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

中医博士王树鹏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肾病早期治疗,这2个方剂联合应用疗效好!

糖尿病肾病,在中医可归属为中医“消渴病”范畴,并常与“水肿”相关联。这一疾病的早期阶段,可结合患者体质与病情特点,采用玉液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从中医视角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病机复杂而微妙,主要围绕脾肾两虚、气阴耗伤、瘀血内阻展开。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气虚弱,则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反下注膀胱,形成蛋白尿;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司水液代谢,肾气不足,则开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肿。同时,久病必瘀,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贯穿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始终,阻碍气血运行,加重脏腑损伤。

玉液汤与补阳还五汤的联合应用,正是针对上述病机而设。玉液汤,出自中医经典《医学衷中参西录》,以黄芪、山药、知母、天花粉等为主药,黄芪补气升阳,山药健脾固肾,知母、天花粉滋阴润燥,全方共奏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旨在增强脾肾功能,促进水液代谢,改善消渴症状。

补阳还五汤,源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专为气虚血瘀之证而设。方中以黄芪为君,大补元气;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地龙通行经络,增强活血效果。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旨在消除体内瘀血,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肾脏免受进一步损伤。

将玉液汤与补阳还五汤合用,既兼顾了糖尿病肾病早期脾肾两虚、气阴耗伤的本虚特点,又针对瘀血内阻的标实病机进行了有效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即在治疗疾病时,不仅要看到局部的症状表现,更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病因病机,从而制定出全面而精准的治疗方案。

在具体应用时,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对玉液汤和补阳还五汤进行灵活的加减调整。例如,对于气虚明显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黄芪的用量;对于阴虚较重的患者,则可适当加重知母、天花粉等滋阴药的比重;若患者瘀血症状突出,则可适当增强活血化瘀药的力度。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总之,玉液汤合补阳还五汤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特点。通过调节患者体内气血阴阳的平衡,改善脏腑功能,消除瘀血阻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需要注意:以上涉及的中药及中药方剂,需要在中医医生辨证指导下应用,患者不可私自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我是中医博士王树鹏,大家有糖尿病等疾病的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国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20%-40%,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主要原因。其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尿里泡沫多(蛋白尿),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因此,做好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防治意义重大。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测和诊断是其防治的关键。早期筛查、诊断、预防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肾病早期没有特殊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高度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1.出现泡沫尿:如果出现小而密的尿泡沫,经久不散,往往是尿中出现尿蛋白,要及时去医院,做肾病的筛查;

2.视物模糊:透过眼睛看肾脏;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肾病都属于微血管并发症,两者病变往往同步进行;但肾脏是个“哑巴”器官,出现轻度受损不会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出现;而视物模糊是比较容易察觉的。如果已经发生了视物模糊,眼底轻度的出血,这个时候一定要进行肾病的筛查。

3.水肿:肾脏疾病导致的水肿可以出现晨起颜面浮肿,白天下地活动后,下午逐步出现下肢的浮肿,表现为晨轻暮重。

4.血压突然升高:糖尿病病人如果既往没有高血压,近期出现血压升高,或者近期血压突然控制不佳,就要警惕是否发生肾病。及时就医筛查糖尿病肾病;

5.出现贫血:肾病所致的贫血,常常表现为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以及指甲苍白无光,疲乏无力。这些症状比较容易发现。如果出现,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肾病筛查。

6.如果出现乏力、缺乏食欲、恶心,呕吐等明显消化道症状,那很可能是肾病病变较严重,更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没有任何症状的糖尿病病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肾病的筛查,这样有助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现。

那么,到医院筛查哪些内容呢?其中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肾功能(血肌酐)等检查是进行肾病筛查的最常用指标。

患上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这包括生活方式的管理、血糖、血压的控制、调脂的治疗、降低尿蛋白等。

生活方式的管理是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的基石。改善生活方式在 糖尿病肾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1.运动:一方面,长期、规律、适度的运动可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血压、改善脂质代谢、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糖尿病肾病防治;另一方面,规律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心肺耐力、肌肉强度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减轻机体炎症状态,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缓肾功能损害等。因此,运动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尤为重要,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切勿空腹运动,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推荐运动时间是餐后1小时;运动量不是越大越好,根据自身病情、年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每次运动时间30-40分钟,以出少量汗为准,避免大汗淋漓,避免发生低血糖。可以选择健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健身舞、乒乓球、太极拳、羽毛球等有氧运动。病友运动前应进行运动康复评估。如伴有多个并发症、血糖较高、血压较高、有眼底出血时,严重水肿、尽量避免运动,或只做轻度运动,例如散步等。有效的体重管理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超重和肥胖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应加强管理。

2.减重与戒烟:研究表明减重(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运动等)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减轻肥胖或超重的辅助手段。吸烟是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进展的危险因素,减少吸烟或戒烟,以及禁酒是糖尿病患者预防或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重要措施。

3.改善饮食习惯,合理蛋白质摄入:建议病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纤维、豆类、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和坚果的摄入比例;减少加工肉类、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甜味饮料的摄入。限制蛋白质摄入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旨在帮助机体维持相对良好的营养状态,同时减少过多废物在患者体内积聚。摄入的蛋白质应以从家禽、鱼、大豆及植物蛋白等优质蛋白质为主。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保持在0.8g/kg(体重)/d;三餐按时就餐,尽量少油少盐,烹调食物避免煎、炸、红烧等方法,推荐采用蒸、煮等方式。多食高纤维植物性食物。必要时可酌情选用多种维生素制剂,以补充因日常膳食不足而导致的维生素缺乏:推荐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叶酸、天然维生素D;

