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术能治好吗(糖尿病手术能治疗吗能治愈吗)
糖尿病做手术能够“治愈”?专家告诉你,根本无从下手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所以大家对这种慢性疾病也是见怪不怪了。但是关于糖尿病,目前的治疗方式仍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期望,很多人对这种看似很不起眼的慢性疾病,着实没有什么办法。
那么,这不禁让一些人将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手术治疗。因为疾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之外,效率较高的就只有手术了,那么对于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而言,能不能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呢?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需要先弄清楚这3点健康常识,否则,搞不好就容易掉入“陷阱”。
1.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其实,糖尿病的本质是血糖水平升高。因为血糖水平升高了,所以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其中就包括了典型的临床表现,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三多一少”,既多饮、多食、多尿,同时还会伴随有体重减轻。
这些临床表现,与血糖的代谢异常有很大关系。因为血糖水平升高后,患者的血液会变得更加黏稠,在这个基础上,患者的血液在运送氧气、营养物质方面,会存在很多不足,会出现血管堵塞、肾小管代谢异常等等。
所以,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升高了,体重却减轻了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2.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总得来说,糖尿病的治疗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饮食治疗。因为很多人都是无法管住自己的嘴巴,才会导致身体血糖飙升,出现高血糖反应。那么,在糖尿病发病的初期,食物的管理尤为重要,如果能够采取低糖饮食,就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二是运动治疗。坚持锻炼不仅可以降低血脂,对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同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坚持适度的锻炼,帮助身体消耗多余的能量,对于血糖的维持也是很有好处的;
三是药物治疗。目前有很多关于降糖的药物,比如口服的、注射的等等,这些药物可以发挥胰岛素的作用,从而帮助身体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终身药物维持治疗,这对于血糖管理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糖尿病能否用手术方式解决?
关于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说可以采用手术方式来解决的,因为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胰岛素的缺乏,或者患者的身体对胰岛素存在抵抗行为,这样才使得血糖的水平很难被控制,从而使得患者出现高血糖反应。
针对这种问题,手术根本无法下手,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做起。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够用手术方式解决问题的。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慕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手术能治好糖尿病?
很多人跟我一样,在得了糖尿病之后就千方百计打听什么方法能治好这玩意儿,总不能让我一辈子吃药打针吧,好可怕呢。
先是向医生打听,医生的回答干脆明了,“没办法。”
那我怎么能死心呢。
然后我开始在网上各种论坛里找偏方,可是网上的大师太多了。
也不靠谱。
但我并没有放弃,连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都不放过:
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听到老糖友说:
手术可以治疗糖尿病
当时我的心情是这样的:
然后我就问了一个学医的同学。
他说糖尿病的确可以手术治疗,这在10年前还难以理解,一般人也很难想象。因为这是一个纯内科疾病,你去医院挂号都会直接被分诊台导到内分泌科去,怎么能采取外科的治疗方式呢?随着对糖尿病的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在通过手术治疗使血糖得到控制,甚至“完全治愈”都成为可能。
见我不相信,又甩给我一篇论文。
发表在《年度外科学》(Annals of Surgery)的手术对2型糖尿病的作用(Effect of 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Type 2 DiabetesMellitus)一文指出,在对1160名患有2型糖尿病或是糖耐量减低的超重者,在接受手术后,长达5年的追踪研究表明,83%的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恢复正常,另外17%的人其糖尿病病情也有显著改善。
更重要的是,80%的患者不再需要口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79%的人不再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研究还显示若因肥胖并发2型糖尿病,如果能尽早接受手术,那术后2型糖尿病的治愈率也会相应提高。
高风险,高收益!
听到这里:
真有这么好的事儿吗?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说一下
手术怎么治疗糖尿病
先说一下能进行手术的条件:
那就是你必须是一个大胖纸
因为糖尿病的手术治疗,实质上就是减重治疗。
我们之前说过,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要么是胰岛细胞累死了,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是身体其他细胞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不起作用(什么!没看到过!?那你为什么还不关注医随访?)。
而肥胖是糖尿病一个最主要的单一诱发因素,而且跟体脂分布有关。中心型肥胖,也就是大肚子,跟糖尿病关系最大。而且,这种相关性,男性要大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腰围较粗,挺个大肚子,是最危险的糖尿病发病信号,所以一旦确诊,医生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减肥。
不过这年头说人是胖纸,肯定会马上被:
我不是胖纸,只是微胖,OK!
