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豆浆糖尿病(糖尿人能喝豆浆吗早餐)
无糖食品,与你想象的不一样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在我国就有近1亿的糖尿病患者。
所以很多商家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商机,为迎合大众追求“健康绿色饮食”的想法,从而打出“糖尿病专用食品”、“无糖食品”等宣传口号。
但是
贴了无糖标签的食品是否就真的代表“无糖”呢?
其实不然。
所谓无糖食品的真相是:
市面上的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可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为什么无糖食品尝起来还是甜的呢?
因为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的作用。目前,在无糖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有几类:
一类是糖醇类: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等,甜度与蔗糖差不多;
另一类是非醇类化学合成的: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AK糖)等,它们的甜度高、用量少、热值小;
还有一类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甘草酸二钠,因为是天然的,安全性较高。
虽然这些甜味剂不会参与血糖的代谢,但不代表长期食用不会给身体带来其他负担。高效甜味剂有刺激食欲的作用,可能引发肥胖,即使是多数人看好的糖醇类在过量摄入后也可以引起腹泻,少数腹泻效应虽然小,吸收后从尿液排出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所以无糖食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绝对的安全:
1 . 无糖食品表面上“无糖”,实际上这种食品多为饼干、糕点类,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精制米、精制面,本身就有升高血糖的危险;
2 . 无糖食品在加工的时候使用不会使血糖升高的甜味剂替代添加糖,一般来说,代糖在允许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但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还是要避免长期大量食用。
3 .无糖食品往往为了保证口感,会添加较多的脂肪,吃得多了不仅会使血糖升高,还有高血脂的风险。
当然,并不是说无糖食品也有“糖”,糖尿病人就要杜绝食用无糖食品。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但是要把这些食品折算进主食中,定量食用。
比如说一天的主食定量是5两,如果已经吃了1两无糖饼干,那就只能再吃4两主食了。
如何正确选择无糖食品呢?
1 . 看清配料表:无糖食品配料中并不含有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系列的淀粉或者它的水解产物,只会含有一些糖醇类的物质,但要尽量少选择含有阿斯巴甜、甜蜜素、安塞蜜等甜味剂的产品。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在食品标签中仅笼统地标着使用了“甜味剂”、“复合甜味剂”等极不规范的名称,而不注明甜味剂的真实化学名称。
2 . 看营养成分:有些无糖食品的糖醇类含量少,而能量却不低的原因可能在于含有大量的油脂类,这种食品就要少吃,降低脂肪过多引起的风险。
人类的机体很复杂,是个天然的化学反应器,即使是市面上合格的无糖食品也含有大量的淀粉,吃多了还是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波动,因此,糖尿病患者还是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多食用粗粮和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减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速度,保证血糖的平稳。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还要警惕隐形糖的陷阱,有的食品吃起来不甜,但是糖的含量却是相当地高,例如肉干、肉脯、话梅,红烧类菜,烧烤酱、番茄酱等调味酱汁,调制咖啡和豆浆等这些都是藏糖高手,对于这些食品,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无糖食品受青睐,真的健康吗?