4.限制钠盐摄入:高盐摄入可增加肾脏病进展、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风险。限制患者钠盐摄入有助于稳定血压,减轻水肿,降低蛋白尿以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所以咸菜、腌菜、榨菜、豆腐乳之类食物要尽量避免食用。推荐糖尿病肾病患者限制氯化钠的摄入少于5.0 g/d。

5.养成好的作息习惯:规律生活,按时起居,避免熬夜,保持愉悦心情。

当然,除了生活方式的管理外,还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控制尿酸、降低蛋白尿等治疗。

1.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合理降糖,严格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进展。理想降糖应是在有效降糖的同时,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为避免低血糖,应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并发症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个体化治疗。持续血糖监测有助于降低低血糖风险。

2.控制血压:高血压在糖尿病肾病中常见,不仅是加速肾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严格控制患者的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恶化,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推荐患者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 mmHg;

3.调节血脂: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及肥胖,对于高脂血症患者,积极降脂治疗。

4.控制尿酸: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动物内脏、骨头汤、海鲜等,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谷类食物和新鲜的蔬菜水果,每天饮水量要保持在2000ml以上。如存在高尿酸血症,积极应用药物降尿酸治疗。

5.降低尿蛋白:在医师的指导下积极应用药物进行降尿蛋白治疗。

6.避免肾损伤药物:不随意服用药物,包括中草药。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肾脏的损伤。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必要时服药前咨询肾脏病科医师。

株洲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李胜

程益春先生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特色,还有药膳哦

今天学习山东省中医院程益春先生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以及临床用药经验

一、治病求本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至病情发展到糖尿病肾病阶段,气阴两虚是主要病机。

本病临床上突出表现为倦怠乏力、口干、消瘦、面色苍白等。

中医认为,“气虚血必瘀”,阴虚血必滞”,瘀血阻络是病机发展之必然,以舌质黯为主要表现。故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基本治则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常用药物有:

益气药,如生黄芪、太子参、西洋参等,最常用为生黄芪。

张锡纯谓消渴“多由于元气不升”,程益春私淑于张锡纯,受张氏影响最为显著,认为脾虚与消渴病密切相关,并在国内较早提出“脾虚致消”及“理脾愈消”理论。

养阴药,如山药、山茱萸、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天花粉等。

活血药,如水蛭、当归、赤芍、川芎等,水蛭为常用之品。

程益春认为,消渴病为虚实夹杂之证,虚与滞并存,应慎用力峻破血之品,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迟缓则气血小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之久滞,自有利而无害。

二、治未病

气阴两虚兼血瘀,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而气属阳,气虚甚则阳亦不足;阴阳互根,阴损极则阳亦虚,故阳虚是气阴两虚发展的必然结果;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津不布,则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

程益春认为,阳虚是消渴病肾病发展过程中质的改变,而水肿的出现则是病情加重的重要标志。

因此,及早使用温阳药物成为程益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大特色,亦符合张景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要求,多选用熟附子、肉桂、淫羊藿等,具有“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双重含义。

三、善用药对

1. 熟大黄配肉桂: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对熟大黄与肉桂的配伍情有独钟。

他认为,肉桂作用有四:少火生气、温通血脉、阴中求阳、温补肾阳。

熟大黄作用有三,泄热、通腑、活血,熟大黄与诸药同煎,且无气分药(枳实、厚朴等)并行,泄下力缓,可防暴泄伤正。临床根据便秘的有无轻重,调整大黄用量。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有降尿素氮之功效,对改善肾功能大有益处,与中医学排毒理论一致。

熟大黄与肉桂配伍,一温一寒,一补一泻,寒温并用,补泻兼施,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敛邪,二药配伍属温通之剂,甚合消渴病肾病之病机。

2. 黄芪配山药:

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止渴;山药甘平,益脾阴、固肾精。二药配用,气阴兼顾,健脾益气生津,补肾涩精止遗,使脾气健旺,下元固壮。

此药对有降尿糖之功效,程益春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仍属“消渴”范畴,气阴双亏为其主要病机。黄芪、山药健脾补肾,气阴双补,为治疗之主药。

3. 冬葵子配芡实:

冬葵子利水、滑肠,芡实补脾、固肾,二者补泻同施,标本兼顾,亦为治疗糖尿病肾病之常用对药。

四、常用药物

1. 生黄芪:

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提到:“黄芪原不必蜜炙也,世人谓黄芪炙则补而生则泻,其实生用未尝小补也”。临床观察亦发现生黄芪用于治疗消渴病效果明显。

2. 熟大黄:

在消渴病中,多用熟大黄,约占99%之多。

原因在于消渴病以虚为本,以实为标,即使伴有大便干结,亦不耐攻伐,且常出现大便干稀不调;一旦用药过甚,使大便稀溏,恢复将更为困难。

此处取熟大黄,且与诸药同煎,为一药三用,即通腑、泄热、活血。

3. 马齿苋:

马齿苋味酸以生津,性寒可清热,主归肝、大肠经。《本草拾遗》谓之“破痃癖,止消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程益春以南瓜、山药、马齿苋为原料,加工制成南山苋菜,作为治疗消渴病的食疗药物。

五、按语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早期尚可逆转,中后期仅能延缓其进展。患者常因年轻时不注意、治疗不及时或经济因素,使病情发展至中后期,此时治疗相当棘手。

因此强调,早期治疗、坚持治疗、配合治疗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