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胸憋吗(糖尿病胸疼怎么回事?)
糖友内急不要憋,小心出现神经源性膀胱
近日,一位糖友来信说,从半个月前开始,自己排尿总是不畅,每次量少并且还伴随着尿痛。想问问是什么原因?根据糖友所说的症状来看,这可能是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有句俗话叫作人有三急,其中一急讲的是内急。吃饭睡觉上厕所是人们正常饮食起居里必不可少的环节。任何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会打乱生活节奏。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为工作,一天没吃饭或者熬了一宿夜,第二天却觉得没啥影响。但是如果长期保持着这样的情况,那么随时间的推移,将会给身体埋下隐患。
长期不吃饭容易患消化道疾病,长期熬夜则会诱发心血管疾病。上厕所同样是这个道理。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就是原本想着上厕所,结果手头上的事情没做完或者上司又给了个紧急的任务,这时候,人们往往会抑制住自己的尿意、便意,想着等事情搞定再去上厕所。
又或是冬天,人们睡得较早,半夜有尿意,却因天气寒冷不肯下床,打算憋到天亮再说。这些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过长,那么很容易导致便秘、尿潴留等疾病的出现。
上文中,那位糖友得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也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大家知道,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神经病变,而几乎所有可能影响有关储尿和/或排尿神经调节过程的神经病变(包括中枢性、外周性),都有可能影响膀胱和/或尿道功能。当然除了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日常中不良的排尿习惯(憋尿等)也会影响膀胱功能,造成神经源性膀胱。
一项调查显示,40%~80%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即使是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友仍有25%的发病率。
所以,如果神经源性膀胱不及时处理,那么不仅带来不适,还会容易并发尿路感染,10%~15%的患者可发生尿路结石,同时还可并发肾盂肾炎、肾衰竭、肾积水等。
当糖友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考虑自己是否出现了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主要以泌尿生殖系统的症状为主。
1.下尿路症状:下尿路症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储尿期、排尿期和排尿后。储尿期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尿痛等;排尿后症状如尿后滴沥等。
2.膀胱感觉异常:因为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不同,膀胱容量会有较大的差异,通常还可能出现膀胱感觉异常。糖尿病患者如果得了神经源性膀胱,就可能出现膀胱感觉“过于敏感”,即膀胱内尿量很小时就提前出现强烈排尿感,且持续存在。
3. 性功能障碍症状
4. 其他症状:如腰痛、盆底疼痛、血尿、脓尿等。
另外,除了泌尿系统方面的症状外,当出现直肠感觉异常、便秘、大便失禁,或者肢体感觉运动障碍、肢体痉挛等情况,也有可能存在神经源性膀胱。
为了避免神经源性膀胱的出现,糖尿病患者要常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还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尤其是泌尿及生殖系统检查。平时要关注自身腰腹部症状体征,男性应常规进行肛门直肠指诊,女性要注意是否合并盆腔器官脱垂等。
对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来说,行为训练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行为训练主要是定时排尿。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排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当然除了行为训练,也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和手术治疗。
世代行医的爷爷说:糖尿病,就是大便憋的!
世代行医的爷爷说:糖尿病,就是大便憋的!当我消除600名患者糖尿病后,我发现: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没钱莫进来。
虽然我家是世代行医,祖辈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五代了,但母亲并不赞同我学中医,甚至都不让我多和爷爷来往。
爷爷性格比较执拗,为人古板。母亲生我那年,村里大面积爆发瘟疫,很多人连同父亲都没能幸免,可母亲又正是需要人照顾,想让奶奶来。
可爷爷怎么说也不让,说一村子的村民等着治病呢,哪有余力照顾我们,从此关系就疏远了。
我5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医院都没有办法了,可最后却被爷爷用几剂中药治好了,在那之后母亲就让我跟着爷爷学习中医。
上大学后在家里医馆帮忙,有一次来了一位糖尿病患者,刚好爷爷不在,我就一个人看了诊。
这位患者糖尿病4年,每天喝很多水,最少3暖壶,喝完就要上厕所。也特别能吃,但身体却是越来越瘦,餐后血糖33mmol/l。
刻诊,见患者舌质谈、舌苔白腻,脉象虚弱无力。
了解完情况,我就照着书里写的开了一张方子。爷爷回来后一看药方,说:坏了!这药方不能这么开!
