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新冠(糖尿病新冠后遗症有哪些)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感染新冠病毒,还可能引发糖尿病

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和新冠患者的临床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病毒会破坏人体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从而令健康人患上糖尿病。为此,科学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建立数据库,收集没有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控制问题的COVID-19和高血糖患者的信息。

网络配图

对于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的免疫细胞开始破坏胰腺中的细胞,也就是负责产生激素胰岛素的细胞,这个过程通常是突然的。糖尿病已经被认为是导致新冠感染重症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死亡。《自然》援引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研究代谢性疾病学者Paul Zimmet称,“如果你感染了COVID-19,糖尿病就是致命的。”

现在,包括Zimmet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不仅使人们更容易感染冠状病毒,而且这种病毒还可能引发某些人的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19日,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在内的全球20位顶级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组成的国际专家组,也在《柳叶刀》上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实用性建议》。该论文称,患有新冠肺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该疾病的风险更高。同时,新冠病毒实际上可能促使正常人成为新发糖尿病患者。

事实上,此前的科学发现表明:各种病毒,包括SARS-CoV,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1型糖尿病。许多参与控制血糖的器官都富含一种叫做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的蛋白,这也是SARS-CoV-2用来感染细胞的受体。

最新的线索来自于上周发表的一项小型实验室培养胰腺的实验研究,该研究表明病毒可能通过破坏控制血糖的细胞而引发糖尿病。但其他研究人员对此持谨慎态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代谢疾病研究人员Naveed Sattar表示,“我们仍需要密切关注那些有COVID-19病史的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并确定发病率是否超过预期水平。”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临床科学家Abd Tahrani说,为了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需要更有力的证据。他说,“需要进行结构良好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以及机理和实验研究。”

一项建立新冠患者糖尿病数据的库倡议正在进行中。6月早些时候,包括Zimmet在内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建立了一个全球数据库,用于收集没有糖尿病病史或血糖控制问题的COVID-19和高血糖患者的信息。

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的内科医生斯特凡•伯恩斯坦(Stefan Bornstein)也参与了该数据库的建立,他说,类似关联病例开始慢慢出现。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些病例了解SARS-CoV-2是否会诱发1型糖尿病或一种新的糖尿病。他们想调查突然发作的糖尿病是否会在COVID-19患者身上变成永久性的。他们还想知道,这种病毒是否会让已经在向2型糖尿病发展的病人变成糖尿病人。

对胰腺类器官的研究显示了SARS-CoV-2是如何损害胰腺组织的。纽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干细胞生物学团队证明了病毒可以感染类器官的类和细胞,其中一些会死亡。细胞产生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水平,而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根据6月19日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这种病毒还能诱导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cytokines)等蛋白质的产生,这些蛋白质会引发可能也会杀死细胞的免疫反应。

实验表明,这种病毒可以破坏与糖尿病有关的关键细胞的功能——通过直接杀死它们或触发攻击它们的免疫反应。该病毒还攻击了移植到小鼠体内的胰腺类器官和肝类器官细胞。当肝脏感知到胰岛素时,它在储存和释放糖分到血液中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易得新冠?专家详解原因,强调疫情下“糖友”自我防护要点

新冠疫情之下,糖尿病患者群里流传着一个说法:糖尿病人更容易得新冠?这是真的吗?这条判断又是如何得出的?对此,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基础内分泌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彭永德教授解释这个判断其实包含两种意思。

“首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病,由于慢性高血糖相关的代谢紊乱,所以会造成人体的抵抗力的下降、免疫力的下降,由此容易被感染;其次,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此前的资料以及我们医院在雷神山援助总结报告中也发现,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容易发生重症的趋势,预后不佳。”彭永德教授分析,也因此,在湖北的新冠肺炎整个治疗的方案里提出来“一人一策”就是要多学科诊疗,其中就包括了内分泌科,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必须要有内分泌科医生参与救治,这样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糖尿病患者在我国是庞大的群体,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呢?彭永德教授特别强调,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还时有反复,所以现在还是常态化防控阶段,在此期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