所以,为了避免纠纷,医生和科学家们就给我们制订了一个肥胖的标准,这就是:
BMI体重指数
计算方法是:
BMI = 体重(kg)/ 身高(m)的平方
BMI 大于 25 属于超重
大于 28 属于肥胖
大于 32 属于非常肥胖
举个例子,一个妹子身高1.62米,体重52千克,那她的BMI是多少呢?
BMI=52÷(1.62×1.62)=19.8
那要多胖才能接受手术呢?
在美国,建议考虑手术减肥的标准是 BMI>40,或者 BMI>35 同时合并肥胖相关性疾病。换算成一个 165 cm 成年人的体重,要 110 kg 或者 95 kg 才能达到手术标准。
亚太地区人口的体质对肥胖的承受能力小一些,我查了文献,在亚太地区医生建议减肥手术的指征是:BMI>37,或者 BMI>32 同时合并了肥胖有关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等。同样换算成 165cm 成年人的体重,大约是 100 kg,或 87 kg 并且合并疾病,才能达到手术标准。
好了,假设经过计算
你的确是个胖纸
那肯定有人要说,“胖了我可以减肥嘛,跟手术有什么关系?”
可是减肥对于有些人很容易,可是对另一些人就非常难:
这个时候就需要外科手术登场了
你肥胖不就是因为你吃太多吗?
吃太多不就是因饱腹感来得太慢吗?
我们知道,导致饱腹感信号的产生有两种原因,短期饱足与胃、小肠、肝脏、血液有关,长期饱足则与脂肪组织有关。
肝脏血液什么的不好弄,那就拿胃和肠子开刀。所以这些手术的本质就是限制胃的容量或是人为地造成消化不良,简单粗暴地来说,其实就是用各种方法跟你的“大胃”过不去。
目前比较常见的手术有四种:
第一种是可调节胃束带手术,就是在你的胃上绑一个“绷带”,扼住胃的“喉咙”,让吃下去的食物慢慢下去,让饱胀的感觉提前出现,这样吃得自然就少了。
就像这样:
第二种胃绕道旁路手术,就是把胃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小胃用来装食物,与小肠的后半部分相接,从而绕过了吸收营养的主战场——大胃与小肠的大部分。这样的效果,还用说吗?装得又少,吸收得又不好,焉有不瘦之理。
第三种袖状胃切除手术,看看名字就明白了,就是切除了胃的主要部分。之所以以袖状命名,是因为手术之后,你那原来被胡吃海塞撑得硕大无比的“大胃王”,只剩下像裤子那样扁扁窄窄的一条了。还想多吃?没地方了!
最后一种叫做“胆胰分流十二指肠开关术”。这个复杂的手术名字里,好像没有胃什么事儿,其实这种手术是除了像袖状胃切除术那样,切除掉大部分的胃之外,还要把胃和十二指肠的连接断开,让它跟小肠下半部分连接,再把十二指肠与小肠的上半部分拿去跟结肠连接。这种手术综合了胃绕道旁路术与袖状胃术,让整个消化系统来个乾坤大挪移。你想不瘦,也不容易呢!
前面两种手术还有把胃恢复正常的可能,后面两种则是完全不可逆的。此外,现在还有种减肥手术是在胃内放置气球或水球,同样是缩小胃里容纳食物的空间,应该也颇为有效。只是这个气球或水球目前还没有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认可。
这就是手术的全部
你没看错,这其实就是减肥手术
它们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减肥,但多年随访观察发现还有一个“意想不到”、“歪打正着”的好处——治疗糖尿病:
一部分伴有 2 型糖尿病的肥胖者术后虽然体重没有大幅度下降,但却减少了降糖药物的用量,甚至还有完全治愈的案例。
可是对于自身免疫的1型糖尿病并没有帮助。
所以,现在一些糖尿病患者也会做减肥手术。但是这样的手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适合做;而做了以后,只有大约 80% 的患者能改善病情,而其中又有一部分数年后还会回到术前的状态。
那手术有什么风险呢?
