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的特产(糖尿病能吃的三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大寒养生 防风驱寒试试这三宝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李凯欣)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将至。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专家彭康教授介绍,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之中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中医学认为,大寒气候干燥寒冷,寒气过盛,容易诱发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喘、鼻塞流涕等。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是一个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即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此时,养生也需“转轨”,以适应春天生发特性而准备。

大寒时节养生,仍要防风驱寒,应对"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寒冷刺激,保护心肾之阳,畅通气血。特别是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更易遭受寒冷刺激,血管功能失调,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手足麻木的情况,易发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同时,也要注意滋阴润燥,助阳生化。

所以,大寒时节吃些什么好?

艾叶

艾叶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的功效。它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止血及抗凝血、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等作用,能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民间传统的艾叶食物也很多见—— 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艾蒿馍馒、艾蒿糍粑糕、艾蒿肉丸等。直接用水煎服,每日3-10克也可以驱寒。

姜黄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姜黄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降压等作用,还能保护胃黏膜和护肝作用。

姜黄粉在南亚地区是常见的香料和食用色素,也是咖喱的主要配料之一。

若是驱寒,姜黄用水煎服,每日3-10克即可。

乌药

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乌药能兴奋大脑皮层,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等。

天台乌药作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特产,常被当地民众作为保健食品,煎汁服下或切片晒干,常年泡茶喝。

作者:周洁莹

来源: 广州日报

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但热量极低!这种宝藏果子,糖尿病人也能吃

大家有没有发现,市面上的一些饮料,标着“0糖0脂0卡”的宣传语,却还能喝出丝丝甜味,非常神奇。这背后的甜味剂,很有可能就是罗汉果的提取物——罗汉果甜苷。

罗汉果,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尤其对于两广人民来说,这可是土生土长的“凉茶料”。它长什么样?为什么能甜得那么自然?除了泡茶,它还有什么吃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1 形似葫芦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提到了罗汉果:“形似鸡卵而短,皮青黄色,上有细点如荞麦皮,中有黄膜隔分上下,每半内有子四五枚,如枇杷子,色黄润,其仁似松仁,肉红白色,亦有黄色者。”描述得相当详细。

罗汉果长得像个胖乎乎的“葫芦娃”,尤其是刚从藤蔓上摘下来的时候,青绿色的外皮,圆滚滚、沉甸甸的,十分可爱。等到罗汉果慢慢成熟,外皮就会变成黄褐色,摸起来也更加粗糙,表面还覆有一层细密的绒毛。

罗汉果的藤蔓,能一直爬到几米高的树上,每年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它是广西桂林当地的特产经济作物,也是桂林永福县的地理标志产品。此外,在广东、湖南、江西等地也有种植。

2 天然甜味剂

甜度是蔗糖的300倍

一般水果,大多吃的是水果的酸甜口感和其中的营养。而罗汉果可不一样,最让罗汉果出名的,是它的甜度。

有多甜呢?这么说吧,你试着把一个罗汉果敲开,丢进保温杯里,再倒上开水,泡上几分钟,打开盖子,保证你会被一股浓郁的甜香包围。尝一口,甜得简直像加了半杯糖。

罗汉果之所以甜,是因为里面含有罗汉果甜苷,这是一种天然甜味剂,甜味纯正,也没有什么异味。其甜度是蔗糖的300倍,所以只用一点就能提供比较多的甜味。

图源:GB2760-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而且,罗汉果甜苷在人体内几乎不会被吸收,也不会产生多少热量,它会直接通过小肠,被排出体外。因此,食用罗汉果,不用担心发胖,也不用担心血糖升高。1996年,我国正式将罗汉果糖苷认证为食品添加剂,它可作为甜味剂,在各类食品中部分或完全替代蔗糖使用,尤其适合作为肥胖人群及糖尿病患者的糖类替代品。

因此,罗汉果也常常被加工成各种食品,比如罗汉果茶、罗汉果含片、罗汉果饮料等,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不过,因为罗汉果的甜度实在太高了,所以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用量,千万别放多了,否则可能会甜到发齁,反而影响口感。

3 血糖友好,但不降血糖

民间流传着不少“罗汉果能降血糖”的说法,上面我们提到罗汉果糖苷对血糖友好,不容易升血糖。但是,不升血糖不等于能帮助降血糖。

1.缺少临床试验

虽然有一些动物实验发现罗汉果提取物对糖尿病实验鼠的血糖降低有帮助,但是目前这些实验还是停留在动物实验中,缺少临床证据,因而现阶段还不能贸然认为罗汉果能降血糖。

2.代糖对血糖影响小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283项随机对照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进行了评估。在这些研究中,随机试验的结果揭示出,相较于糖类,代糖未能对血糖和胰岛素等糖尿病相关的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

所以对于有血糖异常问题的朋友,不要指望着罗汉果来降血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科学饮食、适量运动,根据医嘱合理治疗等,才是治疗糖尿病的科学手段。

