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致糖尿病足(糖尿病足致命)

中国甘肃网 0
文章目录:

高血糖可致糖尿病足 护理足部还需防感染

糖尿病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容易患有的疾病,首先就是糖尿病足主要去传染一些足溃疡的病人。为了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糖尿病足发病原因以及它的一些易发人群。只有了解这些,我们才可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糖尿病足吧:

糖尿病足发病原因有什么?

1、肢体神经病变,病人出现手脚麻木、感觉迟钝、足部变形等现象,患者对疼痛、冷热的感觉减弱,致使患者洗脚时被热水烫伤、穿鞋不合脚的摩伤都无法感知。

2、由于大血管病变,血管壁发生了粥样硬化而狭窄甚至阻塞,使双足血液循环不良。病人视力减退,加之神经功能减退,往往不能及早发现足部的损伤或其他病变。

3、高血糖状态使病人机体抵抗力降低,一旦足部出现伤口,容易感染且不易愈合,伤口感染的经久不愈,组织的坏死,毒素吸收入体,威胁患者生命,最终只有选择截肢。

患上糖尿病足应如何护理?

1、洗脚水温不宜超过50℃,因此病人最好买一个水温计,每次洗脚前先测量水温。另外糖尿病病人冬天取暖不宜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注意足部清洁,每日至少用温水泡脚一次,有脚气者应及时涂用抗真菌药膏如克霉唑、达克宁等,避免因搔痒而抓破皮肤。

2、糖尿病足溃疡病人需穿软步鞋,不宜穿新鞋或较硬的皮鞋,以免挤伤。糖尿病足病人穿袜子宜穿较透气的线袜或绒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或厚晴纶袜。

3、每次修剪趾甲前必须先用温水泡脚20分钟左右,将趾甲泡软后再小心地使用工具修剪。修剪过程中注意勿将趾甲修得过短,以免损伤甲床引起感染。也不能将趾甲修剪得过于尖锐、毛糙,以免自伤皮肤。最好将趾甲修成圆弧形并用趾甲锉将甲边修整光滑。

4、对已有足溃疡的病人,除了做好上述足部护理外,还需注意:卧床休息时,将患肢抬高20~30度,以促进局部血液回流。每日补充1~2个鸡蛋、50~100克瘦肉或鱼虾类,特别需补充新鲜蔬菜,如青菜、黄瓜、芹菜等补充维生素C,因为伤口愈合离不开蛋白质和维生素C。及时去医院就诊,切勿在家随便涂抹药膏,以免生成感染。伤口每日用双氧水清洗,预防厌氧菌感染,如梭壮芽胞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坏疽。

5、变化体位,适当运动。经常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增加运动供血。尽量避免长时间两腿交叉而坐,避免远距离持重行走;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期卧床的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保护足跟部,足后跟长期与床接触受压,也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溃疡,应注意变换足部位置,也可加用柔软的足垫保护。

冬季糖尿病足高危高发 热水泡脚或可致病情加重

齐鲁网讯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目前,人们比较重视糖尿病并发心、脑、肾、眼底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足缺乏正确认识。实际上,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脚部麻木发冷要小心

诊断糖尿病足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患者有糖尿病;二是足部皮肤改变,感觉异常,出现溃疡或坏疽;三是患者出现下肢神经病变。

在糖尿病足出现的早期,患者可能出现脚部皮肤干燥、麻木、发凉、苍白,活动后疼痛,中期时足部皮肤青紫,皮肤感觉减退,伴有静息痛或夜间痛。如果发展到晚期,就可能出现足部溃疡,发生感染和坏疽。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有15%的人可能患有糖尿病足;在所有非外伤性低位截肢手术中糖尿病患者占50%左右。在糖尿病相关的截肢手术中,有80%发生在足溃疡之后。在糖尿病患者中,80%的足溃疡由外伤而诱发或恶化。一旦发现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糖尿病足就可能导致患者溃疡、截肢甚至死亡。

冬季是糖尿病足高危高发季节

冬季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危险,这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冬季过度进补、运动减少、寒冷刺激周围血管收缩、血流缓慢等。糖尿病足在冬季最易发。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冬季要切记防止外伤,每天最好用温水洗脚,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时间20分钟。每天检查足部的颜色、红肿、溃破、温度,可做适度的按摩。选择舒适的鞋袜,足部畸形者可穿特制的鞋子。一定要注意保暖,谨慎使用暖水袋、暖宝等以免烫伤。减少足部的压力,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避免久坐不动或跷二郎腿。

中药浴足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疗效

根据山东省中医院专家介绍,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和治疗方法。通常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洗,综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效果良好。

中药浴的方法是先用热开水沏药,热气熏蒸足部5至10分钟。热气使足部毛细血孔扩张,中药气里的有效成份通过皮肤毛细血孔给穴位供药,再经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然后浸泡30分钟左右,通过双手按摩,使药物更好地刺激足部穴位和反射区。与此同时,针灸、中药透药等,都可用于糖尿病足的治疗。(策划: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崔德芝;手绘:高尚)

因患糖尿病,男子修脚感染致切腿,专家:警惕糖尿病足

有报道指,一名男子在洗脚店修脚时,竟因一道小口子而导致要切腿保命。怎么回事?

这名男子在修脚时不小心被划了一道小口子,他本人也没怎么在意。谁知伤口却在慢慢地蔓延,本来只是一个小口子,后面逐渐发展到半只脚、整只脚,而他也出现了高热、浑身疼痛的表现。该男子赶紧从老家转到南京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

经检查,该男子因高血糖引起了脓毒血症,最后只能切去一条腿来保住姓名。据悉,该男子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但对于血糖的控制不太重视,且缺少活动,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也不太勤于洗漱,因此即便自己的脚已经烂了、发臭了也没发现。

对此专家强调,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若出现足部破损、水泡等,要及时就医处理,避免感染。

长期高血糖容易引起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代谢性疾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损伤大血管和微血管,进而累及心脏、肾脏、大脑、周围神经、眼睛、足部等多个器官和系统。一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因此,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至关重要。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乳酸性酸中毒和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通常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或肝肾功能不全,使得乳酸堆积而引起。患者可有呼吸急促、腹痛、意识模糊等表现。酮症酸中毒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阻,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血糖获得能量,只能分解脂肪,继而产生大量酮体而引起。患者可有口渴、多尿、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的表现,嘴里也会有烂苹果味。

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变(脑动脉硬化、狭窄可引起脑梗死或脑出血)、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和下肢血管病变(如上文提到的糖尿病足)。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飞蚊症,甚至失明)、糖尿病肾病、外周神经-病变(如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等。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预防并发症

加强学习与提高认识 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主动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定期监测与早期干预 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患者应自我监测血糖,定期到医院复诊,进行眼底、心电图、肾脏及神经系统检查,做到早诊断、早干预。

合理饮食与控制能量摄入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患者应控制饮食结构,限制能量摄入,少吃动物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另外,保证食物多样化,多吃新鲜蔬果,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充足。还要适量饮水,减少盐分摄入。

适当运动与有效控制体重 适当运动有助控制血糖、血脂与体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但患者运动前应进行并发症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戒烟酒 戒烟可改善微循环,避免有害物质损伤血管。戒酒也有助减轻肝脏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治疗与综合干预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多个手段对血糖进行综合管理。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如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对于已出现的并发症,应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

结语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有全面管理、积极干预,才能真正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男子修脚感染切腿保命 男子洗脚店修脚发烧脚烂进ICU

#糖尿病##糖尿病足##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关注糖尿病##高血糖#