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短期的有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消化道梗阻、溃疡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营养缺乏、骨质疏松以及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多引起的罕见但严重的低血糖。
其实手术仅仅是辅助减肥的手段,是为那些体重死活减不下来的糖尿病患者准备的。并没有对糖尿病的病因进行彻底根治,跟普通的减肥措施效果差不太多。
所以:
你想清楚了,确定要挨这一刀吗?
手术可以治愈糖尿病?还真不是骗局!但是你需要知道这些真相
我才30来岁就得了糖尿病,真是天公不作美,可是我抱怨又有何用?从此,我天天吃药,一天也未曾落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听朋友说胃转流手术可以治愈糖尿病,我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当时并没有多想,反正要吃一辈子药,不如放手一搏。手术后,我的血糖恢复到了正常水平,再也没有吃过药。我的糖尿病真的治好了!
这是一位做过胃转流手术的糖尿病患者的经历分享,从中可以得知,手术治好了他的糖尿病,让他从此摆脱了药物。在这条分享贴下面,有很多网友留言,“糖尿病真的能治好吗?”“在哪个医院做的?”“骗子!这种手术根本就是骗局!”
胃转流手术最早是应用于减肥的一种手术,所以也叫减重手术,是“解救”肥胖症患者的一种方式。随着手术的推广,医学界发现经胃转流手术后的肥胖伴有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所改善,甚至有人不需要吃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也可以控制好血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医学界证实了这种手术可以有效治疗二型糖尿病。
2009年1月份,美国糖尿病协会正式将胃转流手术列入《糖尿病防治指南》,将其确定为糖尿病的常规疗法;2010年11月份,首次将胃转流手术列入中国版糖尿病指南,正式作为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之一。
可见,胃转流手术是一项正规的,并且被多个国家认可的糖尿病治疗术,并不是网友所说的“骗局”。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血糖升高的原因。在人体上消化道内,分布着大量的K细胞,经过食物刺激后,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抵抗因子,使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进而使得血糖升高。
按照人体正常的生理结构,食物的流向是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在这个过程中,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人体充分吸收。通过胃转流手术,把胃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的体积小,称为近端胃,下面的体积大,称为远端胃,将近端胃直接与小肠吻合,使食物不经过远端胃、十二指肠而直接进入小肠,改变了食物的生理流向。
如此一来,上消化道便没有了食物的刺激,不会分泌胰岛素抵抗因子。另外,未经完全消化的食物提前到达下消化道,刺激L细胞分泌PYY、GP1等细胞因子,起到减少食量、减轻体重、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凋亡速度等作用。
所谓的治愈糖尿病,就是通过手术治疗后,糖尿病患者可以摆脱药物和胰岛素,使得血糖达标。不可否认,胃转流手术的确能治愈部分糖尿病,但是它有严格的适应症,具体如下:
- 二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的患者;
- 罹患糖尿病不超过15年;
- 胰岛功能处于代偿期;
- 年龄不超过60岁,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放宽至65或70岁;
- 没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 无严重器质性疾病,可以耐受手术。
另外,胃转流手术也有诸多禁忌症,如一型糖尿病、有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超过15年病史、年龄超过70岁等等。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接受这个手术。
尽管胃转流手术为部分糖尿病患者带来希望,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早期可能表现为吻合口出血、溃疡、感染,切口愈合不良,胃肠动力性麻痹等,晚期可能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营养不良、贫血、胃瘫、残胃癌等。
因此,是否可以选择胃转流手术,需要与医生详细交流,不盲目,不盲从。
防治糖尿病,还要看“五驾马车”!对于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应该进行常规治疗,让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等“五驾马车”并驾齐驱。
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饮食热量的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热量等食物,多吃蔬菜,两餐之间可以适量吃些低糖水果。
运动治疗:运动有助于消化过剩的热量,控制体重,降低血糖。每天坚持做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游泳等运动方式。
药物治疗:对于经运动、饮食等方式仍然无法使血糖达标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启动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患者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不仅要监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侧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教育:除了遵医嘱之外,糖尿病患者要主动去学习各种糖尿病的知识,可以浏览相关书籍、参加医院举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课等等。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大多数患者需要与之终身相伴。不断学习糖尿病知识,积极控制血糖,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才能与“他”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