4 罗汉果的吃法

不只有泡茶

大部分的罗汉果主要以干制品的形式售卖,虽然新鲜的罗汉果也可以吃,但真心劝你不要轻易尝试。不信?你可以去社交平台看看网友们的经验分享。

图源:某社交平台

啃上几口,有头晕的,有想吐的,还有舌头麻的甚至舌尖烂的……所以,有些吃法不流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两广地区,罗汉果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泡茶。不管是新鲜的罗汉果,还是晒干的罗汉果,都能用来泡茶。新鲜的罗汉果,直接敲开,掰成小块,丢进杯子里,再冲上开水就行了。晒干的罗汉果,得先敲碎外壳,取出里面的种子和果肉,再一起放进杯子里,用开水冲泡。泡好的罗汉果茶,色泽红润,味道甘甜。但是别放太多,1/4足够甜到嗓子眼。

除了泡茶,罗汉果还可以用来煲汤。在炖肉、炖汤的时候,放上一个罗汉果,不仅能让汤色更加清澈透亮,还能增加汤品的鲜甜口感,同时还能起到去腥解腻的作用。

此外,罗汉果还可以用来煮粥、做甜品,比如罗汉果银耳羹、罗汉果炖雪梨、罗汉果冰糖水等,冬天北方地区比较干燥,可以喝一些润嗓。当然啦,因为罗汉果的甜度实在太高了,所以在做这些美食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少放糖或者不放糖,否则可能会甜得让人受不了。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罗汉果的好处多多,但也不能过量食用。如果你对这个果子感兴趣的话,不妨去市场上挑几个回来试试看吧!

转自:新华网

来源: 平安江苏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酒酿?吃饭这样吃,降低“糖二代”风险

12月6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发布了第10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根据地图显示,可以得出未来几十年内的糖尿病情况。

其中,我国的糖尿病人数,不管是在当下2021,还是在遥远的2045年,预计都是领先的,足以见我国的糖尿病形势严峻。

我国的糖尿病人数众多,而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就是饮食问题。因为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时刻警惕血糖值升高的情况,所以吃东西前,难免要考虑这种食物是否能吃,会不会导致血糖波动。

酒酿,也就是我们常说醪糟,酒酿甜酒,是由来已久的一种传统食物,在很多地方,都会用它来制作各种特色小吃,比如说就酒酿小圆子,就是最有名的,非常香甜醇美。

酒酿主要由糯米发酵而来,经过这一步骤,里面的营养价值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乳酸菌群等,更方便被人体利用。此外,酒酿里面虽然带了个“酒”字,但其实酒精含量并不高,所以适应人群也比较广。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酒酿?
答案是不能

首先,刚刚提到过,酒酿属于发酵类食物,但是很多发酵类食物,升糖指数都很高,因为它们在人体内的消化速度大大提升了,所以对血糖的作用更加明显。除了酒酿,还有面包、馒头之类的,都是如此。

其次,酒酿的原材料是糯米,而糯米比普通的大米更容易升糖,所以以它为原料的食物,也更容易升糖。当糯米发酵之后,里面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而葡萄糖正是血糖升高的罪魁祸首,所以酒酿升糖效果了得。

最后,酒酿里面的酒精含量虽然不高,不会让人酩酊大醉,但酒精的存在就不友好。而且,酒酿为人体提供的热量比其他酒都高出很多,所以食用酒糟也更容易引起肥胖。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是觉得不建议食用酒糟的。

之前有人认为,在外面买的酒糟太甜,肯定加了很多糖,那我自己做,不放糖,是不是就可以了?

当然不是,想要做成酒糟,葡萄糖和酒精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糯米的升糖指数就摆在那,怎么做都是升糖食物。

如果忍不住想尝试的话,那么为大家提出一个小建议,就是兑水吃,不要吃原汁原味的,浅尝辄止就行。

除了酒糟之外,其实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说遗传方面。

当父母的肯定不希望自己的糖尿病遗传给下一代,但根据研究显示,比起一般人群来说,一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而二型糖尿病和遗传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基于这一问题,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八年研究调查,发现了饮食与遗传性之间的关系,想要降低遗传风险,进食顺序很重要。

吃饭这样吃,降低“糖二代”风险

首先,饭前先喝一碗汤,因为汤水可以提供饱腹感,并且稀释胃酸降低食欲,饭前先喝汤的人,更不容易长胖;

其次,接下来吃蔬菜和鱼肉,蔬菜和鱼肉都是低脂肪食物,蔬菜建议多吃几种,种类齐全,鱼肉建议清淡烹饪,避免高温油炸;

最后,吃主食,除了常见的米饭面条,更建议多吃点粗粮,既能抗饿,热量也更低,升糖指数低,对糖尿病患者比较友好。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我国居民每天摄入谷薯类主食应不少于250克,摄入奶制品300克,鱼虾肉类40到75克,蔬菜500克左右。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不仅不能吃酒糟,还有其他升糖食物也要远离,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要注重健康饮食,稳定降糖。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正确的方法才行。

参考资料

[1] 《重磅!IDF《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完整版正式发布》.健康界.2021-12-07

[2] 《糖尿病会遗传吗?浙大医学院8年研究:这样吃饭降低“糖二代”风险》.生命时报.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