市场上售卖的“无糖”月饼
零糖汽水、减糖月饼、低糖面包……随着生活环境的提高,无糖食品深受市民青睐,食品商家也借此纷纷打出“无糖更健康”的旗号。无糖食品真的健康吗?记者了解到,很多无糖食品其实是用代糖代替蔗糖,而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代糖并不易被人体吸收,消费者需理性对待无糖食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建邺区市民李女士是个无糖拥护者,食品都以“无糖”为选择标准:无糖酸奶、零糖饮料、无糖蛋糕等。“10岁的儿子喜欢吃甜食,但甜食不能多吃,所以我买食品都先选择无糖食品。”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对孩子的饮食非常重视,“实体商超无糖食品并不多,所以我几乎每天都拿着手机研究线上的无糖食品。”
江北60多岁的王先生患有糖尿病,喜欢吃甜食却不能吃,无糖食品对他来说似乎是不错的选择。“无糖麦片、无糖豆浆都是家里必备的,现在中秋节可以吃无糖月饼。”王先生今年在中秋节前买了两盒糖醇月饼,“两天吃一个,也不敢多吃。”
记者注意到,今年中秋节,不少商家瞄准无糖、低糖月饼市场,推出糖醇月饼。糖醇豆沙、糖醇莲蓉、糖醇南瓜、糖醇黑芝麻……苏州稻香村今年专门推出了糖醇禧月月饼礼盒,号称“忌糖人专用”。和其他月饼不同的是,糖醇月饼用麦芽糖醇、木糖醇等糖醇代替了白砂糖。
稻香村这款月饼中的糖醇南瓜月饼配料表中,配料包括糖醇南瓜蓉、小麦粉、无蔗糖糖浆7%、无蔗糖高纤糖浆2%,食用植物油、鲜鸡蛋、食品添加剂等。其中,糖醇南瓜蓉配料为鲜南瓜、白芸豆、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含有麦芽糖醇。这样一盒糖醇月饼12个装,售价168元。
某线上平台一家食品店食品均为无添加蔗糖食品,今年中秋推出了木糖醇月饼,包括木糖醇雪皮月饼。客服告诉记者,月饼不添加蔗糖,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的。而一盒木糖醇雪皮月饼有6个,包括抹茶味、蔓越莓味、提拉米苏味、香橙味,售价108元。
从饮料到月饼,越来越多食品商家推出“无糖”“0糖”等无糖食品。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的甜味食品,但无糖可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
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真的人人受用吗?记者从南京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麦芽糖醇等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
“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法规,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包括甜味剂在内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不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无糖食品。
来源: 扬子晚报
豆浆,其实这么喝才最健康,可能你一直都没做对
豆浆一直是推崇大家常喝的饮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尤其对于女性,含有天然的雌激素,长期饮用可以美白、祛斑。对男性也有很好的作用。
从古至今,豆浆一直是倍受国人青睐的饮品。太阳初升,街头巷尾,巴掌大的店铺,三两人群,油条豆浆,清冽的口感,浓郁的豆香,喝罢抹抹嘴巴提起背包开启崭新的一天。豆浆在人们心中的份量不可小觑,作为东方的牛奶,豆浆的确不负众望、实至名归。鲜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同时还富含磷、铁等矿物质,不含胆固醇与乳糖,是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本草纲目》也记载说:“豆浆利水下气,治风热,解诸毒。”中国居民膳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g-50g大豆及其制品,根据所提供的蛋白质计算,相当于豆浆800g。关于豆浆如何搭配等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真假掺拌,那么豆浆该如何喝呢?
建议喝豆浆保“原味”,不加糖最好
很多人觉着不加糖的豆浆食之无味,总是习惯加点白糖再喝,其实如果不加糖的豆浆更有益于身体健康。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数据显示:每百克豆浆含能量13千卡,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是低糖,低热量,低脂肪的饮品。额外加入蔗糖很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增加肥胖风险。不额外加糖的豆浆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血糖控制,因此坚持喝无糖豆浆不仅可以降低能量摄入减少肥胖风险,还可降低患糖尿病的几率。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建议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不能超过10%,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糖摄入方面也提到: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25g,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不超过5%。这充分证明了控制添加糖的摄入有益于身体健康。豆浆不加糖,细细品味口味也不错,原汁原味,有大豆的清正醇香,还能有益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豆浆自己磨最好
现在外面售卖的廉价豆浆存在这么一种情况,就是“掺假”,用豆浆精加添加剂进行勾兑。之前我也提到过,这种豆浆是可以简单鉴别的。还是建议大家自己制作豆浆,一则是规避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二是味道也鲜美,美味且营养。
豆浆,无论男性、女性,建议每天常喝,不看广告,看“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