不巧的是那位患者是慕名前来的,也没有联系方式。因为这事我惭愧了很久,以为没法弥补这次的过失了,可一个月后,那位患者又来了。
他怒气冲冲的问:你会不会看病啊?这方子吃了什么用都没有。
爷爷解释了之后,又写了一张方子:黄芪、苍术、大黄、芒硝、玄参、麦冬、桃仁。
结果怎么样呢?患者服药14剂后,下肢的水肿已经好了不少,整个人的精神也有好转,口渴上厕所的次数也有所减少,血糖降了不少。
这时,让患者继续服药,前后调理了两个月,患者的不适症状完全消失,不影响生活,测量血糖一直维持在6.3mmol/L左右。
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医术浅显的中医只知道用滋阴的办法,那是远远不够的。
糖尿病属于燥病,这类患者最常见的就是尿中有甜味,尿糖异常,这本来是该被人体吸收的精微、营养物质,却都被排泄出去了。
人体内,最大的运化系统就是脾了,糖尿病患者要是不健脾,就是补进去多少营养都没用,就好比是你拿着竹篮打水,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空。
而且,身体都把那些营养物质排出去了,垃圾毒素却还停留在体内,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燥屎内结。
这个燥屎堵塞在体内,把营养物质隔绝,没被消化就排出了体内,这就是患者虽然吃得多,却越来越消瘦的原因。
燥屎内结,必会生热,热邪一生,就会伤阴,所以患者会口渴,怎么喝水都没用。
中医认为,津血同源。血液中本就是有津液的,现在津液受损,热邪烧灼血分,血糖自然就会升高。
这时,我们要把治疗的重点放在通便上,这样一来,腾出地方好吸收营养;第二步,健脾,防止营养物质被排出。
方中黄芪、苍术治本,其中黄芪能够健脾益气;苍术能够收敛脾经,帮助脾胃恢复运化,这两味药重用,弥补脾胃上的不足。
大黄、芒硝、玄参、麦冬、桃仁治标。其中,大黄、芒硝能够泄热通便,把体内的热邪消灭干净,解决内积的状态,降低血糖;玄参、麦冬能够滋阴增液,及时的补充津液,改善血液环境。最后,桃仁能够活血化瘀,气血两虚的时间长了,会导致血瘀。
我用这张方子,消除了600多名患者的糖尿病,我想说:不是糖尿病治不好,而是不能治。为什么?
因为培养一个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要是几味药就治好了,那些卖药的怎么办?又触碰多少医生的利益?
身边很多人觉得我傻,有钱不挣,非要对抗。
我说:我穷,并不是我挣不到钱,而是我不愿意昧着良心赚钱,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没钱莫进来,世上的坏人很多了,不差我一个,我只想当个好医生。
糖尿病患者难以启齿的这4个问题,这里有答案
得了2型糖尿病,面对家人或者医生,总是有些话到了心头,却卡在了喉咙,千言万语,到最后只化为一句话:“我感觉挺好的!”
回想起患2型糖尿病之后的每一天,为什么总感觉嘴巴里传出一股臭味?为什么下体总是止不住的瘙痒?为什么每次同房都悲伤的想自己“不行了”,“性福”实在太不容易?为什么总是有频频尿意,每次出去逛个街都想方便一下?......种种为什么,在这里,你都能找到答案。
为什么2型糖尿病患者总是口臭?
