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3个十(糖尿病3个十是什么意思)
JAMA子刊:控制好这「四项指标」,糖尿病人能多活10年
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近日,一项发表于权威期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控制好“糖化、体重、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四项指标,或能延寿10年!
“爱吃却要忌口……为了糖尿病,放弃了生活中的很多‘乐趣’,真得值得吗?”
这一广泛萦绕在糖尿病患者心中的问题,现在有了明确回答。
“值得,很值得!”
“糖化”达标,至少延寿3年!
“糖化”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研究显示,“糖化”从较高的水平降到目标范围,可以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3年以上,而且开始控制时的“糖化”水平越高,寿命延长越明显。
图1 风险指标对T2DM患者预期寿命的影响
例如,将HbA1c从9.9%控制到7.7%,预期寿命平均增加3.4年。
所以,“糖化”越低越好?
并非如此!
在这里特别强调,“糖化”降到推荐目标之后,寿命的增加幅度随之下降,低血糖风险可能会增加。并且有研究显示,过低的“糖化”水平反而会增加死亡风险。所以,“糖化”达标即可,切勿追求过低水平。
“体重”达标,可延寿2~4年!
肥胖不仅是一种病,更是百病之源。
如果糖尿病患者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一定要将体重减下来,尽可能恢复到健康体重范围(BMI 18.5~23.9 kg/m^2)。
研究显示,若肥胖患者能将BMI从41.4降低到33.0、28.6和24.3,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会增加2.0、2.9和3.9年。
“血压”达标,可延寿2年左右!
研究显示,收缩压(高压)从160.4 mmHg降低114.1 mmHg时,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1.9年;
降到139.1 mmHg或128.2mmHg时,预期寿命也能平均增加1.5和1.1年。
虽然收缩压对预期寿命的影响与HbA1c和体重相比,看起来没有那么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血压控制不重要。
目前的降压药物凭借其低廉的成本、方便的服用方式,成为预防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且高效的手段之一。
每天吃一片药,就有可能增寿近2年,也是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
“血脂”达标,能延寿半年以上!
化验单上LDL-C(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数值的高低也可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寿命。
研究显示,当LDL-C由146.2mg/dL降低到107mg/dL、84.0 mg/dL和59 mg/dL时,分别可以获得0.5年、0.7年和0.9年的预期寿命增加。
早行动,早获益!
此外,这项研究结果也显示,开始控制时的年龄越低,对于预期寿命的影响越大。
表1 年龄、性别、危险因素与预期寿命的延长
例如一位55岁、BMI为35kg/m,收缩压160mmHg、HbA1c水平为8%,LDL-C 130mg/dL的男性:将其BMI从35 kg/m降低到30 kg/m可以增加多活1.4年的预期寿命;
然而,一个71岁、其他指标都相同的男性,将BMI降至30kg/m只能增加0.6年。
这强调了对于这些风险因素尽早进行控制的重要性。同时,当改善这些指标所带来的获益有限时,老年患者可能需要在生活质量和治疗强度之间进行权衡,设定更为合理的目标。
【2+3健康服务包科普】糖尿病人的10大禁忌,一条也别犯!
如今,身边的糖尿病朋友越来越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糖友的生活质量。然而,关于糖尿病的知识普及与宣传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导致糖友在管理疾病过程中产生困惑与偏差。
下面这10个误区,一条都别犯
1、只是血糖高点,也没症状,不需要治疗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相对“温柔”的疾病——有的糖友只是单纯血糖高而已,也没有不适的症状。
但糖尿病其实是“温柔的杀手”:严重的高血糖可以直接要命;长期高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导致心梗、脑梗、肾功能衰竭、截肢、失明等严重并发症。
所以,只要确诊糖尿病,就必须及早开始治疗。
2、得了糖尿病,绝对不能吃甜食
糖友需要控制甜食的摄入,但并不意味着完全禁止。合理的饮食规划和血糖监测可以让糖友在适当的范围内享受少量甜食。
3、要控制好血糖,不能吃主食
有些糖友错误地以为削减主食摄入有助于控制血糖,因此选择禁食主食。
实际上,合理摄入主食是维持身体能量供给的重要途径。应注意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主食,并调节摄入量。
4、不重视血糖监测
有些糖友认为控制饮食和药物即可,忽视了对血糖的监测重要性。
实际上,准确监测血糖是了解病情、调整饮食和药物的必要依据。糖友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并与医生讨论监测结果,作出相应调整。
5、血糖降得越低越好
有的糖友认为血糖降得越低越好,比如执着于将空腹血糖降到正常范围(6.1mmol/L以下),甚至降到4.0mmol/L才安心。但其实,即便是对于身体状态较好的2型糖友,权威的治疗推荐也只是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4.4~7.0mmol/L范围即可。
这是因为,严格的血糖控制,较低的血糖水平,一不留神就容易发展到“低血糖”状态,而低血糖对身体的伤害同样不容忽视,一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甚至可能抵消多年良好控制血糖的益处。
所以,糖友们可以不必追求血糖降到足够低,达标就可以了!
6、胰岛素会让人变胖
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激素,合理使用胰岛素不会直接导致体重增加。同时,饮食和运动的平衡也是控制体重的关键。
7、无糖产品可随意吃
无糖食品,只是在生产中没有添加蔗糖等精制糖,但很多无糖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淀粉,会在体内逐渐分解为葡萄糖。
所以,糖友如果吃多了无糖食品,血糖同样会升高。
8、糖尿病可以根治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无法通过一次性治疗完全根治。但如果前期控制得好可以逆转,也就是不用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和运动),就可以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9、自行更改药物剂量
一些糖友者认为自己了解自己的病情最清楚,随意更改药物剂量以达到更理想的血糖控制。
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不合理的剂量调整可能导致血糖过低(低血糖)或过高(高血糖)的风险。糖友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血糖情况。
10、用药后就能控制好糖尿病
一些糖友错误地认为只要依靠药物治疗,就能完全控制血糖,并不再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
然而,药物只是辅助控制血糖的手段,而非治愈疾病的唯一解决方法。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结合是管理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综上所述
了解糖尿病的真相对于糖尿病的管理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知识和指导,糖友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内容仅做健康科普,具体诊疗请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建议。
糖尿病的“十发子弹”,你中招了吗?
糖尿病也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你强大了,它就疲软了,只能“静悄悄”地待在墙角;如果你软弱了,它就强大了,兴风作浪,会向你射出致命的子弹。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就是为了预防并发症。来看看糖尿病的“十发子弹”,你中招了吗?
制图:孙诗佳
编辑:奚宇轩
资料:人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