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之后(糖尿病足最后会怎么样)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还会“烂脚”,若想远离糖尿病足,这3招日常就要做好

糖尿病被人们称为“不死的癌症”,在临床上发病率也比较高。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外号呢?主要是因为单纯的糖尿病并不会直接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但是如果血糖长时间居高,就会使人体的眼睛、肾脏、四肢、周围神经系统受到慢性的损害,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对人的身体造成各种折磨。

糖尿病足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医学上,这种情况又被称为糖尿病足溃疡。出现糖尿病足之后,患者最明显的一个症状就是脚部溃烂、坏疽。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溃疡的情况不断加重就会导致溃疡面扩散的越来越大。患者不仅要承受剧烈的疼痛,而且还会影响到走路,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溃疡面进行清创处理,必要的话只有通过截肢才能控制住病情的恶化!

糖尿病足如此可怕,糖尿病患者平时应该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预防。

一、控制好血糖

患了糖尿病的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使血糖保持平稳的状态。只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才能使身体受到的损害减少,只要脚部可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获得氧气以及各种营养,就可以避免脚部组织坏死的情况发生,同时也可以预防各种并发症发作。

二、注意护理脚部

患了糖尿病之后,尤其是要注意护理好自己的双脚。比如平时可以适当按摩双脚或者使用40℃左右的温水来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增强,平时还可以使用润肤乳涂抹在脚部,让脚部的皮肤得到滋润,以免出现干裂的情况。平时还要注意要尽量避免使双脚受到外伤,如果发现双脚出现了坏疽或者溃疡的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去检查治疗。

三、穿合适的鞋子

患了糖尿病之后,尤其是要注意脚部的血液循环。患者平时应该尽量穿软底、宽松、透气的鞋子,这样才能保证脚部获得充足的血液以及养分,不会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在炎热的夏天,糖尿病患者如果要尽量避免穿拖鞋或者凉鞋,更不能打光脚在地上走路,以免脚部的温度过低,影响双脚的血液循环或者被尖锐的物体刺伤引起感染。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糖尿病患者平时还要严禁抽烟、喝酒。要知道抽烟、喝酒会导致有害物质刺激到人体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系统,血液里面的有害物质增加,血液变得过度粘稠之后,血管发生硬化、容易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神经末梢组织也会受到损害,导致双脚更加容易发生病变。

糖尿病足对于患者的危害不止是影响正常的行走,如果患者真的病情发展为需要截肢的程度,那么身体的其他部位肯定也受到了不少的损害,其他的并发症也会发生。

所以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应该以控制血糖为主要的目标,平时一定要管住嘴,要承受住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之类的食物的诱惑,只有做到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才可以帮助自己远离糖尿病足以及其他并发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快速问医生

糖尿病患者,查出糖尿病足后,做好这6件事,或能有效控制病情​

顾名思义,糖尿病足是一种因为糖尿病而引起的足部并发症,该疾病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出现血管和神经的病变,导致足部发生异常症状。

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极大,患者的足部会出现疼痛、麻木、溃疡、水疱、坏死等症状,甚至会致残致死

那么得了糖尿病足,该怎么进行治疗呢?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很好将病情给控制住。

一、控制好血糖

对于糖尿病足的患者,首先要将自身的血糖水平给控制住,不要令血糖的含量升高,避免加重病情。

控制血糖的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来达成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血糖药物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双胍类的药物、磺脲类药物等。

此外,糖尿病足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少吃会令血糖升高的食物。  

二、对症进行治疗

由于糖尿病足的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所以就需要对出现的症状来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如果出现下肢缺血的情况,就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通常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来治疗;

如果出现足部疼痛感,则可以采用度洛西丁来减轻疼痛,或是用曲马多等止痛药来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发生感染和溃疡的症状,应及时采用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从而帮助控制感染,防止向其他部位扩散。

三、营养支持

糖尿病足的患者需要通过营养筛查、营养评定来制定一套完整的营养支持方案,营养支持是治疗糖尿病足的重点,通过营养支持可以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恢复

四、手术治疗

糖尿病足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手术、血管旁路手术、清创术和植皮术。如果病情发展到后期,可能需要通过截肢手术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

五、进行康复训练

糖尿病足的患者需要进行下肢运动康复训练,这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性,改善足部的运动功能,从而减少不良症状的出现。

患者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可以做些足部的屈伸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以及髋关节的屈伸活动等,这些训练是安全有效的,患者可以放心使用。

六、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患者在平日生活之中,要做好护理工作,注意足部皮肤护理,穿戴合适的鞋袜,避免挤压足部,如果有必要,可以定制专门的减压鞋子和鞋垫。

同时要监测足部的变化情况,如果足部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回医院进行复查治疗。

所以,糖尿病足的患者要想控制病情,就需要控制好血糖,做到营养支持和日常护理工作,并对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同时做好康复训练,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选择手术来治疗。

此外,患者还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产生负面的情绪,这会不利病情的恢复。

查出糖尿病足后,要注意这6个事项,以免加重病情,需重视

糖尿病患者的显著特征为血糖调节功能异常,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血糖控制效果较差,血糖偏高,将会引起各种并发症。

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患者并不能较好分辨足的异样而造成延误治疗的后果,发展到病情后期,患者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并发症。虽然我国糖尿病足治愈率有所提高、截肢概率有所下降,但是整体来说仍然是逐年上升的趋势。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

糖尿病常见症状表现为足部有套袜感和麻木感,行走时感觉像是踩棉花,并伴有间歇性跛行和温度感受性降低,易发生感染和溃疡。在病情后期,足的大部分发生湿性或干性坏疽,可能面临截肢的痛苦。

糖尿病足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一、不赤足行走。糖尿病足本身由神经病变引起,足部神经迟钝,即使脚底遇到尖锐物件,可能无法及时察觉感知,因此要尽量不赤足行走,在室内也要穿好鞋子。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赤足行走反而会加重感染。

二、选择适宜鞋袜。袜子应选择棉质材料且松紧适中,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太松会摩擦足部皮肤易发生感染。行走时也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条件允许的话可量身定做糖尿病足鞋,鞋底要硬一些但是鞋垫要柔软。

三、不宜长时间行走。糖尿病足患者足部血液供应不足,行走时间过长反而加重病情。足部未发生破损的患者可短时间行走,时间长度控制在20到30分钟,饭后一小时行走效果最佳。

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且有助于帮助身体代谢食物中的糖分,起到降低血糖作用。对于足部已经溃烂的患者,不建议行走应卧床休息。

四、保持足部卫生。洗脚时尽量用手试探水的温度,足部对于温度感受性较差,易发生烫伤引起感染。用温度适宜的水泡脚可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足病情发展。应定期用低于37度的温水洗脚并用纯棉毛巾擦干,为防止脚趾间浸润可穿戴五指棉袜。

五、定期修剪指甲。在修剪时应做到认真仔细,避免剪刀割伤皮肤引发感染。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请专业修脚师来帮忙。

六、戒烟。人们可能认为吸烟与糖尿病足无太大关系,其实不然。吸烟会降低人体输送氧气的能力,长时间如此将导致足部血液通从而加重病情,因此戒烟也是很有必要的。

糖尿病足是一种由神经病变引起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控制病情发展极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有较多注意事项,如不赤足行走、穿松紧适中的棉袜、用温水洗脚、定期修剪脚趾甲等,同时建议家属掌握一定的足部护理技能。患者应谨遵医嘱,密切关注病情发展进程,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