很多医生都会提到的依从性是什么意思呢?”一个药物的疗效或一个治疗方案的疗效关键在于依从性,因为没有依从性,再好的药物也不能发挥作用,降糖药作为一个慢病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且需要保证用足量,这样的话更需要病人的依从性,自行停药、换药实不可取。“彭永德解释,依从性取决于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效。病人看到用药有效,才能看到希望,才愿意吃这个药。

第二,要安全。传统的降糖药会导致低血糖,老是发生低血糖,病人就紧张了,甚至对药物产生拒绝心理;还有的药物会引发体重明显增加,这两个重要的副作用就会影响到患者对传统降糖药使用的依从性,病人可能会中断治疗或自行调整。

第三是方便。让病人每天打四针胰岛素,长期依从性可能成问题;每天吃三顿药,饭前半小时吃,饭中间吃,饭后吃,病人有时也会崩溃、错乱,所以治疗的方便性是增加依从性的重要方面。

最后一点是经济、省钱。

当然,如果没有前三者,省钱是没有意义的,疗效不行,再省钱也没有意义。

觉得吃药太烦,害怕低血糖,担心长胖,又对注射存在”针头畏惧“……令学界欣慰的是,全新的GLP-1受体激动剂应运而生。以GLP-1受体激动剂度拉糖肽为例,既秉承了GLP-1受体激动剂降低体重、改善血糖、降低血脂的优点,又带有人源GLP-1结构的GLP-1受体激动剂具有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有意思的是,它还有一个方便性的优势,一周注射一次,且注射装置是隐藏式针头,病人看不到针,所以病人依从性大为改善。

这是去年进博会上的”明星产品”,受益于我国药监制度改革,去年就在国内上市,已在国内累积了不少首批使用者。相关患者援助计划已启动,彭永德也呼吁,希望这类药品能尽快纳入医保,惠及更多糖尿病患者。他强调,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达到控制,尽早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很重要,不然,血糖长期没有获得理想控制,不仅并发症风险增加,后期治疗也将变得非常棘手。

为何新冠感染后,医院的糖尿病患者增多了?专家说出背后的原因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全国人民几乎都“阳”过了,据医院内科的同事说,很多人阳了后身体不适来医院,一检查发现血糖升高,进一步诊断为糖尿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新冠病毒感染后糖尿病患者会增多呢?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和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也可能和个人体质、遗传、环境、情绪、病毒入侵等都有关联。

糖尿病分为I型和II型。I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年轻时发病,由于胰岛发生病变,胰岛素分泌不足,需要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稳定。

II型糖尿病多出现在中老年阶段,主要是因为“胰岛素抵抗”造成,例如胰岛素敏感度下降、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靶向性出现障碍等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口服降糖药来治疗。

为何新冠感染后糖尿病患者增多?解密病毒诱发高血糖的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是新冠感染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患病率在7%至30%之间。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论文显示,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大约有20%-50%患有糖尿病。

为何新冠感染后糖尿病患者会增多?具体原因有2点:

1.炎症反应

新冠感染导致的炎症应激会加重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控制难度,引发血糖增高。有研究报道,人类胰腺细胞表面有ACE2受体,也可能成为新冠病毒攻击的目标。感染新冠病毒后,胰腺细胞发生应激反应,导致人体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升高。

由于糖尿病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身有糖尿病,而感染新冠病毒期间,血糖可能出现大幅波动,进而产生明显身体不适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从而容易被诊断出糖尿病。

2.饮食习惯改变

另外,对于已经诊断新冠感染后由于身体不适,患者的饮食习惯也可能随之发生改变,如饮食量大幅增加或下降,进而引起血糖波动大,增加血糖控制难度。

3.心理波动

感染新冠后,由于病毒导致人体各种不适症状,相应地带来心理上的冲击,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尚可承受,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心理上的冲击也带来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血糖波动。

总之,新冠感染后,糖尿病患者增多提醒我们,关注血糖波动这一指标非常重要,同时作为药师,必须提醒患者朋友,对于糖友来说,除了需要服用治疗新冠症状的药物,还要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多种药物合并服用,一定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特别是抗新冠病毒的药物和降糖药以及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