输液葡萄糖?真相来了
糖尿病当然可以输葡萄糖。葡萄糖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不假,但其实大多时候这种作用并不明显。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例,即使输入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也就是相当于输入12.5g葡萄糖,从对血糖影响的角度来讲还不如糖尿病患者平常吃一顿饭的十分之一。
另外,在医院里糖尿病患者是需要监测血糖的,如果血糖升高,完全可以增加胰岛素或者其他降糖药的量来降低,也可以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胰岛素来冲兑, 1U胰岛素大约可以冲兑3-4g葡萄糖。
而且,医生当然也清楚葡萄糖会对血糖有影响,所以不会无缘无故给患者输葡萄糖,要么出于患者病情特点考虑,要么是药物配制的需要。比如许多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或心衰,就不宜输入过多的氯化钠注射液,所以只能选择一些葡萄糖注射液。
另外一些药物如大多数改善循环的中药注射剂,都需要使用葡萄糖来配制,因为这些药物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盐析效应。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那就是糖尿病患者并发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进行胃肠手术治疗后,需要通过葡萄糖来补充一定的能量,这也是为了保证身体能量需求,促进机体恢复的需要。
许多糖尿病患者会因糖尿病这个名称而望“糖”生畏,其实糖尿病不仅仅是摄入糖分导致的,更多是与平时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有关。
因此,无论是在医院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其实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摄入糖分,而不必为此过分紧张。
#谣零零计划# #健康科普排位赛# @头条辟谣 @头条健康
糖尿病能输葡萄糖吗?
患有糖尿病的人输液时,总担心输葡萄糖会加重病情。见到液体中有葡萄糖就会惊愕的提醒医生,我有糖尿病!其实医生会根据糖尿病人具体情况而决定。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输入葡萄糖:
1,糖尿病人长期禁食禁水或不能进食时,如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手术、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出现营养不良时,输入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量。
2,糖尿病引起各种原因的低血糖。尤其是造成低血糖昏迷的病人,必须输入葡萄糖才能缓解。
3,高血钾的治疗中,当血钾>5mEq/L出现乏力、心律失常时,多采用1O%~50%葡萄糖。通常每4克糖加一个单位胰岛素来降低血钾。
4,糖尿病出现饥饿性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可输入葡萄糖加胰岛素来消除酮体。
5,酮症酸中毒的治疗过程中,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为防止发生低血糖必须把盐水改为5%的葡萄糖。并按比例加入胰岛素,4~6小时测血糖一次,以便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直至把血糖降到安全范围。
6,机体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时,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来补充血溶量。
7,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时,必须限制盐的摄入。否则会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加重心衰,严重者会造成肺水肿。尤其是有肾功能不全者,大量输入氯化钠,可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这种情况下必须用葡萄糖溶液了。
8,在心血管疾病中,为稳定细胞膜、减少缺血心肌中游离脂肪酸、防止心律失常、通常用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组成的极化液进行预防性治疗。
9,在输液药的配伍方面,有些药只需要用葡萄糖液。如去甲肾上腺素、胺碘酮、阿奇霉素、红霉素、两性霉素B、喹诺酮类药、甲硝唑、地西泮、奧沙利铂等。中药针剂也要根据其理化特点选择不同的溶媒,如参脉注射液的PH值4~6.5,与氯化钠配伍易造成不可溶的颗粒,出现不良的反应。故在配伍时要选用5%葡萄糖。为防血糖波动,可按每4~5克糖1单位胰岛素加入液中或皮下注射即可。
药娃说防疫丨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搏斗中,有一种中药注射液“披挂上阵”……用于重症治疗的“血必净”,到底是“何方神圣”?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一点点肺炎疫情动态都牵动着亿万人心。截至2020年2月12日,确诊人数已高达4.4万余人。莫慌莫怕,要相信国家,相信我们伟大的医护人员。
据统计,在本次疫情中,患者的重症率基本在20%上下波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病情更加复杂。其中,重症肺炎(S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SP住院患者平均死亡率在15%~30%,ICU死亡率在50%~60%,重症肺炎的及时救治显得尤为重要。到目前为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暂无特效药。
国家卫健委2月5日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中,血必净注射液同时被西医和中医治疗方案推荐用于治疗重型和危重型病例,以及“疫毒闭肺”和“内闭外脱”两个证候,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可能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具有潜在临床疗效。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
血必净究竟是什么?
定义:血必净注射液是一种对症治疗SP的中成药,可以抗细菌毒素、调节免疫和炎性介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改善微循环等。
主要成分:由红花、赤芍、川芎、当归、丹参等养血凉血药物组成。主要适应证为温热类疾病,症见发热、喘促、心悸、烦躁等瘀毒互结证。
临床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纠正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恢复器官功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可推荐用于中期、重症期肺炎的治疗。
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呼吸系统、皮肤及全身性损害表现为主,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血必净研究进展如何?
由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宋元林教授在内的研究团队,在20家医院进行了多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遴选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有效的已上市药物,探索血必净注射液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
1月31日,全国有近60家定点收治医院报名加入研究。该研究项目可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www.chictr.org.cn)查询,注册号ChiCTR 2000029381。
钟南山及专家组研究项目在中国药物试验中心的注册表
研究显示: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8.8%,显著改善肺炎严重指数14.4%,缩短机械通气时间5.5天和ICU住院时间4天。
结论证明:血必净注射液对治疗重症肺炎有一定的疗效潜力和临床价值。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约为2.5%。ADR发生集中在最初用药6天内,临床不合理用药更易导致ADR发生,过敏史可能与ADR发生有关,需要密切监护。
如何合理使用血必净?
连续7天使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每日2次,可降低肺炎导致的脓毒症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和脓毒症并发DIC患者28天病死率,对于治疗严重脓毒症并发DIC患者有效。
注意事项:中药注射剂必须单独使用,不可与其他任何药物混合使用。在换药时建议用50ML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重症患者的救治是抗疫工作中最关键、最复杂的环节。在没有抗新型冠状病毒特效药物的现状下,专家团队应尽力寻找可能对治疗新型肺炎有效,且具有循证证据的已上市药物,以期尽早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改善病情,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