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引发口臭的可能性要大2-3倍,大约有45%的糖尿病病人都有口腔并发症。许多人都觉得口臭是“上火”了,而不予在意,事实上可能是因为一系列的口腔疾病,而这些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又普遍存在。
糖尿病患者口臭的主要原因:
1.糖尿病病人唾液分泌少,口腔的清洁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的感染导致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引起口臭。
2.糖尿病病人特有的血管病变,容易受内毒素侵犯,引起口腔疾病导致口臭;
3.糖尿病病人并发的胃肠道疾病导致口臭。
口臭往往会让人在交谈中难以开口,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更严重的是,这种口腔疾病的细菌如果渗漏到血液中,会对整个身体造成影响,包括升高血糖。
对策:
1.要管理好血糖;
2.要注意口腔的清洁,每天刷两次牙,如果牙齿坏了及时去看牙医;
3.要做到不食辛辣及油炸类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食物,特别是深颜色的蔬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还要注意营养搭配,规律饮食,同时禁烟酒。
为什么2型糖尿病患者会存在性功能障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提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性功能障碍,男性为勃起功能障碍或逆向射精,女性为性欲减退或性交疼痛
单从男性的勃起障碍来说,研究表明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男性中有一半以上患有勃起障碍,患糖尿病的男性比非糖尿病患者患勃起障碍的可能性高3.6倍以上。
因为男性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比较爱面子,对于这种“尴尬事”避而不谈,或者滥用壮阳药等方式自行解决,更加重了身体的负担。事实上,2型糖尿病因为升高的血糖会损坏神经和血管,导致他们控制刺激和维持勃起的能力受损害,最终发生勃起障碍。
这种事情并不值得羞耻,反而应该引起重视。不少患者因为这种“避而不谈”,导致糖尿病的诊断或者治疗上又增大了难度,病情也一天天加重。
对策:
1.调节血糖水平;
2.采取神经修复的治疗措施:常用的药物有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
3.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并使用药物来治疗勃起障碍。
4.采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运动、减肥、戒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为什么2型糖尿病患者憋不住尿?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持续的小便和尿失禁的冲动可能是两个最尴尬的症状。通常糖尿病患者血液里会有大量的葡萄糖,从而就会刺激增加尿量,产生“尿频”的现象。部分患者还会影响到肾功能,并发肾病。根据糖尿病指南,糖尿病会导致控制膀胱的神经受损从而发生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频、尿潴留、尿失禁等。
这一类情况,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如果是泌尿系感染则及时进行抗菌治疗,如果是危及到了肾功能,要提高警惕,及时治疗。
对策:
1.控制血糖;
2.及时检查,及时治疗。
为什么2型糖尿病患者经常下体瘙痒?
为什么下半身那么痒?很多患有2型糖尿病或者未患有糖尿病的女性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但面对医生却难以切齿,只是在药店买点消炎药和妇炎洁。瘙痒一次次复发,也始终坚信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阴道炎,殊不知这可能是2型糖尿病引起的!
2型糖尿病临床常常缺乏典型症状,发病较隐匿,常常是在体检时发现尿糖阳性或血糖升高,才被诊断为糖尿病,甚至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时已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眼底病变或神经病变。
很多女性外阴特别瘙痒,往往是由于阴道炎引起,但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阴道炎的风险更大,因此单纯地把外阴瘙痒与妇科病联系,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因为2型糖尿病女性的阴道往往比健康女性的更酸,再加上本身过量的糖会出现在阴道分泌的黏液里,二者结合,就更适合那些细菌生存了,因此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外阴部瘙痒、分泌物增多,有异味。
对策:
1.及时控制血糖;
2.按照医嘱服用足量的抗菌药物,而不是自行去药店购买非处方药。
3.保持外阴清洁。
不要再觉得这些问题尴尬,不要让这些难以切齿的问题挡住了你治疗的脚步。2型糖尿病其实并不恐怖,关键是要从饮食、运动、药物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很全面的规划,而制定这一规划的前提,就是医生需要知道你当前的每一个症状。因此,大胆地和医生分享你当前的问题,无论是对于你的疾病,还是对于你的心理,都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04):292-344.
[2]张光华,王丽玲,白艳红,门桂芳,赵艳丽,鲁丽君.健康教育联合饮食指导对2型糖尿病合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1):162-164.
